首页

各地工业园区分析

各地工业园区分析

(1)贵阳市工业园区节能管理现状分析及建议

随着贵州省“100个产业园”成长工程的不断深入,我市工业企业加速向园区

集聚,逐步聚集形成一批具有特色的工业园区。在工业节能领域,正逐渐由单个

企业技术节能转变为工业园区内部系统节能,甚至是园区与园区间的体系节能。工业园区的目标是在最小化参与企业的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的同时提高其

经济效益,工业园区是否通过系统管理减少能源资源浪费,是衡量一个现代工业

园区是否成熟的方面,也是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不可逾越的重要阶段。2013—2014

年市生态文明建设委、市能源研究会开展贵阳市工业园区节能管理现状走访调

研,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根据2013—2014年走访调查情况,我市11个工业园区中只有4家产业发展规

划涉及了能源合理利用及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等相关内容,部分工业园区甚至还没

有完成产业发展规划。仅有1家明确了节能领导和工作机构,仅有2家统计园区

能耗、废物排放及综合利用数据。总体看来,贵阳市工业园区在节能工作机制、制度建设、信息网络、宣传教育、节能技术创新和相关基础管理等方面还需加强

建设。园区实际建设情况离真正高效利用能源还有一定差距。

二、原因分析

政府层面分析。

1.政府节能体制分析。目前,我市节能管理工作还存在县级工信部门、生态文

明建设部门与工业园区管理团队的管理职能交叉等问题,导致工作运行不够顺畅

等情况。对工业园区节能管理来讲,尽管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部门在节能管理中

职能,但由于工业园区大多由工业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直接指导,加上职能定位

不清,在实际操作中工业园区节能工作相应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县级生态文明

建设部门要指导工业园区深入开展节能降耗工作难度很大。

2.政府节能机制分析。一是我市工业园区考核目标更为侧重经济增长,未将能

源资源利用与园区干部绩效考核联系起来,不少地方在建设工业园区的过程中,过于注重企业的引进数量和引入的资金量大小,淡化了园区自身产业链的建设及

企业间的关联程度。导致在工业园区企业在包括循环经济在内的产业链布局不尽

合理,政策措施不适应、产业链接障碍大、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二是2012

年后,贵阳市各园区大多采取“一区多园”(注:“园区”是指在区域内所有工

业园的统称;“园”是指园区内的某个二级工业园)的模式,虽然调研的园区都

成立了园区办,但是大多数园区并没有对“多园”实行统一管理,同时大多新建

二级工业园也未设立园区办,只派驻了少量人员,管理力度有所减弱。在这种管

理模式下,园区统一管理能力受限,能源资源有效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三是政

府在对园区宏观调控、财政税收优惠、激励机制等方面的政策还做得不到位,使

工业园区建设在具体调控、兑现财税优惠、完善具体激励机制方面出现了诸多障

碍及困难。部分园区相关补链项目的引进时常遭遇政策冲突或条件不足而搁浅,

导致一些能带来良性的节能效益、有利于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的补链项目出现入

园障碍或运营困难。

三、园区层面分析

1.园区节能体制分析。由于大部分园区管理机构职能单一,与地方职能部门职

责不清等原因,造成侧重于园区经济发展,弱化能源资源利用管理。对于赋予的

节能职责,因制度不全、资金不足、人员欠缺等问题,未能完全履行,大多数园

区管理机构不具备能源资源管理能力。具体表现在园区管理机构既没能履行政府

能源资源监管职能,又未完全承担作为园区运营方所应履行的企业节能管理职

能,出现管理缺位现象。

2. 园区节能机制分析。一是部分工业园区内部“单园”各自发展,缺乏统筹

协调管理,从而导致园区对能源资源整体协调及规划能力欠缺。二是工业园区在

信息化建设方面普片存在规划滞后、投入不足、人才缺失等突出问题,大多数园

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还较落后、公用信息平台尚未建成,信息资源共享和开发利

用还存在许多障碍,影响了能源资源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三是缺乏相当程度的

技术积累。各工业园区均缺乏专业的工业园区节能知识、技术、信息方面的人才。

四是由于工业园区管理机构对节能本身存在信息收集与传播机制缺陷,不能为企

业责任提供权威、实用的节能信息,特别是缺乏有关节能项目的成本与效益等财

务分析信息。而企业大多没有专门的人员和机构来收集本行业的技术发展动态,

对于技术的发展情况缺乏动态跟踪能力。故在交易成本高、承担风险大的情况下,

企业自身缺乏节能的内在动力。

四、关于提高工业园区节能管理水平的一些建议

结合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要求,我市工业园区应努力向节能化、循环化、环保

化、绿色化等生态文明发展方向迈进,打造贵阳工业园区升级版。鉴此,我们提

出如下建议:

