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近代的吴越文化

2001年第3期No.3.2001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HangzhouTeachersCollege(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

2001年5月

May2001

近代的吴越文化

董楚平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5)

摘要:从鸦片战争到五四时期,是中国文化的大转型时期,长江下游则是文化转型的先行地区与枢纽地区。吴越文化柔、细、雅的区域个性,以及从汉代以来长期形成的政治色彩较淡的传统特点,使它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转型过程中表现突出,居全国最前列,而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时期没有出现先知先觉的全国性领袖人物,到民国时期,这种情况才开始有所改变。

关键词:近代;吴越文化;文化转型

中图分类号:G12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146(2001)03-0015-07

从公元前333年楚败越至秦皇汉武时期,吴越文化发生第一次转型。此次转型属民族性转型,即从夷越文化转变为华夏)))汉族文化。[1]主要发生在长江下游地区,中原与长江中游地区并没有发生这种性质的转型。1840年中国发生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不是一般的军事搏斗,而是两种文化、两个时代的冲突,即封闭式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与世界性的西方近代文化的较量。较量的结果当然不言而喻,中国文化开始逐步从古代型向近代型转化。这次转型是全国性的,但是,各地区转化的速度很不平衡。长江下游是这次转型的先行地区之一,很快又成为转型的枢纽地区。第二次文化转型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到20世纪20年代基本完成。转型前的明清吴越文化,是中国古代型文化的先进代表[2],转型后的吴越文化则是中国近代文化的先进代表。

这次文化转型,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840年至1895年,主要表现为物质文化的变化;

第二阶段:1895年至辛亥革命前后,主要表现为制度文化的变化;

第三阶段:/五四0前后,主要表现为精神文化

收稿日期:2001-03-02

的变化。

第一阶段:物质文化的转型

鸦片战争虽从广东洋面拉开序幕,主战场却在吴越地区的定海、吴淞、镇江等地,其规模与激烈程度都超过其它地区,最后在南京江面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吴越地区的人民较早感受到落后挨打的痛苦,从挨打中开始醒悟,看到并反思古代传统文化与西方近代文化的差距。

上海地处中国沿海航线的中心点,是中国最大河流长江的出海口,有中国经济最富庶、文化最发达的吴越地区作它的贴身腹地。地理位置与历史文化条件把上海推向中国近代化的最前沿。

由于历史原因,19世纪40年代前期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心是广州。广州对英国的出口,占五口通商额的75%以上。从40年代末期起,外贸中心开始北移,而且变化越来越快。到50年代末,上海已成为中国的外贸中心。到60代年末,上海外贸地位遥遥领先。1869年,上海全部进口货值将近4900万海关两,广州只有500余万海关两,不及上海的九分之一。

作者简介:董楚平(1934-),男,浙江玉环人,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有5吴越文化新探6、5吴越文化志6、5吴越徐舒金文集释6等专著7部,发表论文100多篇。

上海崛起,使苏南与浙北人口大量涌向上海。宁波于1844年1月1日正式开放。有作为的宁波人对本地的发展兴趣不大,而是涌向上海,寻找更大的发展机会。据估计,到辛亥革命前夕,在上海的宁波人多达40万。宁波人在上海不仅人数众多,而且经济实力雄厚。上海最早的洋行)))怡和洋行的第一任买办杨坊是宁波人;上海汇丰银行买办王槐山也是宁波人;上海旗昌洋行原来的买办是广东人林显扬,到1865年就被宁波人陈煦元接替了。宁波商人到上海充当洋行或外模进一步扩大,工匠达七八千人。

洋务运动于19世纪60年代前期先在长江下游开花结果,然后把种子播向东部沿海其它城市(如福州、天津)及至内地一些地方(如兰州、汉阳)。70年代以后,各地除陆续创办兵工厂外,还开始创办近代化的工矿业和交通运输业。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是此类企业中兴办最早、规模最大的一个。

清政府办洋务的目的是为了御外夷、平内患、挽封建统治于将倾。但其客观后果是/种豆得商银行的买办渐多。他们通过当洋行及外商银行买办积累了资金,然后投资于近代工商企业或金融事业。

