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薄透镜焦距的测量详案-湖南高校通用

实验4. 薄透镜焦距的测量

教学目的

1. 掌握测量透镜焦距的几种方法;

2. 掌握简单光路的分析和光学系统共轴调节的方法;

3. 了解光学仪器使用和维护的规则与方法。

教学重点

1. 光学系统的等高共轴调节;

2. 测量薄凸透镜和凹透镜焦距的原理和方法。

教学难点

测量薄凸透镜和凹透镜焦距的方法

课 型:

提高性实验(2学时)

教学方法:

讲授与演示相结合

课 件:

PPT

教学过程

【预习要求】 检查仪器设备;完成数据处理及课后思考题;熟悉光学系统的共轴调节方法;制定测量步骤与数据记录表格。

【课前作业讲解】 预习情况、预习报告、出勤情况、上交上次实验报告。 1 引言

透镜是光学基本元件,工程中常用它建立光路, 传输光能量和光信息,并是组成各种光学仪器的主要部件。如,照相机、显微镜、望远镜、投影仪等。不同的用途需要焦距不同的透镜或透镜组。

透镜是各种光学仪器中最基本的成像元件。所以了解透镜的重要参量——焦

距,并熟悉透镜成像规律,是分析一切光学成像系统的基础。由于透镜的种类繁多.不同情况下对焦距测量的准确度要求也不一样。故焦距的测量方法也很多。

通过测量透镜的焦距,我们可以掌握透镜成像规律,学会光路的分析和调整技术,这对了解光学仪器的构造和正确使用很有帮助,为探索其它学科提供了实际的手段和技能。

2 实验原理

1.1 薄透镜成像规律

在近轴光线条件下,薄透镜的成像规律可以用下面的高斯公式表示: 111+= u v f (4.1) 式中为物距,实物为正,虚物为负;为像距,实像为正,虚像为负;f 为透镜焦距,凸透镜为正,凹透镜为负。

2.2 凸透镜焦距的测量

2.2.1自准法

如图4-1所示,若物位于焦平面上,则由平面镜反射后成一与原物等大倒立的像于同一焦平面上。以产生平行光以达到调焦的目的,所以称自准法。

图4-1 自准法测凸透镜焦距

2.2.2 物像法

如图4-2所示, 测量凸透镜的物距、像距,用透镜成像的高斯公式求出透镜的焦距。

图4-2 物像法测凸透镜焦距

2.2.3 共轭法(也称二次成像法、贝塞尔法、位移法)

当凸透镜在物屏与像屏之间移动时,可实现两次成像。只要测量出光路图中的物

屏与像屏的距离l 和透镜两次成像移动的距离d ,代入下式就可算出透镜的焦距: l 2-d 2

f = 4l (4.2)

图4-3 共轭法测凸透镜焦距

2.3 凹透镜焦距的测量

对实物,凹透镜成虚像,无法直接测量像距,须借助凸透镜辅助测量焦距。

2.3.1 物像法(也称组合法、辅助凸透镜法)

如图4-4,先使物经凸透镜在H 处成一缩小实像,然后放入凹透镜,前面成的实像作为凹透镜的虚物经凹透镜成像于H '处, 测出物距u 和像距v ,用高斯公式即可求出凹透镜的焦距。

2.3.2 自准法

物A 经凸透镜L 1成像于B 处,在L 1和B 之间加入待测凹透镜L 2和平面反射镜

M ,移动凹透镜,当凹透镜与B 的距离等于凹透镜焦距时,经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变成一组平行光线,该平行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凸透镜会聚于物平面成一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实像A ',测出L 2到B 的距离,即为凹透镜的焦距。

图4-4 物象法测凹透镜

3 实验仪器

光学实验平台、底座及支架、米尺、薄凸透镜、薄凹透镜、平面镜、物屏、像屏等

【思考】如何判断凸透镜和凹透镜,怎么看它们的焦距值?

4 实验内容与步骤

(1)光学系统的共轴调节 图4-5 自准法测凹透镜焦

首先用目测并调节物、屏以及透镜的左右上下位置,使之基本等高共轴,然后再用二次成像法判断,如图4-3所示。若所成大像、小像重合,则系统已共轴。应如何调节才能使大像、小像较快重合?

(2)自准法测凸透镜的焦距

调等高共轴→移透镜找清晰倒立实像→微调平面镜,像清晰等大→记录透镜位置→翻转物屏和透镜→重复测三次。

(3)共轭法测凸透镜的焦距

调等高共轴→物、像屏大于4倍焦距→找清晰大像和小像→分别记录透镜位置→重复测三次。

(4)物像法测凹透镜的焦距

调等高共轴→物屏与凸透镜相距2. 5f 1~3f 1,并固定→找凸透镜的清晰小像→记录光屏位置→凸透镜与物屏间加凹透镜,移动像屏→找清晰像,记凹透镜和像屏位置→重复测三次。

5 注意事项和实验要求

(1)不要用手触摸任何镜头,注意保护光学平台及光学元件。

(2)每项实验前要调好等高共轴。

(3)自准法测焦距时,要注意判断屏上的像是自准像,还是经透镜镜面反射成的像。

(4)找像的位置时,注意采用“左右逼近法”,以减小误差。

【实验安排】 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重点检查:光学系统的等高共轴

【作业布置】 完成实验报告、数据处理要用坐标纸(或计算机作图打印)、结果

要有详细的计算过程并作出合理的结论分析、完成课后习题。

【数据处理】

略,详见教学PPT

6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