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36.苏州大学20**年本科质量报告

2013

苏州大学 2014年9月 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目 录

一、苏州大学本科教育基本情况...................................................................1

二、本科教学质量建设与保障的主要举措...................................................2

(一)抓好课程建设改革,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2

(二)深化特色教学改革,推进拔尖人才培养创新.............................4

(三)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抓好教学管理制度落实.............................8

(四)彰显师资队伍优势,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发展...........................10

(五)加大教学经费投入,持续改善本科教学条件...........................11

(六)建设优良教风学风,强化教学质量监督体系...........................11

三、本科教学质量成效进一步显现.............................................................13

四、本科教学质量仍须进一步提升.............................................................14

(一)制约本科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14

(二)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对策...........................................................15

结束语.............................................................................................................16 附 件..............................................................................................................17

表一 各本科专业招生人数及实际报到率...........................................17

表二 各本科专业就业率(其中协议就业率)...................................20

苏州大学2013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一、苏州大学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苏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1计划”首批认定高校和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其主要前身东吴大学创建于1900年,是中国最早建立的现代高等学府之一,在建校之初,就以“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Unto A Full Grown Man”)为校训,并确立了“注重学业,培养品格,树立优良学风,提倡服务精神”的办学宗旨。在苏州大学百十余年发展历程中,始终秉承校训精神,坚守“学术至上、学以致用、培养模范公民”的办学宗旨,传承和弘扬“自由开放、包容并蓄、追求卓越”的校风和“博学笃行,止于至善”的学风,努力培养兼具“自由之精神、卓越之能力、独立之人格、社会之责任”的模范公民。

至2013年,苏州大学设有26个二级学院(部),设立本科专业124个,涵盖教育部2012本科专业目录除军事学之外的其它12个学科门类。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专任教师数2875人,其中有博士学位的1518人,占52.8%;正高职称教师740人,副高职称教师1008人;两院院士5人,外籍院士1人,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12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2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5人;国家基金委“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有关科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19人,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含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20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5人,国家级和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9人次,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资助者42人,江苏特聘教授16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人选148人次,江苏省“青蓝工程”培养人选148人次,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者40人。2013年,本科招生专业114个,招生数6172人,实际报到数6127人,报到率99.27%;全校本科生25450人,按有关政策和管理办法实现转专业的学生168人,全日制本科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70.39%,生师比15.22:1;本科课程4326门,其中,双语课程114门,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21.56%,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27.6%;2013年应届本科生毕业率90.07%,学位授予率86.44%。

近年来,苏州大学深入贯彻“回归大学本位,提高办学质量”的发展战略,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能力、求创新”的育人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科学人文素养、具备全球性视野与宽广胸襟、富有创新创业精神与能力、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学校积极促进校内外优势资源投向本科人才培养,努力实现“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融通、本科教学与科学研究融通、学会学习与学会做人融通”。

——“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融通”:建设与完善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开放选修三大课程体系,倡导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学科专业门类齐全优势,借鉴国内外名校先进通识教育理念经验,促进本科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相融合,形成宽厚的知识面、敏锐深刻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注重学生个性化培养,开展分类分层教学,为学生根据自身实际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自主规划学业发展搭建平台,强调基础知识掌握、基本专业素养养成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培养的统一。

——“本科教学与科学研究融通”:推动科学研究与本科教学良性互动,充分利用高水平师资队伍、高质量学术成果、高水准科研设施为本科教学提供内涵保障,拓展学生专业视野与厚度,促进学研相长,从内涵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会学习与学会做人融通”:坚持立德树人传统,狠抓优良教风学风建设,将品德教育置于专业教育的重要位置,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道德素养教育,尤其注重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与心智教育,让学生懂得感恩、懂得回报,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力促学生修业成才。

二、本科教学质量建设与保障的主要举措

(一)抓好课程建设改革,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1、凝聚改革共识,找准本科教学质量发力点

2013年,学校按照“回归大学本位,提高办学质量”的理念,召开了“以课程建设与改革为核心,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的本科教学工作推进会,对学校本科教学与课程建设现状进行系统客观的分析,对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资源建设、课程教学与考核方式、课程学习效果评价以及配套政策等方面做出部署,在全校上下形成“重视本科教学、支持课程改革,关心学生成长”的良好氛围。

2、适应“互联时代”教学新趋势,推进优质课程资源开发与共享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推动优质课程资源开发建设与共享力度,网络进阶式课

程、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精品视频共享课程、全程录播课程等相继开通,让每一位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分享优质教学资源。

一是借鉴“慕课”模式的成功经验,开设网络进阶式课程建设。2013年首轮开发《昆曲艺术》、《苏州诗咏与吴文化》、《创意、视觉、传播、营销——理解广告》、《英语经典美文:从培根到伍尔芙》、《传统文化与现代礼仪》5门网络进阶式公共选修课程,配备课程助教,实施过程化考核,将集中面授和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有机结合,共有600多名学生选修。二是加大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与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建设力度,《昆曲艺术》、《英语经典美文》2门课程获“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苏州诗咏与吴文化》课程入选教育部“2013年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计划”。《中国现当代文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学英语应用类课程》、《篮球》、《数学分析与习题课》、《普通物理学》、《中文信息处理》7门课程分别入选第二、三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教育资源的开放与利用》获得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立项。三是借鉴世界一流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经验,建立具有苏大特色的通识课程体系。四是扩建高清录播教室,开展全程课堂实录,24小时内课堂视频可上传学校开放课程平台,为学生提供全天候多样化学习途径。