(一)政府节能方面

1.政府节能体制方面。建立针对性强、相对独立的垂直式一体化管理体制。克

服地方工业区各具特色的多头管理、多方协调而效率差的管理弊端,统一规范管

理体制。区(市、县)地方政府应指定专门的领导部门,按条线进行垂直或一体

化管理,使能源资源得到有效管理、各种资源实现统筹协调。

2.政府节能机制方面。一是市级政府要对全市工业园区的建设进行统筹规划

及审批、对其园区建设要定期评估,在工业园区建设的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深入,

最终推动工业园区的良性发展。二是修订相关制度办法,对园区管委会等机构,

明确其能源资源利用的职能定位,明确园区管委会与地方政府各部门关系和具体

运作中的协调程序,解决园区某些节能政策及权限不配套、不落实的问题,使其

依靠制度机制规范运作。三是结合贵阳市实际,尽快建立与节能工作相适应的全

新政绩评价机制。四是按照节能和补链的原则抓好园区项目引进和管理工作。规

范项目联动审批机制,加强园区项目建设的监管,理顺项目审查、监督、检查验

收,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制度。五是对园区和入区企业开展节能、

节材、节水、综合利用等节能建设项目给予资金扶持,提高各工业园区和企业的

建设积极性。

(二)园区节能方面

1.园区节能体制方面。工业园区管理机构应具备能源资源管职能,其重点放在

能源资源监控、分析及研究相关产业链的战略上,为进一步提高园区能源利用效

率提供基础数据和改造依据。联合利用企业集团的资金、技术和管理,双方合作

开发,推动企业节能管理新机制的形成和管理手段现代化。

2.园区节能机制方面。一是园区管委会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变微观管理活动

为宏观监控,并以能源资源信息发布、节能项目备案管理、节能技术发展导向等

手段对区内企业进行宏观管制和引导。二是完善园区总体框架设计。引进节能人

才,根据相关规划,进行物流、水流、能流、信息流的综合分析,以此为根据拟

订园区的总体框架设计蓝图,包括循环经济工业链、物流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的

设计等。三是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坚持控制总量、淘汰落后产能、优化结构、调

整布局,提高集约化水平,实现资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引导鼓励投资节能型、

环保型项目,投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高科技、低耗能项目,减少园区能源资源

消耗。四是借助工业4.0和大数据技术发展,搭建园区信息平台, 全面掌握包括

园区能流、物质流信息、企业生产信息、市场发展信息、技术信息、人才信息等,

促进企业间的节能技术及循环经济相互合作,能量、物质在园区内、周围区域及

区域间流动和交换。力争突破园区地域限制,在更大范围内形成产业配套,构建

更加广泛的产业循环链。

2013年福建工业园区发展情况调查分析

福建作为全国最早开放的省份之一,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即开始工业园区的规

划建设工作,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几乎县县都有了工业园区。为了解福建

省工业园区建设发展情况,近期福建调查总队对全省45个各级别园区和近200

家园区企业进行调研,对其发展状况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建议,以期对促进园区建设发展有所裨益。

一、工业园区发展现状

(一)总量规模扩大,已成经济发展新支点

1.园区经济规模扩大,贡献度不断提高。经过多年发展,全省工业园区总量规模

不断扩大,拉动经济增长作用明显增强。据总队调查,截至目前全省共建成工业

园区272个,其中国家级23个、省级81个、市级47个、县及以下121个。入

园工业企业共2.93万家,占全省工业企业的40.4%。2012年园区工业总产值1.75

万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58.9%。所调查的45个工业园区,2013年前三季

度实现工业产值1.40万亿元,同比增长15.5%,缴纳税金453.62亿元,同比增

长20.3%。

2.资金投入大幅增加,基础设施逐步改善。2013年前三季度全省工业园区共完

成固定资产投资883.1亿元,增长5.7%。宁德市规划面积1000亩以上的各类工

业园区、工业集中区41个,总规划面积超过60万亩,现已开发超过13万亩。

其中省级工业园区11个,规划面积5000亩以上的园区21个。2012年以来,新

增园区开发面积4.2万亩,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3亿元。泉州市规划各类园区面

积595.98平方公里,2012年引进外资282.04亿元,累计入驻企业3055家。大

量的资金投入加快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建设速度,资源配置不断优化。

3.企业盈利能力增强,产学研加快融合。据对45个园区186家企业调查:2013

年前三季度,企业实现利润349.43亿元,增长21.3%,同比提高3.6 个百分点;

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2%,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园区内企业品质不断提

升,一批具有创新性、示范性的大型企业开始涌现。如金山投资区充分利用“6.18”

项目成果交易平台,2012年成功实现9家企业与4所高校共计11个项目对接,

并推荐4个项目申报2013年福州市产学研联合开发项目。截至2013年上半年,

金山投资区扶持企业建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8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8个。

4.吸纳大量人才聚集,增加就业贡献大。园区内大量企业的聚集也吸引了各类专

门人才、技术人员和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就业渠道,为城市化发展提供

了智力和人力支持。同时,许多园区还定期举办或组织企业举办专业技能培训,

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截止2013年前3季度,45个工业园区共吸纳各类人

员118.8万人,同比增长2.0%,其中6个国家级工业园区从业人员35.2万人,

27个省级工业园区从业人员77.5万人。

(二)不同区域发展快慢不一,不同园区贡献有所差异

1.闽西北地区园区建设步伐加快。福建地处东南沿海,良好的区位优势有力助推

各地工业园区发展。福、厦、泉等三地市目前共有112个园区,占全省园区数的

41%,入驻企业达1.8万多家,占全省入园企业的63.4%,2012年创造工业总产

值达1万多亿元,占比63.3 %。受沿海地区园区发展示范带动效应影响,同时

随着全省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等路网、物流网的日臻完善,闽西北地区充分利

用资源优势、后发优势和政策优势,大力招商引资,加快园区建设,提高园区竞

争力。目前三明、南平、龙岩等中西部三市共有园区82个,入驻企业3450家,

2013年前三季度实现工业总产值2000多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16.4%、13.5%

和23.9%,高于福州、厦门、泉州三市的增速。

2.国家级工业园区贡献大于其他园区。不同级别园区,其投资强度、政策扶持、

企业规模有所差异,产业定位、效益贡献、土地利用、环境保护乃至发展后劲等

都差别较大。所调查6个国家级工业园区每亩平均创造总产值146万元,亩均贡

献税收10.8万元;27个省级工业园区每亩平均创造总产值51.3万元,亩均贡

献税收1.82万元;12个地市级以下工业园区每亩平均创造总产值46.22万元,

亩均贡献税收1.98万元。福清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家级工业园区,占地

15000亩,入驻企业2200家,2012年实现总产值643.42亿元,纳税额达18.03

亿元。龙海市九湖工业区是2002年成立的县级园区,总规划面积10000亩,现

已入驻企业92家,2012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7亿元,上缴税收8000多万元,

在安排人员就业方面贡献巨大,目前吸纳从业人员7100人。

(三)集群化态势初现,特色产业成新亮点

1.园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近年来,各地以园区为载体不断拓展上下游配套项目,

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已产生良好的集聚示范效应。一是企业自发集聚形成的传

统工业园区。如福安电机产业集群、晋江鞋帽企业集群、石狮服装企业集群、南

安石材企业集群、建瓯竹木加工企业集群等。二是为龙头企业分工配套生产的“规

划”性集群园区。政府根据兴建园区时的规划和定位,为发展区域经济事先划定

一块区域,然后再引入企业而形成工业园。如福清融侨开发区、厦门新阳工业区、

泉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国家级工业园区福清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全球最大的显示器生产基地,主要以显示器产业园和光电科技园为依托,园中的冠捷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显示器制造服务商,2012年显示器产量5600多万台,全球市场占有率达37.3%,园区内聚集了70多家配套企业,组成了较为完善的显示器整机制造产业链。闽侯青口投资区以东南汽车、奔驰汽车为龙头,形成了集整车生产、零部件生产、汽车研发教育、汽车销售服务、仓储物流等完整的汽车产业链,产业集群效应明显。其中整车年生产能力达20多万辆,已投产和正在建设的零部件企业超过170家。

