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生经典诵读

《菊花》 、 《杏花》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菊花》 、 《杏花》 ,了解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理解诗句的 意思,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两首诗。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古诗《菊花》 1、师生共同介绍作者:元稹(779—831) ,字微之,唐代诗人。 2、师生共同理解诗意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这句诗的意思是:一丛丛 的菊花围着院墙屋舍开放,仿佛到了陶渊明的家。诗人围绕着开满菊 花的篱笆流连观赏,以至不觉中太阳已西斜。这两句诗是写景,写菊 花之多,使观赏者留连忘返,不知时间流逝。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不是 人们偏爱菊花, 是因为这种花开完后, 就没有别的花再比的上它。 (菊 花是百花中最后凋谢的)这两句写了作者偏爱菊花的原因。表达了诗 人热爱菊花的深情,也赞美了菊花傲霜斗寒的高贵品质。 3、指导朗读 秋菊绕舍/ 似/ 陶家,遍绕篱边/ 日/ 渐斜。

不是花中/ 偏/ 爱菊,此花开尽/ 更/ 无花。 前两句赏花,用缓慢轻松的语调读出诗人清高自豪的情感。后两句诗 人直白内心想法,朗读的语气肯定,干净利落,表达对菊花的情有独 钟。 二、学习古诗《杏花》 1、师生共同介绍作者 王涯〔唐〕 (764~835) )字广津,太原人。唐代大臣,诗人。 2、师生共同理解诗意 在栽有万棵杏树的江边园林,一夜春风催花开,万树颜色深浅不 同的杏花照在一江碧滢滢的春水之中,杏花浸染着江水,江水浸润着 杏花,江边杏花林,水中杏花影,互相映衬,相得益彰,春意倍加浓 郁!这首表达了诗人出游时惬意的心情。 3、指导朗读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四、背诵古诗 1.自己读一读,试着背一背。 2.同学之间互相背一背。

《大林寺桃花》 、 《早梅》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大林寺桃花》 、 《早梅》 ,了解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理解 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两首诗。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古诗《大林寺桃花》 1、师生共同介绍作者 白居易,唐代大诗人。这是一首纪游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四 月。白居易时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年四十六。 2、师生共同理解诗意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四月里,山下世间的花儿都纷纷落尽了;山上

大林寺里的桃花,却刚 刚灼灼盛开。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是大地春归、芳菲落尽之时, 没想到在高山古寺中,遇上又一片春景。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春天归去的时候,我常常怨恨无处把她寻找;谁料得到,她竟悄悄地 溜到这深山寺庙来。 3、指导朗读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 二、学习古诗《早梅》 1、师生共同介绍作者 张谓,唐朝诗人, 《早梅》的作者, (?--777 年) , 字正言,河内(今 河南沁阳县)人,排行十四。 2、师生共同理解诗意 有一树梅花凌寒早开,枝条洁白如玉条。它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 近溪水桥边。人们不知寒梅靠近溪水提早开放,以为那是经冬而未消 融的白雪。 这首诗立意咏赞早梅的高洁,但作者并没有发一句议论和赞语,却将 早梅的高洁品格和诗人的赞美之情清晰地刻划出来。 3、指导朗读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四、背诵古诗 1.自己读一读,试着背一背。 2.同学之间互相背一背。

《雪梅》 、 《江畔独步寻花》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雪梅》 、 《江畔独步寻花》 ,了解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理 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两首诗。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古诗《雪梅》 1、师生共同介绍作者:卢梅坡,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他喜爱梅 花应是到了极点。 2、师生共同理解诗意 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 谁也不肯服输。 难坏了诗人, 难写评判文章。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 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这种写法, 实在是新颖别致, 出人意料, 难怪诗人无法判个高低。 诗的后两句巧妙地托出二者的长处与不足: 梅不如雪白, 雪没有梅香。 读完全诗,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作者写这首诗是意在言外的:借雪梅的 争春, 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 也各有所短, 要有自知之明。 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才是真理。这首诗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咏思。 3、指导朗读

梅雪/争春/未肯/降,诗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二、学习古诗《江畔独步寻花》 1、师生共同介绍作者 唐代诗人杜甫,此诗作于公元 761 年(上元二年) 。当时 ,杜 甫定居于成都草堂,生活稍稍安定。但年逾半百,垂垂老矣。感慨之 情,溢于言表。 2、师生共同理解诗意 黄师墓地前的锦江水向东流去

