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为心理学]笔记

《行為心

一、『外表与性格』 理學》 一、适应环境,内胚叶→内脏:腹腔器官型心理。(内脏优势内胚叶体型)

征服环境,中胚叶→躯体组织:肌肉型心理。(躯体优势中胚叶体型)

逃避环境,外胚叶→脑:脑型心理。 (脑优势外胚叶体型)

①内脏优势内胚叶体型

外形:矮胖,肌肉松弛,贪食,脸宽颈粗,乳房发育过度,易秃顶。

特点:善与人攀谈,多参加社交活动,令人觉得平易、亲切。

喜欢美食,乐于接受感情和赞许。

高兴时自我戏谑,情绪不佳时易怒。

②躯体优势中胚叶体型

外形:横宽,肌肉丰富,四肢粗壮,头大肩宽腮方,皮肤厚黑,前额易秃。

特点:爱好体力活动,乐于冒险,胆大无忌,喜欢主宰周围人和事。

③脑优势外胚叶体型

外形:细长。身体单瘦,两肩塌陷,腹部平坦,胃下垂,小腿长,颈和十指纤细,卵形长 脸,皮薄、干燥、色淡,不易秃头。

特点:敏感但不愿劳神,乐于静坐,少惹麻烦。朋友对其不够了解。行为唐突,感情多变。

内:乐于赴宴,酣饮畅食,顺境中与人合作愉快。

躯:外出干一番事业,左右形势,但常失于鲁莽、缺乏周密计划。

脑:先单干一番,继而反复思考,或寻求伙伴合作。

三、迄今为止,“胚叶系统发育理论”是根据人的外表判断性格的最好的办法。

二、『人的能量来自何处』

甲状腺:好动或懒散。(质)

肾上腺:兴奋程度。(量)

性腺:建设性活动、性生活,情商越高,创造性越强。

三、『脑有什么功能』

一、脑是一个学习和等待的器官,它贮存记忆表现和感情,联系不同概念,处理外界发生的

事情。

二、个人贮存知识和贮存感情的能力两者毫无直接关系,故有些“聪明人”常常与别人搞不

好关系,或者智力迟钝却不妨碍与人相处。

四、『人为什么有各自的行为和感知方式』

一、人对外界事物的行为感知依据的是人对事物本来面貌的心象,也叫精神意象。

二、争吵时,一方的论证道理越充分,另一方越急于保全自己现有的意象,因而嗓门更高;

一方越使另一方着急,另一方则越发讨厌他。

三、凡属涉及促使上级或长辈、朋友、配偶面临意象与现实不一致时,也就是涉及他们判断

错误时,无论这个任务会否令自己愉快,我们都要讲究方式。

四、 成功者:将意象紧密适应现实

失败者:意象与现实不适应且不愿意改变

因此,任何领域,若想成功,灵活性常常要比智力更重要。

五、意象的原始建造材料的可塑性不同:

固执人格:意象亦爆裂(可忍受一定程度的现实不幸,然后突然爆裂并引起个人极度 不安)

易受暗示影响的人格:意象易消逝(受外界影响而慢慢融化)

例如爱情,有人执着于理想中的情人,或永不结婚,或不断离婚。这说明同一心理特征 可引起截然不同甚至相反的行为轨道。

五、『情绪怎样改变经验』

一、意象可以破裂,感情和表象可以分离。

二、形成人意识中深藏的、很难彻底消失的意象的三种观念或信念:

个人存在的永生性死亡的威胁

个人魅力的不可抗拒性产生缺陷的威胁

个人思想与感情的万能性无能应付周围人与环境的威胁

六、『人与人的差别何在』

一、冲动的类型

反应迅速,自然恰当;可理解、同情

先轻后重,突然爆发;引起旁人疑惑

二、想象与行为的关系

抑制型:耽于幻想而无行动

压迫型:结合幻想积极改造环境

三、个人智力的种类:抽象概念智力、机械性智力、交际性智力。

四、调整好一个人的生活情绪可以使人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智力。

五、施爱和受爱增加了双方的幸福感和智力,此乃情侣所望。

六、人格形成的基本因素

相型、种种反应形势、腺体活动、贮存能量的能力、释放能量的方式、意象的可塑性、 形成和保持鲜明表象的能力、预防情绪过分扭曲意象的能力。

七、『怎样看待一个人』

一、人总在不断地争取进入某种安定状态。

二、一个人能量失衡的表现:精神上烦躁和焦虑。

八、『人的追求是什么』

一、人在完全无干扰情况下倾向于随时满足自己最热衷的愿望以求缓解自己最强烈的紧张。

他每满足一个愿望便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了一步,这个目标就是一种安宁的感觉或者说 是无忧无虑。

