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政与金融1

第一章 财政总论

第一节 财政的概念

一、财政现象

经济活动由市场和政府财政两个社会系统支持。

市场——生产私人产品——满足私人需要

财政——生产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由于“免费搭乘”存在,对于社会公共需要的满足,市场系统往往失去效力,更多由财政系统发挥其作用。

财政现象种种

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解财政现象的实质

二、财政的起源

社会共同需要说认为:财政是为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形成的社会集中化的分配关系,这一分配关系在原始社会已经形成。

三、财政概念

马克思指出:分配的本质是社会生产关系。

财政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一种分配活动和分配关系。 财政现象

一、社会公共需要的特征:

1、社会公共需要社会公众在生活、生产和工作中的共同需要,不是个人需要的简单加总。

2、共同消费性(非排它性)

3、只须支付很少的的代价或储备即可享用公共产品的全部(非竞争性)。

4、具有明显的外部性特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等)。

5、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来自于M(剩余产品价值)。

二、社会公共需求的特征:

1、非加总性

2、无差异性

3、代价的非对称性

4、社会剩余产品性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一方面是指作为一种区别于其它相关经济范畴的特殊的分配活动,即共性;另一方面是指财政作为一种分配活动所体现的分配关系,即特殊性。

第二节 财政的职能(不定项、判断)

一、财政职能的概念

政府从事消费、生产和分配活动必然对经济产生影响,改变经济的原来状态。

财政职能是政府活动所固有的;政府活动对经济所产生的影响和变化体现为财政的职能。

二、财政职能的分类

(一)资源配置职能

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两大系统:市场和政府。

政府配置资源是对市场配置资源失灵的修正。

政府通过对现有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资产结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技术结构的合理化,使社会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获得最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资源配置的职能主要通过政府的购买性支出来实现。

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机制和手段包括:

1、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

2、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重。

3、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4、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

5、提高财政配置本身的效率是资源配置的核心问题。

(二)收入分配职能 (重点)

1.分配通常讲国民收入分配。

2.它包括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3.初次分配通过市场进行,也叫市场要素价格分配。

4.再分配通过财政进行。

财政收入分配职能既体现在初次分配也体现在再分配。

收入分配职能

社会收入分配的目标是既要实现效率又要实现公平。

1.按生产要素分配,实践证明是很有效率的。

2.实现公平分配应从两方面理解:

3.经济公平→通过按劳分配、按要素分配实现。

4.社会公平→通过财政再分配实现。

5.社会公平是指将收入差距维持在现阶段各阶层居民所能接受的合理范围。

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的工具:洛伦茨曲线:用来描述一国财富和收入分配性质。洛伦茨曲线向下弯曲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公平。

基尼系数 = A/(A+B)

当基尼系数接近于零时,收入分配便接近于绝对平等;当基尼系数接近于1时,收入分配接近于绝对不平等。

收入分配的财政机制:

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主要手段有:

1、明确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

2、加强税收调节;

3、通过转移性支出 。

(三)稳定和发展职能

经济稳定的内涵:

1、实现充分就业

2、物价水平基本稳定:物价水平基本稳定不应理解为物价零上涨。

3、国际收支平衡

发展的内涵:发展指随产出的增长带来的社会进步和变化。

经济增长:指GNP的增加。

稳定与发展的关系:经济稳定是短期目标,经济增长是长期目标。财政政策就是要协调两方面目标。充分就业和价格水平稳定互有矛盾。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失业与通货膨胀不能同时存在。菲利普斯曲线则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能够并存 。

财政实现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

1、通过计划安排实现

2、通过财政政策的调节(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

3、通过“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4、通过投资、补贴、税收政策的调节

5、加强基础产业发展,消除经济增长中的“瓶颈”。

6、通过合理拨款安排非生产性部门的平衡发展

第三节 效率与公平

一、财政与效率

(一)效率的概念

我国采用“经济效益”概念。即在一定的物质技术条件下,以最少劳动占用与劳动耗费,去取得最大劳动成果 。其基础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西方国家采用“帕累托效率”概念。即在给定要素价格下,要素投入的重新配置已不能增大经济总产量,或在给定收入初次分配状况下,不能通过再分配,达到某些人过得更好,却又不便任何其它人过得更坏的结果。其建立基础为边际效用价值论。

(二)财政与效率的关系

财政与效率的关系,就是财政收支状况和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经济效益的相互作用关系。

二、财政与公平

公平与分配联系,关键是分配依据。

西方财政学认为“效率经由市场,公平通过政府”,国家政府对公平问题,直接通过税收和政府支出进行国民收入、财富和社会福利的再分配。

我国财政解决分配不公问题的做法:(理解)

(1)征收个人所得税,防止收入差距过大。

(2)征收财产税干预社会财富分布。

(3)征收遗产和赠予税对社会财富分布进一步加以干预。

(4)将上述收入用于社会福利支出,防止特殊贫困现象发生。

三、效率与公平的协调与选择(理解)

政府决定和评价其活动,需要在经济效率与收入分配公平之间加以权衡。

政府必须考虑:为了降低不平等,多大的效率应被放弃,多大损失合理。对比效率的降低,不平等减少的相对价值有多大。

一、公平与效率的两难选择

公平与效率相一致的一面:互相依赖、互相促进。

有效率,无公平,这种效率不可持久。

有公平,无效率,这种公平没有意义。最终还会导致普遍的贫穷。

公平与效率相矛盾的一面

过分强调效率难以实现公平。

过分强调公平则会降低效率。

实现公平与效率兼顾的根本机制:

在初次分配中,要体现按劳分配、按要素分配,以实现效率,在再分配中通过财政机制来兼顾公平。

二、解决公平与效率问题的重要性

财政三大职能的实现最终体现在公平和效率的实现。

1.社会福利最大化→ 一定量资源如何配置市场产品→体现效率→ 产品如何分配→体现公平

2.资源配置最优:产出最大化、 效用最大化

3.效率表现在:劳动者的积极性、资源的优化配置

4.

第二章 财政支出

第一节 财政支出概述 (理解概念)

一、财政支出分类

对财政支出进行不同角度的分类可以揭示财政支出结构的内在联系,便于对财政资金的运行效

各类财政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即为财政支出的构成。

(一)财政支出结构的制约因素

1.政府职能:市场主导、自由运作的市场力量、政府主导、政府干预经济

2.政府的工作重心及发展目标

原因:流动资金支出下降、基本建设支出下降

3.经济体制及资源配置的方式

 计划经济:资源配置是通过中央政府的统一计划进行的

 市场经济:资源配置是通过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实现的

(二)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发展趋势(理解)

1.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将日益增强,企业将取代政府成为投资主体。

2.各级政府正常管理经费在支出总量保持适当增长的同时做出适时调整 。

3.调整和优化文教科卫支出结构。

4.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尽快开征社会保障税,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增加社会保障支出。

5.缩小财政补贴范围,严格补贴程序,减少补贴金额。

财政补贴是指国家财政为了实现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目标,向企业或个人提供的一种补偿。

第二节 财政支出的规模和影响因素(理解)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一、西方国家与我国采用的衡量指标有何不同?