由于外贸中心北移,广东商人也纷纷来到上海,形成/广东帮0。在上海的外来人口中,广东人仅次于江浙人,他们为上海的近代化作出了贡献。在上海近代化过程中,形成了所谓/宁波帮0、/苏州帮0、/镇江帮0、/苏北帮0、/广东帮0等地方势力。其中,人口以/苏州帮0最多,势力以/宁波帮0最大。上海总商会基本上由宁波人控制。以/宁波帮0为首的江浙财团,是上海近代华人资本的主要支柱。

1854年,宁波港出现中国近代第一艘引进的轮船)))宝顺号。咸丰初年,黄河改道,大运河北段阻塞,长江下游为太平军据有,运河粮道不通,漕粮改由海运。当时承运漕粮的宁波北号商船常遭海盗袭击。为了海运安全,鄞县人杨坊、慈溪人张斯臧等宁波旅沪大商人出面,向广东外商购得大轮船一艘,定名为/宝顺0号,其护航成绩卓著,名震海外。19世纪50、60年代之交,洋商将其旧有帆船弃置不用,纷纷以轮船替换。/宝顺0号是中国近代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和创办洋务的先声。

/洋务0形成/运动0、时代潮流,则是19世纪60年代初期从长江下游开始的。

1861年,曾国藩为了镇压太平军,在安庆创办军械所,召无锡的徐寿、华蘅芳担任军械所主要技术工作。于1862年制成我国第一台蒸汽机,并试制了一艘小火轮,1863年在安庆江面试航。1864年军械所迁到南京,徐寿、华蘅芳等又制成了大型轮船,长50余尺,在南京下水试航,时速40里。曾国藩甚喜,赐名/黄鹄0。

1862年,李鸿章在松江县办了一个设备简陋的军械所,叫上海洋炮局,主要生产炮弹。1863年末,淮军攻克苏州,军械所迁入苏州,改称苏州枪炮局。1865年夏,李鸿章由江苏巡抚升为两江总督,枪炮局又迁到南京,更名为金陵制造局,规瓜0。洋务运动使中国出现近代化的军事工业、工矿业和交通运输业,培养了第一批中国近代科技人员,开拓了中国人的眼界,为中国文化转型拉开了序幕。这序幕最初从长江下游拉开,并从这里扩展到各地。

明末清初,以利玛窦为首的西方传教士曾将西学第一次传到中国。中国知识分子中形成一个以上海人徐光启、杭州人李之藻为首的/西学派0。鸦片战争之后,西学第二次东渐,中国的西学派领袖李善兰(海宁人)、王韬(吴县人)、徐寿等,又是吴越人。上海是西学的传播中心。

1860年以前,全国最大的出版西学著作机构,是上海的墨海书馆和宁波的华花圣经书房。在墨海书馆担任翻译的中国学者,有李善兰、王韬、管嗣复(南京人)和张福僖(湖州人)等。李善兰与王韬是当时最有名的西学翻译人才。上海墨海书馆出版的科学书籍,不仅数量遥居全国榜首,而且质量也是全国最高的。例如:伟烈亚力与李善兰合译的5续6,使古希腊数学经典5几何原本6完整地传入中国;伟烈亚力与李善兰合译的5代微积拾级6,是晚清传入中国的第一部高等数学著作;伟烈亚力与王韬合译的5重学浅说6是传入中国的第一部西方力学著作;艾约瑟与李善兰合译的5植物学6是传入中国的第一部西方植物学专著。

墨海书馆和华花圣经书房都是教会办的出版机构。19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办洋务的需要,开始出现中国官办的西学翻译出版机构,并很快在西学东渐中发挥主导作用。其中,译书最多、影响最大的是设在上海的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参加翻译的中国学者主要有:徐寿、华蘅芳、舒高第(慈溪人)、赵元益(昆山人)、徐建寅(无锡人)、郑昌(海盐人)、钟天纬(松江人)、瞿昂来(宝山人)、李凤苞(崇明人)、范熙庸(上海人)、王汝(湖州人)、贾步纬(南汇人)等,全是江浙沪人,原因是这一带文人具有科技基础。

