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中国工业经济 2001年第3期经济增长与发展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日〕吉川洋

内容提要 按照经济学的标准理解,经济增长是个“长期性”的问题,所以是由供

应方这个主要因素来决定的。但是,本文中介绍的模型说明了制约经济增长的原因是现有的产品、产业、部门的需求的停滞。如果需求成长的话,资本就能进行积累,经济就会增长。已有的产品、部门的需求可以描绘成S型的减速曲线,所以要维持经济增长的话,就必须创造出新产品、新部门来让需求高速成长。这种能创造需求的技术革新力量才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从这个意义上说,在“长期”的经济增长过程中,认为“需求”的问题是有双重含义的标准理论并没有成功地把握住经济增长的本质。

关键词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概观日本战后的经济增长率(实际GDP)就会发现,增长率长期呈现低下的趋势(图1)。“高度成长期”即1956~1970年的平均增长率大约是10%,第一次原油危机后的“稳定成长期”即1975~1990年是4%,“平成不景气”以后即1992~1998年的平均增长率是1%。本文将要对决定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

—技术进步进行研究和分析。

图1 实际GDP的增长率

一、全要素生产率——从供应方角度进行的分析

在技术进步的测量方法中,最常用的就是建立在Solow(1957)的“成长会计”(GrowingAccounting)的基础上的。Solow是以下面的这种总生产函数为出发点的。

Yt=AtF(Kt,Lt)           (1)

Y是实际GDP,K和L是资本及劳动的投入量,A是用资本及劳动的投入所无法说明的作为“余值”的“技术进步”。在竞争性的市场中,因为资本、劳动的代价不等于各自的边际生产价值,所以从(1)能导出了下面的公式。

tttt=+a+(1-a)KLYA(2)

a是资本分配率(产量份额),1-a是劳动分配率。Y、K、L的测量数据是否正确无疑是个大问题,所以通过将(2)演变成下面的(3)的形式,我们就能测量到无法观察到的“技术进步率”At/A了。

tttt

=-a-(1-a)AYKL(3)

图2 影响日本各产业的实际GDP增长率的主要因素的分析

注:1.TFP=实际GDP增长率-劳动分配率×劳动力(就业者数×总劳动时间)增长率-资本分配率×资本原料增长率

2.1974年以后的制造业是增加了资本运转率以后的数值。

3.各自采用期间的平均增长率以及贡献份额。

4.所有产业及非制造业都是除去政府和民间非盈利服务后的数值。

资料来源:《平成10年通商白皮书》(经济企划厅《国民经济计算年报》《民间企业资本原料》,劳动省《每月劳动统计》,通商产业省《通产统计》)。

图2就是用上面介绍的方法将实际GDP的增长率分解为资本、劳动的投入量以及TFP的贡献份额。虽然会因制造业、非制造业的行业区别以及时期的不同而有差异,但从这个图中,仍然可以分析出如下的结论:日本的实际GDP增长率的绝大部分要靠TFP和资本的贡献份额来说明,劳动投入量的变化只能直接说明其增长率的很小一部分。例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20世纪60年代,11.1%的增长率(整个产业)贡献份额的分解情况是资本6.9%、劳动TFP3.7%、0.4%。70~80年代,经济增长率从11%下降到4%,但是劳动投入量的贡献份额几乎没有变化。

TFP和资本的贡献率的低下几乎是增长率低下的全部原因。与制造业相比,非制造业从整体上来说,TFP的贡献很小。“发挥主要作用”的是资本,劳动的贡献很小,从这个角度来说,非制造业和制造业没什么区别。

因为TFP的测量结果并不一定稳定,所以我们不能原封不动地采用图2中引用的平成10年的《通商白皮书》的数字。但是,许多贡献份额分解的结果表明劳动投入量的贡献份额很小。因而,至少可以说研究日本经济的潜在增长率的关键是TFP和资本积累。在日本,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劳动人口减少已经成为了必须面临的迫切问题,但按照过去的经验,这并不是能影响经济增长率动向的决定性要素,必须通过研究其对TFP和资本积累产生的影响,才能间接地研究经济增长率的动向。

二、需求和经济增长

按照标准的经济学也就是新古典派的理论,经济增长情况是受供应方影响的。上一节中提到的对技术进步进行的以“成长会计”为基础的测量都是在这种新古典派的框架中进行的。在本节中,笔者想介绍一下将需求作为经济增长动力的新理论。

我们都知道,每个产品、产业的成长都是因“需求饱和”而停滞的。汽车也好、家电产品也好,其产量的变化都可以绘制成以时间作为横轴的S形的曲线。不只是每个产品,每个产业的成长也同样可以画出S形的曲线。图3绘制的是日本的代表性产业的成长曲线(纵轴是实际生产的自然对数值)。每个产业都呈现出S

形的成长模式。

图3 代表性产业的增长过程

  注:实际生产是以生产者价格表示的国内总生产。

资料来源:经济企划厅《国民经济计算年报》。

产品和产业成长停滞的原因,与其说是因为生产方面的收获递减,不如说是因为需求方面的成长停滞了。汽车、家电等大多数耐用消费品对家庭来说都是一家一台或是两台就足够了,例

如,几乎没有哪个家庭拥有两台以上的洗衣机。因而,这种商品需求增加与“普及率”提高同时进行的必然结果就是导致需求成长的停滞。

主张在收入提高的同时食物消费比例会下降的著名的“恩格尔法则”,也是建立在食物需求的成长必然会停滞的基础上的。但是,在标准的经济成长理论中却完全忽视了这种基本的经验法则——即每个产品、产业的成长都会由于需求的停滞而呈现出S形的增长模式的这个事实。