二、焦虑是紧张的标志,随着能量恢复平衡而减轻。由于新的愿望随时在产生,因此没有人 可以做到绝对无忧无虑。

三、某些情况下,人的焦虑程度与其贮尿能力有关。

四、焦虑来自人的内在愿望而不来自外部事物,无愿望则无忧虑。

五、人们自以为在寻求安全,其实寻求的是安全的“感觉”,因为真正的安全是不存在的。

九、『人类的驱动中哪一种最强烈』

一、人类最强烈的驱动有两种:创造性驱力(积极阳光,爱)、破坏性驱力(消极阴暗,恨)。 二、性力(一种保全种族的能量)→创造性驱力(博爱、慷慨、生育等)

毁灭欲力(一种保存个人的能量)→破坏性驱力(仇恨、发怒、暴力、腐化作乐等)

三、虽然有些驱力被人刻意忽视,但仍会影响人的行为。所以大多数人的爱和恨的行为无一 是单纯性质的。

四、血液中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性力和毁灭欲力的强度。

十、『人的根本问题』

一、人的根本问题是寻求阻力最小的缓解紧张的途径;但现实中人的根本问题往往在于寻求 最适宜的方法来对付其他能量系统以便用最小危险的代价迅速满足自己的愿望。

二、人必须学会控制三股力量:自身、他人、自然。生活的困难在于要设法斗争并驾驭这三 股力量。

三、大多数人能意识到“大自然”和“他人”这两重现实,却未能认识到“原我”也是一种 现实——这一现实重要而又多事,且善于隐蔽,它对付“自我”的手段变化多端。

四、征服女人和发财致富都不会导致最终的快乐,只有善于安定自己思想的人才会有真正的 快乐。

五、自我陷于困境后,解脱的关键是寻求体内外阻力最小的途径让创造性和破坏性两种驱力 安然满足;至于涉及全社会时,根本问题在于培育创造性驱力、消除破坏性驱力。

十一、『人怎样表现自己的驱力』

一、个人延迟缓解原我紧张时,白白浪费了禁锢在“受压抑”的愿望中的能量,并且禁锢 原我这一工作本身也花费很大力量。

二、原我愿望被自我排除在意识之外或受到自我压抑时,它不久又会间接地表现出来,比如 梦中。但此种方式并不能大量缓解原我紧张。如果紧张十分强烈又无处表现,便会严重 影响个人的身体和行为,比如导致神经官能症。解决方法是利用另一个目标或活动取代 原先意象中的目标,让原我紧张得到近乎真实的满足而暂时安定下来。

三、凡属能引起接近感觉的任何事物均有助于缓解性力的紧张,包括躯体的、精神的或者精 神的。其中,躯体接触可以最直接地满足性力的需要。

四、升华作用是帮助创作者和他的人生更接近崇高境地的一种活动,例如画家用模特(包括

风景、水果等)作为对象臵换了一个情侣,利用艺术创作激情臵换了谈情说爱的刺激。

五、正如任何引起“接近”感觉的东西有助于满足性力一样,任何引起“分离”感觉的东西 有助于满足毁灭欲力,比如离别家乡、讽刺、争吵、坚持等。

十二、『人怎样应付周围环境』

一、人应付周围环境的原则:

几乎每做一件事都希望性力或毁灭欲力一方(最好双方都)得到满足。

二、原我仅表示愿望;自我可对事物进行安排和学习。

原我的自然本色多于自我,但不善于应付现实,因为原我不按实际情况来归纳总结概括 事物;但原我的智慧多于自我。

三、梦境是研究原我最有价值的资料。

十三、『人的成长经历哪些变化』

一、原我愿望有两种可能的途径: 部分或完全得到满足(自杀未遂、性满足等)

遭受挫折而完全不能满足

二、人格的成长和改变依赖于改变缓解紧张的方式。

三、原我表现自己的方式必须在躯体和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发生。

四、人每生长到一个新的阶段,他获得的乐趣便要超越前一阶段。如口腔乐趣→肠、膀胱 乐趣→躯体自由→性器官...