3、试点并逐步扩大课程过程化考核

学校将“过程性学业评价”与“终结性学业评价”相结合,努力提高学生学业评价的科学性。2013年,在综合考虑学校资源配置总量、课程性质、选课学生人数等因素基础上,遴选首批80门课程开展过程化考核试点。结合评价模式的转变,学校对教务管理系统进行升级,配备课程助教并开展相关培训活动。通过过程化考核试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高,班级整体学习成绩也相应提高。学校将在试点经验积累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范围。

4、启动新生研讨课建设

为深化以课程体系建设为核心的教学改革,推动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学校启动新生研讨课程资源建设工作。其中,该课程以启发式教学为特色,课程内容以师生共同感兴趣为主,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实现教学相长、共同成长。

(二)深化特色教学改革,推进拔尖人才培养创新

1、推行全英文教学和人才协同培养,打造国际化高端教改特区

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拥有一流的师资与科研资源,跻身全国17所国家试点学院行列,也是江苏省唯一的国家试点学院。2013年,以纳米科学技术学院为主要组成部分的苏州大学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在国家“2011计划”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14个协同创新中心之一。纳米科学技术学院整合苏州大学、苏州工业园区、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三方优势资源,与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苏州大学-滑铁卢大学联合研究院深度融合,实现“政产学研教”融合式发展,推动师资与科研优势向人才培养优势转化,完善寓教于研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拥有由国际纳米专业领域杰出科学家与精英学者组成的一流师资,核心教师团队由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李述汤领衔,包括数三十多位特聘教授与副教授,他们全部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德国哥廷根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外名校获得博士学位。学院向全球广纳英才,邀请海内外知名专家担任讲座教授、客座教授、荣誉教授、国际顾问。这些活跃在科研一线甚至在世界纳米学科前沿做出很好成绩的教师使得尖端学术成果能够进入本科生课堂,转化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专业学习与探索的浓厚兴趣和想象力、创造力。

学院注重本科专业内涵建设,为本科生提供多元的国际化发展机遇与高起点的发展平台。在整合与凝练科研方向基础上,将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分为“纳米材料科学与工程”、“纳米生物技术”、“纳米器件与技术”三个培养方向,供本科生自主选择。建设英语语言中心,增聘外教,中外籍教师合作上课。培养方案运用试点改革给予的政策空间全面优化。一年级强化学术英语水平,英语课时占总课时的50%,二年级起专业课程采用英文原版教材进行全英文小班化教学,配备导师与助教,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引导式教学方法。充分利用高端科研平台设置与纳米前沿研究相关的实验课,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设置面向纳米产业发展的实习课。学生可选择进入不同导师课题组,直接承担或参与科研课题,本科生经过训练后可直接使用高端科研设施,从而实现让学生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早进科研的“三早”目标。学生除可以申请学校提供的各类国内外交流学习项目,学院还为学生提供多个国际联合培养项目,如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等合作的“2+2”本科生联合培养、“3+1+1”本硕联合培养、“2+2”博

士生联合培养等项目。

学院以改革试点为契机,努力破解制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体制机制障碍,淡化行政职级,实行“教授治院”。组建实体化的教授委员会、教学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学院重大事务都由各委员会决策,建立以岗位聘用为核心的用人制度和以体现岗位绩效为核心的薪酬制度,倡导高效管理、重在服务的理念,完善管理人员和实验技术人员的遴选、使用、评价、激励和淘汰机制。

2、加强通识教育,推进书院育人模式改革

敬文书院办学成就显著,引起社会关注。书院借鉴世界著名大学“住宿学院制”先进经验,在三年多的发展中,紧紧围绕培养研究型、国际化、高素质创新人才,以及与苏州大学有着深厚感情的优秀校友这一目标,坚守“明德至善,博学笃行”的院风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个性培养、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引导敬文学子弘扬、践行“为国储材,自助助人”的敬文精神,全面实施科技人文融通计划、生涯发展辅导计划、领导力培育三大核心计划等一系列举措。

敬文书院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设施,配备常任导师、学业导师、助理导师与社区导师,并尝试增聘校外导师。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与学生课外学习生活与社会拓展融为一体,亲密互动、教学相长、和谐相融的新型师生与生生关系已经形成。书院在朱敬文等各类奖助学金,科研创新项目、海外研修与国际交流、第二外语教育与托福、雅思、GRE培训、国内外名家通识教育讲座等方面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资源与平台,书院已经与美国俄亥俄州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敬文书院、新亚书院分别建立了长期合作交流机制,邀请了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美国巴德学院的多位教授访问书院,开设相关专业课程。

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置身于同一卓越团队,有利于思想碰撞、潜能拓展、心灵交汇、情智交融,不同专业之间的交叉、渗透与优势互补,使学生不断取得新的进步。近30名学生获得海外研修的机会,分别前往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曼彻斯特大学、美国宾汉姆顿大学和杜克大学等国际名校研修交流、留学深造。在苏州大学第十四、十五批大学生课外学术科研基金资助项目中,学生成功申报30个项目;4名学生入选苏州大学2013年度“莙政学者”;30人次参与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11人次在国家级、省级的创业计划大赛和学科竞赛中获奖;10人次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光明日报》、《新华日报》等媒体对敬文书院办学所取得的成绩

