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青少年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和养成

作者:邱伟光

思想理论教育 2014年01期

  责任是社会对每个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引导人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青少年社会责任感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着力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进一步揭示了素质教育的真谛,明确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关键所在,凸显了青少年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和养成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学校认真落实这一重要任务,必将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青少年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价值诉求

  青少年学生是最富有朝气、最具有活力和创造力的社会群体。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青少年一代的奉献和奋斗。深入探讨青少年社会责任感培育的价值诉求,有助于深刻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和青少年学生的成长规律,有助于对青少年学生科学实施社会责任感教育。

  社会责任感培育的价值诉求是建立在社会发展对青少年的要求和青少年成长需求的基础上的。党和政府历来关注青少年、关心青少年、关爱青少年,将青少年视为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少年学生寄予厚望,要求他们做一个有价值、负责任的人,这就为培育青少年社会责任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一要求符合社会发展对青少年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价值诉求,又契合青少年个体社会化的内在成长需求,是青少年社会责任感培育应然和实然的统一。

  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的现状总体上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强化公民的法律意识、道德意识、生态文明意识,关心社会发展、国家强盛、文化繁荣发展。平时在校勤奋学习、友爱同学,走出校门参与公益活动、乐于助人、服务社会。他们自尊、自信,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在公共场合能主动向需要帮助的老弱病残人士伸出援手,为受灾地区中小学捐款赠书,奉献爱心,显现了践行社会责任感的良好精神风貌。但是青少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年龄特征,他们主体意识增强、个性发展显著,兴趣广泛,情绪不稳定、心情容易烦躁,抗挫折和独立生活能力较差等。这些表现概括起来就是:重视自我责任意识的培养,轻视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重视个人功利的行为选择,轻视服务他人的行为选择;重视知识能力的掌握,轻视思想品德的修养。这些共同特征,也正是青少年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从而为青少年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价值诉求提供了依据。

  第一,青少年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是实现中国梦的时代需要。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社会责任感的强弱,不仅直接影响到个人的成长进步,而且必将影响到国强民富中国梦的实现。今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广大青年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青少年学生适逢生活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时代,学校社会责任感培育要引导他们牢记时代赋予的使命,用中国梦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历史责任感,把个人筑梦、逐梦、圆梦与实现中国梦结合起来,用实际行动成就梦想。

  第二,青少年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是实现个人全面成长的需要。青少年学生正处在全面成长时期,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依赖于一定的社会责任来维系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为社会和他人服务是青少年学生的责任与使命。青少年学生只有具备了社会责任感,才能实现个人全面成长,进而推动社会发展。

  第三,青少年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是传承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需要。在中华民族漫长的文明历史发展长河中,积淀了中华传统美德,其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渗透着担当责任的为人之道。先贤“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人生价值取向,“君子义以为上”、“君子义以为质”的道德准则,“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社会抱负等,俱是学校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的生动教材,特别是面对当前社会上一部分人中出现见利忘义、诚信缺失、人情淡薄的道德滑坡现象,对青少年学生加强社会责任感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更是具有现实意义。

  第四,青少年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是增强责任意识、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需要。责任意识是公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必备的素质条件。其主要包括自我责任意识、家庭责任意识、他人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等。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对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的认识。人的存在只能是一种对象性的存在,个人责任只有经过他人的体验才能确证。青少年社会责任感培育正是通过对个人、家庭、他人、社会的责任承担体现出来的,青少年学生承担的社会责任越重,越能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其成就的学业与成长成才的价值越大,就越接近于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培养目标。

  二、青少年社会责任感养成的价值路径

  (一)按照认识过程引导

  根据青少年学生的认知特点、接受能力和成长环境影响,其应认识和承担的社会责任:认识自我责任,建立对生命的珍惜感和对自然的敬畏感;认识家庭责任,建立对父母、亲友的知恩感;认识他人责任,建立对同学、老师的尊敬感;认识集体责任,建立对班级、学校、社区的荣誉感;认识社会责任,建立服务社会、建设社会的义务感;认识国家责任,建立国强民富的使命感等。这些社会责任在不同学习阶段和不同学生身上表现是不相同的。就是在同一学生身上受到周围环境影响在不同学习阶段也会存在差异。但是按照青少年学生认知规律,他们对社会责任和道德情感总有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可按认识顺序进行培育和养成,还需因人、因时、因地区别对待。