五、由于尝试新方式失败或者因环境限制,人有时又重拾起老方式或者满足。

六、原我不仅不会学习,还“重弹老调”,具有一定的惰性,不时利用伪造的真实情况(比 如空想、做梦、嗑药等)进行自娱,以得到满足,并以此蒙哄自我相信它的“幻觉”; 由于此时自我失去了分辨能力,故而有可能释放出一定的毁灭欲力,最终使原我满足, 如酗酒后谋害他人,或利用想象与某美女热恋而使性力满足等。

七、人进一步成长发育后,由于想使自己举止变得庄重,毁灭欲力的紧张日益转向针对自己, 如一个小孩可以尽情地大吵大闹,而一个成年人在遭激怒后多努力控制自己,使毁灭 欲力迁怒自身。

八、毁灭欲力迁怒自身的后果:1.血压升高 2.胃血管直径大小改变。

此等将一种感情转变成机体反应的次数过多,易造成不同程度的永久性病变。预防的方 法是避免被琐屑事物所激怒(包括蒙受经济损失的刺激)。

九、人继续成长时,自我完成下述三大任务的能力增强:

缓解性力、缓解毁灭欲力、减少来自外界的威胁。

如耕田时:垦地缓解了毁灭欲力,撒种缓解了性力,卖出种子减少了饥饿构成的威胁。

十、为了满足性力和毁灭欲力,常人不断学习新方法、舍弃旧方法。这促进了人格的成长。

十四、『人为什么要控制自己』

一、惩罚会多方面地加剧紧张[但有时也会带来一阵激动和宽慰,因为个别人在受惩罚时 感到特别满足,比如被虐狂]

十五、『人怎样做出一个决定』

一、人利用两种方法做出决定:1.思维 2.不通过意识性思维

二、人做决定时会不自觉地运用“习惯”这种方法。

三、原我本身提供一种无意识的力量帮助个人在情绪激动时做决定。这种力量的基础是幼年 来自亲人们的情绪态度,故而缺失亲情的人长大后在这方面就可能出现障碍。

四、人5、6岁以前从亲人处学到的“无意识良知”较5、6岁以后刻意掌握的“意识性良知” 更为根深蒂固,可影响人20~40年之久。

五、一部分内向性性力可激发人的自尊、自赏和自我保护;一部分内向性毁灭欲力可供应自 我惩罚的能量。

六、父母及其继承人的无意识意象与早年学习经验掺和在一起,并接受从原我中分离出来的 毁灭欲力和性力的灌注而形成的“超我”系统,它协助个人决定行为。决定受到三个因 素的影响:1.超我本体2.自我理想3.个人关于是非的意识性意象(如老师、宗教领袖)。

七、意识性决定受到现实原则、意识性良知的约束;无意识决定可借助习惯的作用。

十六、『谁是受益者』(无答案)

一、自我有三部分:原我、自我、超我。

此外还存在一种促进人生长、前进和改良的力量,宗教徒认为它可能就是“灵魂”。

十七、『成人和儿童的区别』

一、将儿童看成大人的缩影这一观念我们称之为“小人幻象”。

二、儿童不能自助;儿童形成的意象是模糊的(故儿童应当坚持学习,父母应当耐心教育); 关注基本的生活需要:呼吸与饮食。

十八、『新生儿在想些什么』

一、抚爱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婴儿发育。

十九、『哺乳儿童的情感发育』

一、支配婴儿行为的唯一指南是他朴实的渴望和焦虑。

二、哺乳不能完全满足婴儿的吮吸愿望,他可能试用其他方式予以弥补,如吮吸手指。

三、吮吸需要不断力求得到满足,又有意识无意识地用这些努力来影响自己的行为,如 用吸管喝饮料、抽烟、喝酒等其他动嘴的活动。(虽然其表面上可能忽视此愿望,而内 心深处却意识到自己并未摆脱,心怀不满时便流露表现出来,聊以自慰)