做相应报道,社会关注度与认同度日益提高。

探索卓越人文学者教育培养新路径,唐文治书院办学取得明显成效。唐文治书院整合苏大办学历史悠久的“文史哲”专业优质资源,以全新的培养方案、独特的学生管理模式、强大的师资阵容和丰富的学习资源为依托,努力培养复合型、学术型高端文科人才。

书院聘请来自美国哈佛大学、杜克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捷克查理大学、匈牙利科学院等海内外名师开设高水准讲座或为本科生授课;设立专项资金,资助学生的学术研究与交流活动,推荐部分优秀生到国外一流大学研修;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训练学生处理和研究问题的能力,除课堂教学外,通过丰富多彩的读书会、课题讨论、征文大赛、学术沙龙等多样化途径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书院多位学生入选苏州大学“莙政学者”或大学生课外学术科研基金资助重点项目组。仅2011级即有两名学生成功入选苏州大学2013年度“莙政学者”,有四个课题团队入选“第十五批大学生课外学术科研基金资助项目”重点项目,有两个课题团队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资助,两名学生入选省政府资助出国交流项目,各类项目学生参与比例高达80%以上。

3、推进优势资源转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学科优势资源转化为专业建设资源。学校拥有26个博士后流动站、2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包含自设专业)、1个一级学科专业学位博士点、4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44个硕士点(含自设专业)以及2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2个省级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含2个培育学科),22个省级重点学科,7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在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我校参评的32个一级学科,有6个学科排名全国前20%,有5个学科排名全国前30%。化学、材料科学与技术、临床医学、物理学、工程学、生物和生物化学等6个学科跻身全球基础学科排名(ESI)前1%行列。雄厚学科力量为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国家卓越教育培养计划专业、省级重点专业(类)内涵建设提供了坚强支撑。

二是科研优势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数311项,在全国高校排名18位,苏州大学为第一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得国家级社科基金23项,省部级37项。项目本身及其反映出的教师科研创新能力成为优质教学资源的重要基础,为毕业设计、创新创业训练、包括挑战杯在内的各类学

生科研学术大赛、莙政基金研修计划提供了高水平的项目或选题来源。

三是各类校内以及与校外不同产业、行业、企业、政府或事业机构合作共建的软硬件平台与设施,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拓展提供支持。苏州大学包括“2011”计划在内的各类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级大学科技园、重点实验室为本科生实践能力、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提供高水准平台。各类实验室以全天候、预约、定时等方式向本科生开放,丰富开放内容;促进学生自主开展各类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研究性实验,开放性实验体系逐步建立。

4、国际化培养迈出新步伐

2013年,我校先后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圣三一学院、法国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大学、日本神户大学等外国高水平大学接触,商谈校际合作交流事宜。其中,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和法国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大学等签订了合作协议。威斯康星大学从2014年9月起接受我校推荐本科生和研究生赴该校交流学习,俄亥俄州立大学将与我校联合设立汉语国际教育中心,与我校合作开展汉语语言教学和研究。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大学已经与我校开展学生互换交流。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将与我校护理学院开展学术交流和学生联合培养。2013年,我校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合作交流进一步深化,把合作领域扩大至物理、化学、生命科学以及哲学、社会学、传媒及艺术等学科,实现全方位的合作。

2013年我校共组织实施了“中美1-2-1人才培养计划”、“中新3+2本硕连读”等双学位学生共同培养项目以及“江苏-安大略省学生交流项目”、与台湾东吴大学等学分互认交流项目67个。利用暑期,组织了7个学生暑期海外研修团分别赴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开展短期学习研修。在江苏省教育厅启动的首批“江苏高校学习境外学习政府奖学金”项目中,我校获批26名本科生,列全省首位。在2013年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中,我校共10名学生成功赴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和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学习,人数较上年增长3倍。2013年学校认定本校学生在国(境)外高校学习的人数与学分数共700人,学分数16000,通过学校组织的一个月以上赴海外学习交流学生人数800人,占在校本科生3.14%。比2012年有较大幅度增加。2013年我校共招收长期外国留学生1574名,其中学历生786名,留学生规模保持稳中有升的状态。

2013年学校新申报的与美国阿肯色大学合作举办物流本科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通过教育部审批。与苏州大学合作建设的波特兰州立大学孔子学院荣获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称号。

(三)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抓好教学管理制度落实

1、完善顶层设计,提高制度体系与质量的匹配度

学校从体制机制上破解制约质量提高的障碍。为保障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与各类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继2012年10月学校教学管理机构实行“大部制”改革后,根据本科人才培养面临的情况,对本科教学制度体系进行“再思考”,深入调研、系统谋划、整体布局,广泛征求全校师生意见和建议基础上,2013年共新修订与制定《苏州大学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学生学籍管理条例》、《苏州大学教师教学工作条例》、《苏州大学本科生考试管理办法》等教学管理文件22个,管理文件之间有机衔接,相互支撑。教学管理制度体系的完善和与时俱进对本科教学管理与质量提升提供了坚实保证。