西方国家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通常是财政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我国习惯上采用财政支出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二、衡量财政活动规模的两个指标

1、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

2、财政支出占国民收入比重

财政支出占国民收入比重,更能实际反映财政活动的规模。

三、财政收入的界定:

1、一种指不包括政府债务收入的财政收入

2、一种指包括政府债务收入的财政收入

我国1993年以前应用第二种概念。

四、特征: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比较,前者财政支出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较大。

2、以市场经济国家在不同时期看,财政支出规模均有提高的趋势。

结论:财政支出规模具有不断增长的趋势。

这可表述为公共支出不断增长规律。

五、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变化

随着改革不断深入,我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从1978年的30%以上降至1994年的12.69%;1996年以后又开始缓慢回升,呈现出逐步增长趋势。

(一)我国财政支出占国民收入比重不断下降的原因分析:

1、体制变化因素 2、放权让利因素

六、影晌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

(一) 财政支出不断增长规律的理论分析

1.美国经济学家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经济发展阶段论

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占有较高的比重

在发展的中期阶段,政府投资还应继续进行

经济达到成熟阶段,公共支出将从基础设施支出转向不断增加的教育、保健与福利服务的支出 经济发展所有阶段都可能出现市场失效,并影响社会经济有效进行。因此,政府要通过增加公共部门的活动来解决市场失效的问题。

2.瓦格纳法则:随着人均收入提高,公共部门的相对规模会不断提高。

原因:

1、政治因素:经济关系复杂化要求加强法制建设。

2、经济因素:工业化推动城市化产生了拥挤问题,出现了大量的外部性。

3. 时间型态理论

财政支出增长过程中具有替代效应、检查效应和集中效应。

替代效应,指由于战争或经济危机等原因,较高的支出水平替代原来较低的水平,在非常时期人们比较容易承担政府高税收,而后,财政支出的低水平却很难恢复。

检查效应,指政府和社会公众检查和回顾过去的问题,由政府承担职责,促使财政支出增长。 集中效应,指由于中央政府承担着如战争或缓和经济危机等职责,税收收入日益集中,导致地方政府支出的相对缩减。

(二)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主要因素(稍微了解)

1、经济性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的选择、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政策。

2、政治性因素:政局是否稳定、政体结构的行政效率。

3、社会性因素:规模、结构,文化背景等。

第三节 财政支出的效益

提高使用效益是财政支出的核心问题。

对财政支出效益如何衡量?有哪些方法?

(一)、成本-效益分析法

步骤:

1、计算成本——收益流(包括无形、间接的成本、收益)

2、计算净现值

3、进行机会成本分析

4、在若干备选项目中确定最优项目。

成本-效益的评价方法

 方案最优选择的依据是计算该项目的净社会效益。

 净社会效益 = 总效益 - 总成本

其一般计算方法是估计该项目的未来收益和成本的现值。

 NBS代表净社会效益

 PV代表现值,B代表收益,C代表成本,r代表贴现率,t代表年限,H代表时间界限  如果NBS>0,该项目可行;如果NBS

HBtCtNBSPV(BC)1r)t1r)t t0(t0(H

(二)、最低费用法(理解):计算每项备选方案的有形成本,并采用最低成本为最优的标准。

步骤为:据项目提出方案;以货币为统一尺度,分别计算有形成本加总;选择其成本最低的项目,即为最优投资项目。

“最低费用法”例2:

 成本易计算,效益难测量,但可固定,取成本最低方案。

 我国目前高校扩招就是成功运用最低费用法的例子。

第四节 购买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由社会消费性支出和公共投资性支出组成。

一、购买性支出的性质

购买性支出具有纯公共产品的性质:

(1) 效用具有不可分割性。

(2) 消费具有非竞争性。

(3) 运行具有非排他性。

二、分类:

1、按国家职能分:经济建设费、社会科教文卫事业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债务支出、其它费用  各种费用变动的规律性:社会科教文卫事业费不断增长、国防费不断下降、行政管理费不断上

升、债务支出有所增长

三、购买性支出的内容

(一) 行政管理支出:包括行政、公安、司法检察和武装警察部队经费以及外交支出等。

直接体现国家机构需要,对巩固国家政权,对外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起着重大作用。

(二)国防保卫支出:我国国防支出占全部财政支出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由建国初41%强下降至8%左右。2003年为7.75%。

行政和国防均属典型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提供, 决定于纳税人愿意支付的边际费用水平,以及从开支增加中所获得的边际收益水平。

对社会来说,只有在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的交点,才能得到公共产品的最大收益,即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之间的最佳组合。

(三)文教事业支出

文教事业支出是各种社会事业支出的简称,是指国家财政用于文教事业等事业部门的经费支出。内容涵盖文、体、卫、娱、科等。

文教支出属于社会消费性、非生产性支出, 是一种社会性的共同需要。对于经济发展具有强大推动力。

1、事业费变动的规律:随经济的发展不断增长。

2、原因:(1)科学、教育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先行。

(2)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发展时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标志。

3、科教文卫事业费支出的性质:非生产性范畴。

 科教文卫事业费实际有生产性和非生产性两重特征。

 应用科学直接作用于生产过程,具有生产性。

有些事业部门提供的产品和劳务,可以直接用于交换。

1、教育支出:我国对教育投入总额呈大幅度增长趋势,但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依然偏低,属于教育欠发达国家。进一步增加教育投资,将是我国政府面临的重大问题。

2.科学研究支出:我国科研支出包括R&D、社会公益、专项奖励、国际学术交流等。主要用于科技三项费用、科学事业费、科研基建和其他科研事业费等方面。 科技成果的技术转化是形成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增加科技投入的同时,应促进科学研究成果尽快形成现实生产力。

3.卫生保健支出:卫生保健是一种满足社会需要的福利。支出主要包括医院经费、补助、防疫事业费、检验经费、专业学校费等。我国对卫生和医疗保健的直接支出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 实报实销的医疗 “统包制”,易造成医疗保健过度和药品浪费,产生低效率。

 由政府、企业和职工共同承担的医疗保险制度,可降低医疗保健服务的边际成本。

 医保体制改革应分别对待:

防疫、传染病等由政府作为公共产品提供;大众基本健康保健,视同准公共产品,由政府和个人分担;对一般医疗,实行医疗保险,以提高医疗保健支出效率。

 科教文卫事业费支出的资金来源

1、来源于政府:如普及教育、基础科学研究、卫生防疫事业。

2、来源于民间:如高等教育、应用科学研究、 医疗事业、职业教育等。

科教文卫事业费的管理

1、全额预算管理具体有:(1)全额预算包干,节余留用。(2)部分预算包干,节余留用。 适用条件:基本无收入或很少收入的事业单位。如,基础科学研究部门、卫生防疫部门、中小学教育等。

2、差额预算管理具体有:(1)全额管理,定额补助。(2) 全额管理,定项补助。

(3) 全额管理,差额补助。

适用条件:有部分收入,但不能完全做到以收抵支的事业单位。如高等学校、医院、剧团、有些科研单位。

3、经济核算办法(企业化管理办法)

适用条件:有收入,并能做到以收抵支的事业单位。如出版社、报社、书店、、影剧院等。  新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方式:核定收支,定额或差额补助,超支不补,节余留用。

(四)公共投资性支出

1.概述:公共投资是以政府为主体,更多通过负债融资获得资金,并最终获取收益的支出。 公共投资支出规模受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所处阶段等多因素影响。

2.公共投资的范围:公共投资集中于私人投资市场失灵的领域,包括自然垄断行业、基础设施、风险投资以及农业等方面。

政府对基础产业的投资:

(1)基础产业的涵义:

狭义的基础产业:包括基础设施、基础工业。

 基础设施:指交通运输、机场、港口、通讯、水利、城市供水、供电、供气等设施。  基础工业:指原材料工业、动力工业。

 广义的基础产业:指狭义的基础产业加上科学、教育、文化、卫生部门等。

(2)基础产业的特点:

1、基础设施是企业“共同的生产条件”,具有公用性、非排它性特征。

2、基础工业作为“上游”产品,其产品价格直接影响所以产业的成本和价格。

3、这种产业投资额较大,建设周期较长。

正是这些特点,决定了基础产业比较适合主要由政府来投资。

我国基础产业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

1、“瓶颈”制约问题有所缓解,但随需求不断增长,仍然还存在发展滞后的问题。

2、中西部地区的基础产业发展还比较落后。

3、农村基础设施还很落后。

政府对农业投资的重点:

1、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具有非排它性、非竞争性和外部性特征。

2、农业科研投资。

3、农业技术推广、农户教育方面的投资。

第五节 转移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与居民个人福祉直接相关,受国家职能范围大小的制约和影响。转移性支出是政府承担社会责任、解决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

一、社会保障支出

社会保障是国家向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就业机会以及遇到其他事故而面临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由社会保险支出和社会福利支出两部分组成。

社会保障制度的涵义:法律规定了的,按照某种确定的规则经常实施的社会保障措施或政策体系。

1、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1)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

(2)市场经济稳定发展的要求。

2、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社会性、强制性、福利性。

3、社会保障制度与商业保险的区别:非盈利性、社会性。

4、社会保障制度与民政补助的区别:社会性、有限有偿性。

5、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资金来源:

(1)政府出资一部分。(2)社会居民从自己的工资收入中提取一部分。

6、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

1、非社会化、等级化的特征。

2、没有失业保障。

3、保障制度实行“现收现付制”,而不是“列收列支制”,也即资金来源、使用无计划性。

7、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1、建立覆盖全国的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2、资金来源实行“列收列支制”,实行规范化管理。

3、当前突出解决好养老、医疗、失业保险。

8、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有待完善的几个问题

1.农村社会保障问题

养老保险试点、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中央财政补助等对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有所缓解。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严重滞后。只有在农村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才能加速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

2.社会保障的资金紧缺问题

社会保障属“高消费”公共产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需要大量财政资金支持。

社会保障筹资一是通过社会保险缴费,二是通过一般税收收入。

3.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问题

我国地方社会保险储备基金约2000多亿元;中央社会保障基金约1400多亿元。对于社保基金的投资渠道有诸多限制。社会保障基金面临保值增值问题。

二、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支出是政府付给参加社会保险的个人的补助支出。

在我国社会保险的主要内容有养老、医疗、伤残、工伤、丧葬、失业保险。

三、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支出是政府用于对生活困难或处于某些特定条件下个人或家庭提供的救济和补助支出。

社会福利支出可细分为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抚恤等。

(一) 没有政府干预的货币收入分配

没有政府干预,个人货币收入分配取决于生产要素所有权和劳动力的市场价格。其分配结果是贫富差别扩大,既影响经济发展,又成为导致社会不安定的潜在因素。

(二) 政府干预下的货币收入分配

混合经济下,政府干预货币收入分配,缓解了社会成员间一系列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 政府通过征税、补贴、在社会成员间分配纳税负担等方式,间接影响收入分配。

四、西方国家的检验

1、保障项目越来越多。

基本项目:失业保障、贫困线以下救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

其它发展项目:“从摇篮到坟墓”的系列保障。

婴儿、孕妇的营养补助、中小学生营养补助、系列劳动补助、交通补助、环境保护、少数民族补助等。

2、社会保障资金有确定的来源。

保险税收入占中央财政经常收入的20—30%左右。

职工和雇主各出一半。

政府预算拨款一部分。

3、社会保障支出依法由政府集中安排。

制定了详尽的支出标准,对支出进行规范化管理。

4、政府实施社会保障制度有明显的宏观调控动机。

3、保障制度实行“现收现付制”,而不是“列收列支制”,也即资金来源、使用无计划性。

第三章 财政收入(无问答、名解、分析)

第一节 财政收入的形式

一、财政收入的含义

从政府职能和财政分配角度来理解。财政收入是政府为实现其职能需要,在一定时期内以一定方式取得的可供其支配的财力。财政收入是财政支出的前提。

二、研究财政收入形式的意义

1、 财政收入形式是解决财政收入的手段和方法问题。

2、财政收入形式与经济形式和管理体制密切联系,由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种经济利益关系的相互作用形成,具有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客观性。

三、财政收入的形式

财政收入一般采用税、利、债、费四种形式,每种形式各具其功能,不相互替代。

1、税收收入

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依靠国家税法规定所取得的财政收入。

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形式

2、国有资产权益收入

国家凭借国有资产所有权,参与国有企业利润分配,所获取的经营利润、租金、股息、资金占用费等。主要以利润上缴形式体现 。

3、债务收入

国家采取信用形式,以债务人身份向国内外筹借的各种借款。用来弥补国家财政开支不足或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之需。

