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民族团结进步 祖国繁荣昌盛

民族团结进步 祖国繁荣昌盛

摘 要: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富有生命力和顽强不息奋斗不止的民族,五千年的磨难、五千年的磨砺,铸就了中华民族龙的精神。

关键词:团结 奋斗 发展 民族精神

民族团结影响着社会和谐与安定。两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为推进新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为奇台县域经济稳步快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纵观历史,自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奇台堡改制奇台县,奇台县的各族人民都能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奇台有回、汉、维吾尔、哈萨克等24个民族,自古以来奇台县的各民族之间都能和睦相处。2009年7月5日发生在新疆乌普木齐的‚7.5‛事件,不是民族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而是以热比娅为首的境内外‚三股势力‛精心策划和组织的一起打砸抢烧严重慕力犯罪事件。历史昭示我们,只有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才能为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只有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才能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提供坚实基拙。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悠久传统

自古以来生活在中华沃土上的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休戚与共、繁衍生息,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创造了灿烂的中

华文化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 民族大团结的历史,是各民族血脉相连的融合史。在数千年的互动过程中中华民族经历了四次民族大融合。我国历史上尽管出现过短暂割据和局部分裂也有过内部战争,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长期的历史发展我国各民族实际上已形成‚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内在联系。 民族大团结的历史,是各民族并肩御侮的斗争史。

近代以来,我国各民族共同遭遇到西方列强的侵略各族人民共赴国难,团结御侮,救亡图存谱写出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壮歌。特别是在抗战期间全国各族人民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同仇敌性最终取得抗战的胜利。中华民族团结一致抗击侵略的斗争,捍卫了祖国统一、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增强了各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加强了民族团结。 民族大团结的历史,是各民族同舟共济的发展史。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团结之花盛开得更加绚丽多彩。如5 .12汉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羌族、藏族等少数民族地区遭受严重损失,全国人民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大力支援灾区抗震救灾、重建家园书写了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的时代篇章。 民族大团结是我国各民族自强不息、共同奋斗的基石,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共同发展的力量之源。

民族团结重于山

新中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政治社会地位一个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时代由此开启。 新中

国之所以能够正确解决民族问题关键在于我们党根据中国国情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实际,实行了一系列维护和发展各民族根本利益的民族政策。

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迄今为止通过民族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因人口较少而被习惯上称为 ‚少数民族‚。我国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汉族和少数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共同享有平等的权利与相应的义务共同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民族平等团结,既是创建新中国的重要历史基础,也是建设国家的基本前提和重要政治保证。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们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条基本经验不容置疑,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不容动摇,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一大政治优势不容削弱。

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邓小平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指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好那个自治就是空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把加快民族自治地方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努力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民族地区内部的发展差距,着力帮助特困少数民族、人口较少民族、边疆少数民族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离不开全国人民的支持。

积极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文化事业。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 为了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帮助壮、布依、苗、纳西、傈僳、哈尼、低、侗、景颇、土等10多个民族改进和创制了13种文字。60年来国家保护性收集了百万余种少数民族文化古籍。一些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如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传记性史诗(玛纳斯》以及维吾尔族音乐套曲‚十二木卡姆‘’等,在国家扶持下,都得到了保护和发展。

在我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无论何时,都是我们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不断胜利前进的重要保证。加强民族团结,事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事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

厚德载物,自强不息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富有生命力和顽强不息奋斗不止的民族,五千年的磨难、五千年的磨砺,铸就了中华民族龙的精神。我们的民族之所以历尽了五千年的沧桑,现在依然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为我们是一个不畏惧一切困难,越是遭受苦难越是团结凝聚的民族,这是是我们中华之魂,是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原动力!在危机时刻,尤其是天灾面前,一个民族最能体现其民族的精神。四川大地震再次使中国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世界在关切中国,中国在感动整个世界。感动世界的不是地震本身,而是中国人在面临灾难时所显现的民

族精神,是赈灾过程中不同的角色所写下的一个个有关人的故事。这些故事正在形成一个大写的‚人‛字,一个巨大无比的‚人‛字。正是这个"人"字,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核心。中华民族精神可以浓缩为八个字‚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这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中华民族精神之所在。正是靠着这八个字,使我们这个民族能够经历诸多灾难而能够依然顽强的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繁衍、发展壮大。在历史上,我们这个民族,曾经饱受苦难,但是无论这些苦难是源自天灾,还是源自人祸。不论是外敌入侵、自然灾害、疫病传播,中华民族都处之泰然,依靠上述八个字,挺过来了。

中华民族是个宅心仁厚的民族,世界上不知道多少个国家的人民遇到大灾大难的时候得到过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无私的帮助,我们的帮助从来就不带任何条件,是真心实意地为国外受灾受难的人们送去中国人民的关心和祝福。正是因为如此,当我们遇到这样大的灾难的时候,世界上许多国家也同样深出了援助的手,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中国受灾的人民和受灾的地方,对此,我们的政府和我们的人民是满怀感激之情的。患难见真情,只有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才能见证出真正的朋友,烈火炼真金、也检验着国家间的情谊。这场大灾难中,有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在这场大灾中,有多少无名的英雄;在几千年的历史沧桑中,我国各民族发展了休戚与共、相互依存的亲密关系,形成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一个强大的国家,必然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一个强盛的民族,必然是一个统一的民族。四分五裂,断难成为世界一流强国;一盘散沙,绝无希望跻身世界先进民族行列。在中国历史上,凡是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时期,无一不是国家统一的时期。西汉文景之治、唐代贞观之治、清代康乾盛世,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的情况下出现的。国家的统一,为各民族发展进步提供了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密切了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极大地推动了各民族的发展进步。新中国成立以来,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少数民族,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各民族经济文化联系更加紧密、交流更加频繁,相互学习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祖国统一是各民族幸福生活的不竭源泉。祖国是各民族安身立命之所在,是各民族共同生活的家园。祖国好比母亲,为各民族提供衣食之需,使他们免受冻馁之苦;为各民族遮风挡雨,使他们免遭风刀霜剑的伤害。祖国统一是各民族之福,祖国分裂是各民族之祸。

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政治基础,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祖国分裂、民族冲突是各族人民之祸,加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三心合一心,黄土变成金‛。团结是力量,团结是财富,团结是生产力,团结是国家发

展进步的基础。‚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使数万同胞遇难、数百万人痛失家园,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蒙受巨大损失。地震天不塌,大灾有大爱。地震发生后,全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传播着血浓于水的中华民族骨肉亲情、民族大义、文化大同、无疆大爱,全国各族人民充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国主义精神,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果,是党富民强国大政方针的生动写照,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风雨同舟的强大力量。高举维护国家统一、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的旗帜,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爱民族团结,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民族团结,自觉捍卫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捍卫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严厉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坚决粉碎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破坏图谋。没有民族的和睦相处,就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就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就没有各民族的兴旺昌盛。只有各兄弟民族手挽手、心连心,团结一致,才能众志成城,抵抗自然灾害,应对金融危机,在风云突变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专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努尔•白克力》(《人民日报》2009年7月16日)

[2]《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坚定不移维护祖国统一》(《人民日报》2009年7月27日)

[3]李良东等主编 《新编政治学原理》

[4]《中国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