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墨家的道德精神在大学生道德实践中的价值

墨家的道德精神在大学生道德实践中的价值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在众多的思想流派中作为与儒家并立的墨家思想得到当时统治者的极大重视,与儒家思想并称“显学”。其中墨家的“以行为本”、“兼相爱,交相利”、“尚俭抑奢”的道德实践思想依然具有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在当代大学生道德实践中具有重要价值。“以行为本”则需要大学生具有务实精神,能够在实践中肩负责任;“兼相爱,交相利”则可以帮助大学认识爱的重要性,自强不息,以道德实践的准则对社会负责;节俭是一个尺度,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待生活,对待人生的态度。

关键词:墨家;道德精神;大学生道德实践;价值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动荡、无序的时代,因此代表各阶级利益的思想家纷纷从各自不同的理想和愿望出发,自觉担当起“救世”的重任,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百家争鸣”的盛况。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学派思想与儒家思想并称“显学”。在墨家的整个思想体系之中,墨家的道德精神体现的尤为重要。首先,墨子道德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兼爱”。同时墨子将“兼爱”与“交利”联系在一起,要求人与人之间平等互爱,提倡利人利己。其次,“以行为本”的道德实践思想。墨家非常注重言行一致,注重德育的实践性。最后,墨子“尙俭抑奢”的勤俭作风也是其道德精神的重要内容。墨子提出“节用”观,提倡凡事要节俭。另外还有建立在“兼爱”这一核心思想基础上的“尚义、贵利”积极进取精神,以及“非攻”的和谐思想,和“顺天应人”的环境道德教育思想。墨家的这些道德实践思想对于当今时代而言具有明显时代特征,它们经过历史的沉淀而显现出来,成为这个时代的精神财富。对于当前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来说,墨家的这些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一、“以行为本”的道德实践思想的内容及价值

(一)、“以行为本”道德实践思想的内容

《墨子·修身》中载:“君子战虽有阵,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是故置本不安者,无务丰末;近者不亲,无务来远;亲戚不附,无务外交;事无始终,无务多业;举物而暗,无务博闻。”①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它是以德行为本,突出实践的重要价值。墨子告诫告子,“子墨子曰:①方勇译注. 墨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1:105.

‘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今子口言之,而身不行,是子之身乱也。子不能治子之身,恶能治国政? 子姑亡,子之身乱之矣!”,①从政的人,嘴里说的,一定要亲自去做。如今您说了而不去做的,这表明您自身的言行不一致。您自己都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又怎么能治理国家的政治呢? 墨家反对“言过而行不及”,强调“言义而弗行,是犯明行”,反对言行不一,想要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必须身体力行,“以身戴行”,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践。墨家一贯主张亲躬,实践,反对妄说空谈。即是说把实践看作是道德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和原则。

同时,在墨子“以行为本”的道德实践思想中还包含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是强调意志坚定的重要性。《墨子·修身》中“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②指出“意志不坚定的人,智力不会通达;不遵守信诺的人行动不会实现”。二是,时刻自身也是墨家所关注的。《墨子. 修身》中有:“见不修行,见毁,而反之身者也,以此怨省而行修矣”。③君子不能修养自己的品行而受人诋毁,那就应该自我反省,怨少而品德日修。

(二)、“以行为本”对大学生道德实践的价值

中国古代教育家大多认为道德教育是成于内而行于外的。道德修养的高低主要通过道德实践来体现,也只有按照道德准则和规范身体力行,才能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因此 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提高最终是要通过行体现出来,这一过程必须要经过“内化”与“外化”的两个阶段。“内化”主要是以道德教育内容为主旨,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的理论认知。“外化”主要是把受教育者内化的道德教育转化为合理的道德行为,使之成为符合社会发展的道德行为。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过程是知识与社会生活实践互动的过程,是大学生形成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体验,形成社会责任感的有机过程。那么这个过程也可以成为大学生道德修养提高的有机过程。因此,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提高需要将墨家的道德精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道德行为。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思并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去主动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指导学生去操作,或者模拟一些场景,将理论知识应用到现实场景中,将枯燥的理论课程以生动化的形式进行受教,不仅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以行为本”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因为它不仅是培养青年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载体,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也能够拓展大学生对社会认知的视野。同时,实践活动又是传统课堂的外延。让学生们亲身去体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①方勇译注. 墨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1:444.

②方勇译注. 墨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1:201.

③方勇译注. 墨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1:303.