四、吮吸是“接近”的形式之一,故吮吸是性力的最初表现。

五、人的性力无法得到满足时便转而寻求毁灭欲力满足。

六、婴儿面对特殊情况时的被动反应是静卧不动和拒绝吮吸,有时甚至导致不愿消化食物, 最终营养不良。

七、婴儿出生后的头几个月里,他能控制的主要肌肉除了吮吸肌以外,还有呼吸肌和伸肌, 因此他“发怒”的时候便屏息直到嘴唇青紫,伸展肌肉直到发硬,背部变为弓形。

八、婴儿可能用嘴啃咬这一攻击性方式来表达愤怒。他可能将母亲乳头咬出血,这时其毁灭 欲力与性力同时得到满足,正如一个男人谋杀他所热爱的女人一样。

九、咬乳头在某些方面与嗜食人肉的习性有关(例如有些原始部落中嗜食人肉的成年人怀着 巨大的热情、盛大的仪式来进食他们认为人体中最为重要的器官)。有时也有其他原因,

例如他只是因为咀嚼肌已成熟,想使用一番罢了。

十、有人认为,充足的喂养和延迟断奶可以培养孩子的慷慨和乐观,而喂养不足或提早断奶 则培养吝啬和贪婪;早年的担心受怕及时得到满足可以培养永久性的信心和感恩。

二十、『儿童怎样学习端正行为』

一、随着神经系统的发育,儿童的享乐方式似乎迫切要求弃旧换新。这种要求就是我们所谓 “自然变化法则”(如:儿童发育正常的话就可以自己满足吮吸和啃咬的迫切要求,从 而准备开始其他活动)。

二、开始时他必须将空间—时间这一连续统一的思维分析为某些重要因素,即时间、空间和

重力。

①首先他要学会怎样耐心等待(此时脑子可以帮他逾越时间); ②后来他学习到那些能满足自己愿望的东西往往在空间上是分离存在的(他用躯体逾越 空间);

③与此同时他要犹豫很久才承认重力使物体下落这一必然规律。

三、婴儿真正的第一个麻烦是学习大小便。

四、母亲伺候婴儿大便这一意象被婴儿逐渐掺合到自己的人格中去了,并影响其一生。这种 意象最初是意识性的,随着时间推移,日渐变成无意识的,构成其超我的第一个成分。

五、人格停留在“肛欲期”的人表示鄙夷和憎恨时采用两种方式:

直接或间接将事搞得一团糟(这种方式简单、,无需创造、决心、控制)

言行执拗,喜私藏物品,爱玩弄卑鄙手段,威胁要主宰形势。

六、肛欲期的毁灭力在儿童期未能得到充分满足时,它可能继续作为人格的主要动力,而不 仅仅只表现在特殊场合。这导致了2种成人型人格(既可单独又可混合出现):

被动型(混乱型):不爱整洁、缺乏决断、有肠胃病;

主动型(条理型):顽强、吝啬、思想行为常拘泥小节、不重实际结果、常患便秘。

口欲期憎恨主动:狠咬一口

被动:拒食、病态

肛欲期憎恨主动:执拗、拒绝

被动:混乱不堪

八、 对臀部、背部和其他各种东西的后部(包括后门)感兴趣; 偏爱待在浴室而不是卧室。

有时肛欲与同性恋有关。

二十一、『小男孩和小女孩』

一、如果一个儿童发现性器官的差异并深感疑惑,他便趋向于将全部情况一股脑地忘掉(至 少忘掉这种发现所引起的情绪)。

二、男孩以生有阳具而自豪,同时也为此担心;女孩会不同程度地产生嫉妒和憎恨。

三、某些妇女中存在的嫉妒阳具紧张绝不可能直接得到满足,只能让她们得到男人不能具备 的东西后才能间接得到满足(如生育孩子、职业上比试高低等)。

四、在许多人格中,尤其是在胆怯的男性和富有进取心的女性中,这种担心和嫉妒在许多方 面起了重要作用。

五、发现性别差异是男女儿童思想上要求解决的共同问题。若这种体验一过即逝,将来则无 后患;若构成情绪问题而其自身又无法解决,则为将来留下隐患。

二十二、『怎样善于与人相处』

一、大约2岁时,孩子会发现:能否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部分取决于父母是否喜欢他。为 了发现怎样应付父母,他密切观察父母之间的言谈举止。

二、从2岁到5岁这三年中的学习对他一生中怎样运用自己的能耐待人接物具有重大的决定 性作用(当然他也可以在后来向老师、朋友学习进一步的知识)。

三、父母处处都成为孩子的师表,孩子热切渴望追随其左右,故孩子主要向父母学习。孤儿 或父母未能双全的孩子的处境很不利,他们日后将与父母双全的人竞争,因此孩子应由 父母共同培养以利充分学习。

