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小学课堂类型

第三单元 课堂基本类型和结构

一个教学单元的课程体系要反映“感知、理解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等各个教学过程的任务。课堂基本类型有综合课、单一课等。

7.3.1 综合课

综合课是指在一节课内完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教学任务的课。它适用于低年级,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学内容特点,注意力不集中,而且内容比较容易。它的一般结构是:

组织上课;

检查、复习;

讲授新教材;

巩固新教材;

布置课外作用。

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安排综合课的结构。

7.3.2 单一课

单一课是指在一节课内主要完成一种教学任务的课。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可以分为:

一、新授课

它的任务在于传授新的数学知识,基本环节是:

复习(多用提问方式、学生演作习题或教师自问自答);

新授(以旧引新,引导发现新问题,探索新规律,尽量通过直观为理解新知识提供感性材料,遵循知识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导积极探索问题答案);

巩固(教师举例示范或启发学生一起归纳、概括、小结等形式进行,应着重于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方法的运用。)

二、练习课

它的任务在于在讲授新课后,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并把它转化为技能、技巧。一般结构是:

复习(引导回忆以前所学的基础知识);

练习(由浅入深;形式灵活;全体参与;及时小结);

小结(适当小结,分析问题,总结规律,归纳方法)

三、复习课

它的任务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一般结构是:

归纳整理(教师归纳整理各部分知识,同时引导学生摸索与灵活运用规律); 重点讲述(通过课前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确定重点内容,课上重点讲述,查漏补缺、解决疑难,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

总结(用全面、概括的方法串联各部分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作业的布置(一般布置综合性的作业)。

四、讲评课

它的任务是对某一阶段的课外作业情况或测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纠正作业或考试中产生的缺点和错误,发扬优秀生作业的典型作用,总结经验教训,鼓励先进,启发后进,能够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基本程序是: 分析作业或考试的整体情况;

对错误归类,学生分辨讨论错误原因与改正的方法,介绍最优解法; 总结经验教训。

注意不能就题论题,应通过深入分析,师生共同总结出正确的解题方法和途径。

五、考查课

它的任务是在学完一个或几个单元之后,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方式可以是闭卷或口头提问。用于激励和督促学生勤奋学习,及时向学生和教师反馈学习和教学情况。

注意:考查次数适当;覆盖面要大,难度适中,份量适当;适当安排创造性内容。

六、实习作业课

主要任务是让学生通过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或方法进行一定的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测量、统计等,既巩固所学,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3.2 优化课堂结构

从优化的角度设计课堂结构时,应该考虑:

1.以先进的教学理论为指导,力求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最佳组合,力求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得到最佳组合 ;

2.全面体现课堂教学目标,强调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

3.对信息进行多向交流,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进行引导点拨

(三)课堂类型及其结构

课堂类型,即课的种类。课堂结构,是指一节课包含哪些组成部分以及各组成部分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课堂结构是由课堂类型决定的,不同类型的课有不同的结构。

在生物学教学实践中,有的课主要是传授新知识,有的是复习或练习,有的是实验,有的是参观,有的既要传授新知识,又要安排相应的过程系统地复习巩固旧知识,甚至还要检查知识的掌握情况等等。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每种类型的课逐渐地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结构。为什么生物学教学会有不同的课堂类型和结构呢?一是由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决定的;二是由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决定。因此课的类型和结构应尽可能地多样化。

由此可见,课的类型和结构并不是随意决定的,而是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去合理的安排。

1. 综合课型

综合课型是说在一堂课上既讲解新教材、又巩固或复习学过的教材,并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这是生物学教学中最常用的课堂类型,适用于形态学、分类学、解剖学、生理学、生态学知识的教学。

(1)综合课型的一般结构

第一步,组织教学。教师在进入课堂,走上讲台后,礼毕,巡视全班学生,注视学生是否已经作好听课的准备,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这是一种无声的组织工作,是安定课堂秩序的开始。

实际上,组织教学应贯彻在整个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之中。作好组织教学的关键是使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努力发挥教学水平,正确地进行表扬与批评。 第二步,复习检查。主要是评讲作业、考查学生知识,以及新旧知识的联系。如果新旧知识无密切的联系,此步当灵活掌握。

第三步,学习新知识。按照大纲和教材内容的要求,选择最恰当的教学方法讲授新知识,这是全课中最重要、最中心的环节,在全课中所占比重最大。

第四步,复习巩固。这一步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复习与检查,了解学生对新教材理解和掌握的情况,发现知识上的缺陷,特别是帮助、指导学生牢固地掌握新教材中最本质、最重要的内容,指导他们灵活运用。因此,复习巩固决不是把新教材再简单地重复一遍。具体方法可以是教师系统地提问、总结,以及进行某些巩固性的练习等。

