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安丘市政府报告

安丘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月23日在安丘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次会议上

市长 张韶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0年及“十一五”工作回顾

2010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一四六三一”的总体工作部署,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全市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5亿元,同比增长21.7%;地区生产总值181.5亿元,增长12%;实现地方财政收入6.05亿元,增长20.8%。

(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狠抓大项目建设和科技创新,工业立市扎实推进。实施投资过千万元的工业项目141个,其中过亿元的47个;规划建设的低碳工业园初具规模,已有10个项目落户;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潍坊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各4家,亚东冶金公司建成我市首家院士工作站;景芝酒业

公司的“芝麻香型白酒生产工艺”荣获第十二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1家,总数达到366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6.5亿元、利税19.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2%和32%。深化提升区域化管理“安丘模式”,现代农业快速发展。投资2.3亿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监管中心建设顺利。投资4.5亿元,完成44座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牟山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一期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改造维修等任务,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26处。全市标准化种植基地发展到70万亩、养殖基地发展到775处,新增潍坊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9家,其中省级3家;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66家,总数达到555家。全省农药经营备案制度推广会议、全国农药定点经营管理试点现场会议等相继在我市召开。我市被确定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安丘蔬菜成功进入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高端市场。大力扩规模上水平,服务业日趋繁荣。“一区三线”100平方公里生态文化旅游区基本建成,新增国家3A级、2A级旅游景区各2处,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2处,山东省旅游强乡镇1个。城乡商贸设施进一步完善,天下客商贸城、泰华·曼哈顿商城等新型服务业项目建成运营。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开工住宅楼面积87万平方米,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60.2万平方米。金融业规模进一步壮大,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69.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16.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8%和16%;成立了2家小额贷款公司,引进了齐鲁证券和中信万通2家证券公司;金融保险业上缴税金达到8600万元。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进程加快。中心城区开发建设

力度加大。总投资3.9亿元,完成了城区“三拆一绿”任务,新建改造滨河观光路、人民路、向阳路和低碳工业园道路13条、18公里,铺设各种管网40.7公里,铺装人行道5.8万平方米,安装路灯352盏,建成街头公园4个,新增绿地面积54.3万平方米。完成了汶河南岸、天下客、银杏小区二期、交通物流港等片区拆迁任务,共搬迁房屋7.7万平方米。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完成村镇建设投入13.9亿元,新修、改造镇区道路130公里,新增绿地150万平方米,配套完善了一批公共基础设施。实施了122.6公里县乡公路维修改造和385.3公里村村通工程,村村通柏油路率达到96.3%。新增农村自来水受益人口4.1万人,自来水通村率达到98.7%。新建电气化村170个,电气化村覆盖率达到27%。新建农村住房6300户,改造农村危房2500户。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成效明显。制定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共启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项目25个,涉及49个村、2924户。

(三)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深入开展了“六条线、四个点”的污染点源重点整治。严格按照“对标降耗、达标排放”要求,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开工建设城市无害化垃圾处理场,完成了景芝酒业锅炉脱硫等3个重点减排项目,景芝污水处理厂基本建成,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切实加强耕地保护,积极搞好违法用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整理等工作。加大矿产资源整合管理力度,依法取缔违法采矿业户26家。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总植树1500万株,建

成生态村185个、省级绿化示范村7个。高度重视美国白蛾等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控工作,防止了灾害性疫情发生。

(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和谐社会建设成效明显。市北区九年一贯制学校和学前教育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投资3.5亿元的市职业教育中心建设顺利。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标准化学校(幼儿园)建设加快推进,新建改造校舍32.68万平方米。狠抓人口计生政策落实,强化管理和服务,人口计生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人口合法生育率达到97.8%,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完成了2处镇卫生院、1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和67处村级标准化卫生室改造任务,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5.7%,年人均筹资额135元,其中财政补助110元。启动实施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程,开通城乡数字电视用户16万户。配套完善了文化共享工程县级中心和镇级综合文化站,连续17年保持“全国文化先进县”称号。城乡体育设施不断增加,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竞技体育成绩突出,被评为“全省全民健身先进单位”。全市各种社会保险参保人员达到56万人次,比上年末增加3.5万人次。新增城乡低保对象8600人,城乡低保标准每人每年分别提高240元和200元,“五保”集中供养、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2400元和1400元。市老年人残疾人保健康复中心二期工程基本完成。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基础管理落实年”活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不断加强,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认真搞好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深入开展社会治安专项行动,切实

