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等值线专题讲解

等值线图

一、等值线图的共性特征

1、同线等值:同一条等值线上各点的数值相等。

2、同图等距:相信两条等值线数值可以相等,也可以按变化趋势依次递减或递增;同一幅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递变、间隔相等。

3、同一幅图上任意两条等值线一般不会相交,但可重合(如陡崖)。 4、等值线一般应是闭合曲线,但在局部图中可以不闭合。

5、等值线密集处,表示单位水平距离的差较大;等值线稀疏处,表示单位水平距离的差值较小。

6、等值线平直表示该区域与相邻区域与相邻区域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少,等值线弯曲反映出影响该地理事物的因素较多。等值线弯曲度越大,其弯曲处的两侧变化梯度越大。 二、等值线的判读方法 1、读等值线图的名称:

读图名明确等值线图所要反映的地理事物。即明确是等高线、等压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深线、等盐度线、等人口密度线、等震线、等时线、等潜水线、等太阳高度线不是等太阳辐射线等。

2、看等值线的间距和疏密情况: 如等高距一定时,等高线愈鹤壁市则坡度愈陡,水流愈急。同一幅图中,等压线越密的地方,风越大。

3、看等值线的延伸方向:

如等高线延伸方向为地形走向,与等高线垂直的方向为坡度最陡方向,是水流方向。 4、看等值线的弯曲状况:

确定弯曲部分是向高值还是向低值。一般采用垂线法和切线法进行判断: ①垂线法:

在等值线图上弯曲最大处的两侧作各等值线的垂线,方向从高值指向低值。若箭头向中心辐合,则等值线弯曲处与两侧比为低值区;若箭头向外围辐散,则等值线弯曲处与两侧比为高值区。 ②切线法:

在等值线弯曲最大处作某条等值线的切线,比较切点与切线上其他点的数值大小。若切点数值小于其他点的数值,则为低值区;若切点数值大于其他点的数值,则为高值区。 5、看等值线的闭合和递变情况:

如果两条数值不同的等值线中间还有闭合的等值线,判断时要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确定其数值。

6、看等值线图中特殊的地方:

如等高线图中几条线交会的地方表示悬崖;等压线非常密集且气压较低的环形区域可能存在着台风。

三、主要等值线图的判读及应用 1、等高线图的判读 (1)判断地形类型:

根据等高线的弯曲和延伸方向、数值大小可判断出山峰、盆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地形类型。

同时在大范围内可判断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高原(海拔较高,相对高度较小)、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盆地(中间数值小,四周数值大)五种基本地形。

(2)推算各地的海拔、两地的相对高度与温差、陡崖的海拔和相对高度: 根据两条等高线的数值可以推算其他地点的海拔,数值为0表示海平面。根据两个地占的海拔可以推算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

两地的温差可通过公式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100米×0.6℃。陡崖的崖顶或崖底的海拔高度介于相邻两条等值线之间;陡崖的相对高度可利用公式进行计算:(X-1)d≤△H <(X+1)d (X 为陡崖处会集的等高线的条数,d 为图中的等高距)。 (3)坡度陡缓、坡形和地形倾斜方向判断:

两条等高线之间间距越大,即等高线越稀疏,表明坡度越缓;反之越陡,间隔相同的地方表示均匀坡。有时候图上看不出密集与稀疏时,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确定。若坡面等高线高处密、低处疏表示凹(坡向下凹),反之则为凸形坡(坡向上拱)。等高线中的示坡线指示坡度的降低方向:画在等高线外侧表示中间地势高,坡度向外侧降低;画在等高线内侧表示中间地势低,坡度向内侧降低。 (4)等高线的综合实际应用知识:

①判断气温高低和降水量多少: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垂直递减率为0.6℃/100m。山区应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污染空气的滞留。

②判断河流流向,选定水库库址和坝址:由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河流上游海拔高,下游海拔低。水库坝址宜选择峡谷地段(水平距离窄,垂直落差大);水库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这些地区不仅库容大,而且有较大的集水面积。

③铁路和公路选线:

铁路、公路应建在坡度平缓的地区,翻山时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部;要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充分考虑路线的长度、坡度、少过河建桥;避免通过高寒区、沙漠区、沼泽区、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引水线路的选择应从地势高处向地势低处。输油管道的选择,路线应尺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 ④城市和工厂厂址的选择:

城市或聚落往往选择沿山谷或河谷地带布局。工厂厂址选择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对环境有污染的厂矿,要选择河流下游或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结合地质地形条件,宜放在地基坚实、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的地方;若是电子、半导体、感光器材厂等需要建在空气清洁、环境优美的地点。港口的建设应考虑选择在避风深水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气象站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点,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气候宜人、空气清闲的地方。

⑤进行农业区域规划: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缓急,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地区发展林业、畜牧业。

⑥判断通视情况:地势高且周边视物无障碍处说明通视状况良好。站在地势高处向低处看,如果视线被阻挡,表明通视状况较差。 2、等压线图的判读

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各占的边线就是等压线。等压线实际上是等压面和等高面的交线。所以等压线分布图是表示在同一海拔高度上气压水平分布的状况。“高压”和“低压”是针对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而言的。

(1)判断气压系统各部位的名称:高(低)气压中心、低压槽和高压脊、鞍部等。 (2)判断风向和风力大小;

风从高压吹向低压,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在同一幅图中,等

压线的疏密反映风力的大小:等压线密集处,水平气压差异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等压线稀疏处,风力小,不同图幅中,水平气压梯度=两点气压差/(两点图上距离÷比例尺)。 (3)判断南北半球和季节:

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表示位于北半球;反之位于南半球。大陆出现高压中心或海洋出现低压中心为该地冬季,反之为该地夏季。 (4)判断天气系统系统天气现象:

低压中心表示气旋,以阴雨天气为主;高压中心表示反气旋,多为晴朗天气。低压槽部是冷暖锋发育的位置,低压中心附近易形成锋面系统。 (5)判断等压面和气压中心位置:

高压中心处的等压面向高处凸出。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位于右后方;南半球背风立,高压位于左后方。

3、等温线图的判读 (1)判断气温差异:

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异大,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异小。 (2)判断地势高低和地形:

位于同一纬度的两地,等温线向高纬凸出,表明气温高地势低;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表明气温低,地势高。等温线向高温凸出的方向为山脉的走向。在等温线呈封闭状曲线图中,若线内气温数值低于四周,表明地形为山地;反之为盆地。 (3)判断南北半球:

等温线数值从南向北递减,表明该区域位于北半球;反之为南半球。因为世界上气温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4)判断海陆分布和季节:

如果知道季节,可以根据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判断海陆分布。反过来,如果知道海陆分布状况就可判断季节: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海洋上等温线向低纬凸出,为当地的夏季;反之为冬季。

(5)判断洋流的流向和性质:

海水等温线的凸出方向表示洋流的流向。等温线向高纬凸出,表示暖流;反之表示寒流。有时候如果条件比较充分的话,还可以判断出具体的洋流名称。 (6)判断锋面:

在等温线图上,如果某一区域气温差值较其他区域大很多,该处可能会有锋面存在。因为锋面两侧气温相差较大。 4、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