提高他们对墨家道德思想的认知度。具体来看,有很多手段,如:义务劳动、义务献血、植绿护绿、科技创新等志愿服务活动。通过“认识-实践-认识”的思想方式,使大学生把良好的道德品质落到实处,成为整个社会中道德践行的主体力量。

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大学生同样会面临来自不同层面的压力和挑战。在每一个阶段都会面临选择,这就要求大学生更应该在实践中不断磨练自身成为一个意志坚定的奋斗者,不怕困难,坚守自己的信念,并为之不懈奋斗,这样才具备了成功的基本条件。另外,在现时代,重新审视自省在大学生道德修养中的价值是十分必要的。21世纪是一个以消费为主导的,由大众传媒支配的,以实用精神为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时代,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学生普遍沉迷于“自我为中心”,导致人们道德理想的失落乃至崩溃。墨子重视“自身修养”,强调自我反省,更强调大学生对道德理解内化的一个过程,即自我教育的能力。在前文中提到的良好道德修养形成的过程是内化和外化共同作用,进行道德修养的教育,传授关于道德理论的知识。归根到底,是希望促使大学生把良好的道德修养外化于行。但是,大学生在受教育的时候,如果只是外在的接收,单靠外在教育的形式显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大学生应该在接受教育者传授知识的同时,多学多问,多思考,把书本上的知识,教师教授的知识真正内化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自我真正意识到良好道德行为的必要性,提高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大学生可以将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联系到与自己的周边生活,在认识领悟理论后,反省总结自己的行为,去改善自己的行为,真正做到对自己,对社会负责。大学生要学会在思考的基础上抉择判断事物的是非,拒绝一切不道德行为,不负责任行为,从而能够创造更新自我世界,获得全面发展的生存能力,迎接挑战,实现理想人生。

二、“兼相爱,交相利”的道德实践思想的内容及价值

(一)、“兼相爱,交相利”的道德实践思想的内容

在诸多先秦思想流派中与众不同的当属墨家一派。原因主要在于墨家提出了一种“兼爱”的政治主张。“兼爱”一说,最初见于《墨子·兼爱上》:“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 ①“兼爱”是墨家思想的核心,是墨家的根本观念。所谓兼爱就是“爱无差等”,人与人之间不分血缘关系的亲疏和身份等级的贵贱,普遍的、平等的互相爱。墨子的“兼爱”思想完全否定了宗法式的伦理关系,把“爱”作为一种超越一切的社会规范。即做到“视人之国若视其①方勇译注. 墨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1:122.

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①这与儒家“仁者爱人”、“亲亲有序,尊贤有等”,有着本质的区别。墨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提倡的是无差别的爱,爱天下所有人,“若兼则为善矣”,更强调一个有德者的高尚行为,以“兼”替“别”,做一个善者。墨子反对儒家只爱不利人的思想,在提倡“兼爱”主张的同时,提出“交相利”,表明人与人之间的爱是相互的,相利的。

与此同时,墨子主张教育要培养“贤士”,墨子身处礼崩乐环的时代,提出了“兼相爱,交相利”这一主张。对于人,墨子注重的是有义的“兼相爱,交相利”之士,即“兼士”(“兼士”是“兼相爱,交相利”之士的简称)。墨子把“兼士”作为道德教育目标,对“兼士”具有较高的要求。首先,“兼士”要具有兼爱天下的胸怀。作为“兼士”,必须要具有“兼相爱,交相利”这一思想。爱天下,利天人是最基本的要求。其次,“兼士”除了具有崇高的社会理想和责任外,还需要提高自身的个人修养。再次,“兼士”还应该具备“强力而为”的精神。《节用》中“上强听治,则国家治矣;下强从事,则财用足矣”,②指的是贤士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为了个体的生存与发展,主张强力而为。墨子伟大的社会理想,需要“兼士”们顽强拼搏,积极进取去实现。即“强力而为”,才能完成崇高的社会理想。

(二)、“兼相爱,交相利”对大学生道德实践的价值

在现代,可以理解“兼爱”是一种人本主义思想。首先,墨子认为“兼爱”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指应当不分厚薄亲疏,都应该用爱去对待,不但要爱一切人,而且要给一切人同等的爱。其次,墨子认为“兼爱”亦是感情层面的要求,强调人们相互地,平等地爱,己与人双方都要承担“爱 ”的义务,也都享有“被爱”的权利。墨子的“兼爱”思想是实现人与人之间诚信友善的社会根基,对完善大学生道德品质很有价值。当前大学生群体存在着不少令人担忧的现象,如有的人际关系脆弱,群体性对抗事件时有发生,有的处处表现唯我独尊,对他人缺乏同情和关心。这些都对社会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墨子“兼爱”精神的倡导,有助于大学生从内心热爱自己、热爱这个世界,并主动完善自己的性格,就会主动对自己,对整个社会负责。目前社会上存在大量的“多构态”的弱势群体,即使仅在高校中也存在着诸如“贫困生”、综合素质较低的学生。学校有责任借鉴墨子的“兼爱”思想,引导大学生关心帮助身边的弱势群体,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将这些学生同样培养成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使①方勇译注. 墨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1:126.