加强校园安全保卫工作,严厉打击“法轮功”等邪教组织,不断完善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全省、全国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现场会议先后在我市召开,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达到97.5%,进入全省前15名。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事业持续发展,统计、审计、史志、档案、地震、气象、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等工作积极开展,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工作取得新成绩。

(五)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经济社会发展更具活力。政府机构改革稳步进行,经济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展开,农村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扎实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文化体制改革顺利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进一步理顺,工业企业剥离非核心业务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景芝镇被列为潍坊市3个区域重点镇之一。对外经贸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5亿美元,同比增长22%;实际利用境外资金952万美元,增长26%。

(六)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行政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7件、政协委员提案115件,办结率达到100%。高度重视民主法制建设,切实落实决策听证、专家咨询、公众建议征集等制度,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政府规则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强化行政监督和问责,科学决策、依法行政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加强市长热线和行风在线工作,共受理群众来电6158件,举办“行风在线”节目54期。积极开展“作风建设年”、“创先争优、强堡垒做先锋”等活动,抓落实的能

力和工作效率不断提升。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岗位责任制,严格执行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下大力气治理经济发展软环境,政务环境、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

“十一五”时期,是安丘发展历程中非常重要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科学务实,积极作为,深入实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思路举措,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任务目标。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十一五”时期,完成投资过千万元的项目540个,其中过亿元的项目78个,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5亿元,是“十五”时期的1.7倍。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05年的1.9倍,年均增长13.8%;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005年的2.1倍,年均增长15.5%。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加快,三次产业比重由“十五”末的25.1∶45.2∶29.7调整为18.7∶49.6∶31.7。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3家,潍坊市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达到31家,国家级品牌达到10个。

城乡面貌呈现新变化。五年累计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投入10.8亿元,新修改造和平路、华安路等城区道路35条、74公里,实施了城市片区改造、环城河一期治理、“三拆一绿”等重点工程,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35平方公里,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9%。在全省率先实行镇村规划全覆盖。累计完成小城镇建设投入42亿元,小城镇的综合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大大增强。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投资3.5亿元,改造县乡公路369公里;新修村村通道路1718公里,通村率提高51.8个百分点;实施了东部15万人集中供水工程和中部50万人

城乡集中供水工程,自来水通村率提高70.7个百分点。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公共服务水平大幅度提高,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改革开放开创新局面。顺利完成了新一轮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和政府机构改革。经济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镇级扩权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较好成效,教育、文化、广播、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改革深入实施。对外经贸合作不断扩大,经济外向度明显提高。2010年,全市完成出口4.5亿美元,是2005年的1.84倍。“十一五”期间,全市新批利用外资项目55个,累计利用境外资金1.04亿美元。

群众生活水平实现新提高。教育事业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和困难学生救助等政策全部落实到位,教师待遇和教育教学水平逐年提高。农村文化建设“五大工程”深入实施,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公共卫生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巩固在95%以上,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全面推开。积极做好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防控工作,无重大疫情发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有效,全市人口合法生育率稳步提高。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生育等社会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农村“五保”供养、城市和农村低保、医疗救助、教育补助救助标准进一步提高。全面落实了粮食直补、农机具补贴、良种补贴、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和“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惠农政策,开展了包村扶贫工作。2010年,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3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680元,

分别是2005年的1.84倍和1.68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亿元,是2005年的1.85倍。“十一五”末,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28.7亿元,是“十五”末的2.2倍。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加强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社会各界群策群力、倾力帮助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并通过你们,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和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安丘建设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小,人均占有水平依然较低;支撑力强的大项目少,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还不高;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慢,产业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经济发展环境还不能满足新形势需要,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