最早的洋务运动思想家冯桂芬(1809-1874)是江苏吴县人。他是进士出身,授翰林院编修。他与许多吴越文人一样,不但通经,而且重视天文、数学、盐铁、河漕等科技实用知识。这种与中国传统士大夫不同的知识结构与学术兴趣,是他后来成为最早的洋务派思想家的重要内因。1860年,他开始在上海撰写5校庐抗议640篇,翌年稿成,即抄送曾国藩乞序。后又增添7篇,并写了5自序6。5校庐抗议6初稿40篇是洋务运动正式展开前夕的著作,对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影响强烈得多、迅速得多。中国比日本早十多年受到西方国家的武装挑战,并在1842年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件,日本到1858年才被迫签订不平等的通商条约。日本虽然没有经受过像/鸦片战争0这样屈辱的挨打之苦,却能深感自己的落后。19世纪60年代,中国才开始搞洋务运动,在/船坚炮利0上找出路,而日本却已进入文化的第二层次改革,实行明治维新。

中国近代文化转型,在第一阶段停留过久,没有迅速转入第二阶段,因此而铸成大错。

很大。李鸿章1862年抵上海后,即揽冯桂芬入幕,引为得力参谋。

冯桂芬年轻时曾受知于林则徐,仔细研读过魏源的5海国图志6,积累了丰富的域外知识。林则徐、魏源只认识到中国/技不如夷0,冯桂芬进而说:/人无遗材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0冯桂芬能够发表军事之外的四个-不如夷.的议论,说明他的眼界比林、魏更开阔。他主张引进西方的农业机械等/凡有善于国计民生0的先进生产技术,并在/制洋器0之外,提出/采西学0,即西方的整套自然科学,尤其是数学。他自己是数学家,知道数学是西方科技的基础,说/一切西学皆从算学出0。总之,冯桂芬所要/师夷0的,主要不是/船坚炮利0的军事装备,而是以数学为基础的全部自然科学与生产技术。

紧接于冯桂芬之后的洋务派思想家,还有王韬、薛福成(无锡人)、马建忠(丹徒人)。他们所处时代较冯桂芬晚,且都出过洋,思想自然比较新进,在他们的言论里,改革国家经济、政治制度的要求,已呼之欲出,历史即将翻开新的一页。

其它地区出生的洋务思想家,有湖南的郭嵩涛和广东的郑观应。郑观应基本上在上海活动。

第二阶段:制度文化的转型

中国近代文化史,表现为文化三层结构的依次展开,这是合乎规律的,无可厚非的。问题是中国在文化第一层面上呆了半个多世纪,耽误了过多的时间,结果成了日本军国主义的鱼肉,使中华民族深受其害!

从利玛窦1581年来华到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在接受西学方面走在日本前面,汉译的西学著作曾对日本人了解西学起过中介作用。到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都面临西方近代文化的挑战,魏源的5海国图志6及其所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0的主张在日本引起的反响,要比在中国引起的反响

1894-1895年的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文化转型的较量,其结果是:清军惨败,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消息传来,全国震惊,于是出现主战派与主和派之争。主战派的爱国热情诚然可贵,但不切实际,当时的中国,再战必败,甚至可能败得更惨。切实可行的办法还是总结经验教训,重心向敌人学习,改弦易辙,改造中国社会。于是,中国人从失败中又醒悟了一层:要使中国富强,非从政治入手不可。于是,孙中山首倡共和革命,康有为倡导君主立宪,两位来自珠江三角洲的巨人,率先把中国的文化转型领入第二阶段,即制度层面的转型阶段。

在中国文化转型的第二阶段,吴越地区的作用不如第一阶段那么重要,更不如第三阶段那么突出。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孙中山、黄兴等风云人物,皆非吴越人。影响全国的重大政治运动,也未发生于吴越地区。在甲午战争以前,以上海为首的长江下游早已是全国经济文化最先进、民风最开放的地区,上海更是全国了解世界的窗口,是中国新文化的龙头。但是,呼唤新社会的海燕并没有从这里诞生,时代潮流的浪尖人物都产生于岭南与湖湘。经济文化最先进的吴越,政治上却比岭南、湖湘慢了半拍,这是为什么?这可能与吴越文化的特点有关。

从第一次文化转型以后,即从西汉中期开始,吴越文化的政治色彩一直较淡,这里的文化土壤最适宜生长科技与文艺人才。从汉代开始,吴越文化形成柔、细、雅的个性气质,这种文化气质发展到明清时期已臻化境。这种文化个性善于建设而拙于破坏,长于精雕细刻而不适宜抗大旗、抡板斧。正是这种深层次的文化气质原因,使吴越地区的人在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时期没有走在时代的最前沿,而与该地区的经济、文化地位不相称。在维新变法时期,吴越地区没有产生一个称得上全国性的领袖人物。翁同本是/清流派0领袖,后因处境特殊、利益所趋,成为帝党的核心人物。

