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韩国馆印象 20**年上海世博会游记之二

当然是韩国馆。当晚的最后一轮排队,9点半截止。

韩国馆

亚洲区内的韩国馆在夜幕中着实是个另类。整个建筑如同一张临空剪出的精美的窗花纸,把四边翻折下来,形成一个通透镂空的空间。外表条状分割,贴满状如电脑机内码一般的奇形怪状的符号,疏密有致。内伏暗灯,外表忽明忽暗的,仿佛向无尽的星空,散发着万千的、莫名的信息。也许信息时代的建筑就是如此。

开放式入口,转入腹中的中庭,里面又是一个天地,中庭豁大,从墙壁至天顶都贴满了一块块写着韩国字母的五颜六色的方块砖。滞留在此的人流还不少,竟还要盘旋着排队。赶这最后一班车,把90元的夜票发誓要看回来的人不少。

隔水相望的戏台,放置的是韩国民间腰鼓架,此时静悄悄的歇息着。等待区墙壁上悬挂着的大型电子屏幕上还在反复,不知疲倦的,播演着精心准备的介绍节目。

一架如超市里的运客电梯缓缓的,把观众送入二层的入口。

幸好,离闭馆的时间不久,等待的时间不长。

韩国馆的入口也是与众不同,入题直接:两列从地到顶的电子屏,斜斜呈八字放置,中留步道,黑黑的。作为反衬,电子屏上色彩鲜亮的,华丽的身影时不时的,跳跃着,冲击来访的观众的视野。

馆内互动空间分割清晰而不死板,一间间随参观的流线随意展开。现在,孩子们争相扑向一个个象反转着从葱翠、晶亮的丛林里伸出的互动屏。每一个屏幕旁都围聚着三五颗堆在一起的小脑袋,还有几双同样好奇的大人的眼睛。屏幕上面,有人在用手指为一条迷路的小狗,在屏幕上勾画出大致的路线。“真有趣”小孩子们嘴里嘟咯出声来,兴致勃勃的,看着那条开始抬头翘腿,步态懒散的小狗,沿途张望的跟着手指头走来„„而妍儿瘦小的身影已站在一个大投影屏前,挥挥手,一颗苹果树发出了新芽,她挥得更起劲了,苹果树也不断的长高,最后结出了沉甸甸的红苹果。别的小朋友看见了,也朝这边飞也似的跑来,学着样兴奋的挥起手,屏幕上的苹果树结成了一片林。

移步前行。另一间,一个衣着得体的,脸盘漂亮的女解说员,戴着耳麦,不厌其烦的,耐心的跟各色观众,清楚的介绍着展示的细节。显示屏上展示的是一座要改建成一个连续的、跨江花园的清江大桥,工程预演动画,使得建筑如旱地拔葱般的一幕幕崛起。妍儿兴奋的学着先前大人的样,把显示器屏幕左右来回、轻轻的摇晃,背后投影屏上局部放大的焦点,也随着动作的轻微改变而转向。这大概就是下一代的显示技术—趋于互动的显示。

里间,有一大坨人围着一个长长的展台,在触摸着什么,脸上倒映出变幻的青光。挤过去一看,是一个互动的动画平台,里面宛如一个社区,用手摸那些“和谐社区”样的汉字,还居然有感应,下面的分屏幕上开始介绍起韩国泡菜的制作技巧来。平台周围墙壁上一色木色贴皮,墙壁上一个内嵌的10个汉字转轮,忽悠悠的同轴转动着,各自停下来时就随机的形成一句不同的欢迎语。

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大型互动屏了,几乎整条墙壁(约10米长,3米高)全部是屏幕,细看还很清晰。妍儿和姐姐恬恬玩疯了,在屏幕上拉着一块块,如篱笆园里插着的,如木牌般的选项:移动办公室等,两手一拉开,里面的画面就变样了,还可以任意随手势扩大或缩小。另一边隐藏在变幻的光纤树后的,是下一代3d电视,戴上眼镜,里面的人物如同在眼前,潇洒的用中国功夫拖动着硕大的画笔,在铺满一地的白纸上留下一个大大的、苍劲有力的“龙”字。

最后一个值得一提的是一个软件做的海洋馆,在互动终端上,小朋友按屏幕提示做出选中的生物,再戴上不同的测海水环境的仪器后,选择“放生”,小屏中的生物就摇摇摆摆的游向了大墙上的生物海洋,很有趣。

韩国人在显示方面的技术,的确走在了世界的前沿。

韩国馆解说小姐的态度真的很叫人舒心。虽然我们几乎是磨蹭到最后一批出馆的,但她们并未因为一天的劳累而流露出一丝一毫的厌烦。一张张清秀而美丽的脸上总是挂着自然的、真诚的微笑,走时还跟我们用韩语热情的打着招呼。叫人在心里,对她们的素质如此之高暗叹不已。使人不由得很神往,两年之后2012年在韩国的丽水举办的下届世博会。 晚上能看上两个大场馆,90元的夜票值了。

夜深了,11点,世博轴偌大的场地,空空荡荡的,鲜有行人。在高架步道上,提供休息的座椅上,脱下球鞋,放出脚丫,轻揉着已走得发痛的脚板,孩子们喝着凉水补充着缺失的水分,互相嬉戏着打闹起来,排队的劳累也在清爽的凉风中淡淡散去。

明天,还有艰难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