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

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扎实有效地实践新课程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战场,也是新课程实施的主战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的一切教育教学改革,最终都会集中反映到课堂教学的改革上来;而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与否,从某种角度上也可以充分印证整个新课程实施的成功与否。因此,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始终把课堂教学改革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上。我们通过构建与新课程理念相结合的课堂教学体系、课堂教学标准、课堂教学模式,以及围绕课堂教学改革所开展的一系列校本教研活动等,来扎实有效地实践新课程,从而切实将我校的新课程实施落到实处。

第一,构建了与新课程理念有机结合的“三位一体”的课堂教学体系。

自新课程实验以来,我校一直在积极探索富有我校特色的、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体系。而“三位一体”的课堂教学体系,就是我校在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方面所取得的一大成果,也是我们评价教师的一个重要标尺。

“三位一体”课堂教学体系的内涵包括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课堂教学形式上的“三位—体”,二是课堂教学目标上的“三位一体”。

首先,从课堂教学形式这一层面上来看,我们的“三位一体”课堂教学就是要坚持以实践新课程理念为目标、以“目标体验”模式为载体、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 以实践新课程理念为目标,就是要求在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切实将新课程理念作为一根红线,自始至终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

以“目标体验”模式为载体,就是要求我们在新课程实验过程中,必须把“目标体验”课堂教学模式一以贯之地作为富有我校特色的一种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来加以运用。

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就是要求我们在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与时俱进,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来丰富我们的教学、改进我们的教学、提高我们的教学,使之与我们的学科教学达到有机的整合。

上述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我校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的三大基本要素。通过对这三个维度的把握,最终就是要看教学活动能否真正让学生做到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否真正落实到对学生学习力、领悟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上。

其次,从课堂教学目标这一层面上来看,我们的“三位一体”课堂教学就是要坚

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力、领悟力和创造力。

对于课堂教学应达到什么样的基本教学目标,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通过一段时期的摸索和总结,我们认为,在新课程下,我们的课堂教学除了要向学生传授必要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必要的基本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外,还必须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力、领悟力和创造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力,就是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培养和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和选择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的提高,让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得到极大的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极大地增强了,那么,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就能够得到较大的提升。而培养学生选择学习的能力,就是要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发展,来科学地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提高学生的领悟力,就是要求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考能力;要增强学生对知识内涵的准确把握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思辨能力;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求异,不过分迷信权威,不过分满足已知的结论;对于各类问题,要善于有自己的观点,且敢于有自己的观点;并且,还要经常性地用求异的眼光和发散性思维来审视各类知识现象,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和学习领悟能力。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整合知识信息的能力,要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意识和敢于冒险的精神;要使学生善于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合乎规律地想象和推测出一些未知的东西;要培养学生善于整合知识信息的能力,要善于将一大堆零散的知识信息进行有效地筛选和归纳,从无数庞杂的知识体系中,选择符合自己需要的知识信息进行梳理和整合,特别是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下,这种能力就更显重要。此外,我们还要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意识和敢于冒险的精神,这不仅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要求。同时更是学生适应社会、认识和改造社会的基本要求。通过积极的实践和勇敢的探索冒险,可以使学生能够真切地体验到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在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情感价值。

对这三个“力”的把握,不仅从理论上将我们的课堂教学作了一个较大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在教学实践中,能够使老师对课堂教学的基本目标有了一个更为清晰而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行为更能够符合新课程的要求。

近两年来。我们就一直是用上述“三位一体”课堂教学体系的基本要求来规范我

们老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当然,我校绝大部分老师实际上也已将这一体系的基本要求内化成了他们自觉的教学行为。

第二、基本形成了与新课程方案相一致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课堂教学的有效评价问题,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确立一个与新课程理念相一致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这是关系到新课堂实验能否有效实施的重要方面。通过一段时期的实验,我们已基本形成了一个较为科学和全面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我们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主要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层面上来评价。 在教师的教方面,我们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来把握:

1.教学思想。教师的教学思想要体现:(1)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2)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要真正做到信任学生,让学生有更多自主思考的空间和自主学习的时间,坚决杜绝“满堂灌”和“一言堂”。(3)面向社会、面向全体,充分体现教学的人文性和社会性的有机统一,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尤其是不要忽视那些基础较差的“学困生”,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多地关注他们、鼓励他们,要给他们更多的学习信心和表现机会。

2.教学目标:符合新课程理念和要求,适应学生全面发展需要,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力、领悟力和创造力。