第五步,布置作业。在有作业的情况下,教师应该在下课前把作业的要求交待清楚。

以上仅是综合课的一般结构,随着教学思想的转变,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人们正在摸索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其结构已经发展成多样化了。从近年来生物学的教学来看,综合课也与实验结合的更加紧密了,而且正在朝着观察、实验、阅读、讨论与教师的讲授结合上不断变化,这正体现了自然科学课程在教学上的鲜明特点。

(2)综合课型的发展

第一类:引导发现类:

提出问题→探索→运用。

定向质疑→引导探索→反馈运用。

设疑→解疑→答疑→激疑→质疑→释疑→末疑。

第二类:引导自学类:

读→讲→做。

指“点”→预习→议论→讲解→练习。

引趣→阅读和填写摘要练习→反馈质疑→讲解小结。

启发引路→学生初读教材→基本练习→强化练习→重点阅读教材→小结。

印发教学计划→提示问题、揭示矛盾→引导学生自学教材→印发练习题→归纳总结。

提出问题、启发自学、巡回辅导、因材施教→精讲解疑、概括总结→复习巩固、强化记忆。

第三类:观察阅读类:

读→看→讲→议→做。

观→读→思→练→讲。

观察→讨论→阅读→画图→结论。

导言→观察→阅读→总结→布置作业。

课前预习教材→自学、讨论、完成训练→检查自学、提出并回答问题→师生共同总结。

实验观察、提出问题→分析感知材料、阅读教材、回答问题→讨论、报告观察实验结果→作出结论→知识的巩固。

(3)形态学内容的教学

第一步,引言。例如,在学习“鸟类的多样性”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言可以是这样的:“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各种各样的鸟儿生活在全世界的角角落落。它们有的生活在沙漠荒原,有的则栖息于庭堂屋檐;有的傍湖而居,有的则高树筑巢;有的田园捉鼠,有的则涉水捕鱼;有的翠柳鸣唱,有的却高天哀鸣。如此种种,数不胜数,单在我们的国土上生活的鸟类就有1186种,约占全世界鸟类总数的13%以上。我们的祖国是世界上鸟的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同学们,你们能说出几种鸟的名称吗?”这样就把学生引向了美丽壮观的大自然,引向了鸟类世界。

第二步,观察与阅读。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了解所观察生物的主要特征,要求学生从观察和分析的具体现象中得出结论,以免学生随意观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观察前,向学生说明观察的内容、步骤和方法;告诉学生观察时不仅动眼,还要根据内容的要求去动手,同时提出应该思考的问题。例如,为了让学生了解鲫鱼各种鳍的作用,教师可用三条鱼演示:第一条去掉胸鳍和腹鳍,第二条去掉尾鳍,第三条保持各种鳍完整无缺。要求学生对这三条鱼在水中的游泳情况进行观察,想一想,为什么失去胸鳍和腹鳍的鱼,腹面常常会翻起来?失去尾鳍的鱼为什么不能迅速前进?由此分析总结出各种鳍的作用。

在观察的同时,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科书,并对学生阅读做具体指导。首先,提出问题供学生读书时参考。如讲“鱼的多样性”一节,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边观察、边阅读、边思考。

问题一:乌鱼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它的形态构造有什么特点适于捕食小鱼?

问题二:比目鱼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它的形态构造有何特点适于底栖生活?

问题三:鲨鱼怎样生活?它的形态构造有什么特点适于捕食其他鱼类?它有什么经济价值?

问题四:肺鱼的形态构造有什么特点?这类鱼为什么叫肺鱼? 问题五:根据以上各种鱼的情况,想一想鱼纲的特征是什么? 然后帮助学生分析教材,了解知识结构,解释概念。

第三步,讨论和总结。可以采用问问讲讲的方式,通过师生的共同讨论去完成新课的学习和讲解。

第四步,布置作业。

(4)植物分类学知识的教学

一般采用下列教学程序:

解剖观察典型代表植物→阅读教科书掌握植物特征→解剖观察同科(属)的其他种植物→掌握科(属)的共同特征→对相似而并不相同的种类比较鉴别→巩固与活化知识。

(5)解剖学知识的教学

由于植物器官结构比动物简单,因此,方法上也应有所不同。 植物解剖学知识的教学,一般是讲授结合解剖实验进行。

动物解剖学知识的教学,通常在讲授新课的基础上,专门安排实验进行。简单者也可边讲边实验。

(6)生理学知识的教学

教师应力求使学生看到各种生命现象及其与外界环境的关系。例如细胞吸水;根对无机盐的吸收;光合作用;蒸腾作用;营养物质的消化;心脏的跳动和血液的流动;脊蛙反射„„等等。应该演示及专门实验,要求作出明显结果,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内容应包括:实验日期、班级、姓名、实验题目、实验材料、实验方法步骤、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分析及结论。

(7)生态学知识的教学

生态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生物与环境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并且形成初步的生态学观点,因此,教师应借助讲课给予学生大量的

生态学知识,尽可能实地观察、记录,联系实际,阅读课文,讨论概括,拓宽知识。

2. 绪论课型

绪论课型是综合课型的一个特例。绪论是教材的开篇,是全书内容的导言。绪论课是学好各课程的动员课,直接关系着整个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般地说,绪论只安排一个课时。其基本结构可以设计为:组织教学→讲授新知识→巩固新知识。

下面通过高中生物学绪论的教学略加说明。

组织教学后,老师这样说道:今天我们开始高中生物学的第一课,也就是绪论课(板书:绪论)。绪论的“绪”字当什么讲?谁能回答? 生:预备的意思。

师:还有别的意思吗?

生:当线索讲。

师:好!“绪”字是“丝”字旁,“丝者”是丝的头,什么是丝的头呢?!春蚕吐丝结成茧,是一根丝,要把丝抽出来,一定要找到头,找到头才能慢慢地抽出来。丝是非常美丽的,光彩夺目的,要把这光彩夺目的丝抽出来,如果找不到头,不就乱套了吗?所以这节课是很重要的。 在初中,我们学习了动物、植物、微生物、人体生理卫生等内容,今天我们不是单独地学习某类或某几类生物,而是要学习所有生物的共性,也就是生物的基本特征(板书:一、生物的基本特征)。

同学们想一想,从微小的病毒到万物之灵——人,为什么都叫生物?或者说某一种生物与非生物比较,如石头和钢材,它们的特性是怎样区别的呢?

生:新陈代谢、生长、发育、遗传变异,还有生殖作用。

师:你能对新陈代谢做些解释吗?

生:生物从外界获取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把不需要的排出体外。 师:生物如何生长啊?

生:从小变大。

师:怎么由小变大啊?

生:细胞分裂。

师:好,讲得不错。谁能再对生殖、遗传、变异做些解释呢? 生:生殖就是繁殖下一代。

师:遗传呢?

生:上一代的性质传给下一代。

师:变异呢?

生:下一代虽然接受上一代的某些特性,但也有和上一代不一样的地方,也就是有自己的特性。

师:生物的特性还有哪些呢?

生:生物具有严谨的结构。

师:严谨的结构指什么?所谓严谨的结构是指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整体, 但最基本的结构和机能单位是细胞(板书:1.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当然病毒要除外。但绝大多数的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是结构单位也是机能单位。

刚才同学讲了生物都具有代谢作用(板书:2. 生物具有新陈代谢作用),还做了解释:不断吸收外界物质,把不需要的排出体外,除了物质变化还有能量变化。我们都在不断地新陈代谢、自我更新,如果代谢中止了,我们就不再叫它生物了。如果我们中止了,就只能说我们曾经是生物,现在不再是生物了。

在代谢的基础上还产生什么变化呢(板书:3. 在代谢基础上产生的现象)?细胞分裂,细胞数量增多,数量变化到一定阶段还有分化。一个生物发展到一定阶段,还产生质的变化(板书:(l )生长发育)。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就要生殖(板书:(2)生殖)。如“桃三杏四梨五年,待吃核桃七八年”,不管时间长短,总要开花结果,这就是生殖。在生殖中上一代和下一代怎么样呢?还是桃结桃,李结李,不能桃结李,杏结桃,下一代和上一代基本相似,当然还会有很多变化,这个桃和那个桃不完全一样,这就是遗传变异(板书:

(3)遗传、变异)。

刚才提问,同学们站起来回答,听到提问,你站了起来,这说明什么? 生:受到刺激,产生反应。

师:受到刺激神经系统就要发生反应。低等动物也有反应,植物有没有?阳台上的花向阳生长是对光的反应,叫应激性(板书:(4)生物具有应激性)。此外,还有一些特征,不是单纯的个体的,更复杂一点(先后演示保护色、拟态标本)。这表明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在遗传变异的基础上通过选择,存在着对环境的适应(板书:(5)生物能适应环境)。在生活过程中,生物能适应环境,同时还能影响环境(板书:(6)生物还能影响环境)。