按照国际化办学要求,新修订的学籍管理制度在成绩管理上将5分制的学分绩点改成国际通行的4分制学分绩点计算方式,改变了学生出国(境)交流学习时因平均学分绩点计算方式不同而出现的“对接”困难。为规范学生到国(境)外大学学习,学校颁布了《学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课程成绩认定与学分转换管理办法》。

“本科教学工程”制度体系逐渐完善,先后发布本科教学工程实施方案、项目管理办法与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坚持“整体规划、分类指导、彰显特色、全面提高”的建设原则,明确各类项目、课题及奖励申报与评审、中期或年度检查、经费管理以及结题验收等要求。

2、深入推进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建设,激发教改研究热情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学校的发展战略与人才培养定位,深入实施重点专业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培养六大计划,加强对项目建设的顶层规划和过程化管理,使得项目建设惠及教师教学发展与学生成长成才。

着眼调动与激发各年龄、职称层次教师投身本科教学改革与研究,如在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课题建设上,改变原有“自然状态”的项目申报形式,设立重点招标、一般项目及青年项目多个层次,重点招标课题由学校与主持人签订合同,重视项目建设

的团队协同,竞争性的教学改革与研究状态已经形成。

苏州大学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也是教育部卓越医师、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高校,同时承担江苏省各类卓越计划改革试点任务。对这些项目加强过程化管理,通过实施推进会,检查进度,交流经验,反馈信息,推动试点专业在落实建设任务前提下,彰显各自特色与优势。2013年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两个本科专业又跻身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之列,入围专业数达到4个。

3、加强教务文化建设,增强教学管理效能

开展以执行能力、协同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谋事能力的“五能力”,以服务意识、规则意识、改革意识、团队意识、沟通意识的“五意识”为主要内容的教学管理文化建设。提升教务管理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全体成员在工作作风、工作方式、工作流程等方面不断改进,将严格的制度、热情的服务与有力的执行有效融合,精神风貌、工作状态、工作效能明显提升。

4、抓执行,重细节,将教学质量提升落实到位

着眼本科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教学管理部门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倡导有感情的科学管理方式,在管理手段创新、工作流程优化、以及在具体工作措施细节处精准发力,取得进展,推进优质高效教学服务。

一是在2013级学生入学前将新版教学管理部门门户网站正式上线,网站具有校外直通IP地址,方便校内外师生与社会公众访问。网站栏目齐全,条块清晰,增加了“服务直通车”、“最新下载”、“常见问答”、“办事流程”等便捷服务功能。二是优化各类事项的运行流程,精简不必要的办事环节。三是设立学生事务中心,实行柜台式服务,学生日常学习事务实现“一站式”办理。四是根据各项教学改革以及制度变革的要求,全面升级教学管理系统,专业计划模块的基本单元从专业逐步过渡到学生个人,方便学生通过课程组合形成个性化学习计划和课表,成绩管理等模块强化成绩分析和报表显示功能,促进教师反思教学过程和效果。五是实时跟踪学生对教学管理的合理诉求,开通学生超修学分课程成绩的自主打印设置服务,优化排课选课机制,确保全校教学顺畅运行。六是确保转专业工作全程透明,科学公正,指导各学院(部)细化考核方案,规范、有序、高效完成转专业工作。七是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路径的学生成长成才“立交桥”,综合运用转专业、辅修专业、双学位专业、法学教改班、国

家试点学院校内选拔、各类模式的国内外交流学习项目、各专业大类分流、各类教改计划试点学生遴选与动态管理等多元举措,发挥学生专长,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跨学科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以及学生专业素质全面发展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路径选择。

(四)彰显师资队伍优势,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发展

2013年,学校继续大力加强高端人才引进力度,引进教学科研人员200人:其中正高职称人员40人(含特聘教授22人),副高职称人员64人(含特聘副教授18人);海外回国人员69人,外籍专家24人;博士学位人员192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外籍院士1人、中组部“千人计划”1名和“青年千人计划”10名。

以“讲座教授”、“客座教授”、“兼职教授”等多种柔性引进形式,聘用海内外知名专家和学者。共聘用讲座教授等柔性引进人才35人,兼职教授、客座教授61人。其中,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戴宏杰教授与我校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建立联合实验室;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刘富友教授担任我校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讲座教授。2013年,学校聘请兼职教师786人,其中,外籍兼职教师主要承担外语课程,其余兼职教师主要承担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以及为本科生开设各类学业讲座。全校师资队伍结构得到有效优化,发展态势良好,整体水平提高。在职称结构方面,全校专任教师2875人,教授740人,副教授1008人,2013年高级职称教师数比例提高到60.8%,职称结构进一步改善。在学历结构方面,通过鼓励教师在职攻读学位和积极引进,使教师队伍学历结构日趋改善。全校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518人,2013年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比例提高到52.8%,学历结构进一步好转。 在学缘结构方面,学校专任教师中有2256人在外校获得学位,2013年在外校获得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到78.5%,学缘结构进一步优化。在年龄结构方面,学校注重教师队伍的更新,全校专任教师中,年龄在45岁以下1744人,45岁至54岁之间850人,55岁以上281人,分别占教师总数的60.7%、29.6%和9.8%,年龄结构进一步合理。

学校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教师基本工作量制度,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在基本工作量的权重,明确教授必须为本科生上课。继续实施东吴讲席教授计划,鼓励教授投入本科教学。出台优秀教学单位评选实施方案,规定教授授课比例低于90%的,一律取消评选资格。2013年,主讲本科课程教授占全部教授的70.16%,教