辛亥革命时期,出了章太炎、蔡元培,他们都是文人参政(章太炎是宣传家,蔡元培是教育家);他们只能在自己拿手的/行业0(精神文化)里为革命作出贡献。蔡元培面对光复会的内部矛盾,知难而退,出国留学,为中国文化的第三阶段转型而预先充实自己,作好准备。秋瑾思想激进,但不是政治型人物,她是带着浓重的诗人气质参加革命的,留给后人的财富是妇女解放的强烈要求与激动人心的爱国诗篇,而不是像5大同书6、/三民主义0那样改造全社会的伟大纲领。

自救0的浪潮。清政府迫于形势与舆论压力,表示要/提挈工商0,颁布5振兴工艺给奖章程6。张謇因父亲去世,辞官回乡,受两江总督张之洞委托在通州开设大生纱厂。筹建工作从1895年秋开始,到1899年5月才正式投产。张謇有状元身份,受朝廷鼓励,更有前后两任两江总督张之洞、刘坤一的鼎力支持,但为筹集资金,仍历尽艰辛。大生纱厂开工以后,获利丰厚,一系列配套实业接连出台。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张謇经营的企业已达30个左右,形成中国近代最早的民族资本集在中国文化转型的第二阶段,吴越地区虽然没有呼风唤雨的先知先觉者,但当时代暴风雨来临时,这里的响应者之多仍位居全国前列;暴风雨过后的精耕细作,更是这里人们的优长。百日维新很快失败了,广义的维新却如泼出去的水,纵想收回也不可能了。维新运动在政治上是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上却获得空前的成功,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出现许多学会,这些学会是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的自愿组织;

(二)创办了许多报纸,这些报纸是宣传新思想的舆论工具;

(三)办了许多新式学堂,这些学堂是培养新一代知识分子的摇篮。

以上海为首的吴越地区,是这些新成果最丰硕的地区。这些新成果使吴越文化注入新的血液,使长江三角洲的文化面貌焕然一新。尤其是上海这样一个华洋杂处之地,新型知识分子特别集中,开始出现一定程度的与北京分庭抗礼的姿态,成为各种人物往来汇聚各种新思潮的活动中心。张謇一直在南通搞地方自治;张元济罢官后到上海搞他的文化维新事业,义和团运动期间,李鸿章、张之洞等人搞/东南互保0,吴越地区一度成为独立王国。

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吴越地区没有诞生全国性的先知先觉的政治领袖,但出现不少颇具特色的著名人物,他们的贡献主要表现在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方面,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出吴越文化的一些传统特色,张謇、张元济、蔡元培、章太炎,可称是代表人物。因限于篇幅,这里只介绍张謇一人。

张謇(1853-1926),字季直,江苏南通人。42岁(1894)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次年,5马关条约6签订,苏州、杭州、重庆、沙市成为通商口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办工厂,其它帝国主义列强均可享此待遇。在外资涌入的威胁下,国内掀起/设厂团。南通经济本来远不如苏南各县,张謇使它一跃而成为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号工业城市。

张謇很重视教育事业,他比喻说:/父企业,母教育。0他认为师范是一切学校之母,并于1902年筹建了南通师范学校,这是中国第一所私立师范学校;1905年创办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办的博物馆/南通博物苑0,附有动物园、植物园;1906年办了女子师范学校;为了配合当地生产、生活需要,还办了10余所职业学校,以及图书馆、剧场、医院等;1920年办南通大学。在外地,由张謇倡议或资助而设立的学校有:吴淞商船学校、水产专门学校、中国公学、复旦学院、南京高等师范等。

张謇在政治上主张君主立宪。1906年9月,与江、浙、闽立宪派人士组织预备立宪公会,任副会长。1909年江苏省谘议局成立,他任议长。辛亥革命后,附和革命,被孙中山任命为南京临时政府实业总长,但他迄未到任。他支持袁世凯出任民国临时大总统,组织统一党与国民党对抗。1913年出任北洋政府农林、工商总长,兼全国水利局总裁。次年农林、工商两部合并为农商部,仍任总长。1915年8月,因不满袁世凯策划帝制活动,辞职南归。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日本被英美夺去南洋市场后,疯狂地转向中国,廉价倾销棉织品,造成中国市场花贵纱贱。大生纱厂首当其冲,遭受严重打击。1923年张謇债台高筑,不得不把大生一厂抵押给银行。1925年7月,上海、金城等四家银行组织财团到南通查账,接管了工厂资产。张謇经营了30年的实业,最终宣告破产。1926年8月24日,张謇去世,享年73岁。