(1)判断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

等降水量线密集,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比较大;反之比较小。 (2)判断海陆分布:

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数值从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小,降水多的区域表示沿海,反之表示内陆。

(3)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如果某一地区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降水量多的区域为迎风坡,反之为背风坡。 (4)闭合的等降水量线:

如果某一区域内,两条等降水量线之间出现闭合曲线,表明该区域降水量出现特殊值,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 5、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判读

等太阳高度线图是一种比较新颖的等值线图。这种示意图用等太阳高度线(由太阳高度角相

等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反映某一时刻太阳高度的全球分布状况,实质上可以看作是以太阳址射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判读的基本内容主要有:太阳址射点的经度和纬度的判读、各地地方时的推算、各地太阳高度大小的推算和比较、昼夜长短的变化及与图示时间和季节相关的地理现象等。 判读方法和技巧:

①一般来说,等太阳高度线图中最大的圆圈就是太阳高度为0°的等太阳高度线,即为晨昏线;图中所示的半球全部为昼半球。太阳直射经线以东最大的半圆为昏线,以西最大的半圆为晨线。在有数值标注的图上,其最大的圆圈并不表示太阳高度为0°的等太阳高度线,因此也就不是晨昏线。这种局部图表示的只是昼半球中太阳高度比较大的一部分。 ②示意图的中心点为太阳直射点。

③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太阳高度角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

④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此经线最北点为北极,最南点为南极。太阳直射北(南)半球时,北(南)极点位于最北(南)点以南(北),北(南)极点与最北(南)点的距离为太阳直射的纬度度数,图上没有南(北)极点。 6、等潜水位线图的判读

等潜水位线图就是潜水面等高线图,它是根据潜水面上各点的水位高低绘制而成的。一般绘制在地形图上,绘制方法与绘制等高线的方法类似。 (1)判断某点潜水的埋藏深度:

潜水的埋藏深度就是潜水面与地表的垂直距离,它等于该点地表的海拔高度减去该点潜水而的海拔高度。

(2)判断潜水流向:

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流向都是垂直于等值线,由高处向低处流动。地下水从潜水位高处向低处渗流。若在等值线的转折点,流向与其切线垂直,由高处向低处流动。 (3)判断潜水与河水补给关系:

当河水水位高于潜水水位,则河水补给潜水;当河水水位低于潜水水位,则潜水补给河水。也可先判断出河流两岸潜水的流向,若潜水流向指向河流,则潜水补给河水;若潜水流向背向河流,则河水补给潜水。

等值线图的阅读 一、等温线图的阅读 1. 判断等温线的分布规律

(1)根据等温线数值递变规律判断所处的半球位置

从全球范围看,无论是1月还是7月,气温的分布都是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根据气温值南北方向递变规律,可以判断该地区属哪个半球。例如,如果一个区域等温线数值自南向北递减就是在北半球,如果自北向南递减就是在南半球,也可能出现中间气温高,往南北方向都递减的现象,那这个地区就处在赤道附近。 (2)根据等温线疏密情况判断气温差异

在同一幅图上,等温线密集表示气温差异大,等温线稀疏表示气温差异小。例如,从我国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图上可以看出我国1月份等温线比7月份密集,因此可以判断出我国1月份南北气温差异比7月份大。 2. 判断等温线的弯曲规律

(1)由海陆分布引起的等温线弯曲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在同纬度地区,使得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因此造成了在同一纬度等温线发生弯曲的现象。关于等温线的弯曲规律,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概括:无论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在同一纬度,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度弯曲,相反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简称“高高低低”)。反过来,也成立,无论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在同一纬度,等温线向高纬度弯曲的地方气温高,相反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的地方气温低。

根据这一规律可以由等温线的弯曲规律判断某地所处的季节与海陆分布状况。例如,从下面左图中首先判断是在北半球,由于陆地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因此陆地气温比海洋低,所以此时为冬季。若右图表示夏季等温线分布图,则可以判断甲地为海洋,乙地为陆地。

(2)由其他因素引起的等温线弯曲

除了海陆分布的影响外,造成等温线弯曲的原因,也可能是洋流或陆地地势高低。暖流经过的地方导致气温比同纬度海区高,等温线向高纬度弯曲;寒流经过的地方导致气温比同纬度海区低,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在陆地上由于地势高低起伏,同纬度地表附近气温不同,在造成等温线弯曲。地势高的地方,气温低,等温线就向低纬度弯曲,如高山、高原;地势低的地方,气温高,等温线就向高纬度弯曲,如盆地。 例1. 读某区域等温线分布图,回答第(1)—(4)题。

(1)该区域位于___________半球。

(2)A 、B 、C 、E 气温数值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

(3)B 、D 两地___________地气温高,因此此时为___________季。

(4)若该区域地表全为海洋,B 地等温线弯曲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若该地地表全为陆地,则D 地山脉的走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北

(2)B >A =C >E (3)B 夏

(4)有暖流经过 南北走向

例2. 读下面的北半球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回答第(1)—(2)题。

(1)大陆上等温线的___________凸出,这表明当时大陆上比同纬度海洋上的气温要___________。

(3)该图表示的是1月还是7月的等温线分布___________月。 答案:(1)南(或低纬度) 低 (2)1 二、等压线图的阅读

1. 判断气压系统各部位的名称

在等压线图中,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可判断为高气压;反之为低气压。高压中心等压线弯曲较大的部位叫高压脊,各条等压线弯曲最大点的连线叫脊线;低压中心等压线弯曲较大的部位叫低压槽,各条等压线弯曲最大点的连线叫槽线。 2. 判断风力

在同一幅图上,根据等压线的疏密状况,可以判断风力的大小。一般来说,等压线密集,说明该地区气压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也大;等压线稀疏,则说明该地区气压差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也小。 3. 判断风向和天气状况

要标出在近地面某点的风向。首先,确定某点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即由高压指向低压,并且与等压线垂直;然后,在气压梯度力方向的基础上,在南半球风向向左偏,北半球向右偏。

根据各地的风向和高低气压系统可以判断天气状况。由高纬度吹向低纬度的风寒冷干燥;由低纬度吹向高纬度的风温暖湿润。低气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高气压过境时,多晴朗天气。 例题:读北半球某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 、B 两地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虚线C 和D 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在E 、F 两点标上风向。 答案:(1)A 等压线密集 (2)脊线 槽线 (3)略

三、等高线的阅读

1. 根据等高线数值大小和分布特征判断地形

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为平原地形;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为丘陵地形;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 字形为山地地形;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的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为高原;等高线中心数值小,四周数值大的盆地。 2. 判断地形局部部位名称

等高线闭合并且中心明显高于四周的为山顶,两个山顶之间部位为鞍部,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部位为山谷(下左图),等高线向低处弯曲的部位为山脊(下右图),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

3. 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读坡度大小

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缓。 4. 定量计算

(1)比较几个点的坡度大小,若这几个点不在同一幅图上,可根据公式计算坡度: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 (2)陡崖高度计算方法:(X-1)d≤△H <(X+1)d(注:△H 为陡崖高度,x 为落在陡崖上的等高线条数,d 为等高距。)