3.教学内容:(1)要求老师认真研读新课标,严格按照新课标备课和上课,不要无限制地扩充知识点,更不要完全拘泥于教材,要树立教材是为课标服务的观点,要切实做到由“教教材”向“用教材”的根本性转变。(2)有课堂知识预设和生成问题的妥善处理,对学生课堂生成信息能正确引导,培植新问题和新知识的生成。(3)教字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紧密联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做到内容结构化、问题化、经验化和生活化。

4.教学能力与策略。关注四种能力:(1)组织能力。要有较强的教学内容、教学语言和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要善于创造一种民主、和谐、活跃、亲切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的教学语言和肢体语言要富有激情、富有感染力,从而设法让学生把精力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形成良好的互动性教学。(2)调控能力。能根据课堂教学进展情况与课堂生成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调整课堂预设,满足学生思维发展需要,完成课堂教学任务。(3)应变能力。教师能快速敏捷地捕捉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有用信息,灵活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恰当处理课堂偶发事件,体现良好的教学导向和教学机智。(4)

导学能力。教学情境创设新颖,教学活动设计科学得体,组织形式灵活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教师要依据学生差异,设计具有层次性、开放性、实践性的问题或练习,达到巩固知识、拓展提高的目的。

5.教学手段:要恰到好处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辅助性教学,使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能够达到有机的整合。

6.教学反馈和评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即时反馈和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和评价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即:进入学习状态、专心学习情况、提出问题情况、回答问题情况、合作探究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等。课堂学习情况的即时反馈和评价,有利于及时帮助学生发扬长处、克服不足,以此加强师生之间的及时沟通。

在学生的学方面,我们则从以下四个“度”上来把握:

1.学生学习参与度。观察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生精神是否饱满、情感是否愉悦、思维是否活跃、参与是否主动、参与度是否较大。

2.学生的思维度。观察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否积极思考,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如何。学生是否具有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3.独立思考和合作交往度。课堂上学生是否做到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合作交流应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区别不同的问题,把握好二者的度。

4.目标达成度。纵观整堂课,应形成一个接纳、宽容、支持的课堂气氛,师生能够分享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和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此外,还要通过观察、检测等途径,充分地了解学生在认知、探究和体验等环节中的目标达成度。

上述标准。可以说已基本上成为我们评价老师课堂教学的基本标准。我们无论在听课还是在评课过程中。都始终坚持以上述标准为尺度,来衡量一个老师课堂教学的成败与得失。

第三,坚持和完善了与新课程理念有机统一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新课程实验过程中,构建与新课程理念相一致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新课程实验落到实处的重要途径。我校为了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首先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实验,“十. 五”课题«高中语文自主性学习的研究»获汉中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在2006年底,

就初步构建了一种具有我校特色的“目标体验”课堂教学模式。

这一模式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的体验:一是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自身情的体验;二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对知识形成过程产生亲身的体验,对知识与社会生的有机结合产生亲身的体验;三是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形成自身独特学习方法的体验。

“目标体验”课堂教学模式将整个课堂教学分为五个基本教学环节,即:展示目标——自主学习——问题探究——反馈评价——分层训练。

展示目标。即教师将本堂课的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提供给学生,使学生能从总体上把握这堂课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要求。

自主学习。即要求学生在老师提供的自学指导题指导下,认真阅读教材、圈点教材,并自主地掌握教材中的一些基本知识信息和重点知识构架。

问题探究。问题探究是学生针对自学过程中发现的一些有意义的问题、或存在的一些疑难问题、或教师预先设计的一些思考性、探究性问题等,进行思考和探究。通过问题思考和探究,可以培养学生一定的研究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能较好地让学生自主掌握课本上一些相关知识及其形成过程。

反馈评价。这个环节是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一教学理念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在较为充分了解学生自主学习和问题探究情况后,再结合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些疑难问题、或感兴趣的问题、或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所关注的一些重点、难点、疑点、热点问题等,进行重点讲解、释疑和进一步探究。

分层训练。在这个阶段,教师应设计一些有一定的梯度、深度和广度,能较好地反映本堂课重点、难点和疑点,特别是具有一定思维空间和开放程度,且能尽可能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巩固知识,当堂消化知识。练习题包括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三个层次。

“目标体验”课堂教学模式一个最核心的精神就是强调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它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自主地去获取知识和探究知识,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只起一种导向和指导作用,而不是包办代理。因此,在“目标体验”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必须对自己以往的教学进行认真的反思和审视,在教学思维和教学理念上要真正地做到与新课程理念和精神相一致。

此外,“目标体验”课堂教学模式还要求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真正地充分信任学生,大胆放手学生,要努力克服不信任学生的心理。须知,学生通过自主获取知

