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作文]"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元代大学者许衡一日外出,因为天气炎热,口渴难耐。正好路边有棵梨树,行人纷纷去摘梨解渴,只有许衡一人不为所动。于是,有人问他:“为什么你不摘梨吃?”许衡说:“不是自己的梨,怎么可以随便乱摘呢?”那人便笑他迂腐:“世道这么乱,管它是谁的梨。”许衡答道:“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许衡心中的“主”是什么,他没有明说,不得而知,不便猜测。然而,我们可以做一个“场景模拟”——那天,赤日炎炎,热浪滚滚,路上行人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口干舌燥,喉咙冒烟。此时此刻,能够喝上一口清水,就心满意足了,何况是水分多多,又香又甜的梨子。摘它一个,咬它几口,简直快乐赛神仙了。无怪乎,行人们争先恐后把手伸向梨树。唯独许衡视而不见,不随大流。他这种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不该拿的行为规范,值得褒奖。

读罢这则典故,掩卷沉思,我在想:尽管历史前进了数百年,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质较之许衡时代,不知丰富了多少倍。但许衡的那种自觉行为和理念,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在似是而非、灯红酒绿面前,做到“我心有主”。这样,无论是对树立良好形象,还是对坚持廉洁从政,都是大有裨益的。

时代不同了,要求更高了。在我看来,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心中至少应存仨“主”。其一,伦理道德。一事当前,无论何时何地,不管人前人后,都要自觉以道德做镜子,拿伦理当标尺,对照一番,衡量一下,哪些可为当为,哪些不该为不能为。其二,党纪国法。身为党政干部、人民公仆,无论职务高低、权力大小,心中都应当有强烈的、自觉的遵纪守法意识,违背党纪国法的事,再细再小也不能做,做不得。其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前进途中的指路明灯。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要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清醒头脑,不跨底线一寸,不越雷池一步。

遗憾的是,时下一些党员干部,包括少数领导干部,心中无“主”。既没有伦理道德,又忽视党纪国法,更缺少理想信念。工作中,生活上,不是独善其身,而是随波逐流;不是心静如水,而是利欲熏心。抱着“世人皆浊,我何独清”、“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之类的信条,不该拿的东西拿了,不能做的事情做了,到头来既给党和政府抹了黑,也给自己和家人添了灾。此类案例比比皆是。

如,河南省商丘市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原主任吕建华,因犯贪污罪、受贿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前不久正在河南省第一监狱服刑改造的吕建华,面对记者表白:“我也曾兢兢业业,努力工作,埋头苦干,组织上对我的工作给予了许多肯定和鼓励。”后来的吕建华,之所以蜕变为腐败分子,他是这样忏悔的:“关键在于自己没有建立防范违法犯罪风险的思想防线。面对诸多诱惑,由于不注意检点自己,享乐思想严重,生活情趣低俗……成了我的犯罪起因。”(详见11月22日《检察日报》)

古人云,一念之非即遏之,一念之妄即改之。与之相反,现实生活中,有的人追名逐利、贪赃枉法,明知其“非”而不遏;有的人忘乎所以、胡作非为,明知其“妄”而不改……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目无党纪国法,缺少理想信念,心中空荡荡,没有半个“主”。这就提醒我们,共产党人、领导干部,理所应当有比几百年前的许衡更高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行为规范。而这些,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唯有加强读书学习和思想改造,才能培育养成,做到常保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