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肺栓塞的影像学诊断

1937

~100m l 行增强扫描, 速率2. 0m l/s ~3. 0m l/s 。2 结果2. 1 检查结果 57例累计发现83个病灶, 其中单发42例, 多发15例。病灶分布为肝右叶52个, 肝左叶24个, 肝尾叶7个。病灶最大者17cm ×12cm , 最小者1. 0c m ×0. 8cm 。2. 2 CT 平扫表现 肝血管瘤呈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影, 边界清楚, 密度均匀。较大血管瘤病灶中央可见更低密度区, 呈星形或不规则形。CT 值35Hu ~41Hu 。2. 3 增强造影扫描表现 均表现为肝血管瘤被造影剂充填的表现, 大部分肝血管瘤于动脉期可见边缘呈结节样强化, 且环绕病灶周围, 其密度和同层大血管密度相同, 强化区进行性向中心扩展。延迟扫描病灶呈等密度填充, 较大病灶的中心区可以始终不填充, 与平扫时所见的中央更低密度区一致或更明显。等密度填充时间与病灶大小有关, 病灶越大, 所需时间越长。3 讨论

目前认为, 肝血管瘤主要是一种先天性疾病, 为肝血管发

[1]

育异常致血管海绵状扩张而形成, 患者多无症状, 常于体检时发现, 因而多见于成人, 其危害性在于瘤体破裂出血。肝血管瘤的壁由胶质纤维细胞构成, 瘤内含丰富血管腔隙, 在较大瘤体中心部可见机化的纤维瘢痕组织, 或血栓形成, 这是病灶中心部不强化的病理基础[2]。本组57例患者有51例行B 超检查时发现病变而行CT 检查。9例B 超检查发现肝内有占位病变未能定性, 而作CT 检查。另6例因有右上腹胀痛直

接作CT 检查。

肝血管瘤CT 扫描均有特征性表现, 平扫几乎为边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密度均匀的低密度影, 增强扫描病灶显示更清楚, 且具有特征性的从病灶边缘开始呈结节样强化, 逐渐向病灶中心扩展, 直至造影剂完全填充病灶, 呈“慢显慢退”特征改变。这种特征表现是诊断肝血管瘤的可靠重要依据, 诊断符合率可达95%以上[3], 本组病例均据此征象予以诊断。

鉴别诊断时主要应与肝癌相鉴别, 肝癌CT 增强时肿块明显不均匀化, 动脉期肿块边缘部分明显强化, 但静脉期和延迟期肿块强化程度降低, 其增强时间密度曲线为速增速降型, 与血管瘤“慢显慢退”特征改变有较大区别。

CT 已被公认为肝血管瘤的重要检查方法, 因此, 当临床疑为肝脏内占位病变或B 超检查提示肝血管瘤时, 作CT 检查可为临床诊断提供较可靠的信息和依据。

参考文献:[1] 王建华, 王小林, 颜志平. 腹部介入放射学[M].上海:上海医科

大学出版社, 1998:73.

[2] 段承祥, 吕桃珍, 陶文照, 等. 肝血管瘤C T 表现的病理基础[J].

中华放射学杂志, 1990, 24:263. [3] 周康荣, 严福华, 张志勇, 等. 螺旋C T[M].第1版. 上海:上海医

科大学出版社, 1998:134.

(收稿日期:2008203202)

肺栓塞的影像学诊断

李政义, 周祝谦

(山东大学附属千佛山医院, 山东济南250014)

  [关键词]肺栓塞; 影像学检查; 诊断

  [中图分类号]R563. 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5098(2008) 1521937202  肺栓塞(pul mona ry embolis m, PE) 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 它包括肺血栓栓塞症、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由于PE 突发率高、易误诊和漏诊等原因, 病死率极[1]

高。在我国, 以往由于受到检查手段等方面的限制, 肺栓塞病变的检出率不高。近年来, 随着检查能力的改进, 病变检出率得到提高, 肺栓塞逐渐引起国内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药物抗凝、溶栓和手术清除栓子等治疗方法上的进展已使肺栓塞患者的病死率由早期的20%~30%降至目前的8%, 这就使得及时、准确的诊断在改善此类患者临床转归及预后方

[2]

面的重要性变得更为突出。各类检查方法中, 影像学检查对于肺栓塞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1996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确诊的PE 50例, 男30例, 女20例。年龄25岁~66岁, 平均年龄41岁。慢性反复性PE 4例, 有深静脉血栓(DVT)史者20例, 肺心病10例, 风心病6例, 骨折3例, 腹部手术后2例, 肿瘤2例, 外伤3例。1. 2 临床症状及特征 劳力性呼吸困难20例, 胸痛20例, 咳嗽20例, 咯血10例, 晕厥6例。肺部湿啰音10例, 胸膜摩擦音6例, 心脏听诊P2亢进10例, 肝肿大6例, 双下肢水肿4例。1. 3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升高者10例, 在呼吸空气情

况下动脉血氧分压≤60mmHg (1mmHg =0. 133kPa ) 20例,

二氧化碳分压≤35mmHg 30例, 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20mmHg 者30例。1. 4 放射性核素扫描 50例行肺通气和灌注核素显像, 根据1993年修订的肺通气和灌注显像标准将可能诊断为PE 分

为高度可疑(hig h probability, HP ) :2个以上肺段有大而广泛的肺灌注缺损(与相应肺通气显像不匹配) ; 中度可疑(i nte r 2mediate p robability, IP) :1个~2个肺段有中、高度而且广泛的肺灌注缺损(与相应肺通气显像不匹配) , 单发肺段匹配性放

射性通气灌注缺损, 但X 线胸片清晰, 难以归于低度或高度可疑类; 低度可疑(l o w probability , LP ) :无肺段灌注缺损(但有心脏增大、主动脉增宽、横膈抬高) , 任何肺灌注缺损伴明显胸相异常, 肺段匹配性放射性通气灌注缺损, 但X 线胸片清晰, 肺灌注正常, 多发性小的灌注缺损, 但X 线胸片清晰; 正常:肺灌注无缺损。本组HP 50例, I P 4例。1. 5 胸部X 线平片 肺内实变阴影10例, 肺条索状影10例, 肋膈角变钝20例, 右下肺动脉干增粗6例, 肺动脉段突出4例。1. 6 胸部CT 平扫 50例行胸部CT 检查, 表现为以下征象:胸膜增厚及少量胸腔积液30例均显示, 其中双侧20例, 右侧17例, 左侧13例。表现为局限性的胸膜增厚、少量胸腔积液或无胸腔积液。部分伴叶间胸膜增厚。肺内多发楔形小病灶, 20例显示, 表现为基底贴近胸膜的多发楔形、三角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