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二地理必修三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开阳四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

1.区域

A. 都有明确的界限 2.区域的特征有

①整体性 A. ①②

②差异性 B. ②③

③独立性 C. ③④

④开放性 D. ①②④

B. 不受人为因素影响 D. 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

C. 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8.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有

①劳动力因素 ②国际援助 ③内部交易成本(如投资环境) ④市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据报道,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9~11题。

9.“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 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10.“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 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 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11.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

A. 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B. 加强农业生产综合开发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道小题,每题3分,共150分。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卡内,否则按零分计算。)

C. 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图1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1回答3~6题。 3. 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海拔 B.热量 C. 水分 D.土壤 4. 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 A. 广泛种植水稻 B.雨热同期 C. 冬季河流结冰 D.水运发达

5. 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 河流流向

B.海陆位置

C. 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彻底退耕还林 读图3“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回答12-13题。

图3

12.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图中的 A.A B.B C.C D.D

13.上图中A 、B 、C 、D 表示的地理事物,对应正确的是

A .枯枝落叶 B.土壤 C.生物 D.养分供给

C. 纬度位置 D.盛行风向

6. 目前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别是

A. 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 B. 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 C. 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 D. 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

7.图2表示某产业在亚太地区的转移过程,其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图1

图2

A. 玩具制造 B. 汽车工业 C.石化工业

D.钢铁工业

14. 我国珠江流域的中上游河流为了有效控制洪水灾害,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建设巨大航运网 B .保护环境,发展旅游业 C .发展林业,改善气候 D .兴建众多大坝,疏通河道

读图4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 完成15~18题。

15.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①农牧活动 ②距海远近 ③季风风向 ④纬度位置 A. 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6.甲地降水较丰富,与之关联的资源有 ①草原 ②水能 ③石油 ④森林 A. ①② B. ②③ C.①④ 17.乙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的是

A. 年降水量不足,缺乏灌溉水源 B.纬度偏高,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生长 C. 耕地多为旱地,人均耕地少 D.广泛分布红壤,土壤肥沃 18.我国政府停止开垦丙山脉,采取封山育林的措施,主要原因是 A. 伐木难度大,成本高 B. 开发特色森林旅游 C. 进口木材,成本低 D.抚育更新森林资源 读图5,回答19~22题。

19.图中①处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因素主要是

A. 水源 B.地形 C.光照 D.土壤

20.图中②④所在地区纬度大致相同,但地理环境差异显著,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水源 B.海陆位置 C.地形 D.土壤 21.由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推断②所在的省区,开发潜力巨大的能源有

A. 太阳能、水能 B.风能、石油 C.太阳能、石油 D.水能、天然气

图5

22.图中③所在林区比东北林区树种更为丰富,其根本原因是该地 A .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C .纬度低、相对高差大 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根据图6所提供的相关信息以及你对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了解, 回答23—25题。 23.请判断顺着箭头所指的方向, 下列过渡合理的是

丙 乙

A .平原——高原——高大山脉 B .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C .干旱——半干旱——湿润 D .一年两熟——两年三熟——年一熟 24.导致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自然景观东西差异的

图4

主导因素是 图

6

A .水分条件由东往西逐渐变干 B.水分条件东由向西逐渐变湿 C .热量条件由东向西逐渐递减 D.热量条件由东向西逐渐递增 25.西北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A .水土流失

B .土地荒漠化 C.环境污染 D.湿地破坏

读图7“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图”,回答26-28题: 26. 划分Ⅰ、Ⅱ、Ⅲ三大自然区的主要依据是 A .气候和地貌 B.土壤和气候 C .植被和土壤 D.地貌和植被 27. 流经三大自然区,流域跨东部、中部和 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河流是

A. 黑龙江 B.黄河 C.珠江 D.澜沧江 28. 对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生物资源、矿产资 源、水资源等资源调查时,获取信息的 便捷方式是

图7

D.②④

A .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技术 C.全球定位系统 D.实地调查 29. 在野外考察旅行时,只要拥有手机大小的GPS 信号接收机,你就能随时知道

A. 自己所在的季节 C. 自己所在地的地理坐标

B. 自己所在地的天气 D. 自己所在地的气候

30. “数字地球”是

A .指用数字表示地球的大小

B .把整个地球信息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C .用经纬网的数据来表示地理事物的位置 D .用GPS 数据来表示地球上各种地理事物的位置 31.下列关于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区域与区域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互不联系 B. 区域之间具有一定的界线,且界线一定是明确的C. 一个区域的发展能促进其内部经济的发展,但并不影响周边地区 D. 一个区域往往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这是与其他区域的差异所在 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回答2—4题 32.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相比,气候的差异是( ) A. 松嫩平原生长期较长 B. 降水较少 C. 长江三角洲大陆性较强 D. 高温多雨 33.符合长江三角洲土地条件特点的是( )