  (二)遵循行为规律养成

  青少年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本质上是行为养成的问题,一般经历以下阶段:接受认识阶段,学校授予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相关知识,让社会责任感被学生所认知、认同,形成内心体验;动机形成阶段,通过个体内在心理活动,催化为思想动机,形成内在的驱动力;行为选择阶段,内在的一系列动机支配行为选择,外化为自主行为;习惯养成阶段,行为经过多次重复,形成良好习惯;个体意识形成阶段,在行为实践过程中,性质相同的习惯有机结合,转化为个体的倾向性,形成个体意识,赋以责任内涵,也就是责任意识,渗透道德情感,就转化成社会责任感。可见,青少年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经过内化和外化的两次转化,先由教育者施加培育影响,内化为学生个体责任意识,再由学生个体责任意识外化为服务社会的责任行为。而这两方转化还要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教育者可以根据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的实际效果,不断修正养成计划,以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从而开始新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过程。

  (三)选择有效途径实施

  青少年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的路径是多方面的,而且是相互结合的,可以以一个养成路径为主,同时结合其它路径一起实施,取得整体有效的育人效应。

  一是认知教育的路径。认知是和认同、体认相联系的,一般是通过课堂讲授、参观访问、实地体验获得的。认知是指对社会责任感的知识、理论的了解和把握,属于学习范畴;认同是对社会责任感的认可和确信,属于价值评价范畴;体认则是在体验中深化认可,属于实践范畴。三者之间紧密联系,可选择多种路径实施,提高养成效果。

  二是道德情感培养的路径。社会责任感是一种道德情感,它是认知和行为的中介。培养道德情感主要依靠文化氛围的熏陶、榜样人物的感染、人际环境的影响,这些路径对青少年学生道德情感培养是非常有效的。根据青少年认识特点和实际状况选择感恩教育为切入点是十分合适的。可以通过相关活动,培养学生感恩父母、报恩师长、报答社会、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从而对道德情感培养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是行为养成的路径。青少年学生行为养成与行为选择是紧密联系的,因而提高学生对行为后果的评价能力十分重要。行为养成主要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学校培养青少年学生社会责任感,要把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紧密结合,让青少年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承担责任。行为养成离不开家庭教育,学校与家长密切配合,从力所能及的简单家务做起,积极参加社区文明卫生、社会生态绿化的随手公益、微公益活动,成为名副其实的有责任感的现代公民。

  三、青少年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价值整合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要求我们着力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青少年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作为系统工程重点的三个“着力提高”之一,必须放在这一系统中进行整体思考。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世界是不同事物普遍联系的整体,某一特定的事物也是其内部各要素之间普遍联系的整体。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事物的整体就是怎样的。因而,正确认识和揭示系统内外各种教育因素的相互关系、注重价值整合是十分必要的。

  所谓价值整合,是指系统内外各种教育因素的育人价值的整合,改变以往分而育之、单兵把守、就事论事、不讲求效果的片面做法。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价值整合主要包括系统内部和系统外部两个方面。

  (一)从系统内部来说,处理好“全面实施”和“着力提高”的关系

  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涉及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和落实重点之间关系的协调处理,以获取育人的整合效应。

  首先,处理好素质教育的核心与落实重点的关系。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就为素质教育重点的三个“着力提高”指明了方向,也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树立以学生为本的价值理念。为此,学校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必须要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教会学生懂得做人、学会做人,选择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价值取向,充分体现学校人才培养、传承文化、服务社会的育人价值的整合。

  其次,处理好素质教育的目标与落实重点、“着力提高”的关系。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就为素质教育重点的三个“着力提高”明确了价值目标,即服务于培养信念坚定、学习勤奋、能力出众、责任感强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此,学校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教育和引导学生确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价值导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价值准则。在教育过程中,结合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情感发展规律,引导学生从个体的道德价值准则做起,向社会、国家高层次的道德方向发展,促进个体道德社会化,实现个人、集体、社会道德价值的整合。与此同时,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要融入学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渗透到各门课程知识传授以及团队教育、班级集体活动、社团兴趣活动之中,使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育人功能相得益彰,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健康素质。