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建议,市政府制定了《安丘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已提请大会审议。

《纲要(草案)》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突出以人为本。规划从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定位,到任务目标、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通篇贯穿和体现了以人为本这一主题,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突出转方式调结构。规划坚持高端高质高效发展方向,把经济发展定位在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注重加快服务业发展,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强化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是突出大项目支撑。规划把加大科学投入、加快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途径,列举了“十二五”期间续建和拟建的重点项目,更加充实、具体、可操作,可为顺利实现规划目标提供强有力支撑。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攻坚时期,也是谋求跨越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创先争优为动力,坚持高点定位、差异发展、加大投入、强化支撑、后发赶超,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强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经过五年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到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65亿元,年均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3亿元,年均增长16.5%;

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税分别达到700亿元、46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0%和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20亿元,年均增长22%;五年累计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000亿元,年均200亿元;进出口总额30亿美元,其中出口25亿美元。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75平方公里。小城镇建设力度加大,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0%。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迈上新台阶,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基本形成一体化格局。

社会事业繁荣进步。现代教育制度基本确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公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普遍提高。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社会保障更加有力,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城镇五项保险覆盖率达到95%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水平显著提高。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城乡一体社会救助体系更为完善。社会管理不断加强,平安建设全面推进,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完成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以上;空气质量好于二级标准的天数占全年的95%以上;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35%以上。

人民生活殷实富裕。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到

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6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450元,年均分别增长15%。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群众拥有更多财产性收入,享有更多基本公共服务。

各位代表,抓好《安丘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落实,是今后五年市政府的重要职责。我们将立足眼前,从现在做起,倍加珍惜时间,倍加珍视机遇,倍加珍爱已经形成的良好发展局面,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凝心聚力、苦干实干,确保实现“十二五”发展各项任务目标。

三、2011年工作安排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又是建党90周年,做好2011年的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根据市委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思路举措,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0亿元,同比增长26%;地区生产总值209亿元,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7.075亿元,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830元,均增长15%。完成节能减排、人口控制、增加就业刚性目标。实现上述目标,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努力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积极开展“大项目建设年”活动,千方百计争取项目,全民动员引进项目,集中精力建好项目,以科学投入和科技创新为支撑,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促进工业做大做强。年内规划实施投资过千万元的工业项目81个,其中过亿元的28个、过5亿元的8个;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44亿元、利税23.4亿元,分别增长20%和18%。一是加快提升

传统产业。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持续做大机械制造、食品加工、医药化工、纺织服装、建筑建材五大支柱产业,促进转型升级。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制,加快推进总投资20亿元的景芝酒业整体提升改造、投资1亿美元的盛瑞·威尔士动力、投资

6.5亿元的恒安散热器100万台发动机冷却器、投资5亿元的奥宝化工合成氨升级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二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立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低碳经济,扶持新上一批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以及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项目。重点抓好投资7.9亿元的铝合金汽车板、投资7亿元的立板风光高效发电机组、投资5亿元的芳纶骨架材料、投资4.1亿元的鑫易电声、投资3.8亿元的高性能碳化硅防弹材料等项目,加快培育一批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大力推进低碳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一批以天然气为原料或燃料的大项目,打造高端产业聚集区。三是积极鼓励自主创新。抓好科技研发平台建设,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增强科技研发能力。年内力争汇川电子、信川机械、鼎正机械等3家企业申报为高新技术企业,柠檬生化、三源铝业争创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亚东冶金、天洁环保等5家企业争创为潍坊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二)全面提升现代农业。一是深化提升“安丘模式”。围绕加快发展安全、优质、高效、品牌农业,筑牢源头控制、过程监管、末端检测“三道防线”,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年内新发展标准化种植基地15万亩、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园23处、标准化养殖基地50处;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00家,培育示范社30家。加强农