2.园区特色产业亮点纷呈。如安溪城区工业园茶企星罗棋布,园区内最大的茶业基地——茶博汇,于2009年正式投建以来,汇集“茶叶、茶具、茶包装、茶机械、茶食品、茶文化”等多元业态于一体,打造茶产业链最全、规模最大的茶业综合市场和一站式茶业(国际)交易中心。茶博汇已吸引了400多家茶企、茶配套、茶机械、茶食品、茶包装商家认购入驻。2011年该园区实现产值153.1亿元,比增48.9%,实现工商税收5.3亿元,比增21%。建瓯莲花坪工业园区立足建瓯笋竹之乡,促进笋竹特色产业发展,依托建瓯市及周边地区丰富的竹木等农产品资源,重点发展竹木、农副产品加工等特色行业,使园区成为无污染、高附加值的产业集聚地。

(四)配套体系建设加快,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

1.配套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一是基础建设扎实推进。多数工业园区道路、自来水、电力、燃气、通讯、排水、排污、绿化、路灯等基础设施及医疗、学校、综合商场、文化休闲场所等生活设施逐步完善。二是服务意识逐步增强。园区管理部门积极为企业提供主动、靠前、高效、全面服务。如金山投资区2012为34家新入驻企业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地址变更等手续提供便利,还积极传达用电补贴、出口奖励、土地使用税返还等各项补助政策,协调园区5家企业上市工作。三是欠发达地区园区设立各种优惠政策。沙县金沙园对入驻企业在项目用地上:“五通一平”的工业用地挂牌出让价9万元/亩,同时按企业建设速度、地方财税贡献进行奖励扶持;在项目收费上:免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在项目扶持上: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给予100万元奖励等等。

2.促进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随着园区产业链的不断延长,园区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也不断丰富,包括进出口贸易、软件开发、信息与科技、旅游休闲、商贸业、金融业等,促进当地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如连江经济开发区敖江园区内,拥有可容纳近3万农民工的外口公寓10座,超市等各类商业网点100多家。福清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其周边拥有中小学15所、幼儿园近80所、大型综合性医院3家、沃尔玛等大型综合(专业)超市近10家。安溪城区工业园区一、二期茶叶专业市场、茶配套商品交易市场于2012年10月开业经营,整个项目预计2015年底全面建成,年可新增产值100亿元、增加税收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35000个以上。

二、园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园区布局、规划缺乏统筹考虑

1.园区布局与城市发展的矛盾日益突显。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各类工业园区中20世纪末前建设的占一半左右,本世纪前十年建设的占一半,少数为近年所建。本次调查的45个园区,1999年以前创立的有22个,2000-2009年创立有21个,2010年以后建的2个。园区建设时间早,推进速度远快于城镇化进程。许多县区早期的工业园区沿路发展、“成串”布点、自由聚集,如今不仅规范治理的成本和难度大,与城市建设规划不统一、不协调,影响后续开发,也阻碍了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2.园区内部规划缺乏科学性和前瞻性。早期一些小型工业园区主要是原有的工业企业聚集在一起建起来的,缺乏科学规划。一是没有充分考虑物流、住宿、商业以及娱乐休闲等三产的配套。据45个园区调查,44%的工业园区没有非工业企业。即使有也只是些规模很小的三产企业,园区中非工业企业占园区企业总数的38.6%,但产值仅占园区总产值的5.5%。二是道路交通、水电配套建设滞后。如莆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建成11年,目前仍没有往返于市区与园区的公交车;城厢区太湖工业园区已建成9年,但至今仅一路公交车往返市区与园区,导致园区企业在招工方面明显处于劣势;三是工业生产“三废”处理不到位,如厦门市岛外工业区中除了杏林、集美、海沧有污水处理厂外,其它镇、区(包括同安、翔安)都没有污水处理厂。

(二)园区内企业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

1.园区中的小微企业没有充分发挥配套作用。据统计,目前全省园区中共有小微企业1.13万家,占全部规下工业企业的19.2%,但占全省园区中全部企业的42.8%。然而,园区内这么多的小微企业大多只是地理空间上的集聚,尚未在产业链中发挥配套作用。据930家小微型企业调查,只有131家为固定企业生产配套产品,占比为14.1%,而且大部分是为外省企业配套。由于园区内企业间缺少关联性,不能形成良好的分工协作,导致企业生产交易成本高,产品竞争优势不强,难以形成园区的整体优势、产业优势及区域品牌优势。

2. 园区中大企业数量较少,辐射带动能力不足。本次调查的45个园区中,规上企业占园区全部企业的19.2%,大中型龙头企业数量更少。同时,近年来受到市场需求疲软的影响,大企业增速放缓,2013年前三季度园区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增速仅6.9%,低于园区全部工业增幅2.9个百分点,增幅同比减少4.8个百分点,对为其配套生产的中小企业带动作用减弱。如闽侯青口投资区是以汽车产业为主导的园区,因东南汽车、奔驰汽车两家主厂产能一直未有大的提升,影响关联配套企业成长,成为相关企业发展的瓶颈。

(三)园区建设要素供给不足

1.园区建设资金不足,企业融资难度大。一是多数园区靠财政和银行资金投入,受宏观政策影响,近两年基础设施投入减少。本次调查的45个园区中,前三季度园区和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幅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二是园区内企业

尤其是小微企业融资困难。尽管是园区内的企业,但小微企业仍存在“担保条件无法达到银行要求”和“财务状况较差、信用等级不高”等问题,很难赢得银行的信任和支持。

2.园区企业用地不平衡现象较为突出。一方面许多工业园区用地指标严重不足,有项目无土地,企业排队入园。如福清融侨开发区宏路中心区10平方公里土地已开发殆尽;连江经济开发区已开发面积15440亩,敖江、江南、琯头园区开发建设已基本饱和,已签约落地正在开发建设的粗芦岛船舶工业园和海西产品物流业共4000亩,可用于项目招商的土地面积仅剩560亩,而已确定及洽谈中的26个项目拟用地总面积2858亩,影响部分项目落地;另一方面有些园区土地征而不用。如厦门海沧新阳工业区的容积率仅为0.20,远低于控规的平均水平(0.7-1.0)。集美北部工业集中区的土地投资强度仅为7.6亿元/平方公里,远低于火炬园、高新园等园区;尤溪经济开发区规划15万亩,仅入驻企业165家,占地2.52万亩。

