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堂教学设计模板(V10.8)

课堂教学设计模板(V10.8 版)李 龙内蒙古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呼和浩特 010022一、课堂教学设计模板的填写课堂教学设计模板通常称为课堂教学设计表,专供学科教师做课堂教学设计之用。在填写课堂 教学设计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② 章节名称 按照教科书上的章、节(或课)的顺序和名称填写。 在一般情况下,是以教科书上的一节(或一课)为单位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如果教科书上的 一节(或一课)在实际教学时需要两堂以上的课(我们把它称为学时)才能完成,那么在进行课堂 教学设计时,既可以统一设计、分段教学;也可以按学时分别设计、各成体系。 如《化学》第二章第二节:原子,统一设计时章节名称可填写为:§2.2 原子;分别设计时则 为:§2.2 原子(第一学时)和§2.2 原子(第二学时)两个设计表。 2.学科 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填写本节课所属学科的正式名称。 3.授课班级 填写本课堂教学设计的授课对象。不同的班级学生情况不同,因而教学设计方案 也不应该相同。 4.授课时数 按照设计的授课实际需要填写。如上述统一设计,需要两堂课来完成“原子”这 一节的教学内容,因此在“授课时数”栏中应填写“2” ;若按照第二种分学时的设计方案,则在对 应的“授课时数”栏中填写“1” 。 5.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 概要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重点描述本节(课)知识点的划分, 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是根据已完成的课程教学设计中的与本节(课)相关的内容进行 介绍,同时截取知识和能力结构图中的相关部分放在此栏中,以表明本节(课)中各知识点之间的关 系,以及它们和其他章节相关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6.依据标准 在这里只选择、填写课程标准中与本节(课)有关的具体要求。当需要填写的内容 较多时,可以只填写课程标准中与本册教材相关的条文的编号。 学生教育技术标准的填写方法,请参照课程教学设计中相应的要求。 7.本节(课)教学目标 应根据本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和分 析教学对象(学生)的特点,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编写一般包括了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三方面的内容。按新课标的要求,教学目标 应包括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尤其是情感目标,应在深入研究教学 内容的基础上,挖掘、提炼对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有积极意义的方面,因势利导、自然贴切。 教学目标的叙述应简洁、准确、精炼,概括性强,包括主体、行为、条件和标准四个要素。它 和表下方的各知识点学习目标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又不是所有学习目标的简单相加。 另外要注意的是,教学目标涉及的范围要和上面“章节名称”栏中所确定的范围相符合。如果 是一节(课)的统一设计,教学目标也应是整节(课)的;若是按学时分别设计的,则教学目标应 是对应该学时教学内容的那一部分,而不是该节(课)的全部。 8.与本节(课)相关的学习者特征分析 重点填写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有影响的心理状态、 知识结构特点和学习准备情况,作为解决教学重点、难点,选择教学策略,设计课堂教学过程的依 据。如果设计的教学活动是在信息化环境下进行的,还需要分析学生现在所具备的信息素养状况, 以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9.知识点的学习目标描述 知识点的学习目标描述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1

