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马克思试卷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卷面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6分。)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 b)

A.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B.物质范畴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可以被感知

D.物质是自然界中具体的物质形态

3.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明确地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 c )

A.革命性和斗争性

B.先进性和革命性

C.阶级性和先进性

D.先进性和科学性

4.毛泽东“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诗句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b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间空间的主观性的统一

C.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间空间的有限性的统一

D.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

5.“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一论断说明( b )

A.世界除了过程,什么都不存在

B.一切都在变化和发展,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C.世界作为过程的集合体本身是没有方向的运动状态

D.承认运动就必然否认相对稳定

6.科学家洛仑兹提出“蝴蝶效应”理论,他说:“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得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这个说法(A )

A.说明一种事物和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中介环节和另一事物、现象发生联系

B.片面夸大了联系的普遍性 ‘

C.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的,否认联系的客观性

D.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

7.人类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在于( C )

A.人类能征服和改造自然界

B.人类必须依赖自然界,因为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C.人类是否能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

D.人类能够保持生态平衡

8.科学社会主义问世的标志是( A)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资本论》的出版

C.唯物史观的形成 ‘

9.“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对立,属于B( )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C.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

D.能动的反映论和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10.“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D( )

A.强调真理的客观性

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C.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D.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1 1.列宁指出:“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都是具体的.”这句话的含义是( D )

A.真理是具体的生动的形象

B.真理的形成不需要进行抽象的概括

C.真理是抽象不变的公式

D.真理有其适用的范围和条件

12.20纪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这说明( D )

A.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

B.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D.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13.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 C )

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

C.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D.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

14.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的实质是( C)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权

B.每个公民都能通过竞选参与政治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C.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

D.人民当家作主 ’

15.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D )

A.实现了自我否定

B.发生了根本变化

C.仍无任何变化

D.有局部调整,但没有改变本质

1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 B )

A.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

B.生产高度社会化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结果

C.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生产资料全部国有化的结果 J

D.商品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多选、少选、漏选均不得分。

A.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要求

B.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

C.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D.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要求

2.“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 ABD )

A.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B.理论不能代替实践

C.理论本身就是物质力量

D.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才能变成改造社会的物质力量

3.从人们开始打制石器——制造并使用金属工具——制造铁器——机器使用一电子技术的广泛运用一生物技术的突破„„这一进程说明(ABCD )

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B.实践是历史性活动

C.实践是社会性活动

D.实践是能动的不断发展的活动

4.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 BC )

A.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合理的,凡是现存的都是必然要灭亡的

B.对每一种既成的事物都是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

C.在对现存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包含否定的理解

D.认为凡是合理的就一定存在,凡是存在就一定合理

5.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命题,其错误在于割裂了事物的( ABD )

B.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6.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本质是( CD )

A.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民的意志和愿望

B.集中地体现了资本主义国家文化的精华

C.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D.是资产阶级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7.以下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ABD )

A.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B.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

C.是研究价值分配的理论

D.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要概述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

2、如何理解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3、简述“渺茫论”、“空想论”思想观点的错误实质及危害

4、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四、辨析题(每题6分,共18分)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

1.错误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2.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由于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不同的实践标准.

五、材料分析题(12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贝克莱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人的主观感觉,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感觉的复合,存在就是被感知”,康德提出:“人为自然界立法”;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马赫认为:“世界是感觉要素的复合”;尼采主张:“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叔本华说:“意志是世界的本质,意志是一切存在和运动的根源”;波格丹诺夫认为:“经验是世界的最终构成要素”,杜威说:“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经验”. '

材料2: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世界是上帝的创造物”;黑格尔认为:“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物质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绝对理念是万事万物的本源”;程颐认为“万物皆是一理:,有理则有气,天者,理也”;朱熹认为:“理在物先,理在事先,理是万物之本”.

请回答: ,

(1)材料1和材料2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哲学观点?

(2)对上述材料所涉及的哲学派别的特征作简要概括和分析.

六、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结合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作用的原理谈大学生不仅要注重提高智商,更要注重培养情商。

2、试论事物发展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及其对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现实意义。

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6分)

1.A 2.B 3.C 4.B 5.B 6.A 7.C 8.A 9.B 10.D 1 1.D 12.D 13.C

14.C 15.D 16.B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

1.ABCD 2.ABD 3. ABCD 4.BC 5.ABD 6.CD 7. ABD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答案要点:

(1)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1分)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它与社会存在的不完全同步性,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具有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2分)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者阻碍作用。(2分)

2、答案要点;

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1分)

(2)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主体是指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进入人的实践活动并与主体相关的客观存在,即对象存在。承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2分)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为,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不是简单、直接的摹写,而是有选择、有创造的、并通过现象把握本质和规律的过程,即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2分)

3、答案要点:

(1) “渺茫论”、“空想论”思想观点的错误实质:“渺茫论”、“空想论”思想观点的错误实质可以分为类: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共产主义思想的误读而导致的思想认识上的错误。纠正这种错误的认识,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修养,不断提高认识水平;二是出于“和平演变”的政治目的的需要,恶意宣言“渺茫论”、“空想论”思想观点,以搞乱人们的思想,达到他们实施“和平演变”的目的。对此,人们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同时揭露其真实的用心,有力地批判其错误的思想和言论。(3分)