3.专业管理人才与技术工人短缺。一是部分园区受规模、待遇、地理、环境等因素制约,对高素质的建设管理专业人才吸引力不强。二是园区内企业的技术工人短缺。园区开发往往要征收周围农民的土地,必须为这些失地农民提供就业岗位,但由于农民的文化、技能、素质等原因,大多数失地农民无法胜任一些专业技术较强的岗位,导致企业出现结构性缺工。

(四)多头管理,服务缺位

1.园区管理部门多。目前各地园区管理部门有三种类型,一是园区设有管委会的;二是工业园区与行政区地域范围等同的,直接由当地政府管理;三是一般工业区,只有投资主体而没有管理机构。调查中企业反映,尽管有管委会等机构,但园区管理和项目建设涉及国土、林业、住建、水利、经贸、环保等多部门,还涉及地面物搬迁管线的电力、自来水、广电、通讯公司等单位,各部门业内规章制度约束较多,审批部门多,难度大。没有专们管理机构的工业园区在协调园区建设、解决企业实际困难、为企业提供服务方面更是无从谈起。

2.管理权限不足,服务作用有限。由于工业园区种类多,涉及行业、产业多,因此管理部门也多,造成园区管理权限不足、服务缺位。目前大多数园区都无法实现“一站式办公”或“一条龙服务”。如位于涵江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企业能够从管委会获得的帮助仅仅是在申请科研立项和专项资金时有优先权;太湖工业园区和仙游工艺博览园的管理部门表示,园区在企业与政府相关部门打交道时只能起到沟通作用,无法帮助企业减少手续环节或减免部分费用。此外,管委会还承担综治管理、社会调查等社会管理工作,加大了管理难度和成本。

三、对策建议

福建省工业园区建设起步早,但起点低,许多园区存在“建设跟着企业走,规划跟着建设走”的现象。因此,对部分园区建设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积极统筹化解,提高服务水平,再铸园区发展生机,使其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发展的重

要增长点。

(一)科学规划园区布局,促进园区集约用地

1.统筹规划园区建设。应充分借鉴专门机构、专门人才“外脑”的智慧,科学规划园区建设。一是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结合;二是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三是与产业发展规划相结合;四是与发挥区域优势相结合,高起点做好工业园区的长远规划。

2.优化园区产业布局。在确保重点园区开发建设的同时,针对一些重复建设、产业布局趋同的园区,要适当考虑园区企业的搬迁整合,推动园区产业向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对新入园企业和项目要合理引导,使各园形成特色鲜明、上下游产业配套的企业集群。

3.促进园区集约用地。园区建设必须牢固树立“惜土如金,尽善其用”的观念,根据用途最佳、效率最高、效益最大的原则,统筹安排园内各类建设用地,多建设多层、通用厂房,提高土地使用率;对个别“盲目圈地、多征少用、征而不用”的项目,可劝其退出。

4.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坚决遏制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益的项目入园,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力求把每个园区都建设成为“生态型、园林化、循环式”的现代工业聚集地,构建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转变招商理念,打造园区产业链

1.由招企业向招产业转变。要按照产业链配套的要求优选项目,建立起以产业为连接纽带的企业系统,逐步打造“零部件供应—产品配套—整体生产—销售网络”的完整产业链。

2.由行政行为向市场行为转变。政府要从直接参与招商引资、组织招商引资转到促进投资上来,实现招商引资由行政为主向市场为主转变。充分发挥中介代理招商、网上信息招商等手段,让企业成为招商引资的主体。

3.由追求引资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要进一步提高招商选资的质量和水平,突出重大项目招商,带动园区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尽快形成主导产业,提升工业园区产业集群能力。

(三) 构建融资融才平台,突破要素制约

1.建立工业园区融资体系。首先,建立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平台。借助国家优惠政策,积极谋划“土地和项目融资”,采用“股份制”、“企业开发”、“合作开发”等模式,吸引各投资主体参与园区开发。其次,建立园区企业融资平台。建立并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服务体系、企业信用信息咨询体系、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再次,搭建银企对接平台。积极协调银企关系,定期组织银企洽谈,创造交流机

会,努力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

2.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一是加大工业园区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积极吸引各类人才参与园区开发与建设。二是加强职业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最大限度满足园区企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三是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企业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激励机制。

(四)主动服务企业,提升园区整体功能

1.理顺园区管理体制。要赋予园区相应的行政权力,全面负责和履行园区内的事务管理,构建“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体制。建设初期,管理应侧重园区内规划建设、项目立项等;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则应侧重于招商引资、人才引进和劳动力培训等;建设成型后,应由管理转向服务。

2.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要强化园区基础设施先行的意识,在加快生产性配套设施建设的同时,整合园区各企业需求,建设信息通、市场通、法规通、配套通、物流通、资金通、人才通、技术通、服务通的“新九通”,确保入园企业留得住、发展好,打造园区建设发展新平台。

3.提高服务企业质量。进一步强化项目审批一条龙、项目开工前办公一站式、项目开工后一个服务组跟踪服务到底的模式,全力帮助企业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扎扎实实地为企业办实事。

长沙市园区工业节能降耗现状与建议 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长沙市仍将处于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的重要阶段,经济发展的资源能源约束将更趋强化。园区是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长沙目前共拥有5个国家级开发区、7个省级园区(含2个省级工业集中区),作为工业节能降耗的主战场,探索如何以园区为突破口推进节能降耗,是当前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以长沙市省级以上工业园区2011年以来的规模工业企业能源消费状况为基础,对当前园区节能降耗现状、节能工作主要成效、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以及相关对策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供决策部门参考。

一、省级以上园区规模工业经济发展概况

“十二五”以来,全市省级以上工业园区规模工业经济发展呈现较好态势。截至2013年,全市省级以上园区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564.88亿元,同比增长13.9%,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58.4%。从各园区总量看,2013年,长沙高新区、长沙经开区两大国家级开发区继续引领全市园区工业经济发展,其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园区比重近五成,其次是浏阳经开区、宁乡经开区、望城经开区三个国家级园区分别占比10.3%、8.8%和8.1%,金洲工业集中区自成立以来发展较快,2013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已占到全部园区的6.7%,其余省级园区工业经济总量相对较小。