(1)知识点编号 指该知识点的代号,它在本课程中具有惟一性。知识点编号由两部分组成: 前边为章、节(或课)的代号,后边为该知识点在本节(课)中的顺序号,中间用短横线相连。如: 2.6-1 代表第二章第六节的第一个知识点; 3.2-3 代表第三章第二节的第三个知识点; 28-4 代表第 28 课的第四个知识点; 1.3.4-2 代表第一编第三章第四节的第二个知识点。 (2)学习目标层次 指每个知识点应该达到的学习目标层次,应该和课程教学设计表中的相关 描述相一致。 (3)具体描述语句 指对学习目标各个层次的具体描述。 在课堂教学的条件下,教学对象特指授课班级的学生,因此在目标描述中可以省略而不致引起 误解;教学条件一般都在教室、实验室等教学场所进行,如非必要也可以省略;评价标准除了特指 以外,都以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或本知识点的学习目标层次为依据,因此也不必再重复说明。对 于学习目标的具体描述,只要用动宾短语来说明与学习目标相对应的学习行为就可以了。如: 知道电路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和基本作用。 画出常见电路组件的符号和简单的电路图。 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了解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 10.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构成本课程的知识和能力体系中最重要和最本质的学习内容。 教学难点主要指由于知识的深度和知识的模糊性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 在填写此栏时,除应简要地说明重点、难点的内容外,更重要的是考虑如何突出和强化教学重 点、突破和化解教学难点。在填写“解决措施”一栏时,应把所考虑的具体措施简要地加以说明。 11.课前对学生的要求 填写为了保证教学顺利进行,需要学生预习的内容,考虑的问题,调 查、研究、收集的资料等。 12.教学媒体(资源)的选择 本栏是对课程教学设计表中教学媒体(资源)列表的具体落实, 此栏共有 9 项内容: (1)知识点编号 同前。 (2)学习目标层次 同前。 (3)媒体类型 指选用的教学媒体的物理形态和信息呈现状态。一般常用的媒体有:图表、照 片、标本、模型、幻灯、投影、电影、录音(CD) 、录像(VCD) 、课件(文本、图片、动画、视频、 音频) 、网络等。除此之外还包括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活动,如演示、示范、实验、上网等。 (4)媒体内容要点 指选用的教学媒体的主要内容,用一句简洁的话来概括。一般情况下,媒 体的名称(题目)大多可以反映它的内容要点。 (5) 教学作用 指媒体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 它已经在表中列出, 选用时只要把相应的代号 A、 B、……等填入栏内即可。 (6)使用方式 指媒体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方法。它也在表中列出,只要把相应的代号 A、 B、……等填入栏内即可。 (7)所得结论 指媒体使用后预期的结果。如阿基米德演示实验预期的结果是学生将认识到: 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系。 (8)占用时间 指媒体在使用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包括媒体播放、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时间 的总和)。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估计到实际教学过程进行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计划好媒体使用 的时间。这样有利于教学进度及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合理掌握。 (9)媒体来源 包括自制、购入、库存、取自××资源库、网上下载等。 13.板书设计 板书是指教师讲课时在黑板(白板)上所写的文字、公式符号和所画的图表等 内容。它是整个教学思路和内容的浓缩,是课堂教学重要的一环。2

板书设计的目的不仅仅是从表面上要求做到美观、整齐,充分合理地利用板面,更重要的在于 板书可以使课堂讲授的主要内容按一定的形式有条理地呈现在黑板上, 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突破难点、 掌握重点,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因此,要求板书设计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做到重点突出、内容完整,系统性、逻辑性强,符合 视觉心理,便于学生的学习。 “板书设计”一栏,整体可作为一幅板面,也可分为 4 幅板面,或者作为 8 幅投影片(只限板 书内容)使用。如果需要在板面上书写的内容较多,设计时可以只用符号“×××”代替板书内容 即可,不必把字符一一写出。 我们通常所用的板书,多为逻辑式的,如: 一、× × × × × × × 1.× × × × × (1)× × × × ①× × × × × × × 其实,板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果精心设计,学生得到的将不仅仅是学习的内容,而且是 一种艺术上的享受和审美情趣的陶冶。 14. 关于教学策略选择的阐述和教学环境设计 填写关于为本节课教学内容所选择的组织策略、 传递策略和管理策略的内容和依据;本节课所需要的教学环境。 15.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 这是课堂教学设计的关键所在。前面所进行的教学目标、教学 内容、学习者的分析,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媒体(资源)的 选择,课堂教学结构类型的选择与组合等工作,都将在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中得到体现。课堂 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分为两部分: (1)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思路 首先列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环节,详细叙述每一环节中的各 个步骤的设计依据、教学结构四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资源)的相互关系,以 及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指导作用等。既可以用文字叙述,也可以采用以下任意一种表格形式表述 (建议使用第一种表格)。教学 环节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 的作用和运用 设计意图、理论依据教学 环节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设计意图、理论依据3

教学 环节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教学媒体(资源) 的作用教学 环节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学习理论、教学理论 的应用教学 环节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信息技术的应用流程图或教学环节学生的活动教师的活动(2)课堂教学过程结构图 通常称为流程图,按照上述课堂教学过程设计的思路画出。为了便 于教学和交流,我们规定在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中统一使用下列图形符号: 内填写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活动内容; 内填写媒体的类型和媒体的内容要点; 内填写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活动内容; 内填写教师进行逻辑判断的内容; 为课堂教学过程开始和结束的符号。4