例题1: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第(1)—(4)题。

(1)图中河流干流自_____________(方向)流向_____________(方向)。

(2)图中河流上游段①及四大支流②、③、④、⑤画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

,理由是

_____________。

(3)虚线AC 是_____________,B 为_____________。

(4)该地拟建一水库,请选出大坝坝址,用“∥”为图例在图中标出。筑坝前,甲、乙两村庄中的_____________村必须搬迁。 答案:(1)东南 西北

(2)④、⑤ 山脊不能发育成河流 (3)山谷 鞍部 (4)画图略 甲

例题2:读某地地形图,①、②、③、④四条坡面线的坡度比较正确的是( )

A. ①<③ B. ①<②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C

例题3:在等高距为50米的地形图中,5条等高线重叠于某断崖处,该断崖处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

A. 180米 B. 120米 C. 320米 D. 280米 答案:D

2014届高中地理等值线图专题

等值线是历年高考必考内容之一。等值线图包含的信息非常丰富,涵盖的知识面广,它常常与相关地理事物和区域特征的联系非常紧密。这种组合性的试题,又往往加深了对等值线考查的难度,也是提升潜力较大的板块。 一.等值线主要种类

常见的等值线有:等高线与等深线,等温线,等压线与等压面,等降水量线,等太阳辐射线,等潜水位线,等积温线,等温差线,等盐度线,等震线,酸雨等PH 值线,等海底年龄线,等农业产值线,等时间线,等距离线,等噪音线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有四种,它们分别是: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

近年来各地高考还出现了不少新颖待会线图,如:分层设色图,火山灰厚度等值线,日照时数等值线等等。

二.等值线的基本特点

1.同一条等值线上各点的数值相等。

2.等值线为闭合曲线,有时因图示范围较小,而显示为不闭合。

3.两条等值线一般不能相交。在等高线图上,悬崖可以显示为重合状态。 4.相邻的两条等值线数值相等或差一个等值距。(特殊原因直接标出每条线的数值者除外) 三.判读的一般方法

1. 读数值—找出①等差距,同一等值线两侧数值一般不同,每相邻的两条线数值差相等或为零;②变化趋势;③数值范围和极值。

2. 读疏密状况—表明变化大小,同时分析引起变化的影响因素。 3. 读走向—并分析影响因素。

4. 读等值线的弯曲方向—可添加辅助线,变抽象为直观,同时分析影响因素。

5. 读方向—①坡向由高处指向低处,垂直于等高线;②近地面风向由高压吹向低压,与等压线斜交,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6. 读局部小范围闭合等值线—同时分析引起闭合的原因,变化的趋势和数值范围。 备注:下面以等高线、等温线和等压线三种等值线为例列表说明:

四.等值线分类剖析 (一)等高线 1. 定义

(1)等高线指的是地形图上高程相等的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在地图上,把陆地表面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等高线。

(2)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叫等高线地形图。 2. 等高线的特点

(1)同一等高线上任何一点高程(海拔高度)都相等。

(2)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相等。等高线的水平间距的大小,表示地形的缓或陡。 (3)等高线都是连续、闭合的曲线。

(4)等高线一般都不相交、不重叠(悬崖处除外)。 (5)等高线在图纸上不能直穿横过河谷堤岸和道路等。 3. 知识点

(1)等高线上的数值代表海拔高度,单位:米 (2)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数值差,称为等高距 (3)判读任何一点的高度

(4)示坡线:垂直等高线的短线,指向下坡向 4. 根据等高线判断地形

等高线地形图上常见的几种地形,详见学生地图册。

(1)山脊: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出,脊线一般为河流分水岭。

(2)山谷: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谷线一般可以发育河流,为集水线。

(3)鞍部:两相邻山顶之间呈马鞍形部位,在局部等高线图中,表现为对称的两侧等高线数值同时递减,而另两侧数值为递增。

(4)盆地:较封闭等高线图上高度值由外向里减小。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大;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小。

(5)山地:封闭等高线图上高度值由外向里增加,一般海拔高于500米,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弯曲。

(6)丘陵:封闭等高线图上高度值由外向里增加,一般海拔高度低于500米,大于200米,等高线弯曲,但比较和缓,相对高度一般小于100米。

(7)平原:等高线稀疏,较平直,海拔较低,等高线数值一般低于200米。(即相对高度小,绝对高度小)

(8)高原:四周等高线较密集,而中部等高线稀疏,较平直,但海拔较高,等高线数值500米以上。(即相对高度小,绝对高度大,边缘有)

(9)陡崖:两条或多条等高线叠加部分。即若相交等高线条数为n ,等高距为d ,则(n-1)d≤陡崖高度(n+1)d

(10)沙丘: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在风力沉积作用下所形成,在等高线图上表现为新月形。根据沙丘形态,坡陡处为背风坡,坡缓处为迎风坡。

(11)根据等高线剖面组合图,判断地形:详见2013年第4辑试题调研,P7.

5. 判断地面坡形

从等高线的疏密,可以判断地面的坡形:

⑴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

⑵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

⑶等高线间隔均匀,表示上下坡度均匀一致,是均匀坡;

⑷自下而上,等高线由密而疏,表示山下部坡较陡,山上部坡渐缓,是凸形坡; ⑸自下而上,等高线由疏而密,表示山下部坡较缓,山上部坡较陡,是凹形坡。 ⑹确定观测点的通视状况: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可以确定地面的通视情况,方法是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用直线连接观测点与目标点,这条线即为视线,视线与视距内的各条等高线相交于许多点,若交点的海拔低于观测点的海拔,则表示两点可通视;若交点的海拔高于观测点的海拔,则表示两点不能通视。(参阅:2013年高考考前二轮复习书)如下图所示,C 处东坡为凹形坡;C 处西坡为凸形坡。

6. 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判断坡度

(1)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缓,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陡。

(2)在不同的等高线图上,如果等高距的大小和等高线的疏密都一致,则比例尺较大的地图上的坡度较大,比例尺较小的坡度较小;如果比例尺的大小和等高线的稀疏都一致,则等高距较大的坡度较大,等高距较小的坡度较小;如果等高距、比例尺的大小和等高线的稀疏都不一致,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7. 根据等高线判断气温和气压:

(1)海拔越高,气压和气温越低;

(2)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c ;

(3)气压与沸点成正比,山顶气压低,沸点低。

8. 在等高线图上根据风向判断降水: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9. 在等高线图上根据纬度判断阳坡与阴坡:注意喜阳植被与喜阴植被的选择。

10. 根据等高线图判断某地的地形剖面图。

11. 确定工程区位

(1)确定水库与坝址的位置:

水库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形的洼地、小盆地出口处。原因是这些地区水平距离窄,建坝工程量小;库容大,集水面积大;干支流汇合后,水量丰富。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应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区等;依据等高线高程确定坝高,依据水平距离确定坝长,尽量少淹没农田。水库选址:①判断河流位置、流向、落差大小、流速,坝址最好在峡谷处,工程量小,投资小,安全系数大;②库区范围应是面积较大的山间盆地或宽阔谷地,能提供足够容水空间;③大坝以上应有一定的集水面积,能为库区提供较充足水源;④库区内植被覆盖率较高,保证库区有充足的水源补给,减少泥沙淤积,延长使用寿命;⑤尽量避免断层、破碎带、喀斯特地形等。