张謇不是一个一般意义的资本家,而是一个具有远大抱负的政治家。如他强调指出的:/治本维何?即各人抱村落主义,自治其地方之谓也。令人民艰苦极矣!求援于政府,政府顽固如此;求援于社会,社会腐败如此。然则直接解救人民的痛苦,舍自治岂有他哉!0[3](P1)张謇用心可谓良苦。

张謇是中国近代史上富有创造精神的改革实践家,其事业极富特色,其是非得失,虽盖棺犹难论定。张謇的墓只在墓门上写着/南通张季直先生之墓0几个字,连一块墓志铭都没有,他的墓志铭,写在后人的议论中。

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吴越地区缺乏一座像康有为、孙中山那样顶天立地的高山。不过,经过戊戌变法,以上海为首的吴越地区越来越成为中国文化转型的枢纽,吴越文化的政治色彩明显浓重了,上海已成为革命分子的活动中心。

文科教员中,籍贯可考者59人。其中,浙江29人、江苏淮河以南5人(不计淮河以北泗洪人张相文)、安徽5人(皆在淮南以南)、上海1人,共40人,占总数的68%;浙江人尤多,几占半数。这些吴越文人大多是民国以后进入北大,1917年进入者尤多。[5](P30-40)

白话文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胡适是五四白话文运动的首倡者,陈独秀、钱玄同(湖州人)、刘半农(江阴人)是最早极力响应者,他们都是吴越人。

第三阶段:精神文化的转型

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5新青年6,标志着中国近代文化进入第三阶段,即以解决精神文化(或称/民族心理0、/国民性0)为主要任务的新阶段。陈独秀是这段历史的揭幕人。

陈独秀(1880-1942)安徽安庆人,安庆地处长江下游,属吴越文化区的西陲。他创办5新青年6时已36岁。前半生的活动地点,除日本外,几乎未出吴越一步:安庆、芜湖、上海、杭州,如此而已。

5新青年6从1915年到1926年,共出了14卷,成了全国的舆论中心和时代号角,对青年一代的影响尤其巨大。例如毛泽东说:/5新青年6是有名的新文化运动的杂志,由陈独秀主编。当我在师范学校做学生的时候,我就开始读这一本杂志。我特别爱好胡适、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模范。0[4]

5新青年6从第一卷至第五卷,都是陈独秀独自主编,第六卷起每期由陈独秀、胡适、钱玄同、高一涵、沈尹默、李大钊6人轮流主编。除李大钊一人外,其余5人都来自长江下游。1923年创办5新青年6季刊,作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主编瞿秋白,也是吴越人。

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根据地。1912年至五四时期,北京大学历任校长的籍贯、任期如下:

严 复(福建闽侯人)1912年2月至10月;马相伯(江苏丹徒人)1912年11月至12月;何时(浙江诸暨人)1912年12月至1913年月;

胡仁源(浙江湖州人)1913年12月至1916年月;

蔡元培(浙江绍兴人)1914年。除严复外,其他4位都是吴越人。

北京大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根据地。其大本营在文科,陈独秀任文科学长。五四前夕,北大

胡适(1891-1962),字适之,皖南绩溪人。1891年12月17日生于上海,祖籍与出生地都属吴越文化区。

1910年,胡适考取/庚款留学生0,赴美留学。1915年夏,胡适开始与留美学生任鸿隽、梅光迪、杨杏佛、唐钺讨论中国的白话文问题,并提出/文学革命0的口号。

1916年11月,胡适写了一篇5文学改良刍议6,用复写纸抄了两份,一份给5留美学生季刊6发表,一份寄给陈独秀在5新青年6二卷五号上发表。此文得到陈独秀大声疾呼的响应,他写了一篇5文学革命论6,发表在5新青年6二卷六号上,正式在国内揭出/文学革命0的旗帜。陈独秀在5新青年6三卷三号上还说:/鄙意容纳异议,自由讨论,固为学术发达之原则,独至改良中国文学当以白话为正宗之说,其是非甚明,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悍然以古文为正宗者,犹之清初历家排斥西法,乾嘉畴人非难地球绕日之说,吾辈实无余闲与之作此无谓之讨论也。0