新”成长模型中,所有产品的成长都呈现出“对称性”,所有产品Grossman、Helpman(1991)等等“

的需求的收益弹性是1,因而提出了各产品的支出在收益中所占的比例是一定的这种假设。但是这种假设与我们刚才看到的基本的经验法则是矛盾的。“老产品”的收益弹性一般比较小,相反,“新产品”在到某个阶段为止,收益是增加的,同时需求也显著增加。毫无疑问,如果假定木炭和电脑的收益弹性都是1是没有意义的。

下面,笔者想简单说明一下Aoki/Yoshikawa(1999)提出的关于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的框架。在此模型中,需求的停滞和创造需求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各产品的生产量是由需求决定的。各种产品的需求刚开始都是急速增长的,不久就停滞了。需求的S型增长已经成为“定式化的事实”,这也成为模型的出发点。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不时会有新产品诞生。图4表示了这种动向。各种产品一旦诞生后就呈现S型增长。增长率最初是加速,不久就转入减速,最终就成为零了。不时会有新产品产生。在这个模型中,

增长的原动力是新需求增加导致的新产品的诞生。

图4 产品、产业需求的增长模式

  注: i是产品和产业诞生的时间点。

资料来源:Aoki/Yoshikawa(1999)。

根据这种模型,经济史学家经常讨论在一个国家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的主要部门以及关键产业,也是很好理解的吧。例如,Rostow(1960,P261~262)曾说:“如果研究各国经济的增长模型时,广泛地将历史情况考虑进去的话,可以说有两个事实是一目了然的。一是各个时期里各个部门的增长率是相当不同的;二是全体经济的增长在各个时间段都直接或间接地强烈依赖于几个急速增长的关键部门。”

标准的新古典派的成长理论认为,抑制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是资本的边际生产的递减。与此相反,笔者现在介绍的模型中,需求的饱和成为了抑制成长的基本因素。此外,在一般的模型中,技术进步都被理解为“全要素生产率”,而笔者在此介绍的模型中,假定TFP的成长为零。因而,不存在通常意义上的“技术进步”。

这两个技术进步的概念有什么不同呢?如果以手机和电脑等等为例来考虑的话就很容易理解了。TFP意味着在生产手机和电脑时,即使资本和劳动的投入量与以前相同也能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在本节中介绍的模型主张:即使手机和电脑的“生产”过程中TFP没有成长,需求的成长也会导致生产出大量的产品,这本身就引起了经济的增长。这正是技术革新的“创造需求效果”。

技术革新就是这样通过需求的成长来促进大量新产品、新产业的诞生,为经济增长做出贡献。首先提出“技术革新”这个词的Schumpeter(1934)说技术革新主要有以下五种:(1)引进新产品;(2)引进新的生产方法;(3)开拓新市场;(4)开拓原材料的新供给源;(5)创造新的组织。Schumprter所说的第一种和第三种技术革新是怎样促进经济增长的呢?为了解释这个问题,笔者在此介绍的模型是最能说明问题的。

与TFP不同,需求的成长促进了大量新产品、新部门的产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技术革新为理解现实中出现的经济增长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新视点。例如,Young(1995)出示证据说明了在香港、新加坡、韩国、台湾地区的经济增长过程中TFP的贡献并不那么大,资本和劳动的投入是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显著增长的重要原因。这个事实是通过Krugman(1994)的“东亚的经济增长奇迹是‘神话’,不可能持续很久”的论点而广为人知的。但是,即使TFP的成长速度并不是特别高,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在长达25年的时间内维持8%~10%的增长率)也不能用需求成长很快的产业依次诞生来解释。和进入高度发展期以前的日本一样,这些国家和地区都起步于半农业经济,高度发展并不是在农业经济的状态下实现的。假设TFP的增长不那么显著,从农业向电子业的转换本身也是一场技术革新。在东亚的NIC各国,需求的高成长是通过“出口”来实现的,所以那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往往呈现为出口主导型。

另外,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美国经济的5%的增长率是与“信息、通讯革命”紧密联系着的。但是,信息、通讯技术对TFP的依赖度却出乎意料地小,这被认为是自相矛盾的。根据本节中介绍的模型,我们可以认为信息通讯革命与其说是通过TFP不如说是通过创造需求来为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的,就可以解释这种现象了。

参考文献

1.Aoki,M.andH.Yoshikawa,“DemandCreationandEconomicGrowth,”DiscussionPaper,CIRJE-F-43,FacultyofEconomics,UniversityofTokyo,March,1999.RevisedOctober,2000.

2.Grossman,G.M.andE.Helpman,InnovationandGrowthintheGlobalEconomy,CambridgeMA:MITPress,1991.

3.Rostow,W.W.,TheProcessofEconomicGrowth,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60.

4.Schumpeter,J.,TheoryofEconomicDevelopment,Cambridge,MA:HarvardUniversityPress,1934.

5.Solow,R.,“TechnicalChangeandtheAggregateProductionFunction,”ReviewofEconomicsandStatistics,August,1957.

6.Young,A.,“TheTyrannyofNumbers:ConfrontingtheStatisticalRealitiesoftheEastAsianGrowthExperience,”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August,1995.

(作者系日本东京大学经济系教授)

(责任编辑:王燕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