二、省级以上园区规模工业节能降耗现状

2013年,全市省级以上园区规模工业能源消费总量为288.7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5.5%,占全市规模工业能耗的比重达

54.3%,比2011年上升8.6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工业能耗增长的贡献率达54.1%;园区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7.44%,比上年同期回落13.3个百分点,园区规模工业节能形势总体良好。

1、国家级园区能源消费总量大,大部分园区能耗合理增长。从各园区能源消费总量看,全市国家级园区消耗了大部分能源。2013年,5个国家级园区能源消费总量都达到20万吨标准煤以上,占全部园区消费总量的82.6%,其中望城经开区消费总量最大,其次为长沙经开区、浏阳经开区、宁乡经开区和长沙高新区,能源消费总量分别为109.53、47.36、29.47、28.98和23.1万吨标准煤,占全部园区消费总量的37.9%、16.4%、10.2%、10%和8%。其余六个园区除浏阳工业集中区消费总量较大以外普遍较小。从各园区能源消费总量变化趋势来看,长沙经开区、长沙高新区两个大型园区呈小幅下降趋势,望城经开区受华电发电量不平稳影响,能耗起伏较大,其他园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2、少数企业能耗高度集中,决定园区能耗态势。根据2013年能耗数据,将园区规模工业企业分为年耗能5000吨标煤以上、3000-5000吨标煤、2000-3000吨标煤、1000-2000吨标煤、500-1000吨标煤以及500吨标煤以下六个等级,其中占比不足一成的年耗能5000吨标煤以上企业能耗占到园区能耗的近八成。

3

、园区能源消费强度下降,园区之间差距较大。从园区规模工业能源消费强

度来看,除金洲工业集中区外,绝大多数园区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保持下降趋势。2013年,五个国家级园区中长沙经开区、浏阳经开区和望城经开区的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均下降超过10%,分别下降14%、15.6%和14.4%,长沙高新区和宁乡经开区下降也达到7.9%和7.5%,均超过当年我市全社会单位GDP能耗下降水平。但不容忽视的是,园区之间单位增加值能耗不平衡,差距较大,2013年,全市园区能耗强度平均水平为0.1845吨标煤/万元,最低的为金霞经开区,其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仅为0.0516吨标煤/万元,而最高的望城经开区达到0.8649吨标煤/万元,相差近17倍;除望城经开区外,宁乡经开区、浏阳工业集中区的能耗强度也高于园区平均水平。

4、高耗能行业能耗占比大,能源利用效率不佳。按行业细分看,六大高耗能行业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

业三大行业始终占据园区行业能耗前三,并消费了园区50%以上的能源。从各行

业的能源产出效率来看,高耗能行业的能源产出效率普遍不佳,2013年,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消耗了全市园区规模工业35.8%的能耗,产值仅占全市园区的0.47%,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工业能耗比重也都大于其工业产值比重,但另外一些行业如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以较低的能耗水平创造了较高的工业产值。

5、能源消费结构逐渐优化,清洁能源比重有所上升。从园区规模工业近三年主要能源消费品种来看,煤炭仍然是最主要的能源消费品种,占全部能源品种的比重一直都在60%以上,但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2013年煤炭的消费比重为61.2%,较2011年已下降了12.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电力、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逐步上升,2013年电力、天然气占全部能源消费的比重达26.2%,较2011年上升7.6个百分点,反映出“十二五”以来全市园区规模工业在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上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

三、长沙市园区规模工业节能成效

近年来,长沙全面推进园区转型创新发展,着力调整园区产业结构,开展园区工业企业节能技改和技术创新,在合理控制园区能耗水平的基础上有效保障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近3年新型工业化考核中,各园区节能降耗目标完成情况较好。

1、体制机制建设得到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是促进节能工作长效开展的基础,“十二五”以来,长沙着力完善了园区工业节能约束机制、服务机制和日常监管机制等制度建设,有力保障了全市园区规模工业的节能降耗。一是加强节能约束机制建设。将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率作为重要考核指标纳入对全市园区的新型工业化考核,并将节能目标层层分解到各重点用能单位,实行考核问责制度。二是完善了节能服务机制建设。建立了与国家相配套的市本级节能工程、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等节能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积极协助企业申报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项目和奖励资金,激发企业节能内生动力。三是强化了节能日常监管机制。建立了节能专项监察制度,每年定期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监察行动,进一步有效指导了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降耗;大力推进项目“能评”工作制度,从项目审批环节加强对入园项目的控制把握,从源头控制高耗能项目上马,优化项目节能标准。

2、项目建设夯实节能基础。近年来,园区进一步加大了节能项目设施的建设力度。目前已启动低碳经济背景下工业生态园资源价值流转分析及优化研究项目,分析研究工业生态园节能减排的发展路径和资源循环流转创新模式;宁乡经开区建成了湖南首个信息化节能监测服务中心,对园区主要工业企业能耗进行在线监测,在指导企业精细化节能方面迈出重要一步;金洲工业集中区的冷热电三联供分布式能源站已完成集中供热规划;浏阳经开区、望城经开区的分布式能源项目已完成了集中供热规划和项目规划的初步可研;长沙经开区、长沙高新区、浏阳经开区、宁乡经开区等园区的金太阳屋顶项目建设规模已达90余兆瓦,目前大部分项目主体建设基本完工,正在抓紧办理并网发电手续;比亚迪建筑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已投入使用。一系列节能设施的建成,为园区节能降耗打下了坚实基础。

3、高新产业拉动工业节能。高新技术企业具有高科技、高效益、低能耗的优点。“十二五”以来,长沙园区继续促进工业结构优化,逐渐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领、优势产业为支撑的工业发展格局,大力培育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

与现代医药、光机电一体化等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对节能降耗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2013年,全市园区中经省科技厅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3319.19亿元,占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4.2% ,但综合能源消费量所占比重仅为31.6%;企业产值单耗为0.0275吨标煤/万元,远低于全市园区规模工业0.0558吨标煤/万元的平均水平,直接促进全市园区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成为节能降耗的主力军。