师:下面请同学们看看书上的目录:第一章讲细胞,第二章讲新陈代谢„„,这本书是研究生物的共性的,将要一个个地展开,每一个特征将展开仔细地研究,这是一学年中要完成的任务。

师:接下来再学习生物学的发展方向问题(板书:二、生物学及其发展方向)。

师:当前生物学很“热”,是热门科学。为什么呢?如果讲生物学发展史的话,19世纪曾是生物学辉煌灿烂的时代,有许多重大的发现,如细胞学、进化论等。本世纪初由于物理学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生活的面貌,物理学成为“热门”科学。随着物理、化学和技术科学的发展,提供了进一步研究生物学的新方法、新技术、新途径。今天生物学正处在迅速发展的阶段,世界上生物学的论文数量占第一位,诺贝尔奖金纷纷授予与生物学有关的课题。其发展方向基本上是这样的(边板书边讲):1. 个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细胞器→分子→原子→亚原子。 我们研究遗传,要问在亲子两代之间,上代的特征怎样传给下一代呢?如果父亲是直头发的,母亲是卷头发的,其后代是直的还是卷的?还是按什么比例?这是研究个体性状的遗传。到底是什么关系呢?上、下两代之间只有两个细胞联系,一个是母亲的卵细胞,一个是父亲的精子。但细胞中并没有头发,只是发现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有数量的规律性变性。可是染色体中也没有头发呀!研究它的化学组成发现了有机化合物脱氧核糖核酸,这就进入了分子水平。它的分子结构又如何呢?哪一部分控制头发是直头发还是卷头发?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是高鼻梁还是塌鼻梁等等,这反映了遗传学研究的微观方向(板书:微观方向)。微观研究需要很多物理的、化学的方法。

从另一个角度看,生物学的发展是从个体出发(边讲边板书:2. 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举个例子,1874年,德国一位化学家合成了DDT ,当时不知有什么用处。1939年瑞士一位化学家发现DDT 是很好的杀虫剂,能杀死多种害虫,获得了诺贝尔奖金。但是多年过去了,发现DDT 喷到生物体上后,比如喷到牧草上,牛吃了牧草就存在于牛的组织及肝、肾、睾丸等器官中,存在于牛奶中,在奶油中最高,因为DDT 是脂溶性的。人吃了牛奶就存在于人体中,对人体肝、肾和神经系统造成伤害,还可以致癌。这体现了生物体

和环境的关系,所以研究也向宏观方向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是生态学(板书:宏观方向)。

师:现代生物学提供了一代青年人真正的用武之地,有大量的工作,有许多微妙的规律等待我们去发现。你们说,生物学能不热吗?学习它的意义能不重要吗(板书:三、生物学的重要意义)?

师:我们所处的是开放社会,眼光要开扩一些。现在困挠我们的社会问题是什么呢?①是人口;②是粮食;③是自然资源;④是飞速发展的工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还有影响人类生存的种种疾病。哪一个问题不与生物学有关呢?第三次浪潮讲到海洋开发,新材料,新能源,还有生物工程,成了第三次产业革命最重要的方面。要按照自然规律有控制地改造生物,我们要努力赶上。

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很丰富,别的国家都很羡慕。如美国的大豆出油率很高,但蛋白质含量不高。从遗传基因来说,我们有丰富的基因库,可以创造出农业生产的高产品种,像鲁棉一号、北京单倍体小麦、优良水稻品种等等。

医疗方面也要赶上去。现在困挠我们的疾病很多,像心血管疾病、癌症、恶性传染病等。如何攻克这些医学难题,也是生物学的问题。大家都是跨世纪的人,在本世纪末和下个世纪初,正是精力旺盛的时候,跨世纪的一代应当是最懂生物学的人,也应该最有志气,为我们国家、民族做出大的贡献!

师:同学们,课先讲到这里,只是先开个头,下面请同学们回过头去,看一下书,然后回答:①生命区别于非生命有哪些基本特征?②生物学正向何方向发展?