②方勇译注. 墨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1:225.

他们在校园环境中得到应有的尊重。

墨子道德教育最突出的就是“兼相爱,交相利”,即要求人与人之间平等与互爱,提倡利人利己。这种道德教育思想对今天我国市场经济背景下大学生道德实践品质养成有深刻的启发。长期以来,我国大学生道德教育坚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标准高要求,致使很多人因达不到而放弃自我道德化,但是其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仍然存在。在当代如何协调和解决大学生之间的交往关系,义利关系,不仅是高校道德教育问题,也是社会道德教育问题。墨子“兼相爱,交相利”、把培养“兼士”作为道德教育目标相统一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做法,非常值得借鉴。首先,“兼相爱,交相利”,即可利人也可利己,人己和谐,义利统一,二者互爱互利的统一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协调好大学生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共建和谐的校园环境。其次,提倡培养“兼士”教育,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境界。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肩负起社会的责任,终身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然而,由于独生子女,父母宠爱等社会问题,导致当代大学生很少直面社会,经历人生挫折。因此,当这些大学生在面临选择的时候,很容易选择回避。所以,在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之外,一定要培育当代大学生“强力而为”的精神,不逃避、不后退的意志,努力坚持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自己生存的社会负责,为自己的崇高理想而奋斗。

三、“尚俭抑奢”的道德实践思想的内容及价值

(一)、“尚俭抑奢”的道德实践思想的内容

墨子的思想主张中除了“兼爱”思想,“节用”“节葬”“非乐”即“尚俭抑奢”的思想也是墨家思想的核心。其节用思想主要集中在《墨子·节用》、《墨子·节葬》、《墨子·非乐》这几篇文章中。墨子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浪费。墨子之所以主张“节俭”是针对当时的社会弊端而发的,因此是适用于当时社会情况的。在某种意义上说,“节用”思想既是节约的思想。墨子言:“俭则昌,淫则亡”。他指出:“夫妇节而天地和,风雨节而五谷孰(熟),衣服节而肌肤和”,“节”的功用可谓大矣!

(二)、“尚俭抑奢”对大学生道德实践的价值

墨家崇尚节俭,对于改变当时不良的社会风气有着积极的社会价值,它为人们构建了一种以勤俭节约为美的生活态度,集中体现了墨家的道德理想。正是在其倡导下“勤劳俭朴”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它仍具有不可磨灭的现实价值,是适用于这个时代的,适用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实践中。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勤俭节约”的古老传统似乎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和头脑。目前“铺张浪费”这一现象已经不再局限在成人领域,铺张浪费行为也逐渐趋于青年化和常态化。当前的大学生正在逐渐丢掉“勤俭节约”这一民族传统。如:在2005年的10月,北京青年先锋论坛提出了大学校园用水浪费、用电浪费、食物浪费等八大浪费现象。墨子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浪费,这便与当今大学生不良作风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墨子节俭作风对于大学生奢侈浪费的生活作风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作为社会的人才,大学生应抵制奢靡之风,反对浪费,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首先,以大学生自身为主体,自觉加强节俭的道德品质。把“以俭为本”不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要切实落实到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通过“内化”和“外化”两个阶段,使他们把节俭的品质内化为健康心里品格,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节俭意识,积极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勤工助学课外活动,可以亲身体验劳动艰苦,学会尊重和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将节俭意识转化为自觉地行为。其次,学校可以重视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用身边的真人真事并结合墨子“节用”的思想感染学生,让大学生生活在一个有着浓重的“节俭”文化氛围中,使“节俭光荣,浪费可耻”成为大学生们自觉自发的一种行为意识。最后,政府部门,主流媒体等社会各界应携起手来,形成节俭的社会风气,与学校教育相呼应。例如,目前,由一群年轻人在网络上发起的“光盘行动”在全国引起高度赞扬。这样的举措都是很好的方式,将对大学生们树立起勤俭的行为意识产生积极的影响。

大学生道德实践的培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墨子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所积淀下来的丰富的教育思想,是大学生道德品质提高的重要资源。它的博大精深,将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王东京. 墨子教育思想探微[J].南通大学学报,2006(3):64.

[2]魏艾. 墨家“以身戴行”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9):60.

[3]邱伟光, 张耀灿.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4]胡子宗, 李权兴等. 墨子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5]戴胜华. 墨子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道德价值体系的建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22.