(2)确定港口、码头的位置:

海港或河港码头应选择在海水或河水较深且避风的海湾或河湾处;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造成航道淤积。

(3)确定公路、铁路线:

一般情况下,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选择坡度较缓、线路较短、弯路较少的线路,尽量避免通过高寒区、沙漠区、沼泽区、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铁路、公路应建在坡度平缓的地区,翻山时应选择缓坡或通过鞍部,充分考虑路线的长度,少过河建桥。

(4)确定引水线路和输油线路:

引水线路尽可能选择短线路,尽量避免通过山脊等地形障碍,并尽量利用地势使水从地势高处向地势低处自流。输油管道的路线应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

(5)确定农业生产布局: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貌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并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业布局方案。例如,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牧业;陡坡宜发展林业和畜牧业,缓坡应开辟梯田(坡角小于25°),平原应发展耕作业。农业土地利用:①平原、谷地、三角洲等地一般布局种植业,再根据气候特点具体安排作物;②丘陵若坡缓可开辟为梯田,若坡陡则应布局林业,还可结合南方低山丘陵区布局立体农业;③山地一般为林业;④高原应确定具体位置再布局,我国以畜牧业为主。

(6)确定工业区、居民区地址:

工业区宜建在地形平坦开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接近资源的地区。工业区的选址还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对于环境污染严重的工厂,要选择在河流下游、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电子、半导体、感光器材厂等需要建在空气清洁、环境优美的地方,从经济效益考虑,要尽量接近原料产地、燃料产地、水源地等。居民区最好建在依山傍水、地势开阔平坦的向阳地带,并且要交通便利,远离污染源等。

(7)确定气象站和疗养院地址:

气象站应建在地势较高、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方;疗养院应建在坡度较缓,气候宜人,空气清新的地方。

(8)确定飞机场地址:

飞机场适宜选址于距离城市较远,地势较高,且有一定坡度的地方,有利于减轻对居民区的干扰和机场排水等。

12. 怎样描述某地的地形特点

描述地形地势特征 ①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典型用语:以× × 地形为主 ②地势起伏状况、地形倾斜方向和走势、区域极值(地势最高值、最低值) 。 典型用语:× × 方向高,× × 方向低 ③(多种地形条件下) 主要地形分布 ,空间排列方式 ④海拔状况,(剖面图中) 重要地形剖面特征。

(二)等温线及其判读

(1)概念

等温线图上,温度值相同各点的连线称为等温线。

(2)基本知识

等温线是指同一水平面上气温相同各点的连结。任意一条等温线上的各点温度都相等。表示同一时间等温线水平分布状况的地图,叫做等温线图。

1、同线等温: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气温相等。相邻的两条等温线,温差相同。

2、同一幅等温线图上,相邻两条等温线之间的数值差为零或相差一个等温距。

3、等温线的数值:无论是1月还是7月,气温总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这是太阳辐射能在高低纬度之间分布不均造成的。

(3)疏密程度

一般情况,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等温线稀疏,温差较小。

(1)冬季等温线密集,夏季等温线稀疏。因为冬季各地温差比夏季大。

(2)陆地等温线密集,海洋等温线稀疏。因为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及陆地表面形态复杂多样,形成陆地温差比海洋大。

(3)温带地区等温线密集,热带地区等温线稀疏。这是四季分明的温带地区的温差比全年高温的热带地区大造成的。

(4)等高线密集的地方,气温温差大。

(5)等高线稀疏的地方,气温温差小。

等温线稀疏,则各地气温相差不大;等温线密集,表示各地气温相差悬殊;等温线平直,表示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较少;等温线弯曲,表示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很多;等温线是东西走向,表示温度因纬度而不同,以纬度因素为主;等温线和海岸线平行,表示气温因距海远近而不同,以距海远近因素为主。在地图上找出同一时间内气温相同的点,并连接成线,连接后的线就是等温线。不同地域的等温线弯曲程度也不同。

①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别小。

②等温线向高纬突出,说明高温地区广;等温线向低纬突出, 说明低温地区广。

③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受纬度影响突出。

④等温线与海岸平行,说明受海洋影响显著。

⑤等温线与山脉走向平行或高原边缘平行,说明受地形影响明显, 或垂直变化大。

⑥等温线呈封闭状曲线,如线内气温高,可判断为盆地;如线内气温低,可判断为山地。

(4)特点

等温线平直表示影响气温的因素单一,如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影响气温的因素是太阳辐射。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气温影响因素的多样性,除太阳辐射外,还有洋流、地面状况、大气环流等,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使等温线发生弯曲变形。那么,这些因素使等温线向什么方向弯曲,以及如何根据弯曲方向判断其主要影响因素,则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考查的热点。一月份大陆上等温线向南凸,海洋上等温线向北凸。等温线弯曲分布有“高高低低”规律,即气温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出;气温低,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反之等温线向高纬凸出,气温偏高;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气温偏低。中国1月份0℃等温线东部大致与秦岭--淮河一致,西部沿青藏高原东南部边沿明显地向低纬凸出,青藏高原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4℃等温线在四川盆地向北弯曲,8℃等温线在云贵高原向北弯曲,即向高纬弯曲,说明冬季气温较中国同纬度地区偏高。

(5)根据气温分布的特点来分析影响的因素

(1)、判读规律:

①等温线数值:(气温无论一月,还是七月,都是由低纬向两极递减。数值自南向北递增——北半球;数值自北向南递增——南半球。

②等温线疏密: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异大;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异小。

(2)等温线的弯曲分布规律:

①等温线向高纬突出——表明气温比同纬高

②等温线向低纬突出——表明气温比同纬低(“高高低低”规律)

③等温线平直——下垫面性质单一。(如南半球40度---60度处的等温线较平直,说明海洋面积大,性质均一。

如果是仅根据陆地上的等温线,那么根据气温数值判断;对于海陆等温线,拿北半球来说,如果陆地等温线向北凸,而海上等温线向南凸,则为北半球的夏季,相反,则为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如果陆地等温线向北凸,而海上等温线向南凸,则为南半球的冬季,相反,为

夏季;(等温线向高纬弯曲,则该地气温比同纬度的其他地方高,向低纬弯,则温度低)

1、纬度因素

纬度位置决定了获得太阳辐射的多少,同纬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相同,纬度越低获得的太阳辐射越多。受此影响,在南北半球,无论7月或1月,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因此可根据等温线图中等温线的南北递变情况,可判定图示区域所在的南北半球。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减为北半球,反之为南半球。即“北增为南、南增为北”。 归结起来就是:纬度位置低、气温高:纬度位置高、气温低。既由太阳辐射决定,等温线大致呈东西走向,与纬度大致平行。

