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探究性问题的解决策略

摘要:探究性学习是课改后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而探究性学习的核心又是课堂内容的问题化,将以“定论”形式陈述的材料,转化为引导学生探究的“问题”形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课程内容问题化的关键是挑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形成“认知冲突”,使处于“问题情境”中的学生有强烈的追本求源的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

中国分类号:G633.7

高中新课程中模块的教学如何实施,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课程内容问题化,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将学生带入问题情境中后,探究也就从引导学生提出的问题开始。那么,学生提出问题以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笔者以为从教学组织方面考察,可以有如下三种策略:

1. 课堂探究型。课堂探究性教学,不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或结论,而是教师引导学生就自己提出的问题提出假设、搜集数据、寻求答案、评价结果和检验结果。如生物实验课“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教学中,有的学生发现鉴定蛋白质和还原性糖所用的硫酸铜浓度不同,鉴定蛋白质用的是0.01g/ml的硫酸铜,而制备斐林试剂所用的是0.05g/ml的硫酸铜,因而提出两者的浓度如果对调一下是否还能鉴别的疑问。他们通过动手实验,发现完全可以,且又配制了浓度更高和更低的硫酸铜溶液,发现在一个很大的范围内都能用于鉴定;通过操作还发现,蛋白质的鉴定中并不一定要像课本中要求的一样:先加氢氧化钠摇荡均匀后加硫酸酮,先加硫酸酮再加氢氧化钠也能得到相似的现象。

2.2. 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爱因斯坦说过:“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学生的潜能被充分激发后,他们会提出非常有价值的问题,而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更易引起其他学生的共鸣,激发其去思考。因此在遇到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的时候,绝不能轻易放过。即使学生经过激烈的思考、讨论仍无结果,也没有关系,毕竟他们思考过、讨论过,知道有很多方法对于解决此问题都是行不通的,行得通的方法只是现在没有找到而已,这与教师直接告知答案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过程。我们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这一能力的获得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要经历无数次的失败,学生才会慢慢领悟到的,因此失败对学生来说同样是可贵的。有些问题只靠课堂上的想像可能很难有答案,但课后换个角度去思考或用其他方法可能就迎刃而解了,因此不是说课上遇到的问题就一定要在课上解决的。教师对于这一类问题要引导学生课后去思考和解决。如《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一节中有关渗透作用的演示教学,学生通过推理提出了这样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漏斗内的蔗糖浓度在很高的情况下可使漏斗内的液面上升甚至从顶端流出,造成漏斗内的蔗糖溶液浓度越来越低而最终不再外流;如果在顶端扎上一个半透膜,那么顶端只有水流(渗)出,而蔗糖不会外流,这样漏斗内蔗糖溶液的浓度不会降低,不就一直有水从顶端流(渗)出了吗?这样不就成了“永动机”了吗?推理有理有据,而“永动机”又是不可能成立的。这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思考,但又找不出问题出在推理的哪一环节。我让有兴趣的学生课后到实验室,他们在顶端扎上一个半透膜,发现上面根本就没有水流(渗)出,又采取增大漏斗的球部、缩小漏斗的管部(即换大的球形漏斗且截去一段管部)、增大蔗糖溶液的浓度(至饱和)等措施,发现漏斗两端的膜都高高隆起,但就是没有水从上端流(渗)出。他们经过进一步的思考、推理、分析,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所在。原来是对半透膜的认识不足,不知渗透现象发生的必要条件是膜必须在液体中,且膜的两侧都必须在液体中,否则渗透现象不可能发生。在后面的一节课上,笔者让这几个学生介绍了他们的实验及最后问题的解决情况,其他学生听了很是羡慕,而介绍的同学也很自豪,极大地调动了全班同学学习生物的热情。在此基础上学生又提出了“葡萄糖和氯化钠谁通过半透膜更容易呢?“煮熟的鱼鳔膜还有半透性吗”等问题,课后绝大部分同学都积极主动地奔向了实验室。

3. 课后探究型。高中教育的性质――准定向性决定了高中教育的任务具有两重性,即升学和就业。但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在目标上指向的是学生的升学,更多的侧重于具体知识的获得方法,应考技能的训练等等。而新课程理念中指出高中阶段教育要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这些能力、素养、意识的形成单靠课堂是很难达到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又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学习“光合作用”一节时,学生提出了问题:西瓜皮和蚕豆荚都是绿色的,是不也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呢?这个问题笔者也从来未考虑过,在课上也无法给出学生确切的答案,就鼓励学生课后走进实验室,通过制作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来找到答案,最后学生成功将问题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如理论上人类的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应远大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但学生通过“遗传规律及人类的遗传病与优生”的学习,觉得显性、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都很低,且看到的白化病(隐性遗传病)患者数好像比多指(显性遗传病)患者数反而要多些,因而产生了“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真的比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高吗”的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分组进行了调查,有的组去妇产医院,有的组去普通医院相关门诊,有的组到一些单位进行调查,进行多方面的数据收集和处理。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接触社会的能力,学生学会了交流与合作,还培养了团队精神,同时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现代教学理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尽管学生学习是需要感知的),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面和形式的。所以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教师也只有注意解决问题的策略,才能实现新课程理念下的三维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