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物技术的知识产权情况及建议

我国生物技术知识产权情况及建议*

张嵎喆1 潘悦2

(1.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38;

2. 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北京 100094)

内容提要:为促进我国生物产业这一新兴战略产业的发展,作者对生物医药、生物农业育种两个已初具规模行业的生物技术知识产权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根据OECD 发布的2007年专利统计报告中最新国际可比专利数据,对我国生物技术知识产权进行了国际比较分析,最后针对我国生物技术知识产权的现状提出了加快出台国家生物产业政策、全面推动生物产业专利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生物技术 生物医药 生物农业育种 知识产权

当前,全球生物产业迅猛发展,美国著名未来学家保罗先生预言:“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代表科学将由信息科学转为生物科学”,我国更是第一次将生物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产业进行整体规划部署。为促进我国生物产业这一新兴战略产业的发展,我们有必要对我国生物技术的知识产权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为国家制定生物产业扶持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1. 我国生物技术知识产权的国内情况

根据目前生物产业的发展现状,我们将仅就生物医药、生物农业育种两个已初具规模的行业进行分析研究。

1.1 总体情况

1996~2006年,我国生物技术专利申请量共计23656件,其中,生物育种技术专利申请1074件,生物医药专利申请22582件;生物技术专利授权专利共计8102件,其中,生物育种技术授权专利384件,生物医药授权专利7718件。

在生物技术专利申请中,来自国内(包括香港、台湾)的专利申请共计15784件,其中,生物育种的国内专利申请为925件,生物医药的国内专利申请为14859件;来自国外的专利申请共计7872件,其中,生物育种的国外申请为149件,生物医药的国外申请为7723件。

在生物技术授权专利中,来自国内(包括香港、台湾)的授权专利共计5275件,其中,生物育种的国内授权专利为350件,生物医药的国内授权专利为4925

作者简介:张嵎喆(1975-)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高技术产业;潘悦(1974-)男,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研究方向为生物医药产业。

*

件;来自国外的授权专利共计2827件,其中,生物育种的国外授权专利为34件,生物医药的国外授权专利为2793件。

从整体看,国内外生物技术专利申请和授权专利数量均呈递增趋势。

1.2 主要特点

第一,生物技术的专利申请人和专利权人以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主。在生物育种技术领域方面,在检索到的529位专利申请人中,科研院所和大学申请人数为189人,占35.7%,申请的专利件数达759件,占65%;而企业作为申请人仅120个,仅为个人申请人总数的55.6%。在总共202个授权专利人中,授权专利人主体为科研院所和大学的共计91个,占45%,科研院所和大学的授权专利数为255件,占69.3%;;而企业作为专利权人仅37个,仅为个人专利权人总数的52.9%。在生物医药领域方面,前10位专利申请人中除天津天士力一家企业外,其中8家是大学和科研院所;而在前10位专利权人中除一泰医药研究(深圳)有限公司外,其余全部为大学和科研院所。

第二,国内生物技术专利申请量和授权专利数均明显高于国外来华专利申请和授权数,表明国外在我国生物技术领域的知识产权布局尚处在初、中期阶段。在生物育种领域,1996~2006年的11年间,国外专利申请量仅149件,占全部专利申请的13.9%,国外授权专利34件,占全部授权专利的8.9%;在生物医药领域,1996~2006年的11年间,国外专利申请量仅7872件,占全部专利申请的34.9%,国外授权专利2793件,占全部授权专利的36.1%;其中,在中药和生物药等细分领域,国内授权专利明显多于国外来华专利,而在化学药领域,国外授权专利占有优势。

第三,与国外专利权人相比,国内专利权人不仅专利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而且应更加注重具有较高商业价值的技术。在生物育种专利技术方面,国内申请主要涉及的技术手段是常规杂交育种技术,而国外来华申请明显偏重于基因工程、DNA 标记、DNA 序列评估、生产特殊蛋白质等生物工程技术;而且在转基因技术的应用方面,国外申请也表现出较强实力。在生物医药专利技术方面,在用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生物药等生物工程上游技术和动物细胞大规模培育等下游国内外生物药生产的关键技术方面,我国虽有一定基础,但专利数量不多;在治疗性抗体技术方面,我国与欧美国家差距较大;在利用化学修饰或基因重组技术改善产品性能方面,国内的几件专利的技术水平不是很高。