4、规费收入

按照行政或法律规定收取,如执照证书费、资源开采费、土地使用费等。其意义在于建立良好经济秩序,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第二节 财政收入的来源

一、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社会总产品是一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最终产品的总和。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

社会总产品(c+v+m)=消耗并转移的生产资料价值+新创造价值

国民收入 = 社会总产品 - 补偿己消耗生产资料价值

二、财政收入的源泉:财政收入来源于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产品包括c、v、m三部分。 m是新创造的价值中归社会支配的部分,是财政收入的基本源泉。

c是补偿劳动对象和固定资金消耗部分。

v视内涵而定。

v为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消费资料基金,不构成财政收入;

v为劳动报酬,通过以下途径构成财政收入:高税率的消费品价格;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规费收入等。

第三节 财政收入规模分析

一、财政收入规模的衡量指标

财政收入规模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财政收入的总水平。 财政收入规模有绝对量指标和相对量指标。

绝对量指标是指一定时期内财政收入的实际数量,即财政总收入,是一个有规律、有序列、多层次的指标体系。

相对量指标是在一定时期内财政收入占有关经济指标的比重。

一般运用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来衡量财政收入规模和财政实力,比重越大,表明财政收入规模越大。

二、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一)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产品丰富,国民生产总值就多,财政收入总额较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也较高。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表现为基础性制约。

(二)剩余产品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

社会总产品由c+v+m构成。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必要产品v和剩余产品m的比重互为消长,必要产品增加,剩余产品会减少,财政收入也相应减少。

(三)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决定政府职能,直接影响财政集中率,即财政收入占剩余产品价值的比重。政府职能范围的大小影响财政分配在整个国民经济分配中的份额。

(四)价格

财政收入是一定量的货币收入,存在于一定价格体系下,按一定时点现价计算,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国民收入再分配,必然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增减变化。

1、价格总水平上升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

价格总水平上升时,如果财政收入的增长率低于物价上涨率,财政收入负增长。

如果财政收入的增长率等于物价上涨率,财政收入持平。

如果财政收入的增长率高于物价上涨率,财政收入正增长。

(五)收入分配政策和制度

收入分配政策和制度决定政府、企业和个人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的份额。

三、财政收入规模的确定

(一)合理确定财政收入规模的重要性

1、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影响资源有效配置。

2、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影响经济结构优化。

3、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影响公共需要的满足,也影响私人需要的满足。

(二) 财政收入规模的确定

在特定的时间和条件下,衡量财政收入规模是否适度合理的客观标准包括效率标准和公平标准

1、效率标准

效率标准是以财政收入的增减是否有助于促进整个社会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和经济运行的协调均衡为标准。包括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运行的协调均衡。

2、公平标准

公平标准是考虑财税负担公平分配。财政规模要以社会平均支付能力为界限,相同经济条件的企业和个人应承担相同的财税负担;不同经济条件的企业和个人应承担不同的财税负担。

第四节 财政收入结构分析

一、财政收入的价值结构

财政收入来源于社会产品价值的实现,即由c、v、m构成,m占比最大。

从价值构成角度可以通过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剩余产品价值的生产,调整分配体制来增加财政收入。

二、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分析

商品价值构成:C+V+M

M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要取得更多财政收入,应重视技术进步,而不能只重产值增长。 对C的部分,不能以减少C提高M而人为降低折旧率。

对V的部分,不能人为降低V,应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相对降低。

三、财政收入的所有制结构

国家采取不同形式参与不同所有制企业的产品分配。

我国来自国有经济的财政收入比重呈下降趋势,来自集体、非公有制经济的财政收入比重逐步上升。

四、财政收入的所有制构成分析

1、国有企业上交利税是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

2、集体企业税收在财政收入占的比重不断增长。

3、私营、个体、中外合资、合作经济发展迅速,但上交税收比重不大。

非公有制经济上交财政收入跟不上它的经济发展速度的原因:

1、税收制度的漏洞。

2、负税不公(税制本身不合理)。

五、财政收入的生产部门构成的特点:

第二产业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第三产业正在迅速增长。

六、财政收入的地区构成

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对财政收入产生重要影响。

我国各地区发展很不平衡。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发展差异较大。

第四章 税收概述

一、税收的含义

税收的产生取决于两个相互影响的前提条件:一是经济条件,即剩余产品的存在;二是社会条件,即国家的产生和存在。

二、税收的特征

1、强制性:国家征税是凭借政治强制力,以法律、法规为依据进行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抗。

2、无偿性: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即为国家所有,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国家征税并不直接向纳税人提供相应数量的公共产品;国家所征税款不构成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3、固定性

第二节 税收要素

一、纳税人:也被称为纳税主体,即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主要解决向谁征税或由谁纳税的问题。

包括自然人和法人。自然人——公民或居民个人;

法人——依法成立并能独立行使法定权利和承担法定义务的社会组织,主要是各类企业。 与纳税人相关的概念

1、负税人: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纳税人和负税人是否一致,主要取决于税种的性质。

税负转嫁时,纳税人不等于负税人

税负不转嫁时,纳税人等于负税人

2、扣缴义务人:指按照税法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3、税务代理人:依法接受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委托代为办理各项纳税事项的单位和个人。

二、课税对象

也被称为“课税客体”,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即对什么征税。是税收制度的核心要素。体现着不同税种课税的基本界限

区别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所得—所得税,商品—商品税,财产——财产税

与课税对象相关的概念

1、税源:税收的经济来源。税源是在GDP初次分配中已经形成的各项收入,主要包括工资、利息、利润、地租等。

2、税源与课税对象不一定相同:

(1)财产税的课税对象是纳税人的财产,而税源是纳税人的财产收益;

(2)流转税的课税对象是各种商品和劳务,而税源是这些商品和劳务的销售收入;

(3)所得税的课税对象和税源都是纳税人的所得。

3、税目(课税品目)

课税对象的具体化,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体现征税的广度。税目一般是指具体的征税品种或征税客体。

4、计税依据:反映征税的广度。

也被称为税基,是用以计算应纳税额的课税对象的数额,是课税对象的数量化。计税依据按照计量单位来划分:

(1)从价计征:按照课税对象的价值,即货币计量单位计算应纳税额的课税对象数额。

(2)从量计征:按课税对象的自然计量单位计算应纳税额的课税对象数额。

三、税率:税率体现课税的深度。

(1)比例税率:对同一课税对象,无论其数额大小,都按相同比例征税的税率。

(2)累进税率:对同一课税对象,随其数额增大,征收比例也随之增高的税率。

(3)定额税率:指按课税对象的计量单位直接规定征税数额的税率。

1、累进税率:全额累进税率

全额累进税率:将课税对象的全部数额都按照其所适用的最高一级征税比例计税的一种累进税率。下面设四级全额累进税率表进行分析:

全额累进税率的特点:

(1)优点:计算简便,累进幅度大,调节收入有效;

(2)缺点:在两个级次的交叉点附近往往容易出现税额增加超过征税对象数额增加的不合理现象。

2、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

超额累进税率:将课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分为若干等级,并分别规定每一等级的税率,当课税对象的数额增加到需要提高一级税率时,仅就超过上一等级的部分,按高一级税率征税的累进税率

超额累进税率的特点:计算比较复杂,但累进程度缓和,更能体现税收公平原则。

速算扣除数=全额累进税率税负—超额累进税率税负

本级速算扣除数=上一级最高所得额×(本级税率—上一级税率)+上一级速算扣除数

超额累进税率的应纳税额=全部课税对象数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三、税率

四、减免税:减免税指税法规定对某些纳税人或课税对象给予少征一部分税款或全部免于征税的

规定。

1、所谓减税,是指对应纳税额少征一部分税款;

2、所谓免税,是指对应纳税额全部免征。

3、减免税的内容

(1)税基式减免:指对具体项目列举减免或对课税对象规定起征点、免征额,以及解决普遍性照顾问题。

(2)税率式减免

(3)税额式减免

4、起征点——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最低界限。征税对象的数额未达到起征点时不征税。而一旦征税对象的数额达到或超过起征点时,则要就其全部的数额征税,而不是仅对其超过起征点的部分征税。

5、免征额——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它是按照一定标准从征税对象总额中预先减除的数额。免征额部分不征税,只对超过免征额部分征税。

五、纳税环节

纳税环节:税法规定的、在商品流转过程中和劳务活动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

类型:(1)一次课征制:消费税 (2)两次课征制:(卷烟的消费税)

(3)多次课征制:增值税

第三节 税收的分类

税收制度(广义):

简称税制,是国家各种税收法律、法令条例、实施细则、征管办法和征管体制的总称。 税收制度(狭义):

国家按一定政策原则组成的税收体系,其核心是主体税种的选择和各种税的搭配问题。

一、按课税对象分类:商品劳务税(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资源税、行为目的税

二、以计税依据为标准分类:从价税、从量税(资源税、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

三、按税金与价格关系分类:价内税(营业税、消费税)、价外税(增值税,车辆购置税)

四、按税负是否转嫁分类:直接税、间接税

五、按税收管辖权限分类:中央税、地方税、共享税

第十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节 货币

一、货币的产生:商品交换产物、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结果

二、货币价值形式: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或银金属上。

三、一般等价物:能够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 具有与一切商品直接交换的能力。(理解)

四、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

第二节 货币形式

提问:商品的价值表现形式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不固定、不统一,有什么缺点?

一、货币的形态 :实物货币、金属货币、可兑现的信用货币、不可兑现的信用货币、存款货币和电子货币

(一)实物货币

1.什么是实物货币?

也叫商品货币,是以劳动产品、自然物充当一般等物。它是最早的货币形态。

2.为什么会产生实物货币?

(二)金属货币

1.金属货币是指以金属作为货币材料,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货币。

2.为什么会产生金属货币?

(1)金属矿藏的发现和开采。

(2)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3)金属具有实物货币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三)不兑现信用货币

1.什么是不兑现信用货币?

典型的不兑现信用货币是政府纸币或者说是原始意义上的纸币,它是指与银行券同时流通的,以国家政权为后盾的、由国家发行的强制流通的纸质货币。

2.不兑现信用货币的特征

与银行券相比,不兑现信用货币与贵金属没有比价关系,也不能自由兑换金银,也不代表任何货币商品,即它以国家信用为基础,表现出强制流通的不可兑现的特征。

二、劣币驱逐良币:(格雷欣法则)

当低于法定重量或者成色的铸币—“劣币”进入流通领域之后,人们就倾向于将那些足值货币—“良币”收藏起来。最后,良币将被驱逐,市场上流通的就只剩下劣币了。

三、银行券与国家发行的纸币

(一) 银行券:指银行发行的、用以代替商业票据的银行票据,是一种信用货币 。

(二)银行券与纸币的联系与区别

1、联系:本身都没有价值

2、区别:

(1)纸币是从货币的作为流通媒介的职能中产生的;而银行券则产生于信用关系,是在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职能的基础上产生的。

(2)纸币是由政府发行、依靠国家权力强制流通的;而银行券则是由银行通过短期商业票据贴现方式发行的。

(3)纸币不能兑现,而银行券可以兑现;

(4)纸币如超量发行就会贬值,而银行券不会贬值。

第三节 货币的职能

一、价值尺度:是用来表现或衡量劳务和商品价值的,是货币基本职能之一。

1、货币购买力实质:价格的倒数

(1)大小决定于货币价值与商品价值的对比关系

(2)决定纸币购买力的基本因素:①商品价值的变化;②纸币发行的数量

二、流通手段:货币在商品与劳务交换中充当交换媒介。是基本职能之一。

1、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特点:

(1)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2)不一定是十足价值的货币。

2、作用:改变了商品交换的方式

3、局限性:改变了物物直接交换的运动方式,使买卖分离开来,隐藏着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三、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持有者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保存起来。

四、支付手段: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所执行的职能。如支付工资、税金等。

五、世界货币:走出国门在世界上充当一般等价物。

1、世界货币的作用

(1)国际间的支付手段,用以平衡国际收支逆差。

(2)国际间的购买手段,用以从国外购买商品。

(3)是国际间转移财富的手段,用以实现财富的转移。

第四节 货币制度

一、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本国货币的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它由国家有关货币方面的法令、条例等综合构成。

二、货币制度的构成

1、货币材料(选择何种货币材料是货币制度首要解决的问题。主币材料决定货币制度类型。)

2、货币单位(货币单位名称及货币金属重量)

3、铸造发行流通程序(在不同货币制度下主币辅币铸造和发行程序不同。)

4、货币准备制度(金本位制下货币准备是黄金。在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准备金准备 地位降低主要是外汇准备。)

三、有限法偿

有限的法定偿付或者说支付能力,就是说如果支付方用辅币支付的数额达到了法律规定的有限法偿标准,那么收付方可以拒绝接受。

第五节 国际货币体系

一、国际货币体系是各国政府为适应国际贸易与国际支付的需要,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定的原则、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组织形式的总称。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1)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2)美元与黄金挂钩,成员国货币和美元挂钩,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3)取消经常账户交易的外汇管制等。