授主讲课程占全部课程的26.75%。

有效运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平台,开展新上岗教师的教学工作规范、教学发展、上课技能等培训,促进新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开展微课竞赛、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等,举办各类教师沙龙和培训研讨会,强化互听课制度,为教师教学搭建良好的交流沟通平台,促进来自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教师相互借鉴教学经验,启发教学思路,切磋教学技艺,用各自的专业知识和智慧共同解决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和困惑,提升教学能力。

(五)加大教学经费投入,持续改善本科教学条件

学校对教学经费单独下拨,专款专用。2013年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12890.55元,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2042.62元,另拨本科专项教学经费1859.11万元,生均实验经费154.5元,生均实习经费206.8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29345.79元,以上各项经费比2012年均有较大增加。2013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8444亿元,与2012年基本持平。同时学校积极引入外部资源,签订合作协议的企事业单位数59个,新获捐赠2552.89万元。

学校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24.82平方米,生均实验室面积13.11平方米。学校现有各类教室620个;建设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场288个;建成用于精品视频课程制作,课程全程实录的高清录播教室36个。学校拥有物理、纺织与服装设计、计算机与信息技术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3个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4个省部级工程中心、5个省部级公共服务平台、1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逐步建立对本科生开放机制,为本科生创新性实验与科研训练提供良好条件。

图书馆馆藏丰富,环境优美,设施先进,炳麟图书馆获鲁班奖、是全国唯一一个获得国际造型设计世界金奖的环形图书馆。2013年生均图书为93.45册,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的总容量6789.12GB。

(六)建设优良教风学风,强化教学质量监督体系

学校高度重视优良校风与育人文化的建设工作,努力营造“教学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良好氛围,着力构建“学校推动、部门联动、学院发动、师生主动”全方位质量保障体系。

1、调整教学作息时间,提高师生员工学习工作效率。新作息时间从2013年秋季学期开始实行,每节课课时从原来的40分钟增加至50分钟。新作息时间保证了师生对教与学有充足的时间投入。各管理部门在课表编排与教学运行调整、政策宣传与舆论引导、后勤生活保障等方面通力协作,全校教学秩序稳定,师生适应新的学习工作节奏,更有效地投身本科教学。

2、严肃考风考纪,创设优良育人氛围

考风考纪情况折射出学校教风、学风和管理作风的基本状态。根据学校的统一部署,采取了一系列环环紧扣的有力措施,加强对考试全程的监督检查,取得了初步成效。2013年学校印发新修订的《教师教学工作条例》和《本科生考试管理办法》两个文件,要求各学院(部)组织师生学习贯彻并及时反馈宣传学习情况。期末考试开始前,相继发出加强教师监考和考风考纪教育的通知。学生以班级或专业为单位召开考风考纪教育主题班会,倡导诚信考试。

学校按照从严治校的原则,加强考前教育,明确教师职责,以标准化考场为依托,实现考试全过程监控,学校对视频巡考和楼宇巡考作周密安排,教务部会同学生工作部、本科教学督导委员会联合组成校巡考组,各学院(部)也组成巡考小组,保证各校区每天都有充足的巡考力量,并在校内网上及时通报有关情况,严抓考风考纪对构筑优良校风以及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重要保障。

3、全面开展优良学风建设

优良学风班创建、评比工作,学生管理部门、教学管理部门、校本科教学督导委员会联合评审,坚持规范管理, 严格考核, 培养特色, 表彰典型,确保优良学风班创建活动有声有色。据统计,全校共有260个班级参与了2012—2013学年的优良学风班创建,经学院(部)初评,共有72个班级参加校级评审,共组织召开了四场优良学风班评审交流展示会,1000多名学生观摩,经汇报,答辩等环节,共评出47个优良学风班,其中,遴选出10个苏大十佳优良学风班。此外,学校还组织学生标兵评选和宣讲活动,营造良好氛围。实施以典型示范为载体的大学生先锋示范计划,组织十佳自强自立标兵评选,并组织宣讲报告11场,超过70%的2013级新生聆听了报告,在全校范围内营造自强自立、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

4、改进网络教学质量测评,提高师生对测评认同度

教师教学质量网络评价工作由学校统一组织,评价指标注重对教师遵守教学基本

规范的监督,评价结果为教风的持续改进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为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评价指标关注学生对于教师实际教学过程与效果以及对师生互动的引导。为提高测评结果的客观性,对于测评分数排名在前的136位教师和后的23位教师,校教学督导委员会对他们的教学开展专题听课活动。教师普遍能以理性的态度看待测评结果,学生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测评有效促进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促进各教学单位了解教师教学质量,并运用测评结果改进教学。2013年学生测评踊跃,测评率为96.20%,学生对教师的课程教学满意度平均为90.63分(百分制计)。对全校教师进行网络教学质量测评,营造师生共同治学的良好氛围。

5、加强质量协同保障体系建设

学校重视学院(部)在专业建设与质量保障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职能部门以引导、服务、协调为主,在政策、信息、环境、资源上为学院(部)提供保障与支持。下移教学管理权限,在学生交流学分认定、培养方案修订与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学院享有充分自主权。支持各学院(部)根据自身特点,实施各具特色的教学改革,并择时在全校推广,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课程过程化考核,电子信息学院开展的学业预警,都成为目前学校层面上开展的教学改革工作。