2、海陆因素

陆地受热快,散热也快;海洋受热慢,散热也慢。受其影响,夏季,陆地气温高于同纬度海洋气温;冬季,陆地气温低于同纬海洋。因此,等温线在海岸地带发生着季节性的弯曲变化。提示:7月,阳光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为夏季,同纬地区陆地气温高于海洋,陆地等温线向北凸向高纬(低温区);此季节南半球为冬季,同纬度陆温低于海温,陆地等温线向北凸向低纬(高温区)。总之,7月份,无论南、北半球,陆地等温线在海岸带附近均向北凸出,可简记为“点北陆北”(即阳光直射点在北半球时,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北凸出)。1月,阳光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冬南夏,全球陆地等温线则在海岸带附近向南凸出(北半球凸向低纬高温区,南半球凸向高纬低温区),可简记为“点南陆南”。无论7月或1月,海洋等温线弯曲方向与陆地相反。记住了这八字口诀。

3、地形因素

在陆地上,等温线弯曲状况深受地势、地形的影响,具体表现为:

①. 地势越高,气温越低。在非闭合等温线图上, 地势高处等温线的度数要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低,地势低处等温线的度数要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高。

②. 地势较陡地带,气温垂直差异大,等温线密集;平缓宽阔地带,气温垂直差异小,等温线稀疏。

③. 山丘或山峰区气温比周围较低,等温线表现为一组内小外大的闭合曲线,越向中心处, 等温线的数值越小。盆地或洼地气温比周围较高,等温线表现为一组内大外小的闭合曲线,越向中心处, 等温线的数值越大。山地的闭合等温线疏,表示山坡缓;山地的等温线密,表示山坡陡。

④. 山脊地带地势相对两侧较高,气温较低,等温线凸向高温值方向(海拔较低处)。山谷或河流(谷)沿线地势相对两侧较低,气温较高,等温线凸向低温值方向(海拔较高处)。 ⑤. 绵延较长的山脉明显影响着等温线的伸展状况。在山脉沿线两侧,等温线表现为连续数条等温线大体沿等高线平行延伸。在南北走向的山脉带(如安第斯山脉)地区,由于山地海拔高,气温低于同纬两侧较低地带,故等温线表现为连续数条等温线凸向低纬高温地带,弯曲部分的连线为山脉走向。东西走向的山脉带(如秦岭),等温线大体也呈东西延伸,海拔较高处等温线呈扁平闭合曲线状。

4、洋流因素

洋流对沿海气候的影响比较明显,暖流由低纬流向高纬,增温增湿;寒流则由高纬流向低纬,降温减湿。因此,暖流经过的海区等温线向高纬(低值等温线)凸出,寒流经过的海区等温线向低纬(高值等温线)凸出,并且寒、暖流的流向与等温线的凸向大体一致。

5、气流运动

寒潮、干热风等冷暖气流对年均温或月均温等温线的水平分布影响较小,但明显影响着日均温等温线的空间分布状况。在日均温等温线图中,冷气流流经区,气温较低,等温线凸向高值等温线;热气流流经区,气温较高,等温线凸向低值等温线。气流流向(风向)与等温线凸向一致。在冷暖气团相遇的锋面地带,气温变化大,等温线密集;被冷气团或暖气团单一

气团控制的地区,气温相对稳定,等温线相对稀疏。

6、下垫面状况

土壤、植被、水面、地面硬化程度及质地影响气温的高低。

7、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也影响着局部气温的变化,进而影响着局部小区域等温线的分布状况。在这些局部地区,等温线大都呈闭合曲线,为局部较冷或较暖中心。比如,水库区夏季气温比周围偏低,冬季则偏高;大城市地区“热岛效应”明显,气温比周围郊区偏高等等。

小结:全球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

①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因太阳辐射的分布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②同纬度海陆气温不同。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致。

③同纬度高原、山地的气温比平原、低地的气温低。这是地形因素的影响。

(6)应用

1. 判断南北半球

利用等温线数值变化判断南北半球,即向北等温线数值降低为北半球,向南等温线数值降低为南半球。

2. 判断季节和海陆分布

利用同纬度海陆间等温线凸向规律来判断季节或海陆分布。北半球,1月份(冬季) 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 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 凸;7月份(夏季) 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北(高纬) 凸出,海洋上则向南(低纬) 凸。南半球正好相反。

3. 判断洋流的性质及流向

(1)等温线向低值弯曲:洋流由水温高处流向水温较低处,即由低纬流向高纬为暖流。

(2)等温线向高值弯曲:洋流由水温低处流向水温较高处,即由高纬流向低纬为寒流。

(3)等温线弯曲的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

4. 分析等温线的走向及影响因素

(1)等温线与纬线方向基本一致,呈东西延伸,说明影响该地气温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该地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等温线向高纬凸出,该地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

(2)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说明影响该地气温的主要因素是海陆分布。

(3)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或与山脉走向、高原边缘平行,说明该地气温是受地形起伏的影响。

5、根据等温线的分布情况,计算某地海拔高度。在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其变化系数为0.6oC/100米。

6、判断温差的大小:一般情况下,不论时空,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反之,温差较小。从世界和我国气温分布特征可知:①冬季等温线密,夏季等温线稀。因为冬季各地温差较夏季大。②温带等温线密,热带地区等温线稀。因为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③陆地等温线密,海洋等温线稀。因为陆地表面形态复杂,海洋的热容量大,所以陆地的温差大于海面。

7.判断地形名称

山地: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等温线的数值越小。

盆地: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等温线的数值越大。

8. 判断等温线的走向,分析等温线与纬线,海岸线与地形的关系

等温线分布图反映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如果地球有一个均一的表面,则等温线分布与纬线

大致平行,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递减。但由于气温除了受纬度,太阳辐射影响外,还受大气运动,地面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所以等温线不一定与纬线一致,而是经常发生弯曲。其走向有以下几种:

(1)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这是全球等温线分布的基本趋势,它是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结果。

(2)等温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在北半球中纬度的大陆东西两岸比较明显,这是因为海洋对气温起了调节作用,沿海地区受海洋的影响更大些。常描述为“距海远近的不同”。

(7)重难点:一个等温线图中,怎样描述等温线分布特点?

1.描述等温线的走向,如东西,东北-西南,向南凸出等;或东段什么走向,西段什么走向等;并说明其影响因素,如纬度,地形,洋流,海拔等。

2.描述等温线的疏密情况,密集则温差大,稀疏则温差小;并说明其原因,如地形陡,等温线密集,冬季大陆等温线密集等。

例1: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

答案:

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主要受太阳辐射(纬度)因素影响。

西半段呈东北——西南走向,主要受东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的影响(黄土高原东缘)。

2. 根据等温线判断气温差异

判断依据:(1)同图幅中:等温线越密集一一气温差异越大;等温钱越稀疏一一气温差异越小。(2)不同图幅,可计算等距离的温差。

结论:(1)冬季密集,夏季稀疏,特别是温带地区季节变化明显。

(2)一般南半球较北半球稀疏且平直,海洋较陆地稀疏且平直。

3. 根据等温线的走向判断影响因素

①等温线与纬线大致平行——影响因素:纬度因素导致太阳辐射的差异

②等温线与海岸大致平行一一影响因素:海陆因素导致受海洋影响程度不同

③等温线与山脉走向(等高线) 平行一—受地形因素影响

④等温线为闭合一一受地形垂直影响(温度与高度反相关)

4. 根据等温线弯曲判断海陆季节(月份)

判断依据:海洋与大陆热容量不同,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

结论:夏季:陆地等温线向高纬弯曲,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弯曲;冬季:陆地等温线向低纬弯

