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少先队活动形式多样化的途径探析

少先队活动形式多样化的途径探析

作者:王芳

来源:《新一代·上半月》2011年第09期

胡锦涛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少先队事业的蓬勃发展,是党的事业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源泉;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伴随着新中国前进的脚步,少先队已经走过了六十多年。在这六十多年里,一代又一代的少先队员,在党的关怀培养下,在共青团的直接领导下,在少先队的组织教育中,成长为新中国的建设者,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然而,由于改革开放后,各种思潮的涌入,对现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也在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少年儿童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

一、少先队活动的现实

1.吸引力下降

时下,少先队活动对少年儿童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已然大不如前,对少年儿童成长所起的作用有所下降。主要表现在:少先队组织作用不突出,少先队活动不够活跃,以至少先队在少年儿童心中的地位有所下降。少先队员的光荣感、神圣感减弱,少先队在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印记不深。有的少先队工作者谈到,过去的孩子即使打架都要先解下红领巾,红领巾在他们心目中有着很高的地位,而现在不是这样。在不少学生小学毕业时,有的少先队员回忆不起在少先队中有什么激动人心的事情。一些家长和老同志反映,学校里少先队的活动不像以前那样能够给孩子留下深刻印象。

2.活动不规律

近年来,各小学少先队工作和少先队活动的经常性和可见性不够,在少年儿童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有所降低。少先队独立开展活动的时间在缩减,少先队活动的鲜明印记在减少。如,不少少先队员分不清哪些是少先队活动,哪些不是。2005年,全国少工委办公室联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进行了调研,样本分布在东、中、西部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6个区县,涉及184所小学的5438名小学生。调研显示,每周至少参加一次少先队活动的学生比例为32.2%,每月至少参加一次活动的学生比例为73.9%,每学期至少参加一次活动的学生比例为86%,6成以上的小学生不能每周参加少先队组织开展的活动。最近的调查显示,在回答“你一般多长时间参加少先队活动”时,选择“一个月一次”和“一学期一次”的少先队员达到37.7%。1由此可见,各小学少先队工作和少先队活动的经常性不够,少先队活动在少年儿童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大大降低。

3.主体呈现新特点

今天6到14岁的少年儿童,完完全全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他们是名副其实的“90后”、“00后”,他们是中国历史上意识形态最活跃、思想观念最解放时代里出生长大的一代,他们的思维比较活跃,视野比较开阔,但学习内在动力不足,主动性差,崇尚自我,追求个性,反感束缚,但实际能力相对不足,心理素质不强。在他们身上,先进与激进、批判与反叛、生命力和破坏力共存;处于寄托家庭、社会期望值最大,最受社会瞩目的社会角色状态,他们面临着过去父兄从未遇到过的社会环境带来的发展困惑、生存压力带来的心理困惑、生活方式的选择困惑。时代造就了他们的开放、潇洒、飘然,也将未曾有过的艰难放在了他们的肩上。他们是中国社会发展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一代人。2在他们的生活和世界中,有很多直接来自于现实社会生活事件的影响,原有的社会主流教育,少先队教育在意识形态上的强势地位被日渐打破。

二、少先队活动面临的问题

基于这些现实,面对这些时代赋予的强烈特征,少先队组织活动的过程中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存在诸多的问题。

1.教育衔接问题

怎样用合理的方式让孩子们接受共产党、共青团、少先队的概念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如何贴近少年儿童实际,开展生动形象的党、团、队组织概念教育,实现团、队组织的有效衔接,增强少先队员的组织意识。是目前少先队活动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培养好、引导好、教育好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关键所在。

2.信仰问题

怎样在少先队的工作当中,把一些最重要的政治概念,共产党的领导、共产主义目标、社会主义的道路问题,渗透在少先队员的知识领域,或者叫意识,甚至是信念。也就是如何根据少年儿童成长特点和规律,适时进行理想信念启蒙教育,引领少年儿童从小跟党走。

3.方式方法问题

对于新时代青少年,由于其特有的时代背景和所处环境思想观念的影响,少先队教育的方式方法至关重要。哪些方法更易于被孩子所接受?是靠少先队的组织文化还是借助家庭的影响;是靠第二课堂还是社会传媒和舆论的引导?是靠社会实践还是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好好探讨。

三、少先队活动的完善途径

1.活动形式多样化,吸引更多学生的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