在管理部门之间关系上,注重形成横向协同管理合力。除多部门联合实施各项重大活动以外,在制度设计、技术保障等多个方面,多部门形成联动效应。教学管理部门与招生就业部门继续深入完善“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根据招生就业情况进行专业设置调整以及改进教学内容。教学管理部门与人事管理部门主动沟通,制定兼职教师管理条例,讨论教师教学工作条例、绩效奖励以及新引进特聘教授教学工作任务设定等问题。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为教学管理部门建设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与高清录播教室提供技术保障。

三、本科教学质量成效进一步显现

本科生社会认同度高,在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的“大学生史上最难就业季”,2013年,我校本科生年终就业率为93.14%。本科人才培养赢得良好社会声誉,考生竞相报考我校。省内美术类专业录取最低分超出省控线92分,排全省第1;音乐类专业录取最低分超出省控线95分,排全省第2;本科一批次文/理科录取超出省控线14/15分,本科二批次文/理科录取超出省控线27/24分。省外普通类专业招生涵盖29个省份,

文科除北京外的28个省份一志愿投档率均为100%,理科全部29个省份一志愿投档率均为100%。

本科教学工程成果丰硕。2013年,获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获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8项,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教育部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7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2个,省重点教材立项建设4部,另获省高校优秀多媒体一、二类教学课件各2项。

本科生踊跃参与科研实践与学科竞赛,获得骄人成绩。由于在大学生科研创新教育等方面的显著成绩,2013年,学校成为首个承办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决赛的地方高校。在此次大赛上,我校选送的6件作品全部获奖,以团体总分390分的优异成绩位列全国第二、江苏第一,再捧“优胜杯”。在第四届国际仿人机器人奥林匹克大赛暨第十五届全国机器人锦标赛中,我校学生代表队所参赛的10个项目中均获奖牌,获得两项冠军、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的优异成绩。在2013“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江苏赛区决赛中,我校一名学生以全省排名第二的成绩荣获特等奖,三位学生分别以第七、第九、第二十名的好成绩荣获一等奖。在 “2013国际华语辩论邀请赛”,我校获得季军。在由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主办的笫五届“新纪元全球华文青年文学奖”比赛中,两名学生分获短篇小说组一等优秀奖和短篇小说组二等优秀奖。在第十三届江苏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表彰中,勇夺4个特等奖、2个一等奖、1个三等奖,实现了两个历史之最:特等奖数、团体总分均名列全省第一。在省第八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全省总决赛中,我校学生荣获“职业规划之星”。 江苏省高校第十届大学生物理及实验科技作品创新竞赛中,我校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8项。

四、本科教学质量仍须进一步提升

(一)制约本科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

1、本科教学资源优化配置与共享待进一步改进

我校本科教学规模庞大,学生、专业、课程量多类广。各专业办学基础与发展潜力各异,同时面临多校区办学局面,师资、教学资源配置及教学运行面临压力,有限的教学资源在各专业、各校区的配置与共享受到限制,制约了学校集中力量办出更多

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优势专业。

2、本科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尚需进一步增强

近几年师资队伍中新引进、新上岗教师增多,其中有些教师还不熟悉本科人才培养的特点与规律,不能很好地适应本科教学的各项规范与要求。

3、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

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对高校本科人才质量不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学校整体事业的不断推进需要更好的质量保障体系。学校现有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还无法完全适应本科教学的要求。

(二)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对策

1、走内涵式本科教学发展之路

坚持走内涵式本科教学发展之路,控制专业与教学规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学校办学定位与总体发展规划前瞻性地做好专业发展规划;加强对专业现状的分析梳理,注重以专业为单元做好相应基础信息收集与数据积累,为实施专业评估奠定前提,鼓励相关专业积极参与专业认证,逐步建立优胜劣汰的专业机制,促进相应专业教师进修深造与合理流动,增强教师队伍活力;加大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力度,建设更多网络进阶式课程、全程课堂实录课程,微课(群)等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多更好的网络学习资源,在条件成熟时适度从国内外名校引入高质量课程资源,并按照我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组织过程考核,尝试在本科人才培养中进行“苏大设计、全球培养”的可能性。

2、以本科人才培养为中心打造高水平教学师资队伍

坚持对高端引进人才的全方位考核,特别是引进能够胜任本科教学、承担本科课程资源开发和建设的优秀教师,明确引进教师承担本科教学任务的质量与数量要求;完善本科教学基本工作量与绩效考核制度;建设好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推动教师集体教研与业务培训活动蓬勃开展,发挥教学名师、优秀教学团队成员以及各类教学竞赛获奖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发挥业务过硬的老教师“传、帮、带”作用,通过严格执行教师教学工作条例促进新教师扎实进行教学经验与素材积累,提高“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本领。

3、深化教师职务聘任制度、绩效评价与考核奖惩制度改革,提高教师教学积极

性;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学院(部)和系(所)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更充分地发挥基层教学单位投入本科教学,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深入推进教学质量协同保障体系建设