曲,海洋等温线向高纬弯曲。7月: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北凸,海洋等温线向南凸1月: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南凸,海洋等温线向北凸

5. 根据等温线弯曲判断洋流性质

在海洋中,等温线弯曲的方向与洋流方向一致,再根据等温线数值递减方向判断半球及洋流性质,还可以根据大洋名称判断洋流名称。

等温线向低值(或高纬)弯曲的舌部顶端一暖流

等温线向高值(或低纬)弯曲的舌部顶端一寒流

6. 根据等温线判断气压和地势:气温越高,地势越低;同高度则气压越低。

(三) 等压线

1. 知识点

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各点的连线就是等压线,可见,等压线实际上是等压面和等高面的交线。所以等压线分布图是表示在同一海拔高度上气压水平分布的状况。因此“高压”和“低压”是针对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而言的。

2. 根据等压线判断风向

(1)作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2)根据半球确定偏转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3)根据高度确定受力情况:①高空(1500米以上) 一一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风受两个力,无摩擦力)。②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风受三个力,且摩擦力越大,斜交夹角越大) 。

3. 根据等压线判断风力大小

原理:计算水平气压梯度力,该力越大,风力越大;反之风越小。①同一图中:等压线密集处一一气压差大一—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②不同图中:可计算水平气压梯度=两点气压差/(两点图上距离÷比例尺)。

结论:风力大小与气压差成正比;风力大小与比例尺成正比。

4. 根据海陆气压中心判断南北半球的季节(月份)(热力成因)

北半球7月,南半球1月(夏季)大陆内部有低压中心,海洋中有高压中心(切割副高)。 南半球7月,北半球1月(冬季)大陆内部有高压中心,海洋中有低压中心。

5. 根据近地面等压线判断天气系统

(1)封闭等压线:高压中心—反气旋一一四周气流由内向外,中心气流下沉一一明朗天气。 ①北半球顺时针,东部吹偏北风,西部吹偏南风;南半球反之。②等压线向外凸出部分为高压脊。高压脊 附近天气晴朗。③实例:我国秋季秋高气爽;冬季我国位于亚洲高压的东部吹偏北风。

(2)封闭等压线:低压中心一一气旋一一四周气流由外向内,中心气流上升一一阴雨天气。 ①北半球逆时针,东部吹偏南风,西部吹偏北风;南半球反之。②等压线向外凸出部分为低压槽,低压槽 附近天气阴雨。在中纬度带(温带)地区可形成锋面,即称为锋面气旋。③实例:夏秋季节的台风为热带气旋。

(3)锋面处等压线密集

冷锋:锋后有雨,大风;暖锋:锋前有雨。实例:我国雨带、冬季寒潮、北方夏季暴雨。

4. 判断气压系统

①高压中心:气压中心高,四周低;②低压中心:气压中心低,四周高;③高压脊:高压凸向低压处;④低压槽:低压凸向高压处;⑤鞍形区:两侧气压高,两侧气压低,对称分布。

(四) 等降水量线

1. 知识点

从空中降落到地面的雨、雪、雹等叫做降水。降水量用毫米表示,为累加值。在地理上,常用月降水量、年降水量、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等来说明一个地方气候的特征。在地图上,把降水量相等的地点连接成的线,叫等降水量线。由等降水量线组成的地图,就是等降水量线图。它可分日等降水量线,月等降水量线,年等降水量线。

2.意义

⑴可判断地区降水分布差异

其意义是看,等降水量线密集处,说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大。反之,等降水量线稀疏处,说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小。

⑵可判断海陆影响

等降水量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且自沿海向内陆递减,说明降水量受海陆因素影响明显。 ⑶可判断地形作用

等降水量线大致与山脉走向平行,说明降水量受地形(山脉)影响大。山脉迎风坡,降水量大;山脉背风坡,降水量小。

⑷可判断内陆地形

等降水量线呈封闭曲线,且降水少,再结合地理位置看,说明地形地势起作用,或者深居内陆位置。

⑸可判断洋流影响

其依据是暖流流经的沿岸地区,降水增多,寒流流经的沿岸地区,降水减少。

⑹可判断大气环流影响

三圈环流: 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多;

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

大陆西岸受西风带控制,降水多,若受地形的抬升作用,降水更多;

大陆东岸受信风带控制,若有地形的抬升作用,则降水多。

季风环流: 夏季风控制,降水多;冬季风控制,降水少;若冬季风跨越辽阔的海洋,并有地形的抬升作用,则降水也可能多。

⑺可判断城市影响

城市有“雨岛”效应,则等降水量线越往城市中心,数值越大。

城市“雨岛”效应的成因:盛行上升气流;多凝结核;高大建筑物阻滞天气系统等。

3. 中国特殊的等降水量线

在中国年等降水量地图上,可以明显看到三条鲜明的等降水量线,代表了中国特别的地理意义:

⑴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沿秦岭——淮河一线向西折向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此线以东以南,年降水量一般在800mm 以上,为湿润地区,此线以西以北年降水量一般在800mm 以下,为半湿润地区。它的地理意义是:

①传统意义上南方与北方分界线;②北方旱地与南方水田的分界线;③水稻小麦种植分界线;④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亚热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⑥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分界线;⑦河流结冰与不结冰的分界线。

⑵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大致是沿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一线,最后到喜马拉雅山东部,此线以东年降水量一般在400mm 以上,为半湿润地区,此线以西年降水量一般在400mm 以下,为半干旱地区。其代表的地理意义有:

①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②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③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④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⑤森林和草原的分界线;⑥北方地区和西北

地区的分界线;⑦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⑶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经河西走廊西部以及藏北高原一线,此线是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也是中国沙漠区与非沙漠区的分界线。

4. 影响降水多与少的因素

(1)大气环流:①气压带,风带②季风环流③大气活动中心(锋面气旋)④锋面活动(冷空气一侧)⑤离岸风与迎岸风⑥台风,飓风

(2)地形:迎风坡与背风坡

(3)海陆位置

(4)距海远近

(5)洋流

5. 中国几处特殊地段的等降水量线及原因分析

6.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与上述等温线图的判读方法相似,也主要是看等降水量线的走向、疏密及数值等几个方面,其具体判读方法总结如下:

(1)判断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小 密集——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 稀疏——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小。

(2)判断海陆影响 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降水自沿海向内陆减少。如右图是我国辽宁省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状况,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

(3)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多雨——迎风坡 少雨——背风坡

7. 如何描述某地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具体原因。

例1读世界某区域图(图5),图中曲线为多年平均等降水量线(单位:mm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描述图中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参考答案:分布特征:自东南自西北逐渐增多 (2 分 ) 。原因:自东向西受来自大西洋西风带的影响越强,降水越多 ( 2 分 )

;自南向北受西风带的控制时间越长,影响越大,降水越

多 (2 分 ) 。

2.甲国是世界著名的橄榄油生产国和出口图,试分析该国种植油橄榄的有利区位条件。 参考答案:夏季高温少雨,热量充足,光照强, (2 分 ) 冬季温和多雨,有利于油橄榄的生长; (2 分 ) 丘陵低山为主的地形有利于油橄榄的种植; (2 分 ) 欧洲人口稠密, 有广阔的消费市场; (2 分 ) 交通发达,有利于油橄榄出口。 (2 分 )