(2)“渺茫论”、“空想论”思想观点的危害:“渺茫论”、“空想论”思想观点尽管错误的实质不同,但危害是一样的,即动摇人们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危害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以,对“渺茫论”、“空想论”思想观点不能任其传播,必须用正确的理论予以有力的驳斥。(2分)

4、答案要点:

(1)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剥削制度。(2分)

(3)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意识形态。(1分)

(4)野蛮残酷的侵略扩张本性。(1分)

四、辨析题(每题6分,共18分)

1.答案要点:

(1)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包括正确的意识或思想,也包括错误的意识或思想,它们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内容都是来自客观物质世界,只不过,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错误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歪曲的、颠倒的反映.(3分)

(2)错误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是指:第一,错误的思想有其产生的客观原型,如神、鬼等错误观念的客观原型就是人自己,是人这一原型的主观变形.第二,错误思想不是主观自生的,而是由其产生的客观物质根源,在阶级社会有阶级根源.第三,错误思想也随客观存在的变化而变化.。(2分)

(3)我们在分析和克服错误思想时,就要分析这种错误思想产生和存在的客观前提和根源.因此, “错误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是符合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正确论断(1分)

2.答案要点: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不是指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其实践标准,而是实践对真理性认识的检验的条件性。(3分)

(2)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的含义是:第一,每一历史阶段的具体实践,都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一切认识,而只能证实或驳倒当时的部分认识.因而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检验和发展人的认识;第二,即使是已经被实践证实的真理性认

识,也还要继续接受新的实践的检验. 所以“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由于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不同的实践标准”.这一观点是错误的.(3分)

3.答案要点:

(1)垄断没有消除竞争产生的条件.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垄断产生以后,不但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而且又促进了商品经济继续发展,因而不可能消除竞争. 垄断阶段在垄断组织内部、垄断组织之间以及垄断资本家集团之间,垄断组织同非垄断组织之间以及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广泛而激烈的竞争.(2分)

(2)垄断必须通过竞争维持.垄断组织在取得了一定的垄断地位后,攫取高额垄断利润的内在动力和面临的外在竞争压力,垄断组织必须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2分)

(3)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在垄断组织之外还存在着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这些非垄断的企业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垄断程度极高的部门也不可能只存在一个垄断组织,不同的垄断组织为了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必然展开激烈的竞争. 总之,垄断从自由竞争中形成,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但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所以上述观点是错误的。(2分)

五、材料分析题(12分)

答案要点:

(1)材料1所说的各种观点均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材料2所说的各种观点均属于客观唯心主义.(2分)

(2)主观唯心主义把精神,即人的感觉、经验、意志等看作是世界的本原,是万事万物的创造者,而客观世界反而是这个主观精神的产物.它夸大了主观精神

的地位和作用.(5分)

(3)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看作是先于物质世界、独立于物质世界之外而存在的,并把这种客观精神称作“理念”或“绝对观念”等,认为这种客观精神是万事万物的本原或本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它演化产生的,并最后归结为这种外在于物质的精神.它的错误是把本来属于人的精神和理性,经过抽象变成一种离开人而客观独立的神秘的精神实体.这种精神实体从根本上说是虚构的,甚至会成为上帝的代名词.(5分)

六、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结合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作用的原理谈大学生不仅要注重提高智商,更要注重培养情商。

答题要点:

原理部分(4分)

(1)非理性因素的定义。非理性是相对于广义的理性而言的,广义的理性包括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其主要思维形式是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等。而非理性因素主要是指主体的情感、意志及潜意识、信念、习惯等意识形式。

(2)非理性因素的作用。第一,非理性因素对认识活动具有激活和驱动作用;第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辩证运动过程中具有参与筛选对象的作用;第三,非理性因素对认识辩证运动过程具有调节作用;第四,非理性因素还有助于认识辩证运动过程对善和美的价值追求。

人的能力结构是智商与情商的有机统一。(4分)

(1)非理性因素与目前流行的情商概念密切相关。情商就是非理性因素水平在人的社会交往中的表现。情商是反映一个人把握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认知和驾驭他人的情绪;在外界压力下不断激励自己、把握心理平衡的能力。表现为:了解自我;管理自我;自我激励;识别他人情绪;处理人际关系。

(2)在一定意义上情商高于智商。①智商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能力;②情商是运用智商的非智力条件,对智商的运用具有驾驭作用。

大学生应该注重情商的培养。(2分)

(1)情商不是靠背书、考试能学到的。

(2)大学期间要在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锻炼提高情商水平。

(3)学习各种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

2、试论事物发展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及其对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现实意义。

答案要点: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过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1分)

(1)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因为: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每一次否定都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新事物既克服了旧事物的消极因素,又保留了旧事物的积极因素,并在新的基础上得到改造和提高,实现了事物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2分)

(2)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因为:事物经过两次否定,出现一个周期,在形式上仿佛又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否定因素开始时总是比较弱小,处于被支配地位,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要经历

反复斗争的曲折过程;在特定条件下,新事物还可能失败,出现暂时的倒退。(3分)

掌握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对于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心。社会主义代表了人类历史前进的方向,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扭转的历史趋势。因为:社会主义制度能够从根本上克服生产资料私有制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前景;社会主义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社会主义能够在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并逐步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2分)

(2)要准备走曲折的道路。社会主义是新生的社会制度,又是在极其复杂的环境中成长的;只有经过长期、复杂的实践过程,才能逐步走向完善。社会主义要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在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曲折,是难以完全避免的。我们要充分估计和克服前进中的困难,认清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性,把社会主义推向前进。(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