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档案与城市记忆_武汉百年规划_邹悦

change

交 流

档案与城市记忆 —武汉百年规划

□邹 悦

【摘 要】规划档案在构建城市记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百年来城市规划档案,可以构建武汉百年城市记忆的轮

廓。与此同时,笔者在利用规划档案时,对规划档案的现状、特点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利用中的一些建议和想法。

【关键词】规划档案 城市记忆 利用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记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城市记忆包含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鉴于城市规划的这种特性,城市规划档案势必成为城市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作为城市规划行业的一名档案工作者,对百年来武汉的城市规划以及相关档案进行了研究,现做一梳理和总结,望对城市记忆的构建有所启发。

武汉“因水而兴,因商而立,因武而昌、因文而盛”。百年来,以晚晴洋务运动为开端,武汉城市地位逐步提高,城市格局也基本形成。回顾百年城市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镇独立建设、三镇融合发展、主城内聚发展和区域一体化发展四个时期。

百年城市发展历程也伴随着武汉城市规划的演变,成为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城市规划历史样本,构成独具特色的武汉城市记忆。

设置三镇职能:汉阳以工业为主、武昌以教育为主、汉口以商业为主,并依此布局了相应的功能设施。至此,武汉三镇的功能定位逐渐清晰,工商业、交通、市政等网络逐渐建立。

值得一提的是,武汉三镇在独立建设时期,汉口租界建设颇具时代特色。自汉口开埠设立租界区后,各国都制定了租界规划,编制了道路系统、下水道系统和给水、电力系统规划。自此,武汉也正式引进了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和思想。

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非常重视“首义之地”,武汉三镇的建设进一步被强化。孙先生所著《建国方略》之《实业规划》为武汉制定了发展规划。按照他的设想,随后编制了《汉口市政建筑书》,对城市进行了功能分区、开辟了干道网络、布置了过江通道等等。

一、武汉百年规划成果

(一)三镇独立建设时期的规划(1889年-1926年)

此时期,张之洞对武汉三镇的规划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清末洋务运动代表人物,光绪十五年(1889年),张之洞因力举修筑芦汉铁路而被调任湖广总督兼湖北巡抚,督鄂16年。在此期间,他分析了武汉在全国的区位优势,决定打通武汉与四方的交通;为消除长江水患,主持修筑武昌南北两大堤防,继又修筑汉口后湖大堤,在有效防洪的同时,大大拓展了武汉的城市空间;由于自然条件不同,张之洞认为要分别

(二)三镇融合发展时期的规划(1927年-1952年)

1927年,国民政府迁都武汉,三镇合一,始设武汉市。为了打破传统三镇独立的局面,统一指导武汉建设,国民政府先后组织编制了《武汉特别市工务计划大纲》、《武汉特别市之设计方针》、《大武汉建设计划大纲(草案)》、《民国二十五年汉口市都市计划书》、《大武汉市建设计划草案》、《武汉三镇土地使用交通系统计划纲要》等城市总体规划层面的都市计划。 同时,组织编制了一些大型市政工程,如:抗涝排水、江滩改造、防空疏散等,以提高城市的安全性,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三)主城内聚发展时期的规划(1953年-1995年)

“一五”、“二五”时期,武汉被国家列为重点建设地区。分别于1954年、1956年、1959年编制了三轮《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受前苏联规划思想和理论的影响,在远离市区布置了一批大型工业项目,引导了城市空间的跳跃式发展。“文革”十年,城市建设停顿。改革之初,武汉市提出了“两通起飞”的战略,在1973年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了1982年的《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启动了机场、港口、车站等大型交通设施建设,特大城市的空间格局基本确立。

1984年,武汉市被确定为国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于1988年编

制了《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修订方案》,启动了武汉开发区、东湖开发区等城市重要功能区以及众多大型住宅区的规划建设,主城区的功能结构、用地空间逐渐得到了丰富和完善。

(四)区域一体化发展时期的规划(1996年至今)

在全国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武汉作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进入城乡统筹、区域统筹发展时期。在1996年编制的《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采用了“田园城市”理论,构建了“主城+7个卫星镇”的市域城镇发展体系。为促进远城区的快速发展,武汉市于2002年编制完成了《武汉城镇地区空间规划》, 正式提出了“城镇一体”的城乡统筹理念。

2006年编制的《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年)》,进一步强化了城市区域化发展的要求,突出对城镇地区发展的重视,提出促进城市空间轴向拓展,确定都市发展区范围,将城市建设发展的重点转移到都市发展区。2007年底,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对接武汉城市圈发展,编制了《武汉城市圈空间布局规划》,构建了“1+8”等九大城市统筹发展的城市空间框架,正式拉开了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序幕。

二、规划档案状况

(一)规划档案的类别

规划档案因其产生单位不同,其类别和内容有所不同。作为规划编制单位,规划档案主要分为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市政工程规划、规划咨询及其它类。