  第三,处理好素质教育重点中三个“着力提高”的关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三个“着力提高”是落实素质教育重点的重要条件和根本保障。在素质教育系统中,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社会责任感属于思想道德范畴,主要是引导学生怎样做人的问题。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则与知识技能紧密联系,主要是帮助学生怎样做事的问题,共同的价值理想是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成就梦想、开创美好未来的精神动力。所以,在落实素质教育重点时,仔细分析和深刻把握三个“着力提高”的个性特征,有助于加深理解素质教育内在的本质联系。当然,三个“着力提高”相比较,做人显然比做事更重要。可是,如今学生负担过重,尤其是处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青少年学生。这种轻德重才、技能至上的急功近利的成才观具有很大的片面性,不利于青少年的成人成才。故而,加强青少年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需要引导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成为有德之才,才能使他们的成长更加阳光、向上。

  (二)从系统外部来说,处理好学校与家庭、政府、社会的关系

  学校是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的主渠道。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把社会责任感教育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贴近学生主体,理论联系实际,结合课内外学习生活,让学生了解校情、民情、社情、国情,引导学生从善、向善,从小养成随手公益、乐于助人、服务社会的良好文明习惯。同时,教师要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率先垂范,言教与身教相结合,身教重于言教,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来影响、感染学生。

  家校互动是学生社会责任感取得成效的重要途径。一般而言,学生最先是从家庭生活中认识自己与父母,认识周围亲友与同伴,建立个人与他人、社会的交往关系,形成朴素的社会责任意识。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摇篮,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也是终身的老师,他们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将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所以学校要加强与家长沟通,通过多种形式传递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信息,交流学生思想、学习、健康情况,形成家校教育合力。例如,新学期开学之际,聚焦平凡人的中国梦的《开学第一课》,让学生真实感受梦想的力量,这是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极为成功的生动一课。

  青少年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离不开政府的指导、支持和政策导向。学校在政府和家长之间要起到中介作用。一方面把学生的成长需求和家长的期盼主动向政府反映,为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法规和政策提供依据。另一方面要向家长积极宣传政府颁布的法令、政策和规定,解除家长的顾虑和疑问,积极贯彻落实。比如,教育部即将颁布《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在征求学校和家长的意见时,从“不留作业”改为“减少作业量”,这就是一项明智的措施。同时,学校也有责任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减负”仅靠政府制定政策、规定还不够,学校必须与家庭、社会、媒体通力合作,共同破除对“不能让孩子输在人生起步线上”的教育观的片面理解,切实减轻学生负担,让学生有充分时间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参与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在实践中培育社会责任感。争取政府支持,更为重要的是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天文馆、美术馆、体育场、娱乐设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要为学生提供阅读、参观、活动的方便,使他们在公共场所学会与人相处,享受人生乐趣。在直接感受体验中养成关爱自然、关心他人、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心。

  社会是学生接受责任感教育的大课堂,也是学校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只有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活动结合,才能引导学生融入更广阔的天地,培养起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集体荣誉感和国家使命感。因而,学校要精心策划、积极组织,为青少年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平台,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提供更多的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社会责任感认知水平和践行能力。

  对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教育还要注重社会文化氛围的熏陶,特别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社会人际关系的塑造、和谐友爱互帮互助的良好人际环境的构建;注重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当前,青少年学生面对深度开放且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其思维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重大变化,对信息选择的自主性日益加强,尤其是触摸显像网络的使用,为青少年提供了更多的遐想空间。这种指尖上的享受带来双重教育效应,一方面,智能电子学习终端有可能逐步代替传统课本,促进数字学习时代的到来,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另一方面,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和网络管理水平跟不上,亟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管理。同样,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也要适应网络新技术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网络载体的新技术优势,通过微博、微信进行网上沟通,掌握网上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亲和力与实效性。与此同时,注重网上网下的互动,也是实现育人价值整合的重要路径。

  青少年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和养成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学校应该认真研讨,积极探索新时期教育的新特点和规律,探求新的教育方法,建立学校、家庭、社会良性循环的教育机制,共同做好青少年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工作。

作者介绍:邱伟光,华东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教授,上海 20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