四、幼儿对社会活动方式一无所知,他们的命运取决于家庭的培养(如某儿童家里人总是互 相争吵,你霸我夺,他就会以主动进攻、巧取豪夺为处世良策;相反,若其家庭和睦, 他便慷慨大方)。

五、若将毫无自私的爱叫做“对象恋”,将内向自身的性力叫做“自恋性力”,则儿童时期的 任务就是将自恋性力转化为对象性力。这种转化有利于他与别人共同愉快生活。

六、在无私观念的发展中,超我发生了作用。

二十三、『性欲从什么年龄开始』

一、性欲从3岁或者更早便开始了,这种人很普遍,且记忆犹新。

二、人生的4个阶段:

口欲→肛欲→性器官→性爱

二十四、『孩子对于父母的行为有些什么反应』

一、母爱的感觉可以坚实孩子内心深处的感情基础,可以增加她与女生交往的信心。此外, 有些男孩长大后英俊可爱,他儿时“失去”母爱的痛苦也可被日后的成就所冲淡。

二、儿时的母爱和青春期的女友唾手可得,则其将来便难以完成需要操心费力的工作。

三、许多有魅力的妇女幼时从父亲处轻易获得父爱,长大以后又轻易赢得男友,于是她便 自鸣得意,仗恃自己的美貌和身材坐待幸福从天而降,毫不关心外界;等到人老珠黄 便悲戚起来,于是其老年生活充满挫折。

四、聪明美丽者不值得骄傲,因为这些优点的产生他们未尽丝毫努力;迟钝平庸者用不着 羞愧,因为他们身不由己,对此毫无责任;嫉恨者发泄这种感情无可非议,但慈爱者 奉献出爱情应倍加赞扬!

二十五、『什么是无意识』

一、无意识是一种能源,储存感觉的场所。

二、无意识意象的形状和作用也与其产品即意识意象(或称思想意象)不同。

三、梦在形式上处于意识意象和无意识意象之间,它与两者既相似又不同。

四、一种感觉需要与某件事物发生联系后才能存储(即感觉依附意象才能被储存)。

二十六、『无意识包含哪些内容』(略)

二十七、『人为什么做梦』

一、梦是通过幻想实现某种愿望来满足原我紧张的一种尝试。

二、睡眠时超我会有限地松弛,但仍继续干预原我不得坚持固有的是非观念。即即使在睡眠 时原我也不敢触怒超我,故必须继续掩饰它企求满足的真象。

三、完全符合真实的梦境很少,一般以曲解真实的方式来表现原我愿望。故释梦者应剥掉原 我愿望的伪装,揭露其企求表现的本质。

四、梦的作用在于它试图保护睡眠者不被原我可耻或可怕的愿望惊醒;又可帮助精神医治 感情创伤和痛苦。

五、所谓的噩梦,它是保护睡眠的尝试遭受失败的结果。

六、原我定律:原我表现自己时选择阻力最小的途径、利用最方便的渠道。

七、为能正确解释梦境,我们必须获得梦者的联想。

八、释梦可以充分显示梦者的无意识愿望。

二十八、『对梦的解释』

一、梦中的各种因素叫“潜梦内容”;梦者的经历和讲述的梦本身叫“显梦内容”。释梦即企 图从显梦内容追踪潜梦内容。

二、若缺乏主体的联想,一位经验丰富的释梦家可以根据显梦内容推测梦中有哪些原我在试 图表现自己,甚至可以推测其真实目标和对象,但这些内容对于梦者的意义却不可能 被推测出来。

三、影响潜梦内容形成显梦内容的因素如下:

1.睡眠时,自我基本不履行职责,故梦境缺乏逻辑性和现实性;

2.睡眠时,超我部分地不履行职责,故梦中所为多有梦者醒时不敢为、甚至不敢想的;

3.三种“绝对自主”:个人始终永生;

个人魅力不可抗拒;

想法都是万能的、可实现的。

4.梦的任务是用画面表达复杂的感情。

5.梦者特别地为自己编写了一个剧本。

二十九、『什么是睡眠』

一、睡眠有2种不同深度(阶段):

快速眼动睡眠(REM)(身体运动比醒时更多):磨牙、噩梦;

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尿床、梦游、儿童夜惊等。

二、佛洛伊德:

1.梦起源于性欲;

2.外界刺激不能引起梦(通常只以象征形式掺合在原有梦中);

3.前几天发生的事件对梦的影响比当晚的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