这种不容讨论的/绝对0武断口气,活现出陈独秀的个性特点。当时或许正需要这样自信的领袖,来支持战将们去冲锋陷阵。

除陈独秀外,最早极力支持胡适观点的,还有钱玄同与刘半农。他们写了多篇提倡白话文的文章,影响巨大。

五四新文学是五四新文化的重要一翼。据郁达夫回忆:/记得5沉沦6那一篇写好之后,曾给几位当时在东京的朋友看过,他们读了,非但没有什么感想,并且背后头还在笑我说:-这一种东西,将来是不是可以印行的?中国哪里有这一种体裁?.0[6]

鲁迅的母亲是一位旧小说的爱好者,有人向她推荐5呐喊6,并特别赞许其中的5故乡6,不过没有告诉她这是她儿子写的。她读了以后失望地说:/没啥好看,我们乡间也有这样事情,这怎么也

1112

可以算小说呢?0[6]差不多与此同时,沈雁冰评论5呐喊6,强调它的/题目,体裁,风格,乃至里面的思想,都是极新奇可怪的0,赞叹它是/前无古人的文艺作品0[7]。至于新诗,那就比古诗更/新奇可怪0了,当时受到的耻笑也就更加普遍与尖刻。疑惑、赞叹、耻笑,这些事实表明:五四新文学是一种与传统文学完全不同的、崭新的文学。

其实,何止文学?哲学、伦理学、史学、语言学、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等,都以崭新的、前无古人的面貌出现在中国的文化阵地上。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他对中国文化转型,采取的方式与众有所不同。

鲁迅在民国政府的教育部任职,只在张勋复辟时曾愤而辞职,除此而外,他没有任何激烈的政治表现。

1917年,文学革命的号角在5新青年6上吹响了,鲁迅还是一文不发。直到1918年5月,5狂人日记6在5新青年6上发表了,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真正的/革命文学0诞生了,而且一发而不可收,5孔乙己6、5药6、5风波6、5故乡6等等,相继问世。这些与传统完全不同的文化门类及其形式、体裁,不是从天上掉下来,而是从海上飘过来的,是年青的知识分子从西方学来的。文化的转型,新文化的建构,基本上由年青人担当。老一辈知识分子多半站在一旁冷笑热嘲。在中国文化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如此深刻的代沟。即使出洋留学的年青人,也不是都认同新文化。胡适的白话文理论在留美同学中孤掌难鸣,郁达夫的5沉沦6得不到留日同学的认同。新文化的诞生成长,何其艰难!在中国长江下游是新文化诞生、移植、生长、传播的最佳地区。马建忠写出第一本语法著作,蔡元培写出第一本伦理学著作,夏曾佑写出第一本新型的历史教科书,陈望道写出第一本修辞学著作,,在新文化建构过程中,许多/第一0都属吴越文人。新文学更是如此。胡适的5尝试集6艺术水平虽然不高,但毕竟是第一本白话诗集。五四新文学最繁荣的是小说,吴越作家在建构新小说方面的贡献尤其突出。

郁达夫(1896-1942),浙江富阳人。他于1921年出版的5沉沦6,是我国近代新文学第一本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

叶圣陶(1894-1988年),苏州人。他于1922年出版的5隔膜6,是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二个短篇小说集。1927年/4.120反革命政变后,接替郑振铎主编5小说月报6,并发表了茅盾的第一部小说5幻灭6、丁玲的处女作5梦珂6、巴金的处女作5灭亡6、施蛰存的处女作5绢子6、戴望舒的代表作5雨卷6。1928年他完成长篇小说5倪焕之6,塑造一位教育改革者的形象,1929年正式出版。这是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惟一的长篇教育小说。

对于/文学革命0,他没有参加、鼓吹或提倡,而是静静地思考,默默地笔耕。

1919年5月4日,是任何一本历史书都要大书特书的日子。鲁迅身处北京,那一天的日记却一如平时,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1921年冬,5阿Q正传6开始在北京5晨报6副刊连载了,/阿Q0之名不胫而走,很快成为中国人民日常生活中的某类/共名0;/阿Q0、/阿Q主义0、/精神胜利法0,成了中国人的口头禅。