4、加工转换损耗不断降低。能源加工转换企业的能源消费量是园区能耗的最大组成部分。2013年,园区能源加工转换企业的综合能源消费达117.25万吨标准煤,占园区全部能耗的40.6%,园区加工转换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能源消费情况,若能源加工转换效率高则能够促进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反之,则会升高。2013年,长沙园区规模工业能源加工转换投入共计151.94万吨标准煤(按当量热值计算),其中火力发电投入能源150.54 万吨标准煤,加工转换效率41.9%,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比2011年提高0.4个百分点。园区中以湖南华电长沙发电有限公司为主的加工转换企业,不断细化节能管理工作,开展节能技改项目建设,提高了机组的运行效率和能源转换效率,取得了较好的节能效果。

四、长沙园区工业节能面临的主要挑战

园区工业节能工作尽管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不可忽视的是,在园区推进节能降耗过程中,一些主观或客观的因素仍在不同程度的影响节能工作的顺利开展。

1、节能降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一是全市能源消费增长的刚性较强。从园区过去三年的节能情况来看,虽然在工业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同时能耗总体处于下降状态,但要看到这种下降是由于2011年特殊气候条件下湖南华电长沙发电有限公司发电量大增引起能耗基数异常偏高才出现的,剔除该因素的影响,三年间的能耗年均增长率达到6.2%。目前,全市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对园区工业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是事关当前和长远经济发展的重点任务,是着力扩大经济总量的必然选择,而工业产出规模的持续扩大,势必要以能源消耗为代价。二是宏观政策影响较大。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深度调整期,今年以来包括长沙在内的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出现经济增速明显下滑,政府保增长的压力越来越大,工业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在选择节能降耗与经济发展之间,政府更容易做出偏向于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从而在宏观环境上对节能降耗造成潜在不利影响。三是园区经济增长方式仍然粗放。目前园区经济发展没有完全摆脱粗放特征,在给能源供应带来巨大压力的同时,也给节能降耗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四是节能降耗后劲不足。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当前园区一些“领头羊”企业生产下滑,难以支撑单位增加值能耗的减少。

2、节能降耗与体制机制之间的矛盾。节能降耗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量大面广的长期性工作,现实情况中一些体制机制的不完善也不同程度地制约节能工作的开展。一是节能监督考核机制需加强。一些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节能意识不够,动力不强,缺乏内在动力和社会责任意识,再加上主管部门在对中小企业节能的认识方面也存在欠缺,目前的节能考核主要针对一些大型耗能企业,造成对中小企业的节能约束不强,监督不够,工作缺位。二是节能经验推广机制欠缺。

在实际调研中,相当一部分企业反映自身面临节能方向和具体措施不明确,纵使自己有节能意愿而无从下手的局面,而与此相对的是一些优势企业在探索出了符合自身实际的节能方法后,却由于缺乏有效的推广渠道和平台,企业行之有效的节能经验无法形成对整个行业具有指导性的方法。三是节能资金分配与项目审批机制有待完善。对企业的节能资金整体支持力度小,在实际操作中,资金分配变成“撒胡椒面”,缺乏重点。与此同时,中小企业在获取节能项目和节能资金方面的难度较大,挫伤了其开展节能改造的积极性。

3、节能降耗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矛盾。一是部分园区主导产业之间无法有效衔接,不利于在园区内部开展系统性节能。在同时存在几个主导产业的园区,如果产业链与产业链之间能通过相互协同作用,加强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能量梯级利用,从而实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则能大大提高资源能源使用效率,减少废弃物排放,但目前全市部分园区的主导产业之间相关性不大,如以多个园区的主导产业食品、材料和工程机械来看,因其相互之间关联性不大,产业融合程度低,很难实现上述节能发展模式。二是在项目建设上工业节能与项目发展平衡难度大。近年来通过一些重点项目的引进,园区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迅速发展壮大,但在其产业规模壮大的同时,行业能耗也在不断的拉升,2011至2013年三年间,此两大行业的综合能耗年平均增长率分别达到22.2%和53%,占全部行业的比重从2011年的4.3%攀升至8.9%,能耗增长非常迅速。三是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在高耗能行业、企业中开展节能技改实现节能的边际效应正逐渐递减。经过多年的节能降耗考核,一些高耗能企业内部已开展过多轮技术改造,企业单位能源消费产出已达到较高水平,企业节能技改正逐渐遭遇技术瓶颈,但节能考核压力并没减小,难度逐年增大。

五、推进园区工业节能的对策建议

从国内其他城市工业园区的节能降耗先进经验来看,长沙仍然具备较大的节能降耗空间。园区工业节能既与全市范围内的节能政策措施紧密联系,又有园区自身的特殊情况与特点。为此,建议推进园区工业节能,应在全市节能降耗工作的统一部署下,将全市节能降耗普遍政策和经验与园区工业节能自身优势和特点相结合,因地制宜、统筹推进,从管理节能、技术节能、结构节能等方面入手着重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1、以科学的管理监督推进节能。一是坚决落实地方节能政策和措施。牢固树立产值增长是发展,降低能耗同样是发展的绿色发展理念,加大节能降耗政策和措施在基层贯彻落实力度,确保节能降耗各项政策能真正“落地”;进一步优化财政节能项目资金利用,有的放矢,精准发力,坚决避免“撒胡椒面”式的缺乏统筹、没有重点的投入方式;强化能源管理部门职责,加大对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节能监察力度,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节能监察执法效果。二是在源头上把好企业入园“能评”关。坚决限制规模小、能耗高的企业投资入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对一些产能已经过剩、生产能力落后的企业予以坚决淘汰,并重点引进高端制造业和高附加值企业,逐步优化园区产业结构。三是进一步优化节能资源分配方式。在加强对重点企业节能降耗投入支持力度的同时,适当加强节能公共服务设施、机构或具有公共服务特征的节能配套企业的建设支持力度。四是加大节能措施和技术推广力度。加大企业、行业、园区有效节能措施和方法的推广力度,