整合包括教师、学生、教学督导、管理服务人员在内的各类质量保障力量,进一步明确学院(部)的专业建设与教学质量建设主体地位;推进教师教学的网络化测评,扩大测评的覆盖面,发挥学生评教、督导评教、领导评教、同行评教的协同作用,保证评价的客观公正;建设学校第二期标准化考场建设和第三期高清录播教室建设,做到各校区全覆盖,从技术层面提升教学质量的保障体系;积极借鉴国内外名校在教学质量保障方面的有益经验与做法,加强对不断变化发展的本科教学形势与质量要求的研判与质量管理研究,多出质量管理研究成果,形成全员参与、全程贯穿、全面覆盖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结束语

教学质量是大学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大学永恒的目标。苏州大学将按照“回归大学本位、提高办学质量”的总体思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课程建设与改革为突破,积极整合校内外各类优质资源,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打造“开放、多元、融合、创新”的本科教学质量建设与保障体系,使得学校在师资队伍,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特色与优势,源源不断惠及教学工作的各领域与各环节,为学校早日实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提供不竭动力,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附 件

表一 各本科专业招生人数及实际报到率 专业名称

播音与主持艺术

材料类

财务管理

财政学

测控技术与仪器

产品设计

朝鲜语

车辆工程

城市管理

德语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城市轨道交通控制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子商务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俄语(俄英双语)

法学

法医学

法语(法英双语)

翻译

纺织类

纺织类(中外合作办学)(纺织工程)

放射医学

服装与服饰设计

服装与服饰设计(时装表演与服装设计)

工程管理

工商管理

工业工程

公共管理类

管理科学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国际经济与贸易

汉语言文学(师范)

护理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学类

环境工程

环境设计

会计学(含国际会计)

机械类

计算机类

未报到 报到 报到率人数 人数 100.00%100.00%100.00%96.77%100.00%100.00%100.00%98.33%100.00%100.00%100.00%98.08%100.00%96.55%98.44%100.00%100.00%100.00%95.83%100.00%95.83%96.57%95.59%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95.83%100.00%100.00%97.65%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招生人数

专业名称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城市轨道交通环境调控) 建筑类

交通运输

教育技术学(师范)

教育学(师范)

金融数学

金融学

金融学类(中外合作办学)(金融学)

金属材料工程

经济学

口腔医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

历史学(师范)

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本硕连读)

旅游管理

美术学(插画)

美术学(美术教育)

纳米材料与技术

能源与动力工程

轻化工程

人力资源管理

日语

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嵌入式软件人才培养)

社会工作

生物科学类

生物信息学

生物制药

食品质量与安全

市场营销

视觉传达设计

数学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思想政治教育

体育教育

通信工程

通信工程(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

统计学

图书馆学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物理学

物理学(光伏科学与技术)

物理学(师范)

物联网工程

未报到 报到 报到率人数 人数 97.37%100.00%98.11%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93.1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97.50%100.00%100.00%100.00%94.87%98.26%100.00%97.44%100.00%100.00%100.00%98.65%100.00%94.12%100.00%100.00%100.00%97.37%97.78%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招生人数

专业名称

物流管理 西班牙语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新闻传播学类 信息工程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药学

冶金工程 医学检验技术 医学影像学 艺术设计学 音乐表演

音乐学(音乐教育) 英语

英语(师范) 应用心理学 预防医学

园林(城市园林) 园艺(城市园艺) 运动人体科学 运动训练 哲学

知识产权

中国语言文学类 中药学 合计

未报到 报到

报到率

人数 人数

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97.01%100.00%97.56%100.00%96.15%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91.43%100.00%100.00%100.00%97.44%100.00%100.00%99.27%招生人数

19

表二 各本科专业就业率(其中协议就业率)

专业名称

合计

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过程自动化)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冶金过程装备及控制)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 通信工程(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城市轨道交通控制工程)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城市轨道交通环境调控)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工业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管理) 轻化工程 纺织工程 服装设计与工程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 音乐学(音乐教育) 微电子学 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工程 法学 化学 应用化学 材料化学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环境工程 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工与制药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机械电子工程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工业工程 新闻学 广播电视新闻学 广告学 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教育技术学(数字媒体技术)

20

就业率 93.14% (5849/6280)

93.10% (27/29)93.55% (29/31)95.71% (67/70)92.75% (64/69)98.51% (66/67)97.44% (38/39)90.74% (49/54)100.00% (40/40)95.95% (71/74)97.33% (73/75)100.00% (42/42)93.88% (46/49)93.33% (42/45)97.10% (67/69)100.00% (33/33)98.39% (61/62)100.00% (29/29)98.53% (67/68)83.51% (157/188)99.32% (146/147)96.67% (29/30)100.00% (32/32)97.50% (39/40)100.00% (51/51)93.48% (43/46)100.00% (23/23)100.00% (43/43)100.00% (1/1)96.88% (31/32)91.30% (42/46)94.59% (35/37)93.33% (56/60)93.55% (29/31)89.53% (77/86)91.67% (22/24)90.91% (30/33)100.00% (24/24)95.83% (23/24)100.00% (27/27)

协议就业率 64.70% (4063/6280)