,因为春光融融,春风和煦,使人 感到有些懒困。忽然看到一丛盛开的无主桃花美极了,却使人不知爱 深红的好,还是爱浅红的好呢? 诗人共作 7 首《江畔独步寻花》 ,这里所选的一首,是七绝句中 的第五首。 它所突出表现的是桃花之美和诗人爱花、 赏花的审美心理。 然而诗人毕竟在寻春, 风和日丽, 春光怡人, 不觉困倦 , 且倚微风, 以寄雅怀。诗人以一“倚”字,就将自己与大好春光融合为一,达到寓 情于景,以景寄情的完美境界。 3、指导朗读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四、背诵古诗 1.自己读一读,试着背一背。 2.同学之间互相背一背。

《夏萤》 、 《冬柳》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夏萤》 、 《冬柳》 ,了解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理解诗句的 意思,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两首诗。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古诗《夏萤》 1、师生共同介绍作者:朱淑真,宋女作家。号幽栖居士,钱塘(今 浙江杭州)人。祖籍歙州(州治今安徽歙县) ,南宋初年时在世。生 于仕宦家庭。 2、师生共同理解诗意 本诗主要描写了夏夜萤火虫在林间花坞中上下飞舞, 如同星光点 点的美景。诗中重点描写的场景有:夏夜林间、凉雨花坞、和风画堂 以及儿童竞相捕捉,用来囊萤作灯夜读的优美场景。 3、指导朗读 熠耀/迎宵/上,林间/点点/光。 初疑/星错/落,浑讶/火/荧煌。 着雨/藏花/坞,随风/入/画堂。 儿 童 /竞 /追 扑 , 照 字/ 集 / 书

二、学习古诗《冬柳》 1、师生共同介绍作者 陆龟蒙(?—约 881 )唐代文学家。字鲁望,自号江湖散人、甫里 先生,又号天随子,苏州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幼聪颖,善属 文。 2、师生共同理解诗意 此诗的一、二句写柳的地理位置和衰落形态,是静景。诗人住在 郊外,不写自己的窗刚好对着一行柳树,而写柳树对着诗人的门窗, 显得新奇别致。三、四句转而写动景:霜风劲吹,枯枝断落,鸥鸟惊 飞。诗人用精炼的笔墨,描绘出一幅鲜明的画面,有声有色,形象十 分生动,让人感受到冬天早晨江边的寒洌、冷清。全诗不仅立意构思 新奇别致,而且题材也不袭故蹈常,读者在鉴赏时应特别注意这一写 作特点。 3、指导朗读 柳汀/斜对/野人窗,零落/衰条/傍晓江。 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 四、背诵古诗 1.自己读一读,试着背一背。 2.同学之间互相背一背。

《长干行二首之二》 、 《柳》 教学

目标: 1.学习古诗《长干行二首之二》 、 《柳》 ,了解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理 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两首诗。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古诗《长干行二首之二》 1、师生共同介绍作者: 崔颢,唐朝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氏, (公元 704?—754 年) 唐玄宗开元 11 年(公元 723 年)进士。他才思敏捷,长于写诗,系 盛唐诗人。 2、师生共同理解诗意 我的家临近九江边,来来往往在九江畔。 你和我同是长干人,从小不相识真遗憾。 这首诗语言上平白如话。从字面上看一览无余,不就是一个女子 同一个男子江上偶遇的对话吗?是什么让它获得了流传至今的生命 力?是流淌在字里行间的千百年来人类社会共同认同的美好的情感 ——深深的眷念家乡的感情。诗人捕捉住一个生活场景,用白描手法 抒写人们热爱家乡的情感,既含蓄,又生动,饶有生活趣味。

3、指导朗读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二、学习古诗《柳》 1、师生共同介绍作者 寇准(961 年—1023 年 10 月 24 日) ,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 (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 2、师生共同理解诗意 杏花在细细的如青烟的柳丝中若隐若现, 夜晚的露珠轻柔的拂 去深绿色柳叶的尘沙。 柳枝也有他风流的一面呀, 悄悄的倒映着钱 塘美女在夜色中点灯梳妆。 这首小诗写得清雅别致,题为“柳” ,全篇不带一个“柳”字,却处处有着 “柳”的影子。开头“晓带轻烟”四个字为整篇诗作定下了轻淡飘渺的色 彩基调。 “晚凝深翠” ,颜色浓了一些,晨光过后,带了一些暮色。 “长 条别有风流处” ,这句显得极有动感,同时又饱含着诗人的情感。柳条 长飘的动作化在“风流”二字中。 最后一句是柳丝的画面, “密映钱塘苏 小家” ,好一幅江南春色图。 3、指导朗读 晓带/轻烟/间杏花,晚凝/深翠/拂平沙。 长条/别有/风流处,密映/钱塘/苏小家。 四、背诵古诗 1.自己读一读,试着背一背。

2.同学之间互相背一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