作业:预习第一章第一节。

3. 实验课型

实验课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在生物学实验室内,利用一定的仪器、用具、药品等,通过观察、实验来学习和研究自然界的生物体、生命现象或生命过程的一种课型。其中关于实验方法前面已经述及,这里仅就其基本结构及注意事项讨论如下。

(1)实验课的基本结构

第一步,组织教学。

这不仅仅是在实验课一开始要求学生静坐听讲,检查实验用品准备的情况,而且应把组织教学贯彻始终。

搞好组织教学对于上好实验课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准备情况和教学组织能力。对实验课的纪律要求应有别于在教室里上课,既要严格要求学生自觉地、安静地、严肃而认真地进行实验,同时又要允许他们小声交换意见或下位相互学习,不要管得太死。如果实验的内容和材料选择恰当,实验分工合理,能够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工作可做,而且也都明确各项工作应该怎样去做。如果实验仪器材料事先都经过教师认真地检查,实验中认真地进行实验方法步骤的指导,对学生进行了合理的安排,并检查督促,实验课的纪律一般是可以保证的。

第二步,复习提问。

问题应是和本次实验密切相关的,而且也是本次实验所必须涉及的问题,不应提问与实验无关或关系不大的问题,以便让学生有更多动手操作和观察的时间。

第三步,讲解实验(或称指导性谈话)。

讲解是为了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方法步骤以及应注意的问题。这是保证实验顺利进行的重要一步。

实验目的主要包括两方面:即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

在讲解、演示实验方法、步骤时,利用图片、板画、幻灯、电影等直观手段会得到理想的效果。例如,在“茎的结构”实验课上,学生手中的永久切片常常不完全一样,也不会和书上的插图完全一样。为了使学生辨明各个部分,减少观察中的误视,可以用彩色粉笔事先照标准切片画好茎横切面图,或者利用示范镜展示并且附上简图,也可以向学生提供茎横切面切片的显微照片等。

第四步,学生操作。

教师深入实验组,进行巡回具体指导。当发现问题时,要及时地指出。对学生的指导要重在启发,不要包办代替,要允许失败和鼓励学生重作。要重视成功的经验,也要重视分析失败的原因。以便培养学生的意志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第五步,巩固、检查与评定。

为了及时巩固与检查实验效果,应要求学生填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可以有多种形式,如绘画、填图、填空、填表等。

绘画应尽可能要求对照实物绘制,而不要对照课本绘制。实验报告可供教师检查与评定成绩之用。

经验表明,实验课中及时评价学生,有良好的激励作用。

第六步,整理仪器用具,进行总结。

(2)上好实验课的关键问题

第一,充分认识实验课的重要性。这是上好实验课的前提条件。对于条件差的学校,也要创造条件,坚持课内课外相结合,力争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实验技能。

第二,合理安排实验课的时间和内容。从实际出发,合理调整授课计划,使实验课在时间上得到保证。同时也要合理选择每次实验课的内容,并且进行合理的安排,尽量提高每次实验课的效率。例如,“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与“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实验,实验材料相同(都是洋葱根),就可放在一起进行。这样安排,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但在实验前,教师必须做充分的准备,实验中要指导好每一个环节,否则事多生乱,难以完成实验任务。

第三,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比如,对每次实验都提出明确的目标,并且对实验效果都坚持考核、评定;利用墙报、橱窗展出优秀实验作业和成果;开展关于实验的竞赛活动。

第四,做好准备工作,是上好实验课的基础。包括仪器、用具、材料的准备以及准备实验等。教师的准备实验必须有明显的实验结果,方可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4、复习课型

复习课型是生物学日常教学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为了进行“单元复习”、“期中复习”、“期末复习”和“学年复习”而专门组织的课型,用来巩固、加深、扩展学生的生物学知识和培养提高生物学能力的重要课型。

(1)复习课型的结构

复习课一般都采用课堂教学与课外复习相结合的组织形式,结构可以多种多样,基本上可以概括为:组织教学→指出复习内容及目的要求→按计划复习(课内、外)→总结复习内容。

组织教学后,教师向学生交待复习的内容,同时布置复习题(或提纲),供学生复习思考,这是教师上复习课的主要内容。复习题要求系统、重点突出,有综合性、启发性、联系实际的特点,它既不是教材的缩小,也不是各章、节练习的简单汇集,应使学生通过复习有新的收获。可以采用问答、填图、填空等多种形式。

例如,学完了节肢动物门,进行阶段性复习,对各目的特征可以采用填表的方式,进行总结复习。现以昆虫纲为例,列表6如下:

由于复习课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往往会使学生感到乏味,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复习的方法。最常用的方法有:

①讨论法。可分为全班讨论和小组讨论两种。

全班讨论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用谈话的方式进行,讨论题就是教师布置的复习题。

例如,植物学“绿色开花植物”这一单元,复习开始后,教师先叙述有关复习题的含义,及其所应考虑的有关知识,然后跟学生进行下列谈话。 教师:植物由什么器官吸收水分?它经过哪些地方?起什么变化?怎样排出体外?