业科技研发,健全完善农业技术服务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产品质量检测“三位一体”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采用现代先进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提升制种、育苗、精深加工水平,促进农业发展高端化。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监管中心建设,争取早日投入使用。二是加强农业品牌建设。制定出台鼓励政策,加大农业品牌培育和创建力度,壮大农业龙头企业规模,着力打造竞争力强的农业产业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充分发挥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的品牌优势,支持企业大力开发国内外市场,积极开展“区超对接”,抢占高端市场。通过举办品牌运营论坛、优质农产品展销会等形式,进一步扩大安丘农业影响力和美誉度。年内力争新认证“三品”基地12万亩、畜牧业示范区15个,新增潍坊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1家。三是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把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继续实施好投资2200万元的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增加受益农田3万亩;抓好于家河水库、牟山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扩大改善灌溉面积6.3万亩;投资1500万元,对新增的4座小型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和水土流失治理力度,重点实施好兴安街道1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石堆镇9000亩中低产田改造、柘山镇4.9万亩土地综合治理等项目。加快推广应用农业先进技术和装备,积极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做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切实加大服务业投入,培育服务业载体,

努力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一是突出发展旅游业。重点抓好投资50亿元的青龙湖高端服务业园区、青云山扩建改造提升工程、景芝文化长廊等项目建设,深度挖掘整合城顶山、摘药山、五龙山等山区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农业观光游和乡村农家乐项目,培育旅游发展新亮点。二是改造提升商贸流通业。加强消费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抓好天下客二期、家乐园超市等重点商贸项目建设,着力培育一批商贸龙头企业。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进一步健全农村消费网络。整合市场资源,改造和培育一批大型专业市场,增强市场辐射功能和拉动效应。加快推进青龙山产业园仓储物流区、农产品冷链物流园、交通物流港等项目建设,形成一批专业物流基地。三是加快发展金融业。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促进金融业做大做强。重点抓好农村信用社改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工作,积极筹备成立村镇银行,争取新引进商业银行2家,新成立小额贷款公司1~2家。严格规范保险市场秩序,促进保险业健康快速发展。同时,积极发展住宿餐饮、休闲娱乐、信息咨询、家政服务、社区服务等服务业项目,促进消费,吸纳就业,壮大服务业规模。

(四)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积极统筹城乡发展,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强中心城市建设,重点抓好安泰玻璃旧厂区和三合、东南街等村(居)片区改造,积极推进亚星城市综合体、青云·国际水城、鲁丰·汶水花园等项目建设。抓好下小路城区段和南苑路改造,开工建设永安路汶河大桥,规划建设北外环,实施永安路、商场路、双丰大道等城区道路延伸拓展工程,搞

好环城河二期、汶河南岸改造等生态绿化和重点功能性项目,扩大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城市品位。抓好小城镇上档升级,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创业服务平台和产业园区,进一步增强小城镇自我发展能力。投资9000万元,新修改造县乡公路、村村通柏油路162公里。投资4200万元,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确保农网安全可靠。投资1800万元,着力解决50个村庄、3.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实现金山水厂向中心城区供应优质洁净饮用水。稳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民居住条件。

(五)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一是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深化企业改革,引导企业搞好股份制改造,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鼓励企业上市;加快推进企业非核心业务剥离,增强企业主业发展能力,培植新的服务业经济增长点。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搞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二是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创新方式,放宽领域,着力引进对全市经济发展有较强推动作用的优势项目。确保年内完成招商引资80亿元。三是抓好对外贸易工作。加快出口产品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先进制造业产品、优质农产品出口,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加大先进技术装备、

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等进口力度,促进传统产业提升和新兴产业发展。加强外派劳务市场管理,进一步规范劳务市场秩序。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5.75亿美元,其中出口5.2亿美元,分别增长15%和16%。

(六)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一是强力推进节能减排。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用能评估和审查力度,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工艺。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好奥宝化工公司利用废渣废酸生产葡萄糖胺、柠檬生化公司固体废渣综合利用等重点项目。二是加强环境保护。强化环境执法与监管,以水和大气污染治理为重点,全面加快重点流域区域和污染点源治理步伐。配套完善城乡环保基础设施,抓好城市无害化垃圾处理场、引渠入牟生态水系改造等生态环保工程建设。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严格控制城镇污染向农村转移,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加大造林绿化力度,力争完成植树1500万株。积极实施国家和省农村户用沼气项目,年内新建户用沼气2000户。三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认真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严肃查处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坚决查处各类违法采矿行为,保护利用好矿产资源。