思考:正回购、公开市场操作、影响

第十二章 信用与利息

第一节 信用概述

一、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是单方面的价值转移,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二、信用的产生:

1、商品交换和私有制的出现 2、商品、货币占有的不均衡

三、信用的构成要素:

1.信用主体:信用活动的参与者。政府企业、团体、个人和金融中介机构

2.信用关系:在资金融通中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

3.信用条件:主要指利率和期限。

4.信用的标的:信用关系指向对象,包括货币形式和商品形式。

5.信用的载体:信用工具。

四、高利贷信用(最古老的信用形式):利息率高、非生产性、保守性

五、“信用经济” :(1)债权债务关系普遍存在 ;

(2)“合理却不合法” ;

(3)广泛运用

六、信用的作用:筹集资金、配置资源、节省流通费用、宏观调控

1、节省流通费用:(1)信用工具的使用节约了流通中的货币。

(2)信用货币代替了实体货币的流通,大大降低了社会交易成本。

(3)信用加快了资本形态的变化,使社会再生产过程加快 。

2、宏观调控:

(1)在信用的基础上形成了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组成的金融体系,它是调节宏观经济的有机体;

(2)信用的发展创造出多种信用工具,成为中央银行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

(3)国家通过银行信用规模的收缩和扩张,有效控制社会的货币流通量。

资金流量分析:是利用资金流量核算体系研究确定经济社会中部门之间货币流入和货币流出之间关系的一种经济分析方法。

第二节 信用形式

一、信用形式: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国际信用

1、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包括商品赊销、预付货款、委托代销等。

(1)商业信用特点:(1)是发生在工商企业之间的直接信用形式。

(2)是以商品资本作为信用标的的。

(3)它的规模与经济周期相一致。

(4)它创造的信用工具是信用货币的基础。

(2)商业信用局限性:(1)规模和数量上的局限性。

(2)方向上的局限性。 (3)范围上的局限性。

2、银行信用: 银行信用是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 以货币形式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人的信用。

(1)特征:① 是发生在金融机构与其他经济体之间的间接信用。

② 是以货币资本作为信用标的物的。 ③ 它具有信用创造的功能。

(2)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连接点

银行信用的许多业务如票据贴现、票据抵押贷款都是在商业信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业务的开展为商业信用规模的扩大和发展方向起着重要影响。

3、国家信用:国家信用又称政府信用,是以国家作为债务人的身份发行国债筹集资金的一种借贷行为。

(1)作用:弥补财政赤字。调剂政府收支的不平衡。调控宏观经济。

(2)形式:发行公债。发行国库券。发行国际债券和向外借款。

4、消费信用:是工商企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消费品为对象,向消费者提供的信用。

(1)主要形式:分期付款、信用卡、银行消费信贷

5、股份信用

(1)股份公司的特点:1、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在形式上分离

2、分红方式。 3、现金流动性。 4、以信用关系的普遍发展为前提条件。

(2)组织形式 :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无限公司、两合公司

6、国际信用:一国和其他国家或地区发生的借贷活动

(1)形式:国际商业信用、国际银行信用、国际政府信用

第三节 信用工具

一、信用交易成立的方式

(一)口头约定(oral credits)。是借贷双方以口头协议方式,议定债务人到期偿付本息的承诺。

(二)账面信用(book credits)。是借贷双方互相在对方账簿开立户头,记载彼此之间的信用交易。

(三)书面信用(written credits)。是借贷双方以书面文件形式证明其债权债务关系的信用方式。

二、信用工具的特征

1、期限性(maturity)。又称偿还期,是指信用工具的债务人偿清债务之前所经历的时间。

2、流动性(liquidity)。又称变现能力,是指信用工具在较短时间内变现且不产生损失的能力。

3、安全性 (safety)。是指信用工具的本金是否会遭到损失的风险。信用工具的风险有三类:

(1)违约风险。 (2)市场风险。 (3)购买力风险。

4、收益性(yield)。是指信用工具为持有人提供一定的收益的特点。

三、信用工具的分类

信用工具又称金融工具(financial instruments),按不同的划分标准,信用工具有不同的分类。

1、按发行者的融资方式划分,可分为直接信用工具和间接信用工具。

2、按信用工具持有人要求权的性质来划分,可分为债权类工具和所有权类工具。

3、按信用工具的偿还期长短划分,可分为短期信用工具、中长期信用工具、不定期信用工具和永久性信用工具。

四、短期信用工具

短期信用工具是指偿还期在一年以下的金融工具,它主要包括国库券、票据、CDs、回购协议、信用证和信用卡等。

(一)国库券

国库券(treasury bill)是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或解决临时需要而发行的一种短期政府债券。期限通常为1个月、3个月、6个月,最长为1年。它是货币市场最为安全和利率最低的信用工具。国库券的发行大多采用公募招标方式发行。

(二)票据

票据(note or bill)是指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他人或由自己、在见票时或在到期日、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有价证券。

1、票据行为是以产生、变更、消灭票据法律关系为目的所做的必要行为,包括出票、背书、承兑、保证、贴现和付款等行为。

出票(draw)是指出票人签发票据并将其交付给收款人的行为。

背书是指在票据背面或者粘单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的行为。

承兑(acceptance)是指票据付款人在票据上签字盖章,写明“承兑”字样,承诺在票据到期日支付票据金额的行为。

保证(guarantee)是指非票据债务人对于出票、背书、承兑等所产生的债务予以担保的法律行为。

贴现(discount)是指将未到期的合格票据到金融机构兑付现款,受让人则扣除从贴现日至到期日的利息的行为。

付款指票据到期时,持票人提交票据,由付款人或承兑人支付款项的行为。(三)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简称 CDs)是银行发行的记载一定存款金额、期限、利率,并可以转让流通的定期存款凭证。

CDs的主要特点有:(1)期限短而且灵活; (2)面额较大; (3)种类多样化;(4)利率高于一般存款利率,且分为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存单;(5)不可以提前支取,但可在二级市场上转让流通。

(四)回购协议:是指卖方将一定数额的证券临时性售予买方,并承诺在日后将该证券如数买回;同时买方承诺在日后将买入的证券售回给卖方。

回购价格内可以包含利息,从而买回价大于出售价;也可与售价相等,但需另付利息。从性质上说,回购协议相当于以证券为抵押品的抵押贷款。

(五)信用证:是银行根据其存款客户的请求、对第三者发出的、授权第三者签发以银行或存款人为付款人的凭证。按用途不同,信用证包括商业信用证和旅行信用证。

(六)信用卡:信用卡的当事人有三方:发卡单位、持卡人和信用卡合同的参加单位(如商店、酒店、航空公司等)。

五、中长期信用工具:指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债券。债券(bond)是债务人向债权人发行的、承诺按约定利率和日期支付利息并偿还本金的有价证券。按发行主体的不同,债券可分为公司债券和政府债券。