学生:根尖吸收水分,经过茎的导管输送到叶片,然后以水蒸气的形式从气孔散失到大气中。

教师:根毛细胞与茎的导管相通联吗?根毛细胞吸水后,水是怎样进入导管的呢?

学生:不!根毛细胞吸水后,向根尖里面的细胞传递,逐步向上传到根里边的导管。根的导管跟茎的导管相通。

教师:对了。那么,根吸收的水分一点不留地都从气孔散到大气中了吗?

学生:不是,有些水分参与了光合作用等代谢活动,淀粉就不是干的,里边有水„„。

教师就是这样设计出一系列的问题开展讨论,复习完毕后,做一总结。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教师不是照原样重复教材,也不是重复讲授,而是让学生用已学习过的知识回答问题,并没有增加新的内容,但综合了教材中的知识,把旧知识提高到了新的知识水平,以植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观念巩固了绿色开花植物这一单元的知识。

也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旁听、答疑,最后教师总结讲授。 ②练习质疑法。在复习课上,每一名学生都在做教师布置的复习题,有问题时可以向教师提出,教师也可以向个别学生提出针对该生知识弱点的简短问题,让他小声回答,进行必要的辅导与检查。

③讲述法。这是对学生学习水平有充分的了解,而且是在学生自己基本完成复习的基础上,由教师综合讲述的一种复习方法。如果让学习独立进行综合还有难度,或因时间不够多,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一边讲述一边提供一些综合性图表,也会收到良好的复习效果。例如,复习“脊椎动物”这一单元时,首先向学生进行讲述,最后得出脊椎动物各纲的特征和结构功能的异同,并以此为主线,说明脊椎动物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它的功能、结构和环境条件是统一的结论(见表7)。

复习方式最好结合电影、录相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来进行,效果好,而且节省时间。

5. 现场教学课型

是教师组织学生到事物发生、发展的现场进行教学的一种课型。主要组织学生到大自然、植物园、动物园、果园、养殖场等场所进行现场教学。实习课、参观课即归属这类课型。

(1)现场教学的特点

第一,内容从实际出发,突破了大纲和教材的内容范围。

第二,教学人员可以是教师也可以聘请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三,可以是全班性的,也可以分组进行。

第四,时间可以突破45分钟。

(2)现场教学的意义

第一,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知识的应用。

第二,易产生兴趣,教学效果好。

第三,面对工农业生产实际,易结合思想教育。

(3)现场教学的结构

组织教学→指导性谈话→现场讲解及学生活动→总结及整理材料。 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除了经常用到上述5种课堂类型以外,还经常用到练习课、检查课、辅导课等课型。

练习课是培养技能、技巧的课,在一定程度上相似于实验课。如练习显微镜的使用、徒手或机械切片、生物标本制作等。这种课的主要作用是推动知识向技能、技巧转化,并进一步发展智力。

检查课的主要任务在于了解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及教学工作情况。在单元后、学期初、学期末和学年末,都可以根据需要安排这种课型。这种课型通常采用书面或口头测验考试的形式进行,也可以通过谈话或实验、实习、课外作业等形式进行。

检查课之后一般要进行评定学生知识的课,这种课型主要是教师的活动,任务是解决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学业考试作为检查课的一种基本形式,以后将列专题讨论。

辅导课是根据学生的需要由教师给予引导、启示、咨询和指点以帮助他们学习的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形式。辅导内容一般包括:使学生明确作业的目的、要求与方法;对有关技能、技巧给以示范;帮助学生自学,解答有关疑难,使知识深化、系统化;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帮助他们纠正。辅导形式可分为:个别辅导、小组辅导、班级辅导。 辅导在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辅导从学生的需要与问题出发,有的放矢,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其次,便于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给成绩优异者以特殊指导,给掉队者以补课;其三,可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补救和改进。

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可以在课内进行,但主要是通过课外的个别答疑,对其课外作业、课外阅读进行指导、检查或批改等方式进行的。对于小组辅导或班级辅导,可以采用录音、录相等视听媒体来指导学生学习,并且还可以根据各个学生自己的需要和条件来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时间。辅导课的这种可选择性和灵活性,使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因此它的作用正日益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