3.甲国海洋运输业发达,试分析该国发展海洋运输业的区位优势。

参考答案: 地理位置优越 , 扼守地中海和黑海的交通要冲 (3 分 ) ; 海岸线曲折漫长 , 多优良港湾 (3分 ) ;欧洲地区经济发达,腹地广阔;位于世界上资源能源运输繁忙的航线 ( 两点答对一点得 4 分 )

例2 读印度半岛部分地区年降水量等值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描述图中A 区域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

参考答案:分布特点:与海岸线平行,等值线较密集。形成原因:①西高止山位于沿海,且与海岸线平行;②西南季风从海上来,带来大量的水汽;③受山地地形抬升,多地形雨。

(五)等潜水位线

一.知识点

将潜水位线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成的线称作等潜水位线。随地形起伏而起伏。所谓潜水等水位线图就是潜水面的等高线图。它是根据潜水面上各点的水位标高绘制成的,一般绘制在地形图上。绘制的方法与绘制地形等高线的方法类似。

1.潜水是埋藏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水。

2.潜水的补给来源:

①主要是大气降水:对潜水补给最有利的自然条件是降水历时长,强度不大;地形平缓;地表植被良好。

②河、湖水补给:河、湖水位高于潜水面时,河、湖水补给两岸潜水。反之,潜水补给河湖水。黄河下游为单向补给(因为是地上悬河,故河水补给地下水)。

3.潜水特点:有自由水面;在重力作用下潜水从地势高处向低处渗流;埋藏较浅,水量不稳定;水质易受污染。

4.潜水涉及的相关概念:

水位指水体的自由水面在某地某时高出某一基面以上的高程;潜水的自由表面称潜水面;潜水面的绝对标高称为潜水位;潜水面距地面的距离称为潜水埋藏深度。

5.等潜水位线:

①等潜水位线类似于等高线,它是潜水位相等的点连成线;

②等潜水位线数值反映地势高低,潜水位高低和地形起伏相一致;

二.应用

根据潜水等水位线图,可以解决下列问题:

(1)潜水的流向:垂直于潜水等水位线,从高水位向低水位的方向,就是潜水的流向。

(2)潜水埋藏深度:将地形等高线和潜水等水位线绘于同一张图上时,则等高线与等水位线相交之点的潜水埋藏深度即为二者高程之差。

(3)潜水于地表水的补给关系:根据潜水等水位线和地表水的水位高程便可以确定。 方法1:首先,作出河流两岸的潜水流向; 然后,依据潜水的流向进行判断。①若潜水的流向向河流汇合,则潜水补给河水 ;②若潜水的流向向河流分开,则河水补给潜水 。

方法2:依据等潜水位线的凹凸关系判断①河流流经处,若等潜水位线是高处凸向低处,则河流补给潜水 ②河流流经处,若等潜水位线是低处凸向高处,则潜水补给河流。

河流水与潜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对于河流与等潜水位线的分布有如图三种基本关系。根据河流与等潜水位线的分布特点可以判断河水与潜水的补给关系。在A 图中河床两侧潜水位高于河流水位,潜水流向河流,因此河流两侧的潜水补给河水;在B 图中河床两侧潜水位低于河流水位,河水流向潜水,因此河水补给两侧的潜水;在C 图中,河流右岸潜水面高于河面,左岸潜水面低于河面,因此河流右岸潜水补给河水,左岸河水补给潜水。

⑷判断地势的高低:潜水位的高低起伏与地表地势的高低起伏基本一致,但潜水位要平缓得多。

⑸判断河流的流向:潜水水位随地形而有起伏(呈正相关),可根据图中等潜水位线的数据递变(递增或递减)顺序判断出地势高低,河流都是由高处向低处流,可知河流流向。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递减方向一致,也就是说与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

⑹判断潜水的流速:等潜水位线越密集,潜水流速越快;等潜水位线越稀疏,潜水流速越慢。不同地图中要注意比例尺和高差。

⑺计算潜水的埋藏深度:某地的潜水埋藏深度等于该地的等高线值(或范围)减去等潜水位线值(或范围)。

⑻合理布置取水井和排水沟 :为了最大限度地使潜水流入水井和排水沟 。① 当等潜水位线凹凸不平、疏密不均时,取水井(或排水沟)应布置在潜水汇流并且埋藏较浅处;②当等潜水位线由密变疏时,取水井(或排水沟)应布置在由密变疏的交界处,并与等潜水位线平行(注意不是垂直)。水井的位置:提示:甲处 A地下水汇集(潜水位类似山谷处);B 埋藏深度小 (如下图)

⑼闭合状况,判断人类对等潜水位线的影响:①中心潜水位低,地下水开采过多;②中心潜水位高,降水多或大水漫灌。

⑽潜水位受降水影响:雨季,潜水位上升;旱季,潜水位下降

2011高考地理选择题题型分类突破 及一轮考点精析精练题型 02 层出不穷的“新”等值线选择题

【考点诠释】

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各种“新”等值线层出不穷,2010年陕西(全国)文综卷地理的等雪期线分布图(见下图);2009年广东地理卷12-13题提供了“黄河流域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等值线图。”(见下图);2009年福建文综5-6题提供了“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图”(见下图),因此复习时要关注等值线的一般规律,总结判断各种等值线图的一般方法。

1 等值线共同的基本特点

(1)同线等值:同一条等值线上各点数值相同。

(2)等值距全图一致:任意相邻两条等值线一般相差数值相同,为0或一个等值距。

(3)闭合:等值线是封闭的曲线,但在一幅图上由于受图幅限制不一定闭合。

(4)不相交:同幅图上两条等值线一般不相交(等高、等深线上的陡崖除外) 。

(5)平直与弯曲:等值线平直,则影响因素简单一些;等值线弯曲,则影响因素复杂一些。

(6)弯曲方向:等值线向高值凸处为低值区,向低值凸出处为高值区。

(7)特殊数值:两条等值线之间,若出现局部闭合等值线,表示该要素不在正常范围内,闭合区域内一般遵循“低于低值,高于高值”特征。如图,A 区域气温低于14℃,可能为山地;B 区域气温高于18℃,可能为盆地。

(8)疏密程度:若等值线稀疏,则该要素在该区域的变化小,否则变化大。

2 等值线的判读

(1)判读数 值大小 。

(2)判读延伸方向或影响因素——等高线延伸方向为地形走向,与等高线垂直方向为坡度最陡方向,是水流方向;等温线延伸方向反映当地气温分布的成因,如纬线、海岸线、地形等:等降水量线的走向反映海岸线或地形走向等;等盐度线的影响因素有气候、河流径流、洋流等;等太阳辐射线的影响因素有太阳高度角、日照的长短、海拔高度、阴阳坡等。

(3)

判读密度——在等高线图中,线愈密则坡愈陡,水流愈急;若坡面等高线高处密,低处

疏则为凹坡,反之为凸坡;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强;等温线越密集,温差越大;等降水量线越密集,降水分布越不均匀等。在不同地图中,等值线越密集,比例尺越大,等值距越大,数值的变化幅度越大。