A. 广泛分布在此地区的水稻土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 B. 人口稠密,耕地较为集中 C. 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 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

34.我国北方有些民居没有后窗,这反映出当地( ) A. 光照较强 B. 风沙大 C. 冬季寒冷 D. 雨水多

GIS 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回答5—7题:

35、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

A.为商业网点选址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36、对1985年与2005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C.了解城市地城结构变化 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37、国家气象局每天为电视新闻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 ①遥感技术 ②地理信息系统 ③全球定位技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38. 要对我国的“三北”地区荒漠化土地发展进行宏观的监控,宜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 C. 卫星遥感定期拍摄 D.人工科考 39、热带雨林是:( )

①地球上最强大的生态系统,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 ②“地球之肺” ③“地球之肾” ④最古老的生物群落 ⑤仅属于当地国家

A 、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⑤ 40、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表现在:( )

①光合作用强烈 ②生物循环旺盛 ③雨林群落的生产力高 ④养分集中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41、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 )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 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③雨林植被的吸收作用强烈 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A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2、关于山西省煤炭资源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煤种齐全,以褐煤为主 B .大同煤田是优质主焦煤基地

C .煤层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 D .分布范围广,全省有一半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

43、山西省改输煤为输电,给山西省带来的好处是 ( ) A .调整经济结构,发展第三产业 B .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C .减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D .减少水资源需求,缓和用水矛盾

44、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 ) A .露天开采 B.矿区道路的铺设 C .井矿巷道 D.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45、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的早期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历史较早,16世纪下半叶就有较为发达的农业 B .田纳西河流域的早期开发,18世纪下半叶流域内土地退化、植被破坏严重 C .田纳西河流域是美国的老混合农业区,长期高强度种植棉花造成生态退化 D .田纳西河流域内为了扩大耕地面积不断砍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

开阳四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

46、湿地遭到破坏后,对当地气候的影响是:( )

A .气温变高,湿度变小 B.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变大,气候变干 C .气温变低,湿度变小 D.气温年较差变大,日较差变小、气候变干 47、田纳西河流域自19世纪后期环境恶化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于人口激增,对资源的大规模掠夺式开发 B .长期高强度种植玉米,造成土地退化

C .为了获取炼钢用的木炭,大片伐林,造成水土流失 D .炼钢企业大量排放二氧化硫,形成酸雨 48、关于流域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流域的开发应以流域内自然资源的利用为核心 B .流域的开发应以流域内人民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

C .流域的开发应以流域内工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为核心 D .流域的开发应以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 49、绿洲的稳定程度取决于( ) A. 自然和人为的水源保证程度 B. 人类植树造林程度 C. 自然环境土壤的肥沃程度 D. 气候的变化程度

50、实现绿洲的可持续发展应以什么为单元统一规划( ) A. 流域为单 B.部门为单元 C. 行政区域为单元 D.自然村为单元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 单项选择题(共50道小题,每题3分,共150分。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卡内,否则按零分计算。)

(1)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1分)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1分) 。

开阳四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

(2)过度放牧、过度开垦(1分) ;制定合理的载畜量,防止过度放牧;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生态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答中其中2点给2分)

(3)①合理利用利用水资源;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④采取综台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⑤控制人口增长。(答中5点给5分) (4) ①在农作区主要是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的盐碱化;②在牧区草原,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③在干旱的内陆地区要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每点1分共3分)(5)三北、天然林保护(2分)。(6)干旱,荒漠(2分)(7)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等(4) 29.(12分)

(1)尼罗河下游属热带沙漠气候,尼罗河水为沿岸农业提供了灌溉水源(1分);尼罗河定期泛滥,为下游特别是三角洲带来肥沃的冲积泥土,促进了沿岸农耕业的发展。(1分)

(2)提高了尼罗河在防洪 、 发电、 航运、 灌溉、 养殖 、旅游等方面的利用效益(3) (3)水能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1分)。阿斯旺水坝的电力,可以减少沿岸对矿物能源的依赖(1分)。减少矿物能源的使用,会减轻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1分)、矿物能源运输压力(1分)。

(4)阿斯旺大坝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尼罗河下游沿岸平原失去了定期泛滥带来的天然肥料,土地肥力下降;河口外海域内的某些鱼类因失去饵料而减少;尼罗河下游流量减少,导致海水倒灌,尼罗河三角洲盐渍化加重,海岸遭到侵蚀后退。(3分)

通榆实验高中高二地理必修3期中试卷答题纸

[参考答案] 26、(共8分)

27.(共9分)(1)北部是茂密的雨林,开发历史较晚;北部是湿热的亚马孙平原,不适合人类居住。(2分)

(2)1、调节全球碳氧平衡的作用称为地球之肺 2、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称为蓄水海绵

3、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3分) (3)直接原因:过度的迁移农业;商业性伐木;采矿、修路、城镇建设;开辟大型农场和牧场(4分)。

28.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2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