16.个性化教学 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和需要帮助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 策略和教学活动,促进他们的发展。 17.形成性检测 它是按照教学目标编制的一组检测题,用以考核学生对本节课(或本知识单 元)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它不同于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需要教师自己设计、编制。 形成性检测题的编制,应按如下要求进行: (1)将每个知识点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检测题与之对应; (2)将每个知识点上每个层次的学习目标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检测题与之对应; (3)将所有的检测题由简单到复杂顺序排列; (4)在满足上述三项要求的前提下,检测题要尽量精简,要求做到题量少但满足检测的需要。 这就需要任课教师深入钻研、精心设计。 18.评价量表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如果需要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和成果评价,应该设计相 应的评价量表。此栏可根据需要确定其大小。如果不需要,可将此栏删去。 19.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对每节课(或知识单元)教学情况的评价,在本栏中应填写以 下内容: (1)形成性检测题的检测结果; (2)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反馈信息; (3)批改作业中发现的问题; (4)遇到有测验和考试时,记录其评价结果。 此栏应在每节课后及时填写。对上述反馈信息中发现的问题,应在后续教学中及时解决,以保 证教学效果最优化。 20.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进步的总结和记录,反映了教师 成长的经过。此栏在需要时填写,内容较多时,可另加附页。 21.感谢、其他 填写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包括参阅的文献、借鉴的案例,以及在教学设计和 教学实践中帮助过自己)表示的感谢和其他要说明的事项。二、课堂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模板1.首页只供参加评比、比赛和上报材料时使用,日常教学不用。 2.分页式课堂教学设计模板供打印、装订成册或手写时使用。 3.连页式课堂教学设计模板供在计算机上操作使用。5

课堂教学设计表学科名称: 授课班级: 设 计 者: 所在学校: 地址邮编: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设计时间:中 国 教 育 技 术 协 会

连页式模板:课 堂章节名称 学科 设计者 依据标准教 学 设计 表授课班级 所属学校授课时数课程标准:只填写与本节(课)有关的课程标准内容教育技术标准:SETC·S 本节( 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概述,知识点的划分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本节( 本节(课)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者特征分析 重点填写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有影响的心理状态、知识结构特点和学习准备情况,作为解决教 学重点、难点,选择教学策略,设计课堂教学过程的依据。如果设计的教学活动是在信息化环境下 进行的,还需要分析学生现在所具备的信息素养状况,以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知识点学习目标描述 知识点 编 号 学习目 标层次 具 体 描 述 语 句1

教学重点和难点 项 目 内 容 解 决 措 施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前对学生的要求 包括需要预习的内容,考虑的问题,调查、研究、收集的资料等。教学媒体(资源) 教学媒体(资源)选择 知识点 编 号 学习目 标层次 媒体 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作用 使用 方式 所 得 结 论 占用 时间 媒体 来源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 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 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 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 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 进行学习;J.自定义。板书设计关于教学策略选择的阐述和教学环境设计 对下表中教学组织策略、教学传递策略(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和教学管理策略 的选择(划勾)并作出简单地阐述。2

课型□新授课□练习课□实验(实践)课□复习课□讲评课学习内容呈现方式 □基于主题的 □基于案例的 □基于问题的 □基于项目的 学习(教学)模式 学习活动方式 教学环境 □传递接受模式 □探究发现模式 □问题解决模式 □自主体验模式□集体化学习 □个别化学习 □合作式学习 □协作式学习 □普通教室 □多媒体教室 □网络教室 □移动网络教室 □其他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教学 环节 导入 新课 学习 新知 巩固 练习 评价 修正 促进 迁移 教学流程图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 的作用和运用 设计意图、依据教学内容和 教师的活动媒体的 应 用学生的 活 动教师进行 逻辑判断3

个性化教学 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所做的调整: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所做的调整:形成性检测 知识点 编 号 学习目 标层次 检 测 题 的 内 容评价量表 需要时,可在此处加入评价量表;不需要时,将该栏删除。形成性评价 本栏在每节课后必须及时填写。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总结 需要时填写。不需要时,将该栏删除。感谢、 感谢、其他 填写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包括参阅的文献、 借鉴的案例, 以及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中帮助过自己) 表示的感谢和其它要说明的事项。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