(4)判读极值——观察极值主要是为了分析其原因,如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某区域海拔极值情况,显示该区域地势起伏大小。

(5)判读弯曲方向——判读弯曲方向,关键是判断弯曲处与相邻地区的数值大小。如等高线弯向大处,为山谷即集水线;等高线弯向小处,为山脊即分水岭;等压线弯向大处,为低压槽,多降水等。

【精题演练】

(南京市2010年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 图8为我国油菜分布及开花日期等值线图。读图回答

(1)—(2)题。

(1)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油菜主产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交通便利,内河航运发达

B.劳动力充足,便于精耕细作

C.平原面积广大,土地集中连片

D.气候适宜,是理想的冬闲农作物和水稻轮作物种植区

(2)3月1日油菜花的开花日期等值线在四川盆地明显向北弯曲,原因是

A.太阳辐射强烈 B.降水比同纬度地区多

C.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 D.土壤肥沃

当地面或物体表面温度在0 ℃以下时,空气中的水汽会在其表面凝结成白色结晶,称为霜。一般把入秋后最早出现的一次霜叫初霜,而入春后最末出现的一次霜叫终霜。一年中,终霜后至初霜前的这段时期叫无霜期。下面是甲、乙两地无霜期等值线图(单位:日)

。读图回答

(1)~(3)题。

(1)乙地比甲地无霜期长的原因是乙地

A .纬度比甲地低

B .地势起伏比甲地大

C .海拔比甲地低

D .气候海洋性比甲地强

(2)甲图中①、②两地无霜期差值T 的范围是

A.100<T <150 B.50<T <150

C.150<T <250 D.50<T <100

(3)关于两地主要粮食作物和作物熟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冬小麦,一年两熟

B.乙地:春小麦,一年两熟

C.甲地:春小麦,一年一熟

D.乙地:冬小麦,一年一熟

参考答案与解析:

(1)D 无霜期长说明乙地温度高,特别是秋冬季节温度高,从经纬度可知乙为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甲为温带季风气候。

(2)B 不等式计算利用公式(n-1)ΔT

(3)C 甲为东北地区,气温较低,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

读下图(a、b 、c 代表图中等值线相应的数值,且a <b <c) ,回答(1)~(3)题。

(1)若图中曲线为等风速线示意图,引起图中mn 虚线处等风速线发生弯曲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山脉的阻挡 B.防护林的阻挡 C.峡谷的“狭管效应” D.经过城市地区

(2)若图中曲线为北半球近地面水平方向等压线分布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q 线附近天气晴朗

B.乙地盛行西南风

C.甲地风力比丙地风力小

D.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与mn 线这样的天气系统有关

(3)若图中曲线为等温线,图示地区为纬度35°附近,pq 位于海洋,mn 位于陆地,则此时下列现象中可信的是( )

A.珠江口易出现成潮

B.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昼短夜长

C.我国华北地区地下潜水位达到一年中最高

D.亚欧大陆正受印度低压控制

参考答案与解析:

(1) C 【解析】本题考查等值线的相关知识和分析图像及获取相关地理信息的能力,属于中

等难度题。由题干可知,a <b <c ,mn 虚线处等风速线向风速低的方向弯曲,根据等值线“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相关原理,可得mn 虚线处的风速比其他同位置的风速要快,山脉的阻挡,会使风速减缓,选项A 错误。防护林的阻挡,会使风速降低,选项B 错误。峡谷的“狭管效应” 会使风速加快,选项C 正确。经过城市地区,由于有高大建筑的阻挡,风速会下降,选项D 正确(也可通过排除法) 。

下图为“某时刻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 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甲地的气压

( )

A.小于1 012百帕 B.大于1 008百帕

C.小于1 028百帕 D.大于1 032百帕

(2)乙、丙两地( )

A.受冷锋影响 B.受暖锋影响

C.受气旋影响 D.受反气旋影响

(3)与丙地相比,丁地( )

A.气温较高 B.气压较低

C.风速较大 D.云量较多

下图为某大洋部分海区年平均逐日从海洋输入大气的总热量分布图(单位:W /m2)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A 处的数值可能是( )

A.70 W/m2 B.125 W/m2

C.120 W/m2 D.90 W/m2

(2)图中ABCD 四点中,最容易形成海雾的是( )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与解析:

(1)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等值线的规律,属于难度较小的题目。根据等值线规律,大于

大的小于小的,而图示相邻等值线之间相差25,可以判断100

(2)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海雾的形成条件,属于难度较大的题目。海雾最常见的就是平流雾,平流雾是空气在海面水平流动时生成的雾。暖湿空气移动到冷海面上空时,

层冷却,水汽凝结形成平流冷却雾。这种雾浓、范围大、持续时间长,多生成于寒冷区域。另外有雾时一般风速都很小,风速大时雾滴很快就被吹散或蒸发掉。图中B 处大气得到的总热量较多,又位于拉布拉多寒流的上空,故A 、B 、C 、D 四点中最容易形成海雾的是B 处。

读某海域表层水温等值线图,回答(1)~(3)题。

(1)图中≥30℃的区域南北最宽约为( )

A.560千米 B.870千米

C.1 540千米 D.2 090千米

(2)图中甲地易形成( )

A.热带气旋 B.温带气旋

C.副热带高压 D.准静止锋

(3)甲处形成的大气系统水平移动方向主要是( )

A.东南 B.西北

C.西南 D.东北

参考答案与解析: (1)C【解析】本题考查地理图形的判读能力和球面距离的计算,难度适中。图中≥30℃的区域大约位于东经150°~160°之间,南北纬度跨度约13°~14°,所以南北最宽约为1 540千米。

(2)A【解析】本题考查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知识, 难度不大。图中甲地位于太平洋西侧,纬度较低,是热带气旋(台风) 的高发区。

(3)B【解析】本题考查台风移动路径,难度不大。回忆教材知识,结合台风形成、高发的季节特征,可以判读台风移动的动力是东南季风的推动、或引导,所以向西北移动。 下图中虚线是某岛火山喷发后火山灰厚度等值线,a <b <c ,读图完成(1),(2)题。

(1)该火山喷发时最有可能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下列关于该岛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终年温和多雨 ②植被具有耐旱特征

③雨热同期 ④适宜生产柑橘、葡萄

A.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读“澳大利亚大陆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等值线”图,回答(1)~(3)题。

(1)影响各地年均每日日照时数均不足12小时的直接因素是( )

A.降水 B.地形

C.洋流 D.纬度

(2)下列选项与图中a 、b 、c 三点日照时数的大小关系相符的是( )

A.a=c<b B.a=b=c

C.b>a>c D.a>b>c

(3)图中EF 沿线地区没有出现的自然带是( )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

C.热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参考答案与解析:

(1)A【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全球各个地区每年的日照时数大约为12小时,澳大利亚大陆的大部分地区的日照时数都小于12小时,且降水量越多的地区,日照时数就会越少。由此得出结论:阴雨天气的多少影响着日照时数的大小。故选A 。

(2)C

【解析】本题考查等值线数值大小的判定,属于中等难度试题。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注

意确定各点的数值的大小,其中a 处的大小为,a 大于8小于9.b 在闭合等值线9的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