结合工业园区节能降耗既有经验,探索建立企业节能、行业节能、园区节能统一标准,降低园区节能降耗成本。

2、以先进的信息化手段推进节能。通过利用智能化、信息化技术提升节能管理和节能监察水平,以信息化促进工业节能。一要进一步扩大企业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覆盖面,实现对全部重点用能企业和更多一般企业能源利用数据的在线监测。二要加大在重点企业中建设能源管控系统的支持力度,通过对企业生产过程的集中监控,加强对生产环节能耗的处理分析,实现对企业生产的优化控制和调度,从而进一步降低能源管理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三是着重在园区中建立区域性的企业能耗监测管理中心。与各个企业单独建立能源管理中心相比,区域性的能耗监测管理系统投资相对较少,服务企业范围更大,管理成本更低。园区企业相对集中,建设区域能耗监测系统具有天然优势。根据宁乡经开区能源利用信息化管理中心的测算,如果对该园区内180余家规模工业企业全部建立用能监测点,园区每年能耗将降低4.7%,可以看出建设应用此套系统,企业还大有节能潜力可挖。

3、以完善的第三方服务推进节能。一是要大力发展合同能源管理,扶植壮大一批第三方节能公司和节能服务机构,同时鼓励有丰富节能经验的大型企业建立专业节能服务公司并对外开展业务,鼓励有节能需求的企业通过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引进第三方机构开展节能咨询服务。二是要创新能源生产供应方式,如在食品企业较多的园区,通过引进第三方能源生产供应企业对园区内企业进行集中统一供热供汽,变各个企业自行建造锅炉分散供应为集中统一供应,能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在实现节能降耗目标的同时,园区完善的能源配套服务也将成为进一步吸引企业入驻的重要条件。三是加强对企业节能减排的金融支持和智力支持。鼓励金融服务机构加大对企业节能技改项目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加强对企业节能的方向和技术指导。

4、以发达的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可以最大程度的实现资源能源节约。园区在规划建立之初就要以循环化发展理念制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耦合,最大限度推动资源及循环利用,同时将园区节能降耗工作纳入统一规划,一体设计,整体推进。实施环节要以园区内主导产业为主体,有选择性的引进相关上下游企业和产业链配套企业,并从重大节能、节水、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改造入手,重点开展热电联产、余热余能利用、“三废”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重大技术改造和创新,使企业与企业间形成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实现循环发展,并最终建立起企业内部的小循环、企业之间的中循环以及产业链、园区内部的大循环,实现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达到系统节能的目的。

黔西南州工业园区经济税收分析

2011年开始,贵州省委省政府强力推进“工业强省”战略。黔西南州抢抓机遇,大力推动县(市、区)工业园区建设,以期更好地发挥各地的资源、区位优势。工业园区的大干快,有力促进了全州工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伴随着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为此,我们以2011年以来黔西南州12个工业园区的发展状况为分析样本,从国税收入视角,对工业强省战略实施四年来我州园区工业企业经济、税收效应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一、黔西南州工业园区发展状况

1、依托本土优势资源,园区产业多元化

截至到2015年上半年,黔西南州共建成工业园区12个(不含兴义市轻工业园区),各地均以本土优势产业为基础,积极拓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园区产业规划涵盖能源、冶金、化工、建材、农畜产品加工、制药、循环经济等多个行业。

各园区的产业规划方向有所不同:安龙县工业园区主要是以煤化工、冶金、循环经济等产业为重点,规划出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轻工业园区、石材工业园区、物流园区“一园四区”,打造清洁型、环保型循环经济工业示范园区。册亨巧马生态工业园区则立足林、畜、菜、糖四大特色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义龙试验区的三个园区:红星医药产业园区:建设中药材交易市场、医药技术中心、成品药交易市场、结算中心、文化广场等医药产业发展配套设施;万屯工业园发展煤化工、冶金、电解铝、建材、仓储物流产业;顶效工业园区以建材、冶金、木材加工、农特产品加工、食品加工、制药等产业为重点,旨在建成黔西南州的新兴工业聚集区。晴隆县工业园区以煤化工、冶金、煤炭加工等产业为重点,打造清洁型、环保型的示范园区。普安县江西坡工业园区发展煤化工、火力发电、冶金、建材、农特产品加工等产业。兴仁县工业园区依托丰富的煤炭和水力资源优势,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升级转移加工工业项目,重点布置煤化工和本土名、特优产业项目。兴义市清水河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重点发展煤化工、煤炭洗选、电力、新型建材产业;兴义市威舍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煤化工、煤炭洗选、冶金、物流等产业。贞丰县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提倡“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生产模式,逐步形成低投入、低耗能、低排放、高效率的工业园区。望谟平洞农特产工业园区重点发展以甘蔗、桐油、茶籽油加工为代表的食品加工和农特产品加工产业。

2、政策扶持力度大,园区发展速度快

黔西南州对工业园区建设的支持保障主要细化为五个方面:一是人力支持。成立园区管委会,直接负责相关行政审批及收费、行政处罚事项,法律规定不能委托授权的部门在园区设立分支(派出)机构或代办窗口。二是财政资金支持。从2013年起,州级财政每年安排1200万元、县级每年安排不低于2000万元的专项资金,并按每年不低于一般财政预算收入的增速递增。三是完善园区配套功能。包括供水、排水、供电、道路、通信、雨污管网、供气、土地平整等。四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先安排用地指标,除国家法律、法规规定收取的费用外,其他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一律免收,不能免收的一律按低限标准执行。五是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包括园区开发建设后形成的存量资产、财政历年来投入所形成的实物资产以及土地一级开发,可通过划转和授权经营方式注入园区投融资平台。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为园区大规模引进建设资金。加强银企合作,建立新型的银企合作关系。目前园区发展速度快,入园企业较多。自2011年开始工业园区建设以来,截止2015年上半年,黔西南州共有326户企业入住工业园区。

二、黔西南州工业园区的经济、税收效应分析

1、对地方经济发展和国税收入小幅推动。截至2014年底,全州工业园区正常生产且申报缴纳税款的企业为144户,实现工业总产值3061819万元。从园区企业近四年申报数据看,税收效应尚不明显。2011—2014年,全州工业园区企业累计在国税部门入库税收46962万元。工业园区企业税收占同期国税总收入1513864万元中的比率累计为3.1%,呈现占比低、支撑力弱的特点。

2、园区新办企业经济和税收效益具有滞后性。工业企业从筹建、建成到最后投产,需要较长的时间,其经济社会和税收效益是逐步显现的。从收集到的数据看,全州工业园区共引入企业326户,其中已投产企业为144户,占全部企业数的44%,且多数为原已成型企业转入园区,其余新办企业多数均处在筹划或在建中。