2. 我国生物技术知识产权的国际比较

一国在国外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是反映该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此,我们根据OECD 发布的2007年专利统计报告中提供的最新国际可比专利数据,对我国生物技术知识产权进行国际比较分

析,发现如下特点:

第一,我国在欧洲专利局(EPO )申请的生物技术专利增长迅速。在1995~2003年间,在EPO 申请的生物技术专利年均增速仅为5.8%,而中国在EPO 的生物技术专利年均增速高达50.1%,比印度40.8%、韩国24.4%、德国10.5%、日本8.9%、英国3.3%和美国2.4%的年均增速高出很多,居主要国家之首。

第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物技术专利总量很少,且在生物技术领域的专利合作条约(PCT )专利份额少于在其他技术领域的PCT 专利份额。截止到2004年,美国生物技术专利占生物技术PCT 专利的38.9%,日本和德国分别占17.7%和 10.0%,而中国仅占1.4%;同时,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丹麦、印度、以色列、日本、西班牙和美国在生物技术领域的专利份额均高于各自在其他技术领域的专利份额,而中国则恰恰相反,表明我国生物技术领域的发展还与发达国家差距还较大。

第三,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我国生物技术专利在其所有国际专利申请中的相对份额下降幅度较大。在2002~2004年,生物技术专利占PCT 专利申请总量的6.5%,而在1996~1998年则占8.6%。尽管在1996~1998年到2002~2004年间,大部分国家的生物技术专利在其所有国际专利申请中的相对份额都有所下降,但我国则从1996~1998年生物技术专利占PCT 专利申请总量的13.5%急速下降到2002~2004年的6.2%。

第四,我国生物技术专利方面的国际合作较多,2001~2003年间生物技术合作专利占全部生物技术专利的比重达34.9%,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的12.4%,也高于其他技术领域的国际合作水平。从国内生物技术相关专利的国外知识产权看,我国比例较高,达46.4%,远高于韩国的13%、美国的11.8%和日本的7.4%,也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的18.9%;而从国外生物技术相关专利的国内知识产权看,我国比例较低,仅为16.5%,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的18.9%。这说明我国生物技术专利对国外专利的依赖性还较高,专利的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3. 几点建议

第一,加快出台国家生物产业政策促进产业大发展。建议尽快出台支持生物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规定,实行政府引导、支持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发展方针,特别是应加大对有核心授权专利的重点生物企业的专项资金支持,这里所称的核心授权专利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有影响力的技术,二是对未来技术走势有极大影响的技术;并对地方出台相关政策提出明确要求,形成促进生物产业发展的权威性基本政策体系框架。

第二,提高整体专利意识,全面推动生物产业专利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一是改进和完善科研评价制度,建立多层次多因素的综合评价体系,综合考虑论文、

系列延伸研究、技术转移或合作、专利等多因素;二是完善激励机制,对专利申请人给予奖励,以股权、专利质押等多种灵活形式提高专利申请人将专利转化为生产力的动力;三是建立健全科研院所、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包括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落实专人和经费;建立立项前的专利查新制度、专利申请先于论文发表制度、专利申请费用支持制度(即在课题经费中包含专利申请的经费),以及国内外同行专利信息跟踪制度;四是应在注重生物技术专利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加大重视生物技术专利的质量,培育我国生物技术的核心优势知识产权。

第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一是加强与生物技术知识产权有关的信息统计体系和数据库建设,为生物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二是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对重点发展领域绘制专利地图,摸清国外公司专利布局,避免研究出来的生物技术有知识产权纠纷;三是加强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和管理的辅导,鼓励中小企业创新和申请专利,适当实行减免费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