(一)公司债券又称企业债券,是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债务凭证。

按有无物质担保,公司债券可分为:

(1)无抵押公司债,是发行人对于债券的还本付息,以公司的资信为保证,无任何有形资产的抵押而发行的债券。

(2)抵押公司债,是发行人以有形资产抵押作为偿债保证而发行的债券。

(3)保证公司债,是由其他公司出面担保偿还而发行的债券。

(二)政府债券是各级政府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债务凭证。

它分为中央政府债券和地方政府债券。中央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为筹集预算资金而发行的债务凭证。地方政府债券,又称市政债券,是地方政府为满足地方财政需要而发行的债务凭证。 在政府债券中还有一种没有规定偿还期限的政府债券,这种债券又称为永久债券。这种债券的特点是仅付利息,没有还本期限,如英国的统一债券。

六 、不定期信用工具通常是指狭义的银行券和纸币。

银行券是在商业票据流通的基础上产生的。马克思指出:“银行券无非是由银行家开出的,持票人随时可以兑现的,而由银行家用来代替私人汇票的一种汇票。”

现在的银行券实质上已蜕化为纸币。银行券(或纸币)是银行对持有人的负债,它体现的是银行与银行券(或纸币)持有人之间的信用关系。

第四节 利息与利率

一、利息是在资金借贷中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超过本金的部分,也是债务人运用借入资金所付出的代价。

二、利息率是在单位时间内的利息额与本金的比率。

三、影响银行利率的因素:

(1)产业的平均利润水平 (2)经济发展的状况 (3)利率管制

四、中央银行在制定存款利率水平时,主要考虑的因素:

(1)物价变动率 (2)证券收益率

理想状态为: 物价上涨率<银行存款利率<有价证券收益率

五、名义利率:以名义货币表示的利息率。

实际利率:是名义利率剔除通货膨胀因素以后的真实利率。

固定利率:在整个借贷期限内,利息按借贷双方事先约定的利率计算,而不随市场上货币资金供求状况而变化。

浮动利率:在借贷期限内,随着市场利率变动情况而定期进行调整的利率。

六、影响利率的风险因素

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偿还期限风险、政策性风险等。

七、利率期限结构是指某个时点不同期限的即期利率与到期期限的关系及变化规律。用一条曲线来表示。收益率曲线的变化本质上体现了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与期限之间的关系

八、即期利率与远期利率

1、即期利率:在债券到期后,债券持有人可以得到连本带利的一次性支付,这种一次性所得收益与本金的比率就是即期利率。

2、远期利率则是指隐含在给定的即期利率之中,从未来的某一时点到另一时点的利率。 以储蓄利率为例:若现行银行储蓄一年期利率为4.14,二年期利率为4.68,10000元,存一年本利和为(不计所得税等)10000×(1+0.0414)=10414元,

存两年为10000×(1+0.0468*2)=10936元,

例2:如果储户先存一年,到期后立即将本利和再行存一年,则到期后,本利和为10000×

(1+0.0414)^2=10845.14元,较两年期存款少10936-10845.14=90.86元,之所以可以多得90.86元,是因为放弃了第二年期间对第一年本利和10414元的自由处置权,这就是说,较大的效益是产于第二年,

如果说第一年应取4.14的利率,那么第二年的利率则是:(10936-10414)/10414×100%=5.01%,这个5.01%便是第二年的远期利率。

 即期利率和远期利率的区别在于计息日起点不同

九、利率体系是指在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各种利率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总和。它由中央银行利率、商业银行利率和市场利率构成。中央银行利率对商业银行利率和市场利率起指导和调节作用。

十、利率的作用:

1、为微观经济的调节作用:(1)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影响个人消费、储蓄与投资。 (3)影响企业的投资行为。

2、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1)聚集社会闲散资金。

(2)调节信贷规模影响社会货币需要与供给。

(3)优化产业结构。 (4)调节货币流通和物价。

第十三章 金融市场

第一节 金融市场概述

一、金融市场:是指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对象而形成的供求关系及其机制的总和。

二、什么是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是指通过金融工具的交易买卖实现资金融通的场所或机制。

广义的金融市场是指一切资金交易的市场。包括直接融资也包括间接融资。

狭义金融市场主要指资金供求者之间的直接融资。

三、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交易主体;交易客体(交易对象和交易工具);交易价格;交易组织形式。

四、金融资产的特性:货币性、流动性、风险性、收益性

五、金融市场的特征: 交易对象、交易价格、交易关系、交易场所

六、构成要素:资金供给者、资金需求者、中介人、金融商品

七、金融市场的功能:

(一)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功能

(二)引导储蓄实现向积累资金和生产资金的转化的功能

(三)为金融机构提供资金配置手段的功能

(四)为经济活动提供信息的功能

(五)为中央银行调节宏观经济提供场所的功能

八、金融市场有效运作的条件:

1.发达的市场经济

2.发达、完善的金融体系、银行制度及相当规模的专门人才

3.相当数量和种类的金融工具

4.完备的经济、金融法规以及富有效率的监管体系

九、金融市场的分类

(一)间接金融市场

它是指资金供给者将资金存入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再将集中起来的资金提供给资金需求者,这种以金融机构为中介的融资市场称为间接金融市场。

(二)直接金融市场

它是指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直接进行资金融通,不通过金融中介。

思考:举例说明哪些方式是直接融资哪些是间接融资

汾酒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票和公司债券、出具银行承兑汇票是直接融资;向中国工商银行申请贷款是间接融资。

(三)货币市场

货币市场是指融通短期资金的市场,主要是工商企业、政府单位、金融机构之间融通期限在一年以内的资金。

(四)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是融通资金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长期资金市场,这种资金主要是用来满足固定资产投资的需要。

第二节 货币市场

一、货币市场是进行一年内资金融通的短期金融市场。

二、货币市场的特征:

(1)交易期限短;

(2)交易目的是解决支付手段不足,用于短期资金周转需要;

(3)交易工具风险小,流动性好;

(4)货币市场上收益率相对较低。

1、商业汇票市场:包括承兑市场和贴现市场

(1)商业票据的承兑:商业票据承兑是一种付款承诺行为

(2)商业汇票的贴现:商业汇票在到期前可以背书转让和到银行进行贴现。贴现是指经银行承兑后的汇票可以在货币市场上以贴现方式获得现款

贴现息=贴现票据面额×贴现率×贴现日至票据到期日间隔期

无息票据贴现适用以下公式:

 贴现天数=贴现日至票据到期日天数,异地贴现还要加上3天。

 贴现息=票面金额×(贴现天数÷360)×贴现率

 贴现净额=票面金额-贴现息

2、商业本票市场:是债务人开据,允诺在一定时间、地点,以一定金额支付给一定的受票人,以作为债权债务的凭证。

五、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可转让大额存单市场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也称CD市场,是经营可转让定期存单的市场。

1、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特点:不记名、可以转让、面额大、期限短

第三节 资本市场

一、资本市场是融资期限在1年以上的长期资金交易市场。交易工具期限长、风险大、收益高。

二、资本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投资基金市场

1、债券发行:发行市场是以包销或承购方式发行新债券。

发行方式有直接发行和间接发行两种。现代债券多以间接发行为主。主要有集团认购、招标发行。

偿还期限是指从债券发行之日起到还本付息为止。期限取决于资金使用周转期、市场利率的趋势。

发行价格有面值发行、溢价发行和折价发行三种。

2、债券发行市场,又称一级市场、是发行单位初次出售新债券的市场。

3、债券流通市场,又称二级市场,指已发行债券买卖转让的市场。

第十四章 金融中介概述

一、金融中介是指在金融市场上资金融通过程中,在资金供求者之间起媒介或桥梁作用的人或机构。

二、金融中介的功能

1、提供流动性,以进行风险对冲、分散和分担,并便利交易

(1)一方面对流动性风险进行了对冲、分散和分担

(2)便利了交易,促进了经济增长。

2、获取投资信息和配置资源

(1)高信息成本妨碍了资金的有效配置

3、监督经理并实施公司控制

(1)减少事后监督的成本

(2)减少贷款监督和贷款合同的执行成本

4、储蓄动员

(1)指从分散的储户那里聚集资金用于投资

(2)通过储蓄动员,并选择投资项目贷款,对贷款实施监督控制

三、央行和存款储蓄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

1、政策性银行:主要是指由政府创立或担保、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为目的、具有特殊的融资原则、不以盈利为目标的金融机构。

2、投资银行:投资银行是在资本市场上为企业发行债券、股票,筹集长期资金提供中介服务的金融机构,主要从事证券承销、公司购并与资产重组、公司理财、基金管理等业务。

投资银行的盈利业务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获利性业务 二是支援性业务

3、储蓄银行:是指通过吸收储蓄存款获取资金从事金融业务的银行

4、不动产抵押银行:是指专门从事以土地、房屋和其它不动产为抵押办理长期贷款业务的银行。

资金来源:主要是发行不动产抵押证券募集,也可通过短期票据贴现和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

四、我国金融中介体系

1、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

2、政策性银行

a.由政府投资设立,根据政府的决策和意向,专门从事政策性金融业务的银行;并且根据具体分工的不同,服务于特定的领域。

b.在从事业务活动中,均贯彻不与商业性金融机构竞争、自主经营与保本微利的基本原则。

3、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4、投资银行

(一)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资金来源:一是财政拨付,二是组建时划归的资本金,三是发行金融债券。

(二)投资银行

投资银行、券商:在我国,没有直接以投资银行命名的投资银行;众多的证券公司——券商——实际是投资银行这一环节的主要力量。

第二节 存款货币银行概述

一、存款货币银行:是在金融中介体系中,能够创造存款货币的金融中介机构

二、现代商业银行的特点:(1)利息水平适当。(2)信用功能扩大。

(3)具备信用创造功能。

三、存款货币银行的职能:(由其性质决定)

(1)充当信用中介 (2)变居民的货币收入和储蓄为资本

(3)充当支付中介 (4)创造信用流通工具

四、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自有资本、存款业务、其他负债业务

五、银行自有资本包括财政拨给的信贷基金、银行成立时发行股票所筹集的股份资本、公积金以及未分配的利润

六、存款货币银行存款分为活期存款、通知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存款货币银行的最大特点是可以接受活期存款。

七、其他负债业务:同业拆借、向中央银行借款、发行金融债券、占用资金

1、同业拆借是指存款货币银行之间及存款货币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短期资金融通。

2、存款货币银行向中央银行融通资金主要是通过再贴现和再贷款方式进行的。

八、存款货币银行的资产业务:放款、投资业务

投资业务:是指银行购买有价证券的业务活动。 包括债券(国库券、公债券、公司债券)和股票。

第三节 中央银行概述

一、中央银行是在商业银行的基础上为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对银行体系的要求而产生的。

二、中央银行适应三个方面的要求:

(1)垄断货币发行权 (2)集中全社会的清算 (3)最后贷款人的需要

三、中央银行的特殊地位

1、货币发行银行——垄断银行券的发行,调控货币流通稳定币值

2、银行的银行——集中商行存款准备金;办理清算;提供贷款

3、政府的银行——代表国家贯彻执行财政金融政策,管理财政收支。

四、中央银行同商业银行的业务往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集中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

(2)办理商业银行间的清算

(3)对商业银行发放贷款

五、中央银行业务原则

(一)不经营一般银行业务 (二)不以盈利为目的

(三)不支付存款利息 (四)资产具有较大流动性

(五)业务活动公开化

六、央行三大业务

1、负债业务:自有资本、货币发行、存款准备金

2、资产业务:贷款业务、再贴现业务、证券业务、黄金外汇占款

3、中间业务:支付清算服务包括:集中票据交换、结清交换差额、办理异地资金转移

第十六章 汇率

一、纸币制度下的汇率变动因素

(1)国际收支差额 (2)通货膨胀 (3)经济增长率的差异

(4)利率差异 (5)财政收支状况 (6)外汇储备

(7)心理预期 (8)信息因素

1、银行买入价与卖出价之间的差距取决于哪些因素? ( AB )

A.外汇市场行情

B.银行的经营策略

C.关键货币的走势

D.对未来汇率的预期

2、以下哪种汇率分类方法在所有国家都存在? ( CD )

A.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

B.贸易汇率与金融汇率

C.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

D.基础汇率与套算汇率

3、 扩张性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可以导致一国货币贬值,是因为 ( ACD )

A. 通货膨胀削弱了该国货币的购买力

B.生产能力扩张改善了国际收支,影响了货币供求

C.买入外币、卖出外币的公开市场操作改变了外汇供求关系

D.市场利率的下跌改变了针对不同货币资产投资的收益率对比关系

4、下列因素中有可能引起一国货币贬值的因素有 ( ABD )

A.国际收支逆差

B.通胀率高于其他国家

C.国内利率上升

D.国内总需求增长快于总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