由此可见,由于工业企业的建设周期较长,从筹建到正式投产,其经济和税收效益的产生存在时间滞后性,这一规律因行业、规模不同而呈现不同特点。总体上看,新办工业企业产生税收效益通常具有2-3年的滞后期。对于增值税纳税人而言,由于固定资产留抵税额以及原材料进项税额扣除的一次性因素,税收滞后期更长。

3、工业园区未来六年的税收贡献或低于预期。依据园区企业现实的生产状况及未来几年的发展规划,如果每年税收增速在7%—10%之间,预计2016到2020年,全州工业园区累计入库税收10亿元左右。按照这个增速,2015年工业园区预计入库税收仅占全州国税收入的

4.71%。到2020年,全州国税收入预计在59.48亿元—68.3亿元之间,工业园区入库税收占全州国税收入的比例也只有2%至6%。税收贡献预期目标不容乐观。

三、从税收视角看工业园区企业发展中的问题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工业园区战略的实施,加速了我州工业化进程,贡献了GDP,带动了就业,实现了税收,其经济和社会效益正逐步显现。但从税收角度看,工业园区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和矛盾值得关注:

1、园区建设大架构与入园企业少小弱的矛盾。《黔西南州“十二五”工业园区(产业聚集区)发展规划》中明确:“规划投资总额约1200亿元。规划的工业园区(聚集区)中,6个园区(聚集区)产值超过100亿元,4个园区(聚集区)产值超过50亿元;力争培育8个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8个超过5亿元的骨干企业。力争打造2-3家资产优良的本土上市企业。”而实际情况是,除了入园前已占有一定市场份额的成型成熟企业外,大部分新办企业是在园区优惠的财政、土地及各种扶持政策引导下进驻的,规模和实力都尚显不足。全州工业园区已投产的144户企业中,规模大、效益好的企业少,正常生产企业为82户,占比为57%,非正常生产企业为62户,占比43%,非正常经营企业(尤其是失踪户)较多。调研中笔者发现,我州大部分入区企业普遍存在科技含量低、缺乏竞争力的问题,无论是哪一行业的企业,自主开发能力都较弱,产品的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缺乏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产业规模、产品市场占有率还普遍较低。

2、园区建设高投入与入园企业税收贡献小的矛盾。各县在园区建设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其中两个统计数据特别引人关注:一是投入资金1794866万元,主要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其中多数为财政拨款或政府贷款,只有少部分款项为融资或民间投资。二是投入土地20892.85公倾,也多为政府出让或租借。抛开投入土地、人力等价值不计,园区建设4年来入库国税收入46862万元,仅占投入资金1794866万元的2.61%,高投入与低产出落差巨大。

3、园区企业同质化现象严重,产业单一。园区规划建设的初衷,都是立足于本土优势产业,以深加工提升本地资源附加值为目标建立产业群,抱团发展。但在发展中却呈现出产业单一、过度依赖本土资源的弊端,如产煤县普安、晴隆、安龙等,园区规划时就是以煤炭资源为重心,以煤化工为发展方向,除了高度依赖资源外,新产业、新业态难觅踪影。由于缺乏龙头企业和特色产业的带动,各园区尚未形成以龙头产业为主的产业群,已注册和投产的各类小企业尽管数量较多,但普遍缺乏抱团发展的意识,相互间不仅没有携手并肩打天下,反而在有限的市场内恶性争夺份额。有的企业由于刚起步,融资、市场管理、人才等方面得不到有效保障,导致企业的竞争力弱,市场生命周期短。就目前情况观察,各县工业园区对优化税源结构的推动仍然任重道远,我州主要依靠烟、煤、电等传统产业支撑税收增长,经济结构单一、税源集中度高、抗风险能力弱的情况还没有根本改变。

4、园区企业获得高优待与部分企业“脏乱差”的矛盾。园区建设过程中,各地对入园企业在贷款融资、土地审批、厂房提供、市场指导等方面都获得了政府的“高优待”,为加快企业的入园步伐,不少地方在出台优惠条件加大招商引资的基础上,对企业的各种审批一路绿灯。然而,在优厚的条件下引进的部分入园企业,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脏”,

在调研中发现,不少园区承接的企业一部分为东部淘汰的落后产能,高污染、高能耗、低产出,对环境的破坏力强;二是“乱”,少数企业落户我州后,无视地方行政部门的管理,如某县工业园区内一些服装制造企业,连正常生产的基础设备都不齐全,且无相关资质、无出口退税的必备条件,却高举“招商引资”的招牌、动用各种外部力量的向国税部门施压,图谋骗取出口退税,无视税法的严肃性权威性;三是“差”,部分企业一旦拿到了土地、扶持资金,转身便成了“失踪户”,不讲诚信,不做贡献。

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的建议

1、树立引资更要引税的理念,做好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和引导。紧密结合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法改委发布的“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2015—2025年)”等产业布局的新要求相联系、相契合,园区发展务求高起点、高标准。在大力招商引资、引入产业的同时,尤其要注重引进成长性好、产业链长、经济社会效益高的企业和新兴产业、绿色产业,对东部产业转移淘汰的落后产业,要综合考量地方经济增长与环境承受能力,对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项目进入园区坚决说“不”。各地要利用好自身的特色产业,既要突出煤炭、电力、黄金、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等资源优势,进行基础产业的产品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又要避开同其他县区的直接竞争,促进错位发展,打造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2、树立扶上马送一程的理念,做好园区企业的扶持和服务工作。对已引进的企业,要做好扶持和服务工作,促进企业尽快投产达产,助推企业做大做强,实现更好的经济和税收效益。多渠道争取资金,加大与金融部门对接力度,帮助企业协调,降低贷款门槛,拓宽融资渠道。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继续推进审批制度改革,提升审批效率,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市场主体的准入时限。加大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优化企业发展的软环境和硬环境,确保企业“引得来、落得下、留得住、能发展”。

3、树立既善待又严管的理念,提升园区企业管理服务水平。园区企业进驻时,在资金、土地、政策等方面享受了诸多优惠,这是善待是服务,也是园区发展必须支付的成本和应有的姿态。在此基础上,园区管理部门和各职能部门应当进一步理清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对真入园、实投资、正常生产经营的企业给予优质高效的服务,促进其做大做强;反之,对以“招商引资”为名,行骗取套取国家土地、资金、出口退税之实的不法商人,则必须严格执法,强化监督管理,确保工业园区规范运行、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