(七)扎实做好财税工作。一是加强财源建设。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支持企业培强做大,培植骨干财源,壮大主体财源,提高财税收入的总量和质量。用足用活省财政直管县等财政政策,积

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二是强化税收征管。坚持依法治税,严格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完善动态税源管理网络,强化社会综合治税,确保均衡入库、应收尽收。三是优化支出结构。科学安排财政支出,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支持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严格财政资金管理,深化预算执行审计、效益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投资项目、民生工程等资金的使用监督和绩效评价,努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八)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认真落实各级关于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调整优化城区中小学校布局,改善办学条件,加快市职业教育中心建设,努力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标准化学校(幼儿园)建设年度任务。加快发展公共卫生事业。积极推进市妇幼保健院扩建、老年人残疾人保健康复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新建3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38处村级标准化卫生室。进一步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补助标准和补偿水平,参合农民年度报销总额由4万元提高到5万元。完善疫病防控体系和措施,确保无重大疫病流行。扎实搞好人口计生工作。严格落实人口计生工作责任制,继续实施追踪奖惩、一票否决、重点管理等行之有效的办法措施,健全完善利益导向政策推动体系,强化计生服务,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全市人口合法生育率力争达到98%。进一步改善出生人口性别比,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配套完善镇级综合文化站软硬件设施,不断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建设市文化影视中心,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好市博物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县级中心的免费开放工作。投资6500万元,全面完成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任务,新发展数字电视用户3万户;投资1.2亿元,实施城乡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升级改造,加快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推进全民健身工程,增强市民体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继续扩大和稳定就业。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做好高校毕业生、城镇零就业家庭等特殊群体就业工作;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搞好公益性岗位开发,组织实施好“创业带动就业计划”,鼓励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充分挖掘就业潜力,确保全市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年内力争新增就业岗位9000个,转移农村劳动力6000人。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继续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年内力争新增各类保险参保人员30万人次。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城乡低保标准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提升困难群众救助水平;加快镇级敬老院建设步伐,扩大供养规模,提高“五保”集中供养率。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扎实做好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事业,切实加强史志、档案、地震、气象、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等工作。

(九)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一是深入推进“平安安丘”建设。

积极探索建立和谐创建长效机制,促进和谐安丘建设。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及时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完善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增强群众安全感。扎实做好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校园长期安全稳定。加强对广大干部群众的反邪教警示教育,坚决依法打击“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二是坚决抓好安全生产。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基础管理提升年”活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健全完善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切实抓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积极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坚决杜绝较大以上事故发生,努力减少一般事故,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三是切实保障食品药品安全。认真贯彻食品药品安全法律法规,强化政府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食品药品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不断提高监管水平,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全面完成今年和“十二五”期间的任务,对各级政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须大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高度关注群众安危冷暖,认真解决各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更加重视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优化政府

职能配置,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坚持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扎实做好行政执法主体资格清理工作,加强和改进政府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执法监督、行政复议、行政裁决等制度,切实改进行政执法工作,努力做到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强化行政问责,严肃追究滥用权力、失职渎职、不作为和乱作为等责任人,保证行政权力依法、公正、有效运行,不断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三)全面提高行政效能。大力弘扬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精神,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深入推行“一线工作法”,坚持做到干部在一线工作,决策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检验。健全完善科学发展目标体系和责任落实、考核评价机制,加强政务督查、效能监察和绩效评价,推动政府决策落实。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促进政府提速提效,争创一流业绩。

(四)切实加强廉政建设。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不断降低行政成本,集中财力保工资、保民生、保发展、保稳定。加强审计监督,严格行政监察,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查处腐败案件,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加快发展,振兴安丘,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

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扎实工作,奋勇争先,为圆满完成“十二五”开局目标、实现安丘科学发展新跨越而努力奋斗!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