识、自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其自主学习能力毕竟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而这种能力又往往不是老师所能传授的,而是必须通过学生不断的亲身体验方能获得。这种自主学习的能力一旦形成,于学生而言,那是终身受益、其利无穷的。

因此,我们的“目标体验”课堂教学模式所遵循的基本理念与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在本质上是高度一致的,都是充分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它是我校将新课程方案的精神与我校课堂教学的具体特点相结合的一个良好实践,它已逐渐赢得了广大师生的认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正发挥着较好的课堂教学效益,并且也正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而日益走向完善和成熟。

第四、建立了以个案研究为主体,切实服务于课堂教学的校本教研机制。 校本教研是学校创造教育教学特色的必由之路。也是新课程实施的强大动力,更是服务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我们在校本教研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教学个案研究这一主体,大力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着力营造新课程的实验氛围,从而形成了切实服务于课堂教学的校本教研机制。

在以教学个案研究为主体的校本教研机制下,我们着重抓了课前备课,课中教学,课后反思、总结和提炼等主要研究环节。

1.认真抓好教师的课前备课研究

我们抓教师的课前备课研究,主要是抓了教师们的集体备课工作。集体备课作为发挥教师们集体智慧的有效途径,已成为我们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这对于我们切实遵循新课程理念、搞好课堂教学改革是大有裨益的。

在新课程实施中,我们不仅要求学生要做到合作学习,同时也要求老师做到合作教学。因为在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诸多方面,都需要认真设计、认真研究和认真琢磨,因此集体备课就显得十分重要。

我们把每个星期日的晚上和星期一的下午作为老师的集体备课时间。在集体备课中,我们要求老师们互相探讨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要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认真设计和探讨教法和学法,认真设计所要探究的题材和问题,积极思考和探讨如何有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和自主探究等。

集体备课后.我们还要求教师必须依据个自的教学实际,对集体备课中所形成的共识加以个性化,从而做到教学中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使集体智慧真正内化为个人的教学智慧。

2.认真抓好教师的课堂具体教学研究

抓好教师的课堂具体教学研究,这是我们以教学个案研究为主体的校本教研的中心环节。在抓好教师的课堂具体教学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做了三项工作,一是学习,二是示范,三是研讨。

在学习方面,我们主要是采取了“集中”与“分散”、“引进来”与“走出去”等学习和培训形式,积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方案、各科新课程标准、有关新课程的理论和体会文章、以及其他兄弟学校的先进课堂教学经验等。通过学习,使我们教师的新课程理念得以强化、新课程思维得以形成、实践新课程能力和素质也得以提高。

在示范方面,我们主要是通过示范课的形式,让老师们亲身感受和体验新课程具体的课堂教学。我们的示范课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本校教师。我们经常组织本校一些新课程理念贯彻得比较好的教师。来给全校教师上示范课;二是教学录像。我们经常将一些能够较好地体现新课程理念和精神的教学录像,展示给全校老师观看。无论是观摩本校教师的示范课,还是观看教学录像,我们都会组织教师进行现场评议,通过观摩、观看和现场评议,从而有利于我们教师的课堂教学达到相互促进和共同提高的目的。

在研讨方面,我们通过经常性的教师研讨会,对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设计、新课程标准、新教材特点、新课程与“目标体验”课堂教学模式的整合、新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研讨。通过研讨,使教师们的课堂教学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都能够得到较大的增强。

3.认真抓好教师的课后反思、总结和提炼等研究

在新课程实验过程中,为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强化课堂教学研究,我们要求教师们不仅要做到课前精心设计、课堂用心教学,而且还要做到课后及时反思、总结和提炼。

搞好课后反思、总结和提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单纯地上一节课更为重要。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没有总结,就没有提高;没有提炼,就没有提升。我们在这方面的具体做法是:一、要求老师们每上完一节课,必须撰写教后记或教学反思,对这节课的得与失进行一番总结的回顾,以利于今后更好的改进和完善。二、要求老师们将自己的部分教学课例和教学设计进行汇编,或者刻录成光盘,以供今后教学研究之用。三、要求老师们大胆地将自己的教学课例和教学设计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对外交

流。四、要求老师们在教学之余不断撰写有关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方面的经验总结和实践体会文章。

总之,通过课后反思、总结和提炼等研究,我们不仅大大地丰富了我校新课程实施的内容,而且还为我校的新课程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尤其是为我校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氛围和理论指导。新课程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还有许多困难、困惑和不足,需要不断地探索和研究,需要向兄弟学校学习与兄弟学校交流,共同推动课程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