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一次抱母亲说课稿

朗读感悟品母爱 细节之处见真情

——《第一次抱母亲》说课稿

尊敬的专家、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深深慈母情 悠悠孝子心。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第一次抱母亲》,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设计作具体的说明。

一、“把握整体”说教材

(1)教材:《第一次抱母亲》是小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文章。整个单元侧重写人,体现可贵的人间真情。本文重点记叙了“我”与护士、母亲的对话,简洁生动地描写了“我”报母亲的情景,表达了“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

课文内容简洁,语言明快,但字里行间却包含着一股浓浓的亲情,读来令人感动。

(2)学情分析: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以人为本应该是教育最基本的理念。所以要了解学生的情况。

对于本课的字面内容,四年级的学生通过认真读书,积极思考,应该能够掌握,但对于课文所表达的感情,学生领会起来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这需要老师加以点拨指导。

(3)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对本学段教学的要求和本课的教学内容及特点,学生现有的学习能力,紧紧围绕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 基于预习,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聚焦提示语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4.通过合作探究,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语言运用能力

(4)教学重难点: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现有的学习能力确立本课的重难点为:

1.依托文本,从关键词入手,多种形式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

2.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感悟体会文中所表现的母子情深。

二、“遵循根本”说教法、学法

根据新课标精神,结合本文和本学段学生的特点,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我将采取“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的教学方法。本文教学以研读指导法为本课教学线索,重点指导学生朗读好人物对话,体会人物心情,感受母子之间的亲情。同时采用情境教学法、评价激励法、“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等教学方法,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力求提高课堂效率。

新课程要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法方面我鼓励学生采用质疑想象法、朗读感悟法。如:读了课题有什么疑问呢?通过朗读人物对话,感悟人物心情等。叶圣陶说:“活读运心智”,因而在教学中采取自由读、指名读、齐读、默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来品味、感悟。增强学生的语感,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三、“潜心设计”说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 课前要做好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查阅资料

教师:整合白板资源、自制ppt

(二)教学过程:接下来重点说明本课的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第三环节:研读赏析,体验情感。 第四环节:总结评价,拓展延伸。第五环节:作业链接,复习强化。

1.多媒体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2.同学们,你们听出这首歌是歌颂谁的呢?(歌颂母亲是千百年来传诵不衰的主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歌颂母亲的文章。)

3.板书课题,生齐读。

4.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有什么疑问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开课之初,我首先通过多媒体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营造气氛,将学生带入情境,为课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进而可以拉近学生与课文之间的时空距离。随后揭开课题,简要阐述课文的主要内容,顺势进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了解学情,找准基点。

(1)指名说说在预习中所遇到的字词方面的拦路虎,提醒其他同学注意。(课件出示生字词。)指名读,齐读。

(2)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3)词语放回文中读一读,结合课文内容,用词语说一句话。

2.指导生字,注重养成。教师指导,学生练写。

3.默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通过课文的预习,你喜欢文中的什么句子或段落,用你喜欢的方式读,并说说理由。

(2)总结课文大意,理清段落。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 因此,在引入新课后我先让学生自由朗读,把自己最喜爱的语句多读几遍,让学生归纳出本课的生字、词和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并适时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个别指导。并让学生读一读,你喜欢文中的什么句子或段落,用你喜欢的方式读,并说说理由。同时可以提出问题:“你读懂了什么?告诉老师你怎样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这样做,目的是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对于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理清课文写作思路,为接下来的研读赏析,体验情感做好铺垫。】

第三环节:研读赏析,体验情感。

1.自由品读文本,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画出来,写下自己的感受。

2.小组合作交流,每组选代表发言,全班交流分享。

3.预设重点细节:

(1)“母亲竟然这么轻”,“我”的心里为什么很难过?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2)“翻山越岭”是什么意思?练习说一句话。

(3)哪些语句最能反映母子间的亲情?怎么读?读给大家欣赏。

4.指导读好人物对话,学生练习分角色朗读,读出真切的情感。

5.配乐朗诵第四、五自然段,再来深情地回味这温馨的一幕。

【叶圣陶说: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自己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解。基于此,在本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自由品读文本,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画出来,写下自己的感受。然后小组合作交流,每组选代表发言,全班交流分享。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去感受语言形式的表现功能,去领悟情感。教师充分尊重学生阅读中的独特体验,不能轻易否定,这里需要真正的民主、平等和尊重。

接着,让全体学生品读重点词句,并借助多媒体展示预设的问题,适时加以引导和阐述,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升情。例如:“我”的心里为什么很难过?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2)“翻山越岭”是什么意思?练习说一句话。(3)哪些语句最能反映母子间的亲情?怎么读?读给大家欣赏。

最后,通过分角色朗读、借助多媒体配乐朗诵,使学生与文本、作者再次产生共鸣,身临其境地体会母爱的伟大,激发学生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第四环节: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1.学生总结学习所得,交流学习心得。

2.回忆自己与妈妈相处过程中最让你感动或印象深刻的场景、画面,用一段话描述出来。

【课的结尾,让学生总结学习所得,交流学习心得。能又一次激发学生的思惟,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以“情”延伸课堂内容,使学生感到课虽然结束了,但学习是无穷尽的。在学完课文后,我孩子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回忆自己与妈妈相处过程中最让你感动或印象深刻的场景、画面,用一段话描述出来。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享受语文。】 第五环节:作业链接,复习强化。

一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活动的完结,而应该以此为一个新的起点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情。本节课计划安排三道课后作业:1.2.

1.课外阅读有关歌颂母亲的诗文。

2.制作一张卡片,写上对妈妈的祝福语送给妈妈。

【设计意图】作业设计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爱,养成仔细观察生活的习惯,这也是对新课标中要使课内、课外有效地结合,将爱升华。

四、“凝聚优化”说板书设计

精彩的板书在阅读课堂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本课的重难点,为此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

板书采用诗句的形式,生动形象,它是内容的浓缩,主旨的提炼,借助板书,学生能更好的掌握文章内容。

教材的本身只是一个例子,仅仅以本为本,是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要努力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寻找快乐,追寻自我,感悟人生美好的篇章。

以上是我对这一课的思考与说明,感谢各位聆听,敬请专家评委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