79.31% (23/29)80.65% (25/31)71.43% (50/70)76.81% (53/69)82.09% (55/67)79.49% (31/39)77.78% (42/54)67.50% (27/40)71.62% (53/74)70.67% (53/75)64.29% (27/42)59.18% (29/49)66.67% (30/45)65.22% (45/69)78.79% (26/33)58.06% (36/62)79.31% (23/29)76.47% (52/68)53.72% (101/188)53.74% (79/147)80.00% (24/30)62.50% (20/32)77.50% (31/40)37.25% (19/51)60.87% (28/46)100.00% (23/23)34.88% (15/43)100.00% (1/1)78.13% (25/32)65.22% (30/46)83.78% (31/37)83.33% (50/60)77.42% (24/31)54.65% (47/86)62.50% (15/24)75.76% (25/33)75.00% (18/24)54.17% (13/24)74.07% (20/27)

专业名称

应用心理学 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财政学(税务) 金融学 工商管理 市场营销 会计学

会计学(国际会计) 财务管理 电子商务 社会学 社会工作 历史学 旅游管理 劳动与社会保障 图书馆学 档案学 信息资源管理 数学与应用数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统计学 体育教育 运动训练 运动人体科学 民族传统体育 英语 英语(翻译) 俄语(俄英双语) 德语

法语(法英双语) 日语 朝鲜语 汉语言文学 对外汉语

美术学(美术教育) 艺术设计学 艺术设计

艺术设计(时装表演与服装设计) 哲学 思想政治教育 管理科学

21

就业率 78.05% (32/41)92.86% (26/28)88.73% (63/71)95.24% (40/42)91.09% (92/101)88.10% (37/42)91.57% (76/83)97.70% (85/87)97.87% (46/47)90.70% (39/43)74.47% (35/47)100.00% (1/1)93.55% (58/62)90.00% (27/30)87.18% (34/39)96.67% (58/60)88.24% (30/34)100.00% (30/30)100.00% (37/37)90.91% (110/121)88.24% (45/51)95.74% (45/47)92.11% (70/76)65.85% (54/82)72.73% (16/22)86.21% (25/29)94.96% (113/119)88.46% (23/26)100.00% (31/31)82.76% (24/29)97.30% (36/37)97.73% (43/44)100.00% (26/26)92.20% (130/141)90.38% (47/52)88.24% (30/34)100.00% (16/16)94.89% (167/176)96.15% (25/26)100.00% (1/1)100.00% (29/29)96.30% (26/27)

协议就业率

36.59% (15/41)39.29% (11/28)63.38% (45/71)59.52% (25/42)56.44% (57/101)69.05% (29/42)65.06% (54/83)78.16% (68/87)59.57% (28/47)65.12% (28/43)53.19% (25/47)100.00% (1/1)62.90% (39/62)60.00% (18/30)58.97% (23/39)66.67% (40/60)50.00% (17/34)83.33% (25/30)62.16% (23/37)55.37% (67/121)58.82% (30/51)63.83% (30/47)76.32% (58/76)53.66% (44/82)63.64% (14/22)55.17% (16/29)66.39% (79/119)61.54% (16/26)80.65% (25/31)37.93% (11/29)72.97% (27/37)88.64% (39/44)88.46% (23/26)57.45% (81/141)36.54% (19/52)64.71% (22/34)93.75% (15/16)69.89% (123/176)84.62% (22/26)100.00% (1/1)48.28% (14/29)81.48% (22/27)

专业名称

人力资源管理 物流管理 行政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 城市管理 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应用生物学) 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 生物技术(生物制药) 生物信息学 应用生物科学 临床医学 预防医学 临床医学 医学影像学 医学检验 放射医学 口腔医学 法医学 护理学 药学 中药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嵌入式软件人才培养) 网络工程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建筑学

建筑学(室内设计) 城市规划 园艺(城市园艺) 园林(城市园林) 物理学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测控技术与仪器 热能与动力工程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就业率 92.68% (38/41)91.11% (82/90)90.91% (40/44)81.82% (18/22)90.00% (54/60)70.97% (22/31)78.79% (26/33)87.23% (41/47)80.49% (33/41)88.46% (46/52)0.00% (0/1)100.00% (1/1)97.06% (66/68)100.00% (49/49)93.44% (285/305)97.50% (39/40)100.00% (29/29)95.00% (76/80)90.00% (27/30)84.62% (22/26)96.67% (87/90)84.16% (85/101)93.10% (27/29)97.56% (80/82)98.51% (66/67)96.67% (145/150)91.67% (33/36)98.11% (52/53)97.06% (33/34)100.00% (32/32)100.00% (42/42)92.31% (24/26)90.63% (29/32)98.82% (84/85)100.00% (40/40)97.73% (43/44)90.91% (30/33)97.50% (39/40)94.59% (35/37)

协议就业率

78.05% (32/41)80.00% (72/90)63.64% (28/44)72.73% (16/22)60.00% (36/60)51.61% (16/31)60.61% (20/33)34.04% (16/47)58.54% (24/41)50.00% (26/52)0.00% (0/1)100.00% (1/1)91.18% (62/68)71.43% (35/49)48.52% (148/305)62.50% (25/40)86.21% (25/29)67.50% (54/80)66.67% (20/30)57.69% (15/26)82.22% (74/90)56.44% (57/101)62.07% (18/29)63.41% (52/82)73.13% (49/67)70.67% (106/150)58.33% (21/36)62.26% (33/53)76.47% (26/34)90.63% (29/32)59.52% (25/42)61.54% (16/26)71.88% (23/32)48.24% (41/85)85.00% (34/40)56.82% (25/44)63.64% (21/33)62.50% (25/40)78.38% (29/37)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