在那万众呐喊的岁月里,鲁迅却在默默前行。他没有走向十字街头,没有挥拳演说,甚至没有发表言辞激烈的文章。他像一位外科医师,手持寒光凛冽的手术刀,给中国民众切除精神病灶。鲁迅的第一本小说集取名5呐喊6,他是在自己心灵的最深处呐喊,呐喊。

鲁迅这种与众不同的表现,与他那典型的忧郁型气质有关,更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有关。茅盾说:/在现代中国,没有谁像他这样深刻地理解中国民族性。0郁达夫说:/要了解中国全面的民族精神,除了读5鲁迅全集6,别无捷径。0参考文献:

[1]董楚平.汉代的吴越文化[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1).[2]董楚平.吴越文化的三次发展机遇[J].浙江社会科学,2001,(1).

[3]张謇.苏社开幕宣言[A].张季子九录:自治录(卷三)[C].上海:中华书局,1931.

[4]斯诺.西行漫记[M].北京:三联书店,1979.

[5]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M].北京:三联书店,1997.[6]樊骏./五四0与新文学的诞生[J].中国社会科学,1989,(4).[7]沈雁冰.读5呐喊6[N].时事新报#文学旬刊(第91期),1923-10-8.

TheWu2YueCultureinModernTimes

DONGChu2ping

(ZhejiangAcademyofSocialSciences,Hangzhou310012,China)

Abstract:ThegreatchangesofChinesecultureoccurredduringthestageoftheOpiumWar2theMay4thMovement,meanwhiletherewerethecentral2netregionsofthisculturalchangesinthemiddleandlowerreachesoftheYangtseRiver.TheWu2Yueculturewiththelocalcharacteristicsofflexibility,eleganceandessence,andwiththetraditionalweaksenseofpolitics,madesomeoutstandingcontri2butiontothenationwidechangesofmentalcultureandeconomicdevelopment.AndsincethentillthetimeoftheRepublicofChina,therehadbeensomenationwideleadersofforesightintheseregions.KeyWords:moderntimes;theWu2Yueculture;culturalchanges

(责任编辑:山 宁)

计算机、因特网技术的发展与图书馆工作

20世纪末计算机与因特网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状态,改变了人类获取信息、使用信息的手段。

传统图书馆本来就是一个储存、利用信息的场所,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应对新技术的挑战,是每一个图书馆工作者都要考虑的问题。毫无疑问,传统图书馆的计算机化、信息化、网络化是它的必由之路。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将使传统图书馆的面目发生深刻的变化。新时代的图书馆,必须是与因特网相连,与外部世界保持密切联系的图书馆。它不但可以通过网络与众多图书馆共享所拥有的资料与信息,而且可以不断获得最新的资料,最新的动态,使信息传递的速度大大加快,极大地方便了读者,提高了信息的利用效率。

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可以改变信息的储存方法,使一个不大的图书馆就可以储存天文数字的信息量,极大地提高了信息储存效率。

针对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趋势,目前各国均在从事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工作。所谓信息图书馆,就是采用信息技术和因特网技术,能在任何时间,任何空间,以准确快捷的形式为任何用户提供所需信息的图书馆。具体做法是将各大学的图书馆联网,使各个图书馆资源共享,并组成庞大的电子信息检索系统,以实现上述目的。

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已起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项工作一定会有新的进展。

信息高速公路使信息的传递快速、敏捷,跨越了地区和国家的界限,在大大开拓了人们眼界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如有大量的文化糟粕、文化垃圾利用因特网传播,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另外,大量信息蜂拥而来,造成了信息的堵塞和饱和,增加了人们信息识别的难度。

再次,因特网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网络的安全性问题。稍有疏忽,在一个较强的破坏性电脑病毒的攻击下,就可能把多年结累起来的资料破坏殆尽。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以计算机和因特网为标志的电子信息技术,虽然方便、快捷,但是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没有钱,什么事也办不成。在中国目前的经济状况下,因特网发展的最大障碍是资金不足。因此,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图书馆的发展不能偏废,高新技术要采用电脑化管理,电子信息检索要尽快实施,但传统的图书资料也仍然要购买结累,因为它仍是大多数人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特别是高校的图书馆,要全心全意为广大师生的教学科研服务,不能搞商品化,仍然要坚持免费、平等、周到的服务原则,使它在经费偏紧的情况下发挥最大的作用。

总之,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已向图书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图书馆工作者既要紧跟时代,又要实事求是,这样,才能把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

(黄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