(二)规划档案的特点

1、凭证性。规划方案是经过现状调查、事前指导、中间检查以及专题研究、会议审查等过程,针对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方面,利用科学的手段和技术方法形成的规划编制成果。在此过程中形成的规划档案,是最原始、最真实的记录,具有凭证性。

2、 权威性。规划方案必须符合国情,依法编制。经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是城乡建设和规划管理的依据;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经依法批准并公布的城乡规划。规划档案具有权威性。

3、 延续性。城乡规划具有延续性,由此产生的规划档案,自然具有延续性。下位规划要延续上位规划的精神,符合上位规划,落实上位规划的功能和定位。同一层面规划也应前后衔接,没有冲突和矛盾。比如武汉市历轮总体规划,是一个延续性很强的工作,要延续上轮规划的思想,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深化和延展。

4、参考性。规划档案需相互参考。上下位规划,相关规划间要参考

51

change

交 流

和互为依据,以保证规划的协调统一。同时一份档案中的基础资料,如地形测绘、地理信息、历史沿革等同时也是另一个规划项目的基础资料,可参考使用。

(三)规划档案保存状况1、 保存地点。在利用规划档案的过程中发现,规划档案主要保存于规划编制单位和规划管理单位,少量存放于城建档案馆以及省市综合档案馆。前者主要是规划的编制部门和管理部门,规划档案系统、完整。后者主要是包含在政府文件或者相关资料中归入档案馆,规划档案分散。

2、保管条件。规划档案的保管条件与档案的产生年代有很大的关系,有鲜明的时代特色。80年代,手绘图纸、手写说明书,形成的规划成果都是人工完成;规划档案也是人工管理,整理立卷、检索利用均靠手工。90年代电脑逐渐普及,电脑绘图大大减少了画图时间和成本,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规划成果有了规范和标准规定,规划档案也随之规范与标准,检索利用条件也越来越便利、快捷。随着社会、单位对档案的逐渐重视,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管理制度的科学化、管理手段的智能化,规划档案的保管条件越来越好,规划档案呈现的面貌逾加完整、齐全、安全。

些手绘图纸已经进入退变状态,自然老化不可避免,尤其是那些硫酸图,已经脆化,稍不留意就会破损,更别说利用它翻晒蓝图。这些都急需数字化。同时,手绘图纸在电脑绘图的今天,凸显绘图者的功力和水平,在电脑输入、输出的命令中,手绘图显得弥足珍贵,要想办法减缓它的退变速度,延长其寿命,数字化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当然,数字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根据具体情况,量力而行,有计划、分步骤的完成规划档案的全面数字化。

(二)档案信息安全

档案信息安全一直是档案管理中不变的话题,尤其在电子化时代,信息安全尤为重要。规划档案因为其特性,有着很强的现实价值,信息安全更不可忽视。规划成果是政府决策的依据,引导建设与实施。规划档案中很多信息对外人来看很有经济价值,如:哪里拆迁,某个地块要搞什么建设。同样,也有一些涉密规划,如:人防设施等,这都需要档案工作者要有高度的职业操守,遵守档案的保密制度,自觉维护档案信息安全。还要不断学习掌握先进安全技术,为规划档案信息安全做好保障。

(三)基础资料共享

每个规划项目编制中,首先要进行基础调研、现状调查。如:地理信息、地名信息、地籍权属、地下管线等都需要耗费时间和精力收集和整理。诸多项目势必具备基础资料共享的条件,规划档案管理部门,可深化工作,利用归档资料,建立基础资料信息库,为规划项目编制提供便利条件。这样,大大减少规划设计人员的资料收集时间,设计人员可在现有资

料的基础上,更合理的安排现状调查,从而整体缩短项目编制周期。

要建立健全基础资料信息库的更新维护制度。规划设计人员有权调用基础资料的同时,也负有更新维护的责任,要及时对基础资料进行修正、补充,保证基础资料的准确、齐全。

(四)规划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划档案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可根据专题、类型、需要进行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划档案也是一个宣传途径,通过档案信息的编研、开发,进行专题展览、编制宣传图册等,既让规划走近了百姓,也让规划更有了人气,便于规划的建设和实施。

(五)消除档案利用壁垒规划档案多保管于部门内部,部门外人员若想使用困难重重。而由于规划档案的特殊价值,公众意识的提高,利用规划档案的社会需求越来越多。规划档案部门在法律法规允许的前提下,应该减少利用限制,最大限度的满足公众的需求。对于社会大众普遍关心的规划项目,如城市的总体规划,制作通俗易懂版本,既满足了大众需求也有效的解决了利用档案的压力。

总之,规划档案,作为城市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科学管理。城市记忆,作为人类文明的基础,需要城市中各行各业共同构建,城市规划、规划档案、档案工作者均重任在肩。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规划研究院     综合档案室

三、规划档案利用启示

(一)档案资料全面数字化在对百年规划档案的调阅和利用过程中,笔者深刻感到,规划档案应全面的数字化。具体说来,主要指那些电脑普及之前的规划设计成果,重要的是手绘图纸等。图纸在